- UID
- 127084
- 帖子
- 5539
- 积分
- 101988
- 阅读权限
- 255
- 注册时间
- 2010-7-30
- 最后登录
- 2015-6-19
- 在线时间
- 3735 小时
|
柴进
柴进是第九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是周世宗柴荣的嫡系子孙,祖宗当过后周皇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柴进身上流的是皇家血液,这样的出身是其他107将所不能比的。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抢了柴家的皇帝宝座,后周从此被大宋取代。不过赵匡胤并未斩尽杀绝,而是将柴家皇室子孙供养了起来,并赐给誓书铁卷,除了谋反篡逆大罪之外,其它一切罪名均可凭誓书铁卷豁免,给柴氏皇家子孙的待遇可谓不低。柴家皇室并未因改朝换代而遭到灭门之祸。赵匡胤临死,还规定子孙后代都不许杀柴家人。
百年之后,誓书铁卷传到了柴荣曾孙孙柴进手里,此时柴家荣誉依旧,经济上也还富足,不过大宋皇帝几代更替,赵家子孙对于柴家子孙,早已没了愧疚感,赵家对柴家的恩义已随着时间尘封进了历史。赵氏与柴氏两朝皇族基本断绝往来,柴家逐渐被赵家遗忘在了角落,到了柴进这一辈,柴家这个前朝皇族已没落成了普通地主。
柴进获得人的敬仰,主要是由于他对财富的支配方式——仗义疏财。柴进仗义疏财的对象主要是:一天下往来的好汉;二流配到沧州的犯人。所以柴进的出名主要限于江湖上,所受的敬仰也主要是江湖中人的敬仰。
施耐庵在《水浒》中描述的江湖,第一次把江湖定义在了半B社会性质上,后来的武侠小说也基本延续了施耐庵的论调,“江湖”成了一个独立于正常社会之外、B社会性质较浓的小型社会。柴进结交的主要对象全是江湖中人,“天下往来的好汉”和“流配犯人”,说白了无非就是些半B社会性质的所谓“好汉”。
作为一个贵族,剥削阶级,柴进整天与江湖中人打交道,并时不时做些违反大宋法律的事,当时天下恐怕仅柴进一个。柴进的所作所为和他的贵族身份很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其实有很深的家庭背景——
大宋王朝对柴进是仇是恩,柴进恐怕自己也说不清楚。一方面赵宋王朝是柴进的仇人,如果不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天下本应是柴家的,柴进继承祖业当后周皇帝也说不定;另一方面赵宋王朝对柴氏皇族并未赶尽杀绝,虽然改朝换代,但柴家没有像其他末代皇族那样家破人亡,赵匡胤手下留情,柴家才得以代代相传,直到柴进这一辈,赵宋王朝赐给柴家的誓书铁卷,恩义不可谓不重。
这种复杂的家庭背景和历史背景,对于柴进这个凡人处理起来自然十分棘手,剪不断理还乱,柴家几代人都理不清的事,柴进就能理清?柴进的能力未必比他的老祖宗强多少。
不过总的来说,赵家对于柴家还是仇大于恩,没有先前的仇,也不会有后来的恩,仇在前恩在后,仇事大而恩事小,以柴进的智商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柴进内心应该是痛恨大宋朝廷的,最起码对大宋朝不会有好感,看看柴进结交的那些人,多数都在做触犯法律、反抗go-vern-ment的勾当。
柴进,这个前朝皇族,默默地挥霍着宋朝赐给的财富;默默地享用着宋朝赐给的荣誉;默默地做着反对宋朝的勾当。“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一句话赤裸裸地表现出跟大宋朝廷作对的心理。
柴进对宋朝有二心,大宋朝廷对柴进也不怎么买账,当高廉(高俅的叔伯兄弟)骑在柴家头上拉屎的时候,也未见徽宗皇帝出面制止,柴皇城这个名字怎么看怎么别扭,仅凭这个名字徽宗也不会给柴家批理。高唐州一案,柴进的叔叔柴皇城一命呜呼,柴进自己勉强保住了性命,却沦为朝廷通缉的要犯,柴家的贵族光环从此彻底消失,誓书铁卷此时成了一块废铁烂铜。前朝皇族终究干不过当朝权臣。
三十来岁的柴进无疑是梁山好汉中最风流倜傥的一个,祖宗当过后周皇帝,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息是其他梁山好汉所不具备的。施耐庵笔下的柴进“龙眉凤目,皓齿朱唇。”方腊见柴进,第一印象是“一表非凡,有龙子龙孙气象。”看来柴进的风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风流,而是在富贵之气衬托下的令人不得不仰视的风流。燕青也风流,却少了那份富贵之气;关胜有富贵之气,却谈不上风流倜傥。
作为一个贵族,一个世代生活在社会上层的剥削阶级贵族,柴进能够自贬身价与社会底层的江湖中人结交,并且不问出身来历,来者不拒、仗义疏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当时天下恐怕仅此柴进一人。
对待那些江湖上有些名气的好汉,柴进丝毫没有上层贵族阶级的架子,林冲来投奔,柴进就草地上便拜;宋江来投奔,柴进又拜在地下。一个上层贵族给囚犯行如此大礼,除了柴进谁能做到这一点。柴进对于豪杰的渴望,对于结交天下好汉的愿望比宋江、晁盖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不错过结交好汉的机会,柴进还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有天下好汉和流配犯人来投奔,不问出身来历,一律供给一盘肉、一盘饼、一壶酒、一斗白米、十贯钱,不说其它,单是那十贯钱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三千多元,遇上有些名气的,还要杀猪宰羊大赠金银,除了柴进谁能有如此大的手笔?
上梁山后,柴进排名三十六天罡第十位,处在中上层领导的位置。论武艺,柴进在一百单八将里摆不上桌面;论战功,柴进在众多好汉中也算不上先进。不过有几点我们得注意,一梁山最早是柴进出钱建设的,梁山第一任领导人王伦也是柴进资助的;二柴进出身皇族,有皇家血统,这样的家庭背景也是其他好汉所不能比的;三宋江在危难时投奔过柴进,两人关系特铁,可说是生死之交。基于以上几点,宋江在梁山好汉排座次时给柴进安排了第十把交椅的位置,这样的安排合情合理,于公于私都很恰当,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给柴进安排的位置偏高。
柴进的长处不是体现在武艺上,梁山好汉能打的太多太多,柴进那点功夫不入流。柴进以前是沧州富豪,家里田产、房产、买卖、佃户等等不在少数,如此大的家业需要打理,可见柴进没少在经济上、管理上下功夫。所以梁山上给柴进安排的职务是做梁山后勤总管,掌握梁山钱粮重任。与柴进一起担当这个职务的还有另一个地主,李家庄老板扑天雕李应。不过无论出身、气度还是个人能力、人际关系,李应都无法与柴进相比,所以李应只能做柴进的副手,梁山集团真正的后勤总管还是柴进。
除了掌管钱粮,柴进最大的长处还在于他丰富的外交才能。宋江去京城看灯,选的第一个陪伴就是柴进;宋江与李师师喝酒,陪酒的也是柴进,并且“但是李师师说些街市俊俏的话,皆是柴进回答。”燕青只有和哄取笑的份,宋江久后失态,还是柴进打圆场“我表兄从来酒后如此,娘子勿笑。”;宋江派人到方腊那里卧底,第一人选也是柴进,柴进不负众望,很快以不俗的言语和非凡的仪表取得了方腊的信任,方腊甚至招赘柴进为驸马,“但有军情要事,便宣柴进至宫内计议。”在此次行动中柴进扮演的是公子,燕青只有扮演随从的份,这便是气质上的差距。
作为一个梁山集团文职干部,柴进参与的直接战斗很少,所以柴进幸运的活到了最后,成为二十七个幸存者之一。剿除方腊后,柴进最后没有接受朝廷册封的官职,而是回到沧州横海郡继续做他的富豪。柴家的誓书铁卷会不会失而复得,估计复得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这对柴进来说已不再重要,一个奸臣当道的社会,法律和制度都是一纸空文。
柴进的一生,年轻时潇洒过,中年时奋斗过,老年时安度了晚年,可说圆满非常。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