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TN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天没来了,已被新水浒深深的吸引了~求给力,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4332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战队
[S.lian]
种族
Zerg

2012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中国少年先锋队八达支队副总队

31
发表于 2011-1-11 19:49 |只看该作者
这绝对要收藏,必须的,写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4

主题

14

好友

5万

积分

版主

重庆崽儿の拽

Rank: 7Rank: 7Rank: 7

2006年度八达十大杰出青年

32
发表于 2011-1-11 20:16 |只看该作者
你在哪里看的
[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kaizi 该用户已被删除
33
发表于 2011-1-11 20:2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Ayanami Rei

34
发表于 2011-1-11 20:27 |只看该作者
做个记号...
天太黑,我不敢回家,望着缠绵的雨线.那种感觉呀,像做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35
发表于 2011-1-11 20:33 |只看该作者
tnt这些都是你从哪里搬过来的?
xiaokaizi 发表于 2011-1-11 20:25

百度一搜就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6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hoho

36
发表于 2011-1-11 20:36 |只看该作者
。。。。。。。。。。
想吾上半生,无佳人在身边陪伴,无浓茶滋润喉甘,无香烟常叼嘴边,无烈酒醉酣心田。闲来与电脑终日相伴,虽孤独,但不寂寞。虽无风流,但堪称潇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1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37
发表于 2011-1-11 20:40 |只看该作者
鲁智深是梁上第一好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38
发表于 2011-1-11 20:41 |只看该作者
tnt这些都是你从哪里搬过来的?
xiaokaizi 发表于 2011-1-11 20:25

不是百度搜的,是从论坛里扒下了些,自己又编辑了些,MOP上也转了些,综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39
发表于 2011-1-11 20:42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无所谓,不管是否转的,有这个心就是好的,这些文我看了好几道,然后根据文中所言,然后自己加入了一些想法和考证,请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6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hoho

40
发表于 2011-1-11 20:42 |只看该作者
香港拍的吗?在优酷上搜了下 只有新水浒后传 是不是这个 只有28集
想吾上半生,无佳人在身边陪伴,无浓茶滋润喉甘,无香烟常叼嘴边,无烈酒醉酣心田。闲来与电脑终日相伴,虽孤独,但不寂寞。虽无风流,但堪称潇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

41
发表于 2011-1-11 20:55 |只看该作者
非灌水機,純正手動輸入,管理員明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42
发表于 2011-1-11 21:01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43
发表于 2011-1-11 21:21 |只看该作者
香港拍的吗?在优酷上搜了下 只有新水浒后传 是不是这个 只有28集
=st=100$ 发表于 2011-1-11 20:42

大陆拍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

好友

9万

积分

仲裁者

采菊八达中,悠然见小色

战队
[SvS]
种族
Protoss

2009年度8da水友赛 2008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06年度八达十大杰出青年

44
发表于 2011-1-11 21:22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有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45
发表于 2011-1-12 13:04 |只看该作者
写字和刻字的2个年级不大?
我追求的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本身是最底阶层, 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 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46
发表于 2011-1-12 13:19 |只看该作者
求视频在线或者下在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otto 该用户已被删除
47
发表于 2011-1-12 13:3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857

积分

飞龙

48
发表于 2011-1-12 16:29 |只看该作者
留下脚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49
发表于 2011-1-12 16:37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还没出呢
开芯小铺http://shop57270833.taobao.com日韩精品童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0
发表于 2011-1-12 18:54 |只看该作者
误入白虎堂”倒霉的林冲

林冲是《水浒》里第八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他身上似乎有不少三国人物的影子,燕颌虎须如张飞,长枪无敌似赵云,委曲求全像刘备,郁郁而终同马超。
  
  林冲前半生的生活无疑是幸福的,一个美貌贤惠的妻子,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一个和谐美满的小康家庭。
  
  八十万禁军教头,级别大致相当于副团级或正营级,级别不算大,也不算小。京城的干部,工资待遇各方面应该都很不错。林冲曾花一千贯钱买过一把宝刀,按购买力推算,当时一贯钱大约相当于现在人民币300多元,一千贯就相当于现在的30多万。林冲舍得花30多万买一把刀,可见其家境之富裕,应当属于当时社会的中产阶层。在首都有房、有车(马)、有老婆、有保姆,这样的生活可能是现在很多人所向往的,很多人奋斗一辈子的所得也不过如此,而林冲30多岁就拥有了。
  
  自从岳庙还愿之后,林冲的倒霉事接踵而至,先是妻子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调戏,接着又被自己最好的朋友陆谦出卖,花30多万买的一把宝刀,却成了上级定罪的理由。先受气,后破财,再遭灾,这林冲可真够倒霉的。
  
  庙宇本是普度众生、因果循环、清幽雅静的地方,在林冲看来却成了噩梦的开始;庙宇本是质朴纯洁、劝人向善的地方,高衙内却当成了发泄淫欲的场所,一切是不是太有讽刺意味了。施耐庵把林冲的倒霉和高衙内的mop.com L安排在庙里,用意何在?是在讽刺寺庙?恐怕不那么简单。是在讽刺社会,还是在讽刺朝廷?或是二者兼有?
  
  拿着凶器闯进國镓最高军事机关,看城门的大头兵也知道那是死罪,何况林冲这个京官、副团级干部。林冲是禁军教头,大宋的法律想必也懂一些,那为什么还要私闯白虎堂呢?这事不好解释,最可靠的理由就是林冲倒霉催的。
  
  总之,在一系列偶然和必然的倳件中,林冲稀里糊涂从一个禁军教头变成了试图谋害國镓要员的“KB分子”。
  
  作为一个安分守己的國镓公务员,作为一个京城小有名气的武学世家,林冲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本应该继续下去,直到退休,直到死。千不该万不该,林冲不该娶一个年轻美貌的老婆,娶了年轻美貌的老婆也还罢了,真不该让老婆去岳庙里还愿,去庙里还愿也还罢了,真不该与高衙内同一时间去。这些都罢了,真不该交陆谦这样的朋友,交了陆谦这样的小人朋友,多倒霉的事情遇不上。明知道跟高衙内有过节,还要跟人家的干爸爸去比刀,这林冲不是找倒霉吗。
  
  不过细思考一下,这一切的一切,能全怪林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1
发表于 2011-1-12 18:54 |只看该作者
“刺配沧州道”忍让的林冲

林冲稀里糊涂从國镓干部变成了罪犯,面对飞来横祸,他选择了忍让。
  
  给妻子写休书,任从改嫁,算是对妻子有了个交代,自己保护不了她,干脆让人家另寻婆家。林冲休妻,意味着林冲家庭的彻底破败。可见林冲对刺配沧州的前景不怎么乐观,此一去,很可能再也回不来,这一切他认了。
  
  董超、薛霸两个公差用开水给林冲烫脚,烫得脚面红肿、燎浆起泡,林冲忍了,只说句“不消生受”。脚面被烫得满是燎泡,走路磨得鲜血淋漓,还要被两个公差打骂,林冲也忍了。用他的话说,“小人是好汉,官司既吃了,一世也不走。”
  
  然而厄运并没有因林冲的忍让而停止,野猪林,董超、薛霸对林冲起了杀机,幕后指使竟是昔日好友陆谦。面对对方斩草除根的手段,林冲泪如雨下,不过他还是忍了,鲁智深要杀两个差人,林冲反倒替他们求情。这和前面如出一辙,当时鲁智深要杀高衙内出气,也是林冲百般劝解,受害人替作恶者求情,这林冲可谓一忍再忍,忍到家了。
  
  柴进庄上,与洪教头过招之时,林冲原原本本表现出一副惟命是从、低三下四、看人脸色的嘴脸。说嘴脸有些难看,可林冲当时的表现只配这两个字——
  
  洪教头一出场,林冲以为他是柴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洪家头全然不睬,林冲竟唯唯诺诺“不敢抬头”。这还不算,柴进介绍过洪教头后,林冲竟不假思索“看看洪家头便拜”……此时的林冲全没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的风采,整个一副低三下四的神态。
  
  柴进让林冲和洪家头比武,林冲首先想的不是输赢,不是为自己出口气,而是“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等柴进把话说开了,林冲“方才放心”。打狗还得看主人的想法不错,不过一味看人脸色,惟命是从,就不是一条真正的好汉所为了。这一点上,林冲比后来投奔柴进的武松差远了。
  
  纵观林冲一生,最令人不齿的就是“棒打洪教头”一节,虽然赢了,但并不光彩,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到他的好汉风度。这与另一个禁军教头王进在史家村打史进时的那种干脆劲相比,完全天壤之别。王进以武论武,说打就打,没有因史太公的情面而使武艺打折扣,这才是真正的好汉。反观林冲,瞻前顾后,看人脸色,这哪里是在比武,这哪里又像条好汉。
  
  林冲与王进同是禁军教头,在同一个单位上班,王进受高俅迫害时,林冲肯定知情,但他并没有站出来替王进求情,或说句公道话,委曲求全、事不关己的心态一目了然。
  
  林冲这种心态的形成,跟他的工作环境有关系。禁军教头只是个副团级,在殿帅府那样的中央直属单位里,林冲这等级别的小干部比比皆是,整天跟上级打交道,日久天长形成卑躬屈膝、看人脸色的“小人”心态,也很自然。鉴于林冲所处的工作环境,在柴进庄上的表现只是一种工作心态的自然流露而已,是无意识的,所以对林冲的过于“谨慎”我们也不要刻意指责。大环境如此,林冲又怎能免俗。
  
  施耐庵安排“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节,不是要显示林冲的武艺有多么高强,而是要找个理由把柴进安排进情节里,因为林冲后面还有用到柴进的地方。梁山泊是柴进出钱建设的,林冲也是借柴进的门路走上梁山的。现在不交代柴进,林冲上不了梁山。
  
  关于柴进这个人,我们以后还要详谈,这里姑且带过。
  
  林冲从忍让到反抗,不是一下转变的,而是一个希望——失望——绝望的过程,是被事情一步步逼的。林冲的转变经历了哪些曲折和惊心动魄?请看下回——“风雪山神庙”反抗的林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2
发表于 2011-1-12 18:54 |只看该作者
风雪山神庙”反抗的林冲

林冲不愧为久经官场的老手,他十分懂得“衙门口冲南开,有事没事拿钱来”的道理。一进沧州牢城营,林冲先用五两银子摆平了差拨,又拿十两银子摆平了管营。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必再受一百杀威棒之苦,不必从早到晚卖苦力,也不必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用十五两银子给自己赢得了一个较好的监狱环境,这钱花得很值。
  
  林冲在沧州牢营表现的很积极、很本分,他心里已有了如此过一辈子的打算,遇到大赦天下,自己说不定还能回京城,所以林冲一直小心翼翼的忍着,小心翼翼的活着。然而他的老上级高俅、老朋友陆谦并没有想就此放过他,斩草除根对于恶人来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当林冲从天王堂调到城东十五里军草场时,一个更大的阴谋开始了……
  
  阴错阳差,草料场一场大火没有烧死林冲,用施耐庵的话叫“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或是天罡星不合身死。
  
  山神庙。陆谦、富安、差拨三人的一段对话,使林冲彻底绝望,他的一忍再忍换不来哪怕囚犯的生活,人家非把他整死不可。终于,林冲积蓄已久的力量火山般爆发了。他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一场杀人表演就此开场——“后心只一枪,搠倒富安”;“把刀尖向陆谦心窝里只以剜,将心肝提在手里”;又一刀下去“早把差拨的头割下来”。三个恶人,一个刺中心脏,一个掏出心肝,一个割下头来,林冲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真够狠的!这种狠实际是一种爆发,一种发泄,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一个武艺绝伦、骨子里有些好汉基因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风雪山神庙”一节,林冲的性格得到了全面升华,他终于明白,忍让、退步是没有活路的,想活命只有拿起刀来反抗。他面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反抗,跟以前的生活彻底决裂,跟统治阶级彻底决裂。
  
  从忍让到反抗,林冲的改变并不是一笔完成的,而是由缓至急、步步失望,如果不是高俅赶尽杀绝,他是不会反抗的。林冲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后来幻想破灭,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抉择面前,林冲最终选择了抗争。
  
  “火烧草料场”的幕后策划无疑是高俅,为了搞死林冲,高俅颇费了一番心思。放火烧草料场这一手很绝,即便烧不死林冲,也可给他定个看管不严的死罪,真可谓万无一失。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弱弱地问一下,堂堂國镓重要领导干部,为对付一个囚犯,竟不惜放火烧毁國镓军用物资储备基地,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杀人的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值吗?然而高俅不会在意这些,在他眼里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只要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國镓利益损失一些又何妨。这便是所谓奸臣,奸臣永远只为自己考虑,他们眼里没有值不值,个人有实惠,就值。高俅这种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无处不在,以权谋私是他们的强项,好事未必能干好,坏事绝对在行。全球每年因“贪”落马的高官,每年也不下上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3
发表于 2011-1-12 18:55 |只看该作者
雪夜上梁山”觉醒的林冲

林冲在山神庙上演了一出血腥杀人戏,陆谦、富安、差拨三人剖腹的剖腹、割头的割头死得很惨,林冲没有去投案自首,也不再说“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的话,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连夜出逃。此时的林冲很狼狈,已完全没有往日國镓公务员的风度,在几间草屋里,他少有地行起了霸道,公然抢一伙村夫的酒喝,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落魄的林冲再次得到柴进周全,柴进给他指了条活路——上梁山。经过一系列突变和打击,林冲不再瞻前顾后,爽快答道“若得如此顾盼最好!”于是林冲揣着柴进的介绍信上了梁山。
  
  林冲是在漫天风雪中走上梁山的,茫茫风雪象征着茫茫前途,梁山是自己后半生的归宿吗,他自己也不知道。恶劣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林冲的命运,恶劣的气象环境却救了林冲的性命,都说“天灾无情人有情”,这里却反了。施耐庵安排林冲“雪夜”上梁山,更给林冲的悲剧平添了一笔凄凉与孤独。朱贵酒店里题的那八句诗,透出一个英雄多少辛酸和无奈。
  
  上梁山是林冲人生的一大转折,但上梁山并不是林冲的初衷,他是被事情一步步赶上去的。严格意义上讲,林冲是第一个被逼上梁山的好汉。林冲上梁山,标志着梁山泊黑帮正式在江湖上成名,也拉开了各路好汉齐上梁山的序幕,后来还是在林冲的主导下,梁山集团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改制。
  
  林冲上梁山经历了一个由忍让到反抗的过程,这个过程惊心动魄、刻骨铭心,这使得林冲对统治阶级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梁山好汉中,林冲最具反抗精神,是铁杆反招安派分子。林冲太了解高俅了,他不相信高俅会礼贤下士,也不相信当今朝廷会真心招安,更不相信招安是众兄弟们的出路。因为意见与宋江相左,梁山集团资格最老的林冲始终被排除在核心领导圈子之外。
  
  林冲上梁山,使我们看清了当时“乱自上作”的历史事实,像林冲这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落如此下场,何况一般百姓,况且林冲原本也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当时社会混乱如此,出现宋江团伙、方腊团伙等社会不安定因素也就很自然了。
  
  林冲的悲剧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跟上级作对,领导的爱好就是我们的爱好,领导爱的一定不是我们爱的;还有面对上司的骚扰时,躲避是没有用的,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顺从,要么跳槽,绝不会有第三条路。
  林冲上梁山,对于尚处在黑帮启蒙阶段的梁山来说意义重大,作为梁山元老,林冲先后主导了两次梁山改制。可以说没有林冲,也便没有后来的梁山集团。然而,梁山集团给予林冲的待遇并不高,充其量也就是梁山领导班子六把手,位列宋、卢、吴、公孙之后,被排除在了四大常委之外。关于林冲上梁山后的事迹,请看下回——梁山之魂:林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4
发表于 2011-1-12 18:55 |只看该作者
梁山之魂——林冲

在风云激荡蓬勃发展的梁山泊,林冲就是一面旗帜,梁山第一次改制一举奠定了林冲梁山主心骨的地位,他本有希望有能力顶替王伦做梁山老大,可是他没有。在林教头眼里,永远没有个人利益,他心里装的是整个梁山。当他认为晁盖比自己更适应梁山发展大局时,他义无反顾的将尊位让给了晁盖。
  
  两军对垒,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林教头大喝一声将敌将刺下马去的情景,关键时刻,林冲常常能在两军阵前发挥稳定军心的作用。不到十合活捉扈三娘,使宋江二打祝家庄不至于抱着鸭蛋收场,而扈三娘又生擒过王英、彭玘、郝思文,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林教头武艺之高不消多言。单挑杨志,单挑呼延灼,这两位将门虎子、名门之后在林教头面前竟讨不得半分便宜。三打祝家庄、攻打高唐州、智取华州、两打大名府、首战曾头市、攻占东平府、降关胜、破连环马……哪一次少得了林教头!二赢童贯,三败高俅,林教头哪一次不身先士卒!的功劳簿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林教头取得的一个个辉煌战果:四十余合险些胜杨志,五十回合平呼延灼,不数合杀马万里,三十余合杀宝密圣,两回合杀贺拆,杀伍肃、倪麟、顾恺、张寿、柳元、敬臣、冷慕、王寅……
  
  长长的斩将名单,我们不得不感叹林教头战果之辉煌,梁山集团除了豹子头林冲,谁又能创造如此战绩!
  
  当晁盖遗言暗示将寨主传给林冲时,林教头又一次选择了退让,发扬了集体主义风格。尽管林冲对招安十分反感,尽管他也清楚宋江一直在走招安路线,他还是站到了支持宋江做大的行列。施耐庵在描写众人支持宋江做大时,第一个要交待的事项就是“林冲为首”。好一个“林冲为首”,四个字里蕴含的仗义与豪情又岂常人可知,在个人利益与梁山大局之间,他再一次选择了后者。也许在林教头眼里,兄弟的和睦、梁山的团结高于一切,他已将整个身体融入了梁山泊那片浩渺的烟波。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林冲参与,梁山两次改制会如此圆满,梁山两次权利交接会如此顺利。比起吴用的见风使舵,比起公孙胜的一走了之,比起宋江的攻于心计,林冲活的是不是更真实、更纯粹、更大气一些?林冲在最落魄时曾墙壁题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林教头没有自吹,从他的高风亮节、为人处事上看,豹子头无愧于仗义、朴忠、誉望、英雄八字!
  
  尽管林冲对高俅有不共戴天之仇,可当宋江对高俅唯唯诺诺放其还朝之时,林教头忍了,竟没有喊出一句怨言。祸从天降、家破人亡,贤妻惨死,林冲的遭遇比其他好汉都要惨。高俅被擒,眼见大仇得报,孰料宋老大竟一放了之。口虽未出怨言,林冲内心之痛又岂常人可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为苏东坡的同代人,林冲对其妻的感情绝不亚于苏学士,孤灯夜下,他又如何面对昔日爱妻之灵呢,“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苏学士”。
  
  心装幽怨,我们看到林教头在战场上依然生龙活虎,所向披靡,其实林冲越是这样,越教读者心里不是滋味。林教头在战场上越来越狠,再也没有活捉敌将的记录,往往暴雷也似大叫一声,将敌人一击必杀。这也许是林教头在发泄吧。
  
  林冲主导了梁山两次改制,改来改去竟把自己改出了梁山常委之外。以林冲的威望、资历和武艺,不在梁山常委之列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事实上宋老大就是这么安排的,美其名曰“石碣受天文”,“天意”如此,林教头也只能认了。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和愤愤不平的是,关胜竟然也后来居上排在了林冲前面。关胜上梁山那会儿林冲已经主持完成了两次梁山改制,论资历,降将关胜远远不及元老林冲;论威望,新人关胜也没法与林冲比;论武艺,关胜那把大刀与林冲这杆铁枪也就是半斤对八两。难道关胜占先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死了数百年的英雄祖宗关云长?关胜的DNA与关羽有多少相似之处姑且不论,人家林冲也不是没有名人亲戚,人家叔伯妹妹还是林黛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5
发表于 2011-1-12 18:55 |只看该作者
杨志卖刀”的几种思考

杨志出身显赫,乃杨家将的后代,杨令公的孙子。若论出身,梁山108条好汉除了柴进、关胜就要数杨志了。俗话说“将不过三代”,杨家将到了杨志这一辈,已经远没有先前声名显赫,并已走向没落。
  
  杨家将在北宋中期可说是战功赫赫、名声鹊起,然而新兴贵族高太尉对杨家将好像不感冒。尽管杨志钱也花了、礼也送了,可高俅并不买他的帐,大笔一挥批了个“不”字,杨志跑官要官的理想彻底破灭。
  
  钱都花在了送礼上,杨志最后连吃饭的钱也没了,被逼无奈,杨志决定卖了祖传的那把宝刀。杨志这把宝刀“宝”在何处?用杨志的话说“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如此神奇的一把刀肯定价格不菲吧,杨志要价是三千贯。宋时的货币计量单位很多人都不熟悉,三千贯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呢?
  
  在宋时,一千文铜钱为一贯,一贯钱可兑换一两银子,当时的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300—400元人民币。比如牛二对杨志说“什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文钱相当于人民币3毛到4毛,三十文相当于现在9—12元。按现在来说,9—12元买一把刀很合情合理。再比如下回书吴用请阮氏三兄弟喝酒,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熟牛肉、一对大鸡,还有剩余,阮小二又捎带还了以前的酒钱。一两银子合300—400人民币,按现在来说,300多元买那些东西也很合理。于是我们有了以下推算:一千文钱=一贯钱=一两银子=300—400元人民币。
  
  杨志那把刀要价三千贯,三千贯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多少呢?计算结果是90万—120万元。一把刀值人民币100多万,比林冲那把30多万的刀贵了整整三倍,难怪泼皮牛二千方百计想赖了杨志这把刀。
  
  作为杨家将的后代,杨志骨子里的血性还是有的,当泼皮牛二百般抵赖要夺刀时,杨志骨子里的斗志被激发了出来。高俅欺负我也还罢了,你牛二也敢欺负我!杨志对准牛二连砍三刀,为害一方的泼皮“血流满地,死在地上”。书上没有交代那把宝刀上是不是沾了血,不过出于对杨志这条好汉的信任,他应该不会说谎,我们可以想象成那把刀依然锃亮,滴血未沾。
  
  还有一件事令人想不通,杨志杀死牛二后,没有像上次陷了“花石纲”那样一走了之,这次他选择了自首。同样是死罪,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也许在杨志眼里,“花石纲”是皇差,把皇上交待的事办砸了,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杨家将以前可都是冲锋陷阵的,到了杨志这里连几块石头都摆弄不好,回去自首的话,不是丢祖宗的脸吗,所以杨志当了回鸵鸟。杀牛二则不同,牛二只不过是个无赖、地痞,好汉杀歹人,天经地义,即便报官偿命,也没辱没了祖宗。
  
  杨志虽选择了自首,但他并不傻,他也不想“找死”,他对周围的人道“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也就是请人做个旁证。证什么?证他是过失杀人,而非故意杀人。这杨志关键时刻头脑冷静、临危不乱,还能想着依靠群众的力量,这一点倒像他的祖宗。
  
  杨志应过武举,也曾做过殿司制使这样的小官,他一开始也想如他祖宗那样“把一身本事,边庭一枪一刀,搏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然而杨志很不幸,遇上了高俅、牛二这两个奸徒,前者是大奸,后者是小奸;前者废了杨志的前程,后者毁了杨志的清白,官没捞到,宝刀却充了公,人财两空。可叹杨志,一个好出身、一身好武艺,竟连最起码的理想都实现不了;可叹杨志,根红苗正、武艺绝伦,堂堂大宋朝廷竟没有一个识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6
发表于 2011-1-12 18:56 |只看该作者
杨志杀死牛二,吃了人命官司,开封府一审判决:发配北京大名府。北京留守司梁中书十分爱惜杨志的武艺,杨志没有像其他犯人那样坐牢、卖苦力,而是被安排在梁中书府里当差。世上的事就是这样有趣,杨志托关系找路子花了很多银子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却因一场人命官司得到了高干梁中书的重用,真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梁中书有心给杨志“提干”,又顾及到下面人不服气,于是特意安排了一场军事演习。杨志果不负梁中书厚望,几十回合把副牌军周谨打成了“筛子眼”。梁中书的目的达到了,他下令杨志顶替周谨的职务,这时兵马都监李成发话了“周谨枪法生疏,弓马娴熟,不争把他来逐了职事,恐怕慢了军心”。这明显是偏袒周谨,排斥杨志。后来周谨的师父索超与杨志单挑,李成又将自己的战马、盔甲借给索超使用,这明摆着还是在排斥杨志。在李成、索超等看来,杨志是外来人,一斧子劈死才解气呢。可见大名府军界内的排外情绪多么严重。
  
  特别交代一下,梁中书有意让杨志顶替周谨,周谨当时的职务是“副牌军”,那么副牌军的级别有多大呢?我们且看本次军事演习的出场顺序: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很明显是按级别从高到低排列的。现在也是这样,go-vern-ment机关召开大型会议时,领导们的出场顺序也是由大到小,古代现代完全一致。我们把梁中书比作军分区司令,指挥使比作师长,团练使比作旅长,正制使比作团长……依次类推,正牌军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正排长,副牌军相当于副排长。杨志冒着生命危险拼来的职务,也就是个副排长而已。功夫一流的索超也只不过是个正排长级的干部。
  
  梁中书兴师动众,费如此大的心思给杨志安排职务,竟只是个副排长,看起来不可思议,然而事实就是这样。还有一种说法,说副牌军也就是个副班长,那杨志就更惨了。后来杨志与索超单挑,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表演实在精彩,梁中书一高兴,提拔二人做了管军提辖使。提辖使就是原来鲁智深做过的官,其级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连级干部。杨家将的后代做个连长,够憋屈的!
  
  可叹杨志、索超,拼着身家性命打了半天架,得到的不过是个连长而已。这梁中书真够抠门的。好在宋朝时没有军队干部转业的规定,要是有,像杨志、索超这样的小干部转业到地方,恐怕连安置就业的可能性都很小。
  
  我们不禁要问,想提拔杨志就直接提拔好了,干嘛非要他顶替周谨的职务,这不是在杨志和其他干部之间制造矛盾吗?杨志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本来合群就困难,再加上这一层矛盾,不受老势力排挤才怪。梁中书这样做,难道是大名府的干部编制很紧张、没有空缺?不是,他后来不是一下提拔了两个连长吗;难道是梁中书一时糊涂?更不是,梁中书堪称一方诸侯,國镓高层干部,他能混到这一步智商绝对不低,不然太师蔡京能选他做自家女婿。梁中书如此摆布杨志,自有他的目的,这个目的很私人、很隐蔽,一般看客不易觉察。
  
  梁中书给杨志与其他干部制造矛盾,一方面可激励杨志做事更卖力;一方面可使杨志更加感激自己,对自己死心塌地。梁中书如此行事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为押运“生辰纲”做准备。
  
  对于“青面兽北京斗武”一节,金圣叹在《批水浒》中写到:梁中书爱杨志,只是为生辰纲伏线,以后要用杨志办大事(押送生辰纲),现在就得提拔重用他,于是组织了一场专门针对杨志的军事演习。
  
  我们说梁中书这个善使权谋的干部,他真正爱惜的不是杨志这个人,而是他的一身好武艺。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代,出身显赫,但梁中书并未在演武时对属下们提起这一点,在梁中书眼里这根本不值一提,可见他对杨志的爱惜,只是停留在表面。
  
  “北京斗武”一场戏,导演是梁中书;幕后策划师梁中书;直接受益人也是梁中书,杨志拼命忙活了半天,只不过是一粒棋子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7
发表于 2011-1-12 18:56 |只看该作者
失陷生辰纲——杨志很饭桶?

生辰纲被劫,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杨志应负主要责任,这一点无可争议。那么通过生辰纲失陷这件事,是不是可以说明杨志很饭桶、很弱智呢?
  
  从《水浒》中描写杨志的章节看,杨志应是一个武艺高强、心思细密的人。杨志在官场上混过,在江湖上也混过,对于官场上和江湖上的勾当可谓了如指掌,这种“两栖生活”经历正是梁中书看中的地方,于是委以生辰纲大任。刚一接受任务,杨志就多次推托,他知道押运生辰纲太凶险了,无异于刀口上舔血。
  
  为了坚定杨志的信心,鼓励杨志干好工作,梁中书特意在生辰纲内附了一封书信,表示要让杨志受道敕命回来。敕命对于杨志来说太重要了,现在杨志的真实身份还是个囚犯,他那提辖使的官也只有大名府地方上承认,中央并没有备案。有了敕命则不同,杨志就是清白之身了,朝廷吏部一备案,杨志的提辖使当起来就堂堂正正了。
  
  有敕书的**及碍于梁中书的情面,杨志最终接受了任务。在押运生辰纲的一些细节上,杨志颇费了一番心思:一方面将生辰纲一事低调处理,避免引人注意,押运人员扮作客商,悄悄赶路;另一方面杨志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他给自己争取了绝对的指挥权利,防止押运团队多重领导,被贼人钻空子;第三方面杨志因地制宜不断变换休息时间,平安路段早出晚归,趁凉赶路,不安全地段晚出早歇,热时赶路;后来到了黄泥岗,杨志非常反对在那里休息,而且屡次阻止大伙吃酒。如此看来,杨志计划不可谓不周密,行事不可谓不谨慎。
  
  既然杨志计划如此周密,行事如此小心,为什么还是失败了?笔者以为原因有三:第一,以杨志为首的押运集团综合素质上远低于晁盖为首的抢劫集团,论武杨志一方只有他老哥一个能打,论智更不行,吴用、公孙胜都是后来梁山集团的智囊;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杨志对下级过于粗暴蛮横,不知体恤、非打即骂,丝毫不懂得做下级的思想工作,对待同级的管家和两个虞侯,杨志也没有想办法团结拉拢,而是将三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这样一来杨志完全孤立了自己,在押运团队中失去了威信和绝对领导权,严重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后来矛盾激化,内部反水,失败不可避免;第三,黄泥岗上吴用、白胜等人的表演实在精彩,那捅清凉白酒由不得你不买,由不得你不喝。
  
  以上这些利害关系杨志真不晓得?未必,作为杨家将的后代,杨家的优良血统杨志多少也继承了一些(后来他在二龙山的领导工作不是做得挺好吗)。真正原因可能是杨志当时太想立功了。只要押运生辰纲成功,杨志的仕途便会大有起色,但他同时也知道北京到东京途中强人多如牛毛,押运工作充满变数。这种复杂心态使杨志近乎疯狂的投入到押运工作中,此时的杨志已完全被压力包围,已不再理智。急功近利又畏首畏尾使他的心态严重失衡,以至于犯了众怒,把自己完全孤立。
  
  金圣叹在《批水浒》中对“智取生辰纲”一节做了解释,认为梁中书之所以派管家和两个虞侯一同随杨志押运,是为了防止杨志见财起意,监视杨志而已。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也有不通之处,管家与两个虞侯加起来未必敌得过杨志一根手指头,杨志若有见财起意之心,这三个饭桶阻止得了吗?
  杨志的失败告诉我们,登着大伙往上爬,能爬上去便好,爬不上去时大伙会把他摔得很疼。再有,对于下级,可以打、可以骂,但不能不尊重;对于同级,可以不尊重,但决不能打骂,否则的话,一旦你有把柄,人家会把你弄得很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8
发表于 2011-1-12 18:56 |只看该作者
二龙山——杨志、鲁智深的归宿

杨志失陷生辰纲后没有投案自首,而是像上次失了花石纲那样一走了之。杨志从此再也没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搏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的理想完完全全被粉碎,杨志想到了自杀,但终究没狠下心来,“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杨志叹口气,下岗子去了。杨志因什么叹气?叹自己太倒霉,叹对手玩得太阴,叹自己的前程?可能都有,也可能都没有。
  
  杨志失陷花石纲,一走了之;杨志失陷生辰纲,还是一走了之;杨志怒杀牛二,却选择了投案自首。何也?在杨志眼里,一条人命远比不上几块石头、几担金珠重要,这就是杨志对生命的态度。不要怪杨志,108将里比杨志还要藐视生命的大有人在,比如武松、比如李逵。闲言少谈,还说杨志——
  
  杨志离开黄泥岗继续往南走,本来他的目的地也是向南,现在生辰纲丢了,他仍要向南走,看来生辰纲的阴影已经把他全部笼罩。此时的杨志很像火烧草料场后的林冲,林冲当时心灰意冷,路上曾强抢村夫的酒喝,杨志此时失魂落魄,也开始在酒馆吃霸王餐,英雄失意后的行为竟如此一致。
  
  杨志通过林冲与曹正搭上了关系;鲁智深通过林冲也与曹正搭上了关系,这样杨志与鲁智深就间接搭上了关系。杨志是关西人,鲁智深也是关西人;杨志做过提辖,鲁智深也做过提辖;杨志挨过高俅整治,鲁智深也受过高俅迫害,两位好汉一相识便有很多共同语言。
  
  同样无家可归,同样受官府通缉,同样痛恨高俅,两个遭遇相同的关西老乡走到了一起。沦落江湖总不是办法,生活辛苦不说,危险系数也高,两人一拍即合,开始打二龙山的主意……
  
  二龙山:座落在青州地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适合做根据地;周围有白虎山、桃花山、清风山等几个黑帮组织,官府奈何不了;现有黑老大金眼虎邓龙,功夫一般,不堪一击;该山的基础设施经邓龙多年营造,相当完善,可以现拿现用。这便是二龙山的基本情况。拿下二龙山做落脚地,对于鲁智深、杨志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鲁智深、杨志、曹正略施小计,轻而易举打死邓龙,收服了二龙山。这样鲁智深做了大当家的,杨志做了二当家的,这两条龙盘踞在二龙山,二龙山从此成了名符其实的二龙山。后来武松入伙做了三当家,曹正、张青、孙二娘、施恩又相继入伙,二龙山的势力一下子壮大起来。在山东一带,二龙山成了仅次于梁山的第二大黑帮团伙。
  
  鲁智深、杨志一手创建了二龙山,二人对于二龙山的感情远超过后来的梁山。君不见鲁智深、杨志入梁山之前是何等威风,何等豪情万丈、叱咤风云,入了梁山之后,杨志、鲁智深的出镜率一下子少了,杨志哪还有一丁点杨家将的风范,鲁智深动不动就玩失踪,前方打仗,他老人家一边偷着乐去了。
  
  三山聚义打青州之时,若不是宋江横加干预,二龙山可能早已成功兼并桃花山、白虎山两处黑帮了。二龙山并入梁山,杨志、鲁智深心里未必乐意,尤其是杨志,恐怕永远也忘不了生辰纲那档子事。宋江恐怕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宋江就亲切的称鲁智深为吾师,称杨志为制使,讨好之意露于言表。杨志第一次见宋江,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今日幸得义士壮观山寨,此天下第一好事”,其中深意,颇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59
发表于 2011-1-12 18:57 |只看该作者
二龙山”被“梁山”吞并的原因

从地理位置上看,二龙山周围有白虎山、清风山、桃花山等几个黑帮组织,这几个山寨彼此呼应,势必给官府围剿带来极大困难,这种优势是梁山不具备的;从发展时间上看,鲁智深、杨志掌控二龙山时,梁山还是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王伦掌权,二龙山的起步比梁山要早;从人员构成上看,二龙山的杨志、鲁智深都属于一流高手,而当时梁山能打的只有林冲一个,梁山当时的战斗力不及二龙山。二龙山与梁山相比,发展优势明显。
  
  既然二龙山比之梁山有诸多优势,为什么二龙山最终会被梁山兼并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下:
  
  其一,梁山集团及时改制。林冲主导下的梁山集团第一次改制,是梁山发展的转折点。王伦不适合做一把手,晁盖可以,于是有远见的林冲坚决的把王伦给废了。晁盖主持梁山工作以后,带来了一批能打和能用智谋的人才,这批新鲜血液使梁山焕发了生机,梁山从此初具规模,实力上已超越二龙山。
  
  其二,梁山集团有宋江这样的高级营销人才。宋江的策划能力、宣传能力、组织能力、号召能力在《水浒》中是独一无二的。很多好汉上梁山都是冲着宋江的面子。宋江这样的超级人才入主梁山,使梁山进入了超速发展的快车道。反观二龙山,除了能打的,还是能打的,缺乏智谋型人才。
  
  其三,梁山集团的数次兼并活动很成功。梁山从起步到招安,大小兼并案进行了十几次,兼并二龙山之前,梁山已成功运作了清风山、祝家庄、江州B社会等几次兼并收购活动,并在数次反围剿过程中收编了大批人才。通过几次成功运作,梁山实力已大大超过二龙山。
  
  其四,梁山集团兼并二龙山的时机把握的很好。“三山聚义打青州”一回,若不是梁山方面出面干预,结果很可能是二龙山成功兼并白虎山、桃花山两处黑帮,从而实力空前提升。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二龙山、梁山南北并立,鉴于少华山史进方面与鲁智深、李忠千丝万缕的联系,少华山一帮人另投二龙山也说不定。这当然不是宋江所愿看到的,所以当青州黑白两道交火时,宋江以最快的速度干预进来。
  
  其五,梁山的管理体制比二龙山科学。梁山集团实行的是晁、宋、吴、公孙四方体制(后来是宋、卢、吴、公孙体制),这种管理机制很科学,晁盖能武、吴用有谋、宋江会拉拢人,领导班子的组成科学合理。二龙山的管理体制一开始是鲁杨体制,后来是鲁、杨、武体制,曹正、张青、孙二娘、施恩参政议政。鲁智深、杨志、武松这三个人优点相同、缺点也相同,优势重叠却不互补。二龙山缺少的不是能打的,而是宋江这样的营销人才和吴用这样的智囊型人才。
  
  以上几点综合起来就一句话:梁山出了个宋江,而二龙山没有。一个好领导,好当家人,对于一个团队是多么重要!商场如战场,战场如商场,商场上的并购和收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江湖上也一样,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优胜劣汰永远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电脑MOD爱好者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3年夜饭

60
发表于 2011-1-12 18:58 |只看该作者
出师未捷身先死:杨志的结局

生活对杨志来说就像转了一个圈,当王伦一心想给他在梁山留把椅子时,他选择了离开,经过一系列变故,他又站在了梁山大门前。这次邀请杨志坐把交椅的是宋江,宋江说,杨制使上山吧,等朝廷招安了,你还可以做官。杨志心道,我当初要是坐把椅子,资格比你老。
  与晁老大相见,难免又会提及生辰纲一事,此时大家都是一个战壕的**了,生辰纲那段往事也就成了酒桌上的笑料,书上说是“众皆大笑”。有谁知道,大笑背后藏着杨志多少无奈呢。
  杨志的武艺在梁山好汉中应属于一流行列,四十余合平林冲,五十回合平索超,四十回合平呼延灼,与这些一流高手对决,杨志虽没有讨得便宜,却也没有吃亏。由此推断,他的功夫应在梁山前十之列。有好的功夫并不代表一定有好的表现,上梁山后,杨志立功的战例并不多,完全不像他先辈那样一刀一枪打出了威望和功勋。也许在杨志眼里,梁山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黑帮,功劳越大,只能使自己越“黑”,那才是辱没祖宗。东昌府一战,杨志单挑没羽箭张清,结果被飞石英雄打得“胆丧心寒、伏鞍归阵”,全没有一点杨家将的气概。
  梁山好汉排座次,杨志排名天罡星第17位,八骑先锋第3位,地位可谓不低,这种排名或多或少沾了杨家将老祖宗的光。
  杨志做过制使,做过提辖,然而他的运气实在太差,一次天灾一次人祸使他“封妻荫子”的梦想成了泡影。杨志理想的破灭竟源于两次不成功的押运。杨志加入黑帮,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被逼出来的。如杨志这号人,对宋江的招安路线无疑是非常支持的。杨志的人生目标很简单也很现实,无非是想凭借自己的本事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继而延续杨家将的辉煌。“等朝廷招安了,你还可以做官”,宋江这句话使迷茫的杨志看到了一丝曙光。
  事情就是这样,期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梁山集团招安是招安了,但朝廷没有马上封这些好汉们官职,大家只是摆脱了B社会的外衣,并没有带上乌纱。此情此景,杨志内心的失望沮丧可想而知,书上没有明说杨志如何如何失落,但从杨志的作战表现来看,他心里应该是有情绪的。梁山好汉们北讨南征,青面兽战绩寥寥无几。
  征方腊战争结束,杨志的生命也随之结束。死人其实很正常,三分之二的好汉在征方腊战争中都死了,也不差杨志一个,关键是杨志的死法太不正常,他是病死的。征讨方腊战争刚刚打响,杨志便病倒丹徒县,之后再也没起来,可以说在梁山好汉作战最惨烈的那段时间,杨志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好不容易战争胜利,大家都等着回京受封,这是噩耗传来,杨志因病医治无效,死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杨志这种死法多少令喜爱杨家将的读者心生怜悯。
  朝廷对梁山烈士们还算够意思,正偏将都有封赏,正将均封为忠武郎。有子孙的可以接班,没子孙的可以立庙供奉。从书中描写看,杨志应该没留下后代,那么他只有立庙受祭祀的份了。不知在供奉杨家将神位的庙里,泥胎塑像里有没有一个叫青面兽杨志的。
  “智取生辰纲”是杨志二次入官场后的代表作,尽管很失败,但其知名度却超过了“杨志卖刀”,生辰纲一案成了杨志人生的一大转折。“智取生辰纲”是《水浒》前半段的一大**,生辰纲一案也成了很多好汉的人生转折,关于智取生辰纲的内幕,请看下回——智取生辰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3 00:1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