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4908
- 帖子
- 969
- 积分
- 2818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8-10-30
- 最后登录
- 2015-5-24
- 在线时间
- 1200 小时
|
1958年大搞水建设的热潮之间,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说要在一个冬天内,完成土石方工程量8亿立方米,看看旁边的省区都把指标调高了,他就接连翻番,说要完成16亿方,32亿方,甚至64亿方,还说32亿方是机会主义。毝澤崬批评他这样搞是要死人的,毝澤崬还说自己打算亲自去当他说的那个机会主义者。当然曾希圣也不是毫无缘故地要当先进,1958年刘邓为了用最小的工作量去推动工作,就把“戴政治帽子”作为一种管理手法使用,在他们亲自主持开展的“树红旗、拔白旗”运动中间,一些个不积极主动作假出政绩的人,就被当作“白旗”拔掉,“拔白旗”还不是今天的“末位淘汰制”那么简单,还往往要当作“敌我矛盾”处理,因此刘邓只是轻飘飘地下了一道命令,就使得神州大地处处放“卫星”,祖国河山“红旗”招展,除了树立了曾希圣这样一面红旗之外,还树立了河南吴芝圃,四川李井泉两面红旗,这三个地方后来在三年困难时期的情况,已经广为人知。毝澤崬不承认刘邓树立的红旗,倒霉的曾希圣因为遭遇到机会主义分子毝澤崬,没有能够爬上去;不过他的“政绩”还是蛮突出的,足够青史留名,今天的精英主义者们还是念念不忘。刘邓主导的“拔白旗”运动,在曾希圣手里发展为“反对机会主义”,这个珙产黨内部管理体系中间的接力发展和传递机制很有研究的价值,“政治帽子”改换名号也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式嘛。
——以上为转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