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3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朝那些事儿》经典段子整理(原创整理)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22 2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熊文灿
后世有很多人,对熊先生相当不屑,说他没有能力,没有气魄,但在我看来,熊总督并没有那么不堪。他自幼读书,当过地方官,也到过京城,还出过海(出使琉球),见过大世面,总体而言,他只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2王在晋
王在晋做事十分认真,他不但选好了位置,还拟好了预算,兵力等等,然后一并上交皇帝。

天启皇帝看后大为高兴,立即批复同意,还从国库中拨出了工程款。

应该说,王在晋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态度是值得尊重的,创意是值得鼓励的,而全盘的计划,是值得唾弃的。

天启二年(1622),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来到山海关。
孙承宗并不了解王在晋,但到山海关和八里铺转了一圈后,他对王大人便有了一个直观且清晰的判断——这人是个白痴。

3魏忠贤
一般人在骗人的时候,都知道自己在骗人,而据史料分析,魏公公骗人时,不知道自己在骗人,他骗人的态度,是极其真诚的。

肃宁是个县城,且战略地位极其不重要,修得跟碉堡似的,这么穷的地方,请人来抢人家都未必来,搞得南来北往的强盗们哭笑不得。

搞笑的是,十几年后,后金军入侵河北,经过这里,本来没打算抢肃宁,但这城墙修得实在太好,忍不住好奇心,就攻了一下,想打进去看看里面有多少钱。而更搞笑的是,肃宁太过坚固,任他们死攻活攻,竟然没能够攻进去(进了白进)。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是魏公公这样的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做点事,也是可以做成的。

4崇祯
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

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

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

5.杨慎
杨头目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埋伏在左顺门附近,等到张璁走到地方,大家一拥而出,乱拳将他打死,然后各自跑回家。

看上去似乎很完美,但事实证明,这实在是个烂得不能再烂的蹩脚计划。

因为杨头目虽然书读得好,却没有打架的经验,他忘记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皇宫不是菜市场,也不是监狱的放风场所,几十个衣冠楚楚的大臣不去上朝,却四处瞎转悠,只要张璁还没疯,就肯定知道事情不对。

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

杨头目啥也没有,就敢动手,实在是缺乏考虑,但就是这么个计划,还是差点把张璁和桂萼送进了鬼门关。

6.夏言
夏言的主要工作是领受旨意,传送各部各地,然后汇报出行情况。这是一份琐碎的工作,却很有前途。

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

当然,皇帝也不是好伺候的,所谓伴君如伴虎,危险与机遇并存,归根结底,混得好不好,还是要看自己,干得不好没
准脑袋就没了,所以这也是一份高风险的工作。

7.嘉靖皇帝
不知为什么,这位皇帝继位十年,却一直没有儿子,原因不详,这种事向来都是绝对隐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

竟然敢上这种奏折,真是活腻了!

8. 王家桢
听说卢象升离开的消息后,高迎祥非常高兴,因为他很清楚,像卢阎王这样的猛人,不是量产货,他擦亮眼睛,等待着下一个对手的出现。

他等来的接班人,叫做王家桢。

王家桢,直隶人,时任兵部侍郎,此人口才极佳,善读兵法,出谋划策,滔滔不绝。

行了,直说吧,这是个废柴。

他之所以被派来干这活,实在是因为嘴太贱,太喜欢谈兵法,太引人注目,最终得到了这份光荣的工作。

但王总督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明白的,刚到不久就上书皇帝,说自己身体比较弱,当五省总督太过勉为其难,干巡抚就成。

崇祯还是很体贴的,让他改行当了河南巡抚。

但王巡抚刚上任没几天,就遇上了一件千载难逢的倒霉事。

这件倒霉事,叫做兵变,兵变并不少见,之所以说是千载难逢,是因为参与兵变的,是王巡抚的家丁。

连家丁都兵变,实在难能可贵,连崇祯同志都哭笑不得,直接把他赶回家卖红薯。

9.孙传庭
在历代史料里,每到某王朝即将歇业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XX死而X亡矣。

前面的XX,一般是指某猛人的名字,后面的X,是朝代的名字,这句话的意思是,某猛人,是某王朝最后的希望,某猛人死了,某王朝也就消停了。

在明代完形填空里,这句话全文如下:

传庭死,而明亡矣。

传庭者,孙传庭也。

10.打活仗
很久以前,我以为所谓战争,大都是你死我活,上了战场,管你七大姑八大姨,都往死里打,特别是明末,但凡开打,就当不共戴天,不共戴地,不共戴地球,打死了算。

后研读历史多年,方才知道,以上皆为忽悠是也。

按史料的说法,当时的作战场景大致如下:

比如一支官军跟民军相遇,先不动手,喊话,喊来喊去,就开始聊天,聊得差不多,民军就开始丢东西,比如牲口,粮食等等,然后就退,等退得差不多了,官军就上前,捡东西,捡得差不多,就回家睡觉,然后打个报告给朝廷,说歼敌多少多少,请求赏赐云云。

应该肯定的是,在当时,有这种行为的官军,是占绝大多数,认认真真打仗的,只占极少数,所谓“抛生口,弃辎重,即纵之去”。

现象也好理解,当时闹事的,大都是西北一带人,而当兵的,也大都是关中人。双方语言相通,说起来都是老乡,反正给炡椨干活,炡椨也不发工资(欠饷),即使发了工资,都没必要玩命,这么打仗,非但能领工资,还能捞点外快,最后回去了还能领赏,非常有利于创收。在史料中,这种战斗方式有个专用名词:打活仗。

11.除阉党
几天后,崇祯直接宣布了对五虎五彪的裁定,相比前两次裁决,比较简单:

田吉,杀!吴淳夫,杀!倪文焕,杀!田尔耕,杀!许显纯,杀!崔应元,杀!孙云鹤,杀!杨寰,杀!李燮龙,杀!

崔呈秀,已死,挖出来,戳尸!

以上十人,全部抄家!没收全部财产!

什么致人死亡,什么入狱,什么充军,还他娘就近,什么追赃五千两,都去死吧!

曹思诚、苏茂相这帮等阉党本来还有点想法,打算说两句,才发现,原来崇祯还没说完。

“左都御史曹思诚,阉党,免职查办!”

“刑部尚书苏茂相,免职!”

跟我玩,玩死你们!

就这样,自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一直到崇祯元年(1628)三月,足足折腾了四个月,阉党终于被彻底整趴下了。

最后的名单,共计二百六十一人,分为八等。

特等奖得主两人,魏忠贤,客氏,罪名:首逆,处理:凌迟。

一等奖得主六人,以崔呈秀为首,罪名:首逆同谋,处理:斩首。

二等奖得主十九人,罪名:结交近侍,处理:秋后处决。

三等奖得主十一人,罪名:结交近侍次等,处理:流放。

此外,还有四等奖得主(逆孽军犯)三十五人,五等奖得主(谄附拥戴军犯)十六人,六等奖得主(交结近侍又次等)
一百二十八人,七等奖得主(祠颂)四十四人,各获得充军、有期徒刑、免职等奖励。

以上得奖结果,由大明北京市公证员朱由检同志公证,有效。

12.言官
著名史学家孟森曾说过,明朝有两大祸患:第一是太监,其次是言官。

我认为,这句话是错的。言官应该排在太监的前面,如太监是流氓,言官就是流氓2.0版本——文化流氓。

鉴于明代政治风气实在太过开明,且为了保持政治平衡,打朱元璋起,皇帝就不怎么管这帮人。结果脾气越惯越大,有事说事,没事说人,逮谁骂谁,见谁踩谁(包括皇帝),到了崇祯,基本已经形成了有组织,有系统的流氓集团,许多事情就坏在他们的手里。

13.名字
首先,人家有名字,就说明不是一般人了,因为在日本,姓名是奢侈品,只有贵族才有姓名,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小孩生出来起个太郎、次郎之类的浑名(类似于阿猫阿狗),就这么凑合一辈子。

一直到后来明治维新,天皇感觉手下这一大帮子阿猫阿狗实在有损形象,便下令百姓申报姓名,当然了,具体姓什么叫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这下就热闹了。

在取名字(包括姓氏)的问题上,日本人充分发扬了能凑合就凑合的精神,不查字典,也不等不靠,就地取材,比如你家住山上,就姓山上,你家住山下,就姓山下,家附近有口井,就叫井上,有亩田,就叫田中。
2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是不需要的

45

主题

0

好友

4178

积分

仲裁[复制]

2
发表于 2013-9-22 21:48 |只看该作者
不要含沙射影我们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2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3
发表于 2013-9-22 22:2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2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4
发表于 2013-9-22 22:25 |只看该作者
是蛮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5
发表于 2013-9-22 22: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种段子可以当相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6
发表于 2013-9-22 22:47 |只看该作者
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7
发表于 2013-9-22 22: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1熊大巴赫
八大有很多人,对熊先生相当不屑,说他没有能力,没有气魄,但在我看来,熊大并没有那么不堪。他自幼读书,师专大牛,煎过鸡蛋饼,开过网吧,也受过领导人拜访,还出过海(去澳门教打牌),见过大世面,总体而言,他只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0

好友

882

积分

龙骑士

8
发表于 2013-9-22 23:13 |只看该作者
8达就需要  LZ这样的人 多一点。。才更有看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0

好友

997

积分

龙骑士

9
发表于 2013-9-22 23:59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 张居正 和  徐阶   一个是 治世能臣  另一个 隐忍 让人 不寒而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

好友

5194

积分

仲裁[复制]

10
发表于 2013-9-23 00: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屌丝看不懂、好着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32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战队
[S.lian]
种族
Zerg

2012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中国少年先锋队八达支队副总队

11
发表于 2013-9-23 00: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在取名字(包括姓氏)的问题上,日本人充分发扬了能凑合就凑合的精神,不查字典,也不等不靠,就地取材,比如你家住山上,就姓山上,你家住山下,就姓山下,家附近有口井,就叫井上,有亩田,就叫田中。


其实早期中国姓氏也是如此,随封地姓,随國镓姓…家在城西就姓西门,家里出过一个管马的就姓司马,还有东郭的,南宫的,还有一些,比如姓公孙的,就是说我家祖上很阔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32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战队
[S.lian]
种族
Zerg

2012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中国少年先锋队八达支队副总队

12
发表于 2013-9-23 00: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另外  作为姓的汉字一万多,许多动植物都作为姓氏,意义就更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2

好友

6万

积分

仲裁者

13
发表于 2013-9-23 09:20 |只看该作者
不要含沙射影我们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2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武器已入库

14
发表于 2013-9-23 09:33 |只看该作者
1熊大巴赫
八大有很多人,对熊先生相当不屑,说他没有能力,没有气魄,但在我看来,熊大并没有那么不堪。他自幼读书,师专大牛,煎过鸡蛋饼,开过网吧,也受过领导人拜访,还出过海(去澳门教打牌),见过大世面,总体而言,他只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干,是一种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13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Shields up! Weapons online!

战队
[B.D]=
联赛ID
4K_JCar
种族
Random
15
发表于 2013-9-23 09:45 |只看该作者
死熊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16
发表于 2013-9-23 10:42 |只看该作者
1熊大巴赫
八大有很多人,对熊先生相当不屑,说他没有能力,没有气魄,但在我看来,熊大并没有那么不堪。他自幼读书,师专大牛,煎过鸡蛋饼,开过网吧,也受过领导人拜访,还出过海(去澳门教打牌),见过大世面,总体而言,他只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0

好友

1754

积分

坦克

17
发表于 2013-9-23 11:02 |只看该作者
1熊大巴赫
八大有很多人,对熊先生相当不屑,说他没有能力,没有气魄,但在我看来,熊大并没有那么不堪。他自幼读书,师专大牛,煎过鸡蛋饼,开过网吧,也受过领导人拜访,还出过海(去澳门教打牌),见过大世面,总体而言,他只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3

好友

4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18
发表于 2013-9-23 12:0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4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MT

战队
[B.D]=
种族
Protoss
19
发表于 2013-9-23 13:20 |只看该作者
熊黑的丧心病狂
爱郭不等于爱裆,正腐不等于郭嘉,某一个裆更不代表郭嘉


占占占人     占占点    占点占   点占占   ....占占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

好友

8263

积分

大象

20
发表于 2013-9-23 13:22 |只看该作者
死熊黑
我和你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给装B者一个好的平台是我的职责

21
发表于 2013-9-23 13:37 |只看该作者
1熊大巴赫
八大有很多人,对熊先生相当不屑,说他没有能力,没有气魄,但在我看来,熊大并没有那么不堪。他自幼读书,师专大牛,煎过鸡蛋饼,开过网吧,也受过领导人拜访,还出过海(去澳门教打牌),见过大世面,总体而言,他只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0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22
发表于 2013-9-23 18:56 |只看该作者
14王保保
仔细分析王保保过黄河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平时多学几种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王保保到了黄河边后,没有渡河的船只,但名将是不会被难倒的,他不知去哪里找来了根木头,让他的老婆孩子趴在上头,全家老小就抱着这根木头过了河。(保保与其妻子数人从古城北遁去,至黄河,得流木以度)

可以看出,王保保一定很擅长游泳,另外他应该还有一定操纵船只的能力,定西在甘肃境内,是黄河上游,此地水流湍急,划船也不一定能横渡,而他抱着木头就能过黄河,实在是一种本事。这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啊。

15刘基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后人往往不解,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这样的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

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么?而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用来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不杀他已经不错了,还想要封赏么。

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

16胡惟庸
胡惟庸终于放心了,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怎么样!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吗!

现在看来,他确实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

但胡惟庸的这些活动确实给朱元璋出了道难题,毕竟如此之多的大臣都是一党,朱元璋要考虑如何分化瓦解他们,才能消灭胡惟庸的势力,而这又谈何容易,真是一道难题啊。

然而朱元璋在听完密探对胡惟庸反常举动的报告后,只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水平是相当的高。

“那就都杀掉吧。”

17淋尖踢斛
这一招叫做淋尖踢斛,十分值得一提,百姓交纳粮食的时候,官府是用斛来装的,百姓将粮食放进斛里,再称重,计算自己完成的粮食份额。谷堆要按尖堆型装起来,会有一部分超出斛壁,就在百姓为交完公粮松一口气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官吏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对准斛猛踹一脚!此时超出斛壁的部分谷粒会倒在地上,老百姓慌忙去捡,此时官吏会大声叫喊:别捡,那是损耗!喂,说你呢,还捡!

这就是淋尖踢斛,踢出的部分就是所谓粮食运输中的损耗,这部分就成为官吏的合法收入。那么老百姓呢,只能回家再送粮食来。这一招最关键的就是踹斛这个动作。

要知道,这一踹是很有讲究的,官吏们为了这一踹苦练了很久,具体方式是有可能是先在自己家附近找颗树,从踹树开始,以树干不动,落叶纷纷为最高境界。当然也有某些人选择踹门练习,一定要做到一脚踹开,如超过两脚为不合格,继续修炼。这一修炼对他们也有好处,万一有一天不干了,还可以转行去入户打劫。

在交粮这一天,官吏们准备好,一旦斛已经装满,便凝神屏气,闭目深思,然后气沉丹田,大喝一声,部分人加十米助跑,冲到斛前,拼命一踹(不拼命不行啊,踹下来都是自己的),如果踹下来的多,就会哈哈大笑。

18年假
宋朝待遇稍微差点,但是一年假期还是有个几十天的。

到了元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元朝统治者看来,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什么旬休,大休都没有了,大家以工作为重,一年只有十几天休息。

终于位置传到了朱元璋的手里,这位仁兄的工作精神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他认为,给你们发工资,让你们管事已经很优待了,当年老子连饭都吃不饱,还休息?

有的官员提出要恢复前朝的休假制度,被朱元璋驳了回去,然后朱元璋规定了休假的制度,倒还真是简单易行,一年休息三天!分别是过年、冬至、本人朱元璋的生日。

还想休几十天,小子们还没睡醒吧!

19戴死罪、徒流罪办事
什么叫戴死罪、徒流罪办事呢,这可是明朝的一个奇特景观。很多犯罪的人过堂,上到衙门才发现当官的也戴着镣铐,和自己一模一样,后面还有人监视。除了衣服是官服,活脱脱就是个犯人。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官员被杀的太多,没有人干活了,朱元璋虽然勤劳,但也不能代替所有的官员。于是他创造了这样一个戴死罪、徒流罪办事的制度,具体操作方法是,官员犯法,判了死罪,先拉下去打几十板子,就在官员给伤口涂药,估计自己小命不保的时候,牢里突然来了个人,不管死活的把受罚官员拉出去,塞到马车上,送到各个衙门去处理公务。

想死?便宜了你,活还没干完呢!

结果是被判了死罪的官员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罪,然后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

活干完了,要杀要剐您看着办吧。

该杀的杀掉,该徒刑、流放的也执行吧,别再折腾了。
签名是不需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2

好友

6万

积分

仲裁者

23
发表于 2013-9-23 19:09 |只看该作者
“那就都杀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2013年夜饭

24
发表于 2013-9-23 19:39 |只看该作者
王守仁那段写得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费伦巫王

25
发表于 2013-9-23 22: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1熊大巴赫
八大有很多人,对熊先生相当不屑,说他没有能力,没有气魄,但在我看来,熊大并没有那么不堪。他自幼读书,师专大牛,煎过鸡蛋饼,开过网吧,也受过领导人拜访,还出过海(去澳门教打牌),见过大世面,总体而言,他只有两样东西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7 06:3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