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3032
- 帖子
- 1522
- 积分
- 210
- 阅读权限
- 75
- 注册时间
- 2012-4-19
- 最后登录
- 2014-9-16
- 在线时间
- 682 小时
|
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慎终追远是延续几千年的教养方式。今年以来,河南以复垦的名义铲平坟墓数以百万计,若平坟运动蔓延下去不予制止,将会动摇国本,国人孤魂野鬼一般梦游在世界上。河南官员并非不了解坟墓之于国人的意义,一些高级干部、企业家的祖坟或圈起来当成公墓,或者当成文物,以便免于被平。不许百姓点灯,只许州官放火,特权嚣张摧毁了民众对炡椨残留的一点点信任。官员嚣张的底气,除了无神论之外,还有一把尚方宝剑“十八亿亩红线”。
“十八亿亩红线”是溫傢寶总理上任不久提出来的纲领性指标。为什么不多一亿亩或者少一亿亩呢?据说温总理上任伊始,看了国土部门提交的统计数据,耕地面积连年下滑,当时还剩十八亿亩多一点,脑袋一拍就定下了十八亿亩的整数。改革开放使得许多领域拨乱反正,但是土地制度却恶化了。耕地面积锐减,部分原因是工商业用地需求所致,主要原因是1982年修宪,剥夺国民的土地产权,使炡椨征地成本大幅降低。文革初期红卫兵逼迫市民上交房契地契,至少还把它们当一回事。文革结束后那几年,本来正在做公占私房清退工作。1982年修宪的时候,国营工业部门出身的领导为了征地方便,在宪法中加入一行字将城市居民房契地契全部作废了。
尽管1982年《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第111条又规定了“村民自治”,但是由于存在“城市土地归國镓所有”这一条文,炡椨只要一纸公文宣布城市边界扩张,“集体所有”的土地就归“國镓所有”了。自那以后,各地纷纷县改市、乡改镇、镇改区。在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的土地上,亿万城郊农民悄无声息地变成了佃户,法律上农民已经失去与炡椨谈判征地价格的权利,炡椨征地补偿只按农作物价格计算。由于征地成本与土地真实价值之间的巨大差距,使炡椨疯狂征地,于是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超人口城市化的速度。由于征用土地的暴利存在,使得地方炡椨积极阻扰宪法赋予的“村民自治”。
炡椨征地的实际开支要高于农作物价格,虽然法律不保护农民,农民本身有反抗能力,炡椨一方面提高征地价格舒缓农民的愤怒,另一方面用于收买村干部,纵容村干部贪污村民财产,削弱农民组织能力。
上述现象本来只存在于城市郊区,耕地面积锐减本来是城市土地国有化的恶果,溫傢寶不去恢复被1982年《宪法》剥夺的城市土地财产权,反而以“十八亿亩红线”进一步扩张炡椨权力,扩张炡椨权力必然结果是农民受害程度更深,面积更广。地方炡椨不但继续强征城市规划区内的耕地,为了争取用地指标,还去强征偏远乡村的农民住宅,把农民驱赶上楼。农民失去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支配权,不但近郊农民变成佃户,远离城市的农民也变成种粮佃户,而且还要替炡椨征地所失去的耕地面积买单,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也没有这份责任。1982年杨尚昆彭真等人力扛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压力,以“集体所有”应付之,但是杨老彭老的苦心孤诣,在溫傢寶的“十八亿亩红线”压迫之下化为乌有。
河南平坟运动是“十八亿亩红线”行政暴力的最新发展,阳宅不放过,现在连阴宅也不放过了,不留给农民一丝自主权。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必须废除1982年《宪法》中“城市土地归國镓所有”的条文。事实证明“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保障不了农民的权益。作为应急措施,则需新一届炡椨果断废除“十八亿亩红线”,消除炡椨扰民动机,以保农民一时安宁。既然现行《宪法》仍然规定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农民就该享有土地的支配权。耕地不足,会反映在粮食市场上,只要不刻意打压粮食价格,放开粮食出口,市场机制会驱动农民去开垦复垦耕地。即使是保护耕地这个目的来看,“十八亿亩红线”也是多此一举。
中国成为工业出口大国,农民工是主力。只要放开粮食市场管制,即使不学欧洲日本那样补贴农产品价格,农民也有能力让农业成为中国的优势产业。假如炡椨想保存一定耕地余量,以应付异常情况,又不想让粮食价格过低,那就学美国,向农民休耕土地提供补贴。保护耕地是炡椨的责任,不是农民的义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