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9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乎上对“古代科举制为什么没产生伟大作品”的一则回答 一阵见血

[复制链接]

468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Terran Empire

战队
=Y.J=
种族
Terran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5 23: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代的科举,如果从隋唐算起来,都有1300多年。。
如果从明清算起来,那前后也就五六百年。

中国从隋唐开始考试,考了几百年,一直到北宋神宗时代,都没有定下严格的考试标准,也就是说,固然选举文章不出于诗赋之外,但是这种文艺作品,写的人主观,评的人也主观,所以是很难兼顾公平的。
举个例子,以下这首唐诗是相当出名的,作者,祖咏。这首诗歌就他应试之作。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
结果很自然,他没有被录取。
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雪最佳作。(其实就我个人审美而言,这首诗很普通的,历代诗家喜欢评点这首诗,也许是因为自身应试经历而起的共鸣居多,同时也有故事可以讲,可以做个话头谈资嘛)

祖咏的情况当然不是特例了。那么有没有想改变这个情况的政治冲动呢?一直都有。到了北宋神宗时代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应试命题制度作了很大的改动。
王安石也许没想到自己的这一改动对中国历史影响有多大——
“ 熙宁中王安石创立经义,以为取士之格,明复仿之,更变其式,不惟陈义,并尚代言,体用排偶,谓之八比,通称制艺,亦名举业。——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下》
制艺又叫做“ 制义 ”。由此成为了明、清时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即八股文,亦称时文、时艺、八比或四书文。


现代人对科举制度的反感,最直观的可能来自于《儒林外史》这本书了。
以里面两个人物对八股文的态度为例——
鲁编修虔诚地宣扬:
“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是诗,要赋就是赋,——都是一鞭一道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歪道!”
马二先生说生病人听了八股文章——
“分明难过也好过,分明哪里疼也不疼了”。
这种小说笔法无视一个事实,就是科举考试从来是一项工具而已。现在全中国高考也是每年教辅书成堆,很多人天天呼吁要进行高考改革,因为这样作培养不出优秀人才。
其实这些呼吁的人根本不知道,在中国,考试制度承担的最主要政治任务并不是培养出优秀人才,而是提供公平的晋升之阶。
在中国,从古至今,也只有提供这样一条公平的管道,统治者统一天下才有其合法性,帝王们才能宣称他已经用心的搜罗天下贤才了,即便野有遗贤,那也是他们不来参加考试。

所以呢?唐太守李世民看到新科进士从端门列队鱼贯而入曾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都上了我的圈套)。
清朝统治者也直言不讳地说:“非不知八股为无用,特以牢笼人才,舍此莫属。
也正因为如此,晚清的时候爆发义和团民乱,在八国联军的压力之下,慈禧做出对参与民乱的省份的惩罚,就是这些省停办科举考试若干年。
总之,科举制度的发明,在古代长达八百年里头,都是帝王心术的具体体现,它的出笼、推行、完善到大成,从根本来说,就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为了永保江山社稷。

今天中国高考制度为何难以变革的目的,也在于当权者将高考制度视为最为高效和长效的政治维稳的工具。相信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国的高考制度也不会有太多变化的。
同样的,实行高考制度以来,出了很多的高考状元,这些高考状元和他们古代的前辈一样,同样也未能取得太大的现实成功,这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everrr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14-9-25 23:1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3
发表于 2014-9-25 23:15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的,就是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给大家一点希望,不至于让有才智之人怀才不遇,有了科举这么一个机制,如果你没考上,那你就怨自己没能力,因为人家给了机会了啊,所以造反就少了。而且你能玩转这么难的科举考试,玩转诗赋,玩转八卦文,至少提供相关性证明,你这个人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能弄好这玩意儿,弄其他玩意儿也不见得差,至少你不是个蠢货。而这些由才智的人又都收拢进来,为你做事,你王朝的统治基础就更牢固了。所谓天下英雄尽入吾毂。  而且科举没啥成本,就四书五经,完全可以实现耕读,不像现在教育还要学费拉,那么长的学制啊。
所以1905年废科举加速了清王朝的毁灭。办新学堂按西方那样弄,学制常,学费贵,都是高富帅玩的。而传统那些才智之士训练了那么久的应试本事,又不能用了,向上的渠道堵死了,知识分子们从过去一根通往统治阶层的渠道被斩断堵死了,就漂浮在社会了,这就不得了,不能做官,社会又没发展到给他们提供知识应用的分支,他们脑子里又有些抽象的概念,什么民主拉,自由啦,共和拉,然后就反了
only time
[img][ihttp://www.nvren30.com/yule/UploadFiles/200502/20050228154813916.jpg[/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4
发表于 2014-9-25 23:18 |只看该作者
everrr 发表于 2014-9-25 23:10
例数和平年代的名臣名相,那个不是科举出身

不见得
only time
[img][ihttp://www.nvren30.com/yule/UploadFiles/200502/20050228154813916.jpg[/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5
发表于 2014-9-25 23:34 |只看该作者
一针见血?

不敢苟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013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6
发表于 2014-9-25 23: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个回答又跑偏了吧,原题是问为何没产生伟大作品,后来归结到考试制度的目的是提供公平的晋升渠道。有点儿答非所问
依我看,没有产生伟大作品的原因主要就是科举考试的种种规范限制,使它先天不能成为好的文学作品的载体或者说容器。我们所谓的优秀文学作品,其形式包括诗词歌赋,近代的小说,散文,杂文等,都有好作品。但是炡椨工作报告就不能出好作品,体裁限制使然,八股文同理
还有一类伟大作品是学术上有突出创见的作品,八股文限于篇幅和命题范围,也不可能出什么学术大作。。
艺术和学术上都不能出好作品,所以科举考试没有出过伟大作品,也可以理解了

点评

emc  你居然独立思考了  发表于 2014-9-26 0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6

主题

1

好友

6158

积分

大象

7
发表于 2014-9-26 00:08 |只看该作者
没创新整吃古人拉的屎
http://ww4.sinaimg.cn/bmiddle/4019a263jw1dqddznaa8yg.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0

好友

5783

积分

飞龙

战队
[B.D]=
种族
Protoss
8
发表于 2014-9-26 00:20 |只看该作者
一针见血?

不敢苟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8

主题

1

好友

3086

积分

飞龙

9
发表于 2014-9-26 00: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楼主知呼看多了人也傻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10
发表于 2014-9-26 00: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鳟鱼 于 2014-9-26 00:39 编辑

其实当代的学术论文写作也是某种”八股“,以我熟悉的行当来说,常见的形式就只有那么几种,其结构和写法基本上是固定的。而且这种”八股“在国际上比国内更为盛行,这是学术规范化的结果。
最常见的一种大概是这样
第一部分导论:引入要讨论的理论或者观点,介绍这种观点在理论和现实上的意义,梳理已有的相关讨论脉络;
第二部分树靶子:介绍你想打的观点,一般有那么几篇靶子文章 。这一部分一般是重构人家的论证,把他们论证中的所有前提、推论过程和结论以简单清楚的方式梳理清楚;
第三部分打靶:在重构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指出它们的问题,比如某个前提不对、哪些推论过程不靠谱、某个案例无法支持他们的结论或者他们的结论会造成无法接受的理论后果等等;
第四部分确立自己的观点:提出一种能够解决已有理论问题的新解释,说清楚比人家好在哪儿;
第五部分预回应:尽量全面地给出针对你的观点可能提出的反驳,并一一回应;
最后就是结论了。
其实我觉得这种”学术八股“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学术论文又不是文学创作,不要求文笔风流,最重要的是让读者能清楚明白地理解你的思路和论证过程,”八股“对这一根本目的是有帮助的,很多能够配得上被称为”伟大“的作品实际上也就是在这么个固定框架下的”填空“。

点评

鳟鱼  加微信吧,扣扣用的少厄,pm你了  发表于 2014-9-26 21:44
seiya  我X,豁然开朗啊 求QQ  发表于 2014-9-26 09: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11
发表于 2014-9-26 00:37 |只看该作者
洋洋洒洒一堆废话

原因很简单,科举制不是为了选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7

主题

3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战队
N.ErV)
联赛ID
Voice
种族
Protoss
12
发表于 2014-9-26 06: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只考语文真心傻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且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
发表于 2014-9-26 08: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399

积分

机枪兵

14
发表于 2014-9-26 08: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乎上的人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段,大致是:Many people think they are niubility,so they are zhuangbility,in fact they are shabilit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0

好友

5335

积分

飞龙

15
发表于 2014-9-26 08: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点都没新意,还跑偏题了 对知乎瞬间没了感觉 原来知乎也就这泼水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主题

4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2013年夜饭

16
发表于 2014-9-26 08: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瞎扯蛋,就三个字完爆他:时间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主题

1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浪是一种天赋    2是一种美德

17
发表于 2014-9-26 08:50 |只看该作者
真心能啰嗦。。。
面似银盆,吃相惨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5

主题

7

好友

3万

积分

守护者

颠之茎技

战队
CYSA
种族
Protoss

2009年度八达十大杰出青年 2013年夜饭

18
发表于 2014-9-26 09:13 |只看该作者
这个作者最基本的一点都没搞清楚就来写文章,科举是科举,八股是八股,哪个年代的科举是啥情况都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19
发表于 2014-9-26 09:16 |只看该作者
临空一刀 发表于 2014-9-26 08:50
瞎扯蛋,就三个字完爆他:时间短

卧槽,送三个字评价:屌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8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Terran Empire

战队
=Y.J=
种族
Terran
20
发表于 2014-9-26 10:11 |只看该作者
大家估计都是理工科出身,喜欢从逻辑上去找漏洞。
作为一个感性的文科生,我思考的是却是以下一些问题:
现代的高考制是否是科举制的延伸?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大学生吗?如果把混迹于郊区新校区的这些本来不该就读的学生推向社会是否会解决劳工荒?
那为什么还要实行扩招等等,是不是就是因为高考制其实就是维稳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8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Terran Empire

战队
=Y.J=
种族
Terran
21
发表于 2014-9-26 10:11 |只看该作者
大家估计都是理工科出身,喜欢从逻辑上去找漏洞。
作为一个感性的文科生,我思考的是却是以下一些问题:
现代的高考制是否是科举制的延伸?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大学生吗?如果把混迹于郊区新校区的这些本来不该就读的学生推向社会是否会解决劳工荒?
那为什么还要实行扩招等等,是不是就是因为高考制其实就是维稳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主题

1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22
发表于 2014-9-26 10:27 |只看该作者
这个知乎的回答,再次证明的我观点,知乎在乎炫技,并非讨论~
老王,老公傻傻分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23
发表于 2014-9-26 10:33 |只看该作者
rusher971 发表于 2014-9-26 00:37
洋洋洒洒一堆废话

原因很简单,科举制不是为了选作家。

人类文明之进步就在于把一句话通过推论讲理弄成一本书,
only time
[img][ihttp://www.nvren30.com/yule/UploadFiles/200502/20050228154813916.jpg[/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3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24
发表于 2014-9-26 16:46 |只看该作者
那先拿一个代替高考的方案出来啊,要公平公正。

不过大学生确实泛滥了,现在社会缺少的是一些技术活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3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