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896
- 帖子
- 7544
- 积分
- 4601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10-9-11
- 最后登录
- 2015-4-7
- 在线时间
- 2394 小时
|
写这个东西主要是顺应八达百家争鸣的潮流,本居士在八达这么久大家都知道我不是什么美分五毛。
也不想等会因为一些政见不同导致各种青春大雪碧飞来飞去。就讨论两位伟人怎么招揽人才这点。
争夺金子般的优秀学生
蒋介石好不容易挣到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希望在这里积累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因此,在黄埔军校刚开办时,蒋介石一门心思扑在军校建设上来。他身体力行,做到“不吸烟,不饮酒”,生活状态与他在日本和上海时判若两人。在校时,蒋介石必到餐厅与教职员一起就餐,教职员必须等他动箸尔后动箸,大有励精图治之意。
在军校开学后的8个月中,蒋先后向军校学员发表讲话46次,进行军事和政治基本观念的灌输,其中包含精神教育内容的就有近30次,讲题包括军人的义务、责任,革命军人对三民主义的信仰,军人拿枪的目的,军人的纪律和服从、军人的团体生活等。同时,他自编《新兵精神教育问答》小册子,作为学员精神教育读本,主要内容有“我们为甚么来当兵?”“如何可以挽救國镓危亡”等。
蒋介石很注意联络师生感情。根据黄埔一期学员徐向前回忆:“黄埔军校开课后,蒋介石每个星期都到学校来,要找十个学生见面、谈上几句话,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和蒋介石单独见过面、谈过话”。同为黄埔一期的郑洞国则回忆:“蒋校长叫我去谈话,我非常紧张,他一口浙江官话,我生怕听不懂,加上紧张,几分钟的对答,出来时上身都湿透了。”
黄埔学生大多是些刚刚走向社会的青年人,当然不可能懂蒋介石那一套笼络人心的手段。许多人对蒋介石亲自找去谈话,虽是一般地问几句,都觉得高兴和新奇。蒋介石通过这种个别见面和谈话,认识了不少学生,也拉拢了不少人。
蒋介石有相人之术,他在找学生谈话的时候,一般是自己先开个头,然后就很少言语,而是听学生说和看学生做。蒋介石对那些骨骼清奇、面相端正、目光有神和应对得体的学生会心生好感,并且加以关照。
学生期择高枝而栖,师者须寻利器而用。蒋介石时常召见学生,联络师生感情、考察学生思想、志趣及长短处,作未来任用的参考、借鉴。对于他看好的学生,蒋介石经常会一次性给一笔钱。这笔钱的多少由学生的家庭条件而定,无论贫寒子弟还是小康之家,这笔钱的数目总是多到叫人惊讶。这笔钱一般会叫学生一家人觉得一辈子也挣不来这么多钱。这样足以打动人心,叫学生感激涕零。
如果不是戴季陶的出走,蒋介石或许能把黄埔精英一网打尽。
随着周恩来入主政治部,并在黄埔发展中共党团组织,情况发生了变化。珙产黨在黄埔军校秘密发展了一支完全由中共领导的学生军。在叶挺的协助下,周恩来组织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铁甲车队,叶剑英则组织了另两支亲珙产黨的连队。这些武装力量日后成为对抗国民党的骨干。
周恩来还成立了“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积极发展党团员,使中国珙产黨在黄埔军校的力量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第二期、第三期学生入校,中共党员人数由占学生总数的8%上升到30%左右,并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批左派师生。
伴随着愈发激烈的国共争斗,黄埔军校不再是不问世事的象牙塔。军校内部的斗争日趋激烈,集中反映在“孙文主义学会”(以国民党中反共分子为骨干)和“青年军人联合会”(珙产黨员起着主要领导作用)两大组织之间的斗争问题上。孙文主义学会由陈诚、贺衷寒等为骨干,胡宗南、桂永清等蒋介石的爱徒均在其中。蒋介石表面上不偏不倚,实际上对“青年军人联合会”怀恨在心。1926年4月15日,将其强行勒令解散。
在黄埔军校校长位置上的积累,使得蒋介石在党内的地位逐渐提高,在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2月,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7月,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宣誓北伐。蒋介石当仁不让,出任了北伐军总司令。
7月9日,蒋介石登台阅兵,誓师北伐。
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蒋介石带领着他的黄埔学生们,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拿下了南京城,并在不久之后把北洋军阀赶出了北京。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美国人眼中的蒋介石,眉头紧锁,眼睛炯炯有神,一副威严的军人派头。关于这期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