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小起V 看到“数学滚出高考”的话题,里面有一个新闻说什么英国大学才学到勾股定理,然后反思了一顿中国教育,最他娘扯淡的是——居。然。有。人。信。恩好吧那我认识的那个中学就学微积分的英国一定是火星的。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牢牢盘踞在世界名校的位置上一定是因为他们收的都是弱智。 下面是我的回应: @数学文化V 看看人家作家说的话,很好!!为什么会扯淡的居然有人信?还是没学好逻辑思考,有人一忽悠,立刻扯着嗓子跟着瞎起哄。(也难怪最老的数学系才一百年的民族,笑话人家300年前发明微积分、10多年前证明费马大定理的国度,也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 更多的一些回应见我下面的微博: 给你们看看剑桥大学入学预考的数学(想得到剑桥的预录取 conditional offer 可考此试):链接内容 一位老师写了160多页的辅导文章(免费放在网上;精神可嘉);虽然是英文的,但是题目可以看懂。有多少我们的中学生觉得可以轻易拿高分? *** 英国中学生考题,理工医类科数学的考题(IB):第一部分: 链接内容 第二部分: 链接内容第三部分:链接内容上英国好的大学理工科特别是医科其中的数学考不了高分就基本上没有希望。很多学校像帝国理工、伦敦经济学院、UCL,当然还有牛津、剑桥的理工医科,这种不是7分,即A, 就没希望。*** 剑桥大学入学数学预选考试;前年2100个学生考过这个。给你们看看题目、解题思路、答案: 链接内容 我估计咱们那些准备考研的同学一半考不及格。
BBC、媒体的高端数学科普 英国人不但有牛顿、哈代、麦克斯维尔这样的划时代的数学家,近些年的贡献也是不得了,像阿蒂亚(Michael Atiyah爵士, 1929--)、西蒙·唐纳森(Simon Donaldson 爵士,1957--)、蒂莫西·高尔斯(Timothy Gowers爵士,1963--)这些菲尔兹奖获得者,还有解决世纪难题费马猜想的怀尔斯(Andrew Wiles爵士, 1953--)都是世界数学明星。 彻底解决费马大猜想的怀尔斯爵士
BBC、媒体的高端数学科普 除了有悠久的数学传统和对数学的杰出贡献,英国人的数学科普也是做得很到位。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剑桥大学千禧年数学科普计划衍生的一个高水平的数学科普平台Plus,它包含了数学科普文章、新闻、评论、电子书库、趣题等内容(链接内容),每周定期更新,极大地提高了英国中学生、大学生的数学兴趣以及大众对数学的理解。这个网页上说Plus 现在是一个基于剑桥并辐射英国及国际的长期的國镓计划(a long term national initiative based in Cambridge and active across the UK and internationally).还没有看到我国有这样高水平的、有品味的高端数学科普网站。 有三个数学科普人特别值得一提。 人物1: 刘易斯·卡罗尔 第一个是刘易斯·卡罗尔,牛津大学讲师、数学家,用数学人的逻辑、智慧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由此书改编的电影进入今年欧美科幻电影前十。 人物2: 马库斯•杜索托伊 第二个是牛津大学的科学大使马库斯•杜索托伊(Marcus du Sautoy),数论专家、BBC主持人、《泰晤士报》“性感数学”专栏的作者、牛津大学数学教授、≪素数的音乐≫(The Music of the Primes) 的作者!一位推广数学普及的大侠。看看他这个演讲: [img=440,780][/img]
马库斯•杜索托伊制作的BBC数学故事(全4集)】讲述数学之谜——①数学-宇宙的语言-讲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巴比伦在数学上的成就 [img=440,780][/img]
②中国东方的天才-介绍中国和印度的成就 [img=440,780][/img]
③空间的边缘-中世纪之后欧洲的成就 [img=440,780][/img]
④无穷大及其超越-近代的成就 [img=440,780][/img]
这些都是数学科普加上传媒技术的精品!
马库斯•杜索托伊的科普书
2006年12月,杜索托伊以The Number My5teries("神奇的数学")为题,主持了2006年的皇家研究院圣诞演讲,这个演讲活动从1825年开始,每年的圣诞节都在伦敦的皇家研究院举行。这个活动最初是由迈克尔·法拉第发起的,意在向普罗大众宣传科学,在轻松的风格下传递高质量的内容。该活动现在已经变成全民的节日,BBC从1966年开始对其进行全程转播,并录制成纪录片。杜索托伊这次的演讲是该活动创办以来,第三次以数学为主题的演讲。关于数学的第一次演讲是由英国数学会会长Zeeman院士在1978年主持的。当时的杜索托伊教授还是一个坐在底下听课的孩子,他当时立志有一天一定要站在这个讲台上。结果他做到了! 人物3: 伊恩·斯图尔特(Ian Stewart) 英国华威大学的Ian Stewart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科普作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媒体上经常写文章宣传数学; 有很好的读者群和知名度。主要靠数学科普成为皇家协会会员,也是英国重视数学教育的一个体现。他的《数学万花筒》系列有中文版,在中国也很受读者欢迎。 Ian Stewart有个作家梦:一年出一本,本本都畅销。怎么才能做到这个成绩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他的书都跟数学有关。书本内容有趣,文笔又好,畅销也是必然!不只在英国畅销,在全世界也有很大的知名度。 ![]()
![]()
![]()
英国BBC有几套高质量的数学片子(有点类似赵播音成名片“动物世界”般吸引人);主要媒体《泰晤士报》、《卫报》都有原创的、高水平的科学(包括数学)专栏。这是值得我们媒体学习的! 再回到高考数学 近日,新浪微博关于「数学该滚出高考吗」的調查显示,在近10万名网友中有7万多支持数学「滚出」高考,並纷纷吐槽被数学虐過的那些年,称自己仅是「做題机器」,並认为数学难度太大,实际生活中真正广泛使用的只有加減乘除。然而反对数学「滾出」高考的,認為「学习数学能培養逻辑思維能力」的网友仅仅兩万多人。 让数学滚出高考。那么高考还考什么呢?建议大家读读林毅夫的访谈:《只考儒学不考数学 都是科举害了中国》 我觉得我们高考的题目有些落后: 中学数学过分强调知识点、用处不大的雕虫小技,和国际潮流脱节。经常看到中学老师给我们期刊的投稿,八股文、小题大做,还有没完没了的讨论教学发的文章,看出来知识的老化和不开窍。 ![]()
在有限的两三个小时内,不要考学生过分拐弯抹角的题目;要那些常用的、有用的技巧。建议要分 文科卷子1: 超简单的, 比如整数运算、分数运算、小数运算、百分比,简单不等式,加点逻辑推理,参考国外最简单的那些类型;因为这些文科型学生要靠其他专业课打拼; 文科卷子2:除了上面之外,加点线性函数、直线、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对数、指数之类的,点到为止;简单为主。这些人以后的专业可能用点数学; 商科卷子1:参照应该伦敦经济学院、美国前十名商学院的数学; 商科数学2:文科数学最难的加商科卷子1里面最简单的;大部分学管理的、房地产的、会计的,懂个皮毛就够了; 工科数学1:参照牛津剑桥、美国常青藤工学院的数学要求; 工科数学2:上面提到的英国标准水平:链接内容 包括理科的化学系、生物系也是这个标准 理科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玩点真的数学,有剑桥数学入学试 链接内容 一半的水平吧。重点大学(比如985学校,或者自我感觉特好的学校)数学系可以出更难一点的数学考卷;参考剑桥题目的70%难度。 数学顶级学校(如北大、复旦、科大)可以自出一份和剑桥媲美的卷子,让实力派显示一下 。
最后摘几个新浪网友评论: 我是没事闲的:回复@数学文化:完全同意您,理工这类的技术活数学是必备工具。可实际情况是很多技术人员到工作应用的时候才知道数学如此之美,回头再自己看书恶补,这也反衬出当时的数学教育的效率问题。学生被公式和符号唬住了,忽略了背后思想演进的认识。所以您这个"数学文化"正当其时啊 我是没事闲的:数学教育不是没有反省的余地。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的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连用个勾股定理的机会都没有。不像语言,我们天天要用。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数学史和数学思想的演进和数学中概念的介绍,而不是数学定理的灌输上。就是说可以不会证,但要知道定理如何产生,它为什么重要。细节留给少数人研究。 末末福利社社长:无论怎么黑,都无法动摇数学的基础地位。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数学。如果选择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不择小树:黑的没水平,一笑了之。不过高考确实问题大。无论是从数学文化、和大学的衔接、还是统计、金融计算这些必备技能,都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 王鶴俊:回复@牙_ChenmxS:生活中任何一科用得都不多,包括高中以上的语文。那些人如果抱持着生活中用的不多的知识就没用、不该学,那他们应该进5、60年代那种扫盲班,会数数加认字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