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扫盲】浅析日本战争潜力(附世界军工前100强)

[复制链接]

4332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战队
[S.lian]
种族
Zerg

2012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中国少年先锋队八达支队副总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1 1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拍照效果不好,我就在网上找了篇类似的


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者依*其庞大的军事力量发动侵略战争,给亚太地区许多國镓和人民造成空前的浩劫和灾难。战败投降后,日本于1947年5月开始实施新的《日本国宪法》。新宪法在第二章“放弃战争”的第九条里明确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國镓的交战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文字依旧,但现实已与它大相径庭。日本在表象上走的是一种“自我约束型”的军事发展道路,曾先后制定过“专守防卫”、“禁止向海外派兵”、“无核三原则”等一系列自律性政策法规。但实际上日本以“对美合作”为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巧妙地回避了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制约,积极的实行军事战略的调整。如今,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战争经验和深厚战争潜力的國镓。

  一、充足的兵员潜力

  在当前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兵员潜力的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一个國镓的人口基数、生产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和役龄男子数量等数据,而且还取决于人口的质量和结构组成。

  1、人口基数

  目前,日本总人口约为1.26亿,人口基数较大,居世界第7位。其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将由现在的0.2%左右降到2015年的-0.15%,且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比较严重,但在一定时期内其总人口基数仍能保持在1亿以上。也就是说,在今后20-30年内,日本的兵员潜力仍然是很庞大的。

  2、役龄人口

  劳动力分配是估算兵员潜力的重要依据。战后,日本将15-64岁的人口定为生产年龄人口。其生产年龄人口,又可分为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在1985年以后的10年间,日本劳动力在生产年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年平均为63.3%,这一比例大体可以保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非劳动人只中,家庭主妇和在校学生占主要部分,这部分人口有相当大的利用潜力。一旦需要,至少可以从中动员10-15%去充实劳动力。再加上失业劳动力,即可为扩大兵员创造较为充分的条件。

  3、役龄男子比例

  以役龄男子估算兵员潜力又是一个重要依据。战后,日本实行募兵制,士兵的入伍年龄为18岁,军队中军士退役年龄为53岁。如若日本在战时实行征兵制,在士兵服役年龄仍不改变的前提下,即服役期仍为18-53岁,那么,在1996年,日本役龄男性人口达3996万人,2003年,日本有役龄男性人口3310万人,到2015年,役龄男性可能下降到2920万人左右。即便如此,日本的兵员潜力仍算雄厚。

  4、人口质量

  日本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十分充足,根据日本自己的统计,它有教授、副教授级别的研究人员约85万人(平均52.5人/万人),其中制造业就有36.1万人,包括电机(14.5万人)、化学(6.1万人)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军事工业的运转。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有足够的兵员潜力,可以应付短期的大规模战争,它有能力为军工部门和经济命脉部门提供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充足的初级劳动力的同时可能会大量缺乏熟练工人补充到日本的各行各业。

  二、雄厚的财力潜力

  财力潜力是一国战争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战争的胜负大多跟國镓财政能力有关。财力潜力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國镓总体经济实力、战略储备以及平时财政状况等因素,也跟國镓资源状况和对外运输有一些关系。

  1、经济实力

  战后日本的国名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惊人,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國镓。1968年其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尽管进入90年代后,日本经济进入持续不景气的时代,但其1995年的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82.93万亿日元,2003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更是达到约为580万亿日元。一旦战争爆发,日本财力动员能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2、军费开支

  军费开支的多少对兵员动员的规模有着很大的影响。2000年日本军费开支概算为450亿美元(还不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居世军第二。如果未来爆发战争,日本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军费开支,在第二次世军大战期间,日本军费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6%,最高曾达到53.5%。这说明战时日本炡椨有能力采取措施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

  3、國镓战略资金积累和储备

  國镓的战略资金积累和储备对战时财力动员有重大影响。日本是个高度工业化的國镓,产品数量多,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其外贸盈余多年来一直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日本的外汇储备都在2600亿美元左右,这将有力地保证日本战时有足够的财政动员能力。

  三、先进的军事技术潜力

  军工业潜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工业产品的生产、储备,对军队的供应量,民用工业转产为军工产品的能力以及军工生产的潜力等。日本的工业发达,其主要战略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很高的。

  1、航空工业

  二战期间,日本曾经在5年内造出6.9万架飞机和万10.7台发动机。经过战后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日本航空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目前,日本能够生产飞机的企业包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等,其飞机年产量为200架左右,飞机发动机产量也为200台左右。从日本的工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看,其可仿制F-15型歼击机、P-3C型大型反潜巡逻机以及SH-60J型大型反潜直升机。此外以日美联合研制的F-2战斗支援机为起点,日本已经具备了自行设计和制造高性能战斗机的能力,这使得日本战时大量生产作战飞机的设备和技术问题基本可以自行解决。而且如果未来战争规模大,他们可动员部分汽车工业转产飞机。目前日本汽车年生产能力约在3000万辆左右,如果30%(约900万辆)的生产能力转产飞机,按每300辆汽车转产1架飞机估算,年产飞机可达到3万架。虽然造飞机和造汽车对技术水平、制造工艺的要求不同,这种简单的换算结果并不准确,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日本航空工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完全可以满足战时动员的需要。

  2、航天工业

  日本十分重视航天工业的发展,以炡椨科技厅长官为首的宇宙科学研究所,是卫星、运载火箭及其他宇航设备研制、试验、发射的骨干力量,日军技术研究本部的第3研究所也承担部分航天科研和试验项目。日本现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利用民间卫星实施军事通信等课题。日本于1970年正式制定了宇宙开发计划,确定了研制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科研设计工业基本方针;1987年5月,日炡椨发表《走向宇宙开发的新时代》报告,提出在21世纪成为宇航大国的目标;1989年6月,又制定出1990-1999年度宇宙开用的发展计划。日本在宇航方面的的长远目标是,2015年建立太空基地,2030年成为超超级宇航大国。目前,宇宙开发计划的公司有50余家,其中42家成立了宇宙开发促进会参与开发的具体公司有:三菱、三菱重工、日产汽车、石川岛播磨重工、东芝、士通、日立制作所等。日本航天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重大成就。截止1996年3月研制出了多种型号运载火,发射各种卫星58颗。目前正在加紧研制新的火箭,为宇宙开发提供新的投送工具,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研制各种型号航天器。

  3、造船工业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造船工业一直在其民族工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战后,日本的造船工业发展神速,自1956年以来一直高居世界第一位。据估算,目前日本造船能力约为1800万吨。现在造船厂家共有8家11个造船厂,其中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住友重机、日产造船、三井造船负责制造大型水面舰只;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负责制造潜艇。目前,制造军舰的吨位约占造船总吨位的1.8%。战时,日本如以目前45%的造船能力转产军舰,按每4吨商船转产1吨军舰估算,年造舰吨位可达202万吨;如以60%的造船能力转产军舰,年造舰吨位可达270万吨。也就是说,战时日本海军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扩大6-8倍以上。由于日本的机械工业发达,它有足够的能力提供船用发动机和各种电子机械设备,所以这些目标均能实现。可以预见,日本在需要时,是能够快速扩充其海上力量的。不过这种扩充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战争爆发后开始运作,就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转产军品。

  4、坦克、火炮和弹药工业

  目前,日本主要有三菱重工、日本制钢和小松制作三家企业生产坦克,仅三菱一家就有3000辆的坦克年生产能力。日本的汽车工业还能够提供雄厚的转产潜力。二战中,日本坦克产量的就是由平时的汽车工业转产的。如果日本在未来战争中将汽车工业的10%转产坦克,按照60辆汽车可转产1辆坦克计算,年坦克产量可达5万辆,足以满足大规模战争的需要。火炮工业亦是如此,上述三家工业也有1万门火炮的年生产能力。而且日本的冶金和精密加工技术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如果需要,民品企业可以转产,生产厂家的数量会大量增加。日本目前有20多家企业可以生产弹药。单从工业制造能力上说几乎是无限的,但生产火药的基本原料——硝酸等化学品的产量是有限的。日本当前硝酸的年产量约为80万吨,1吨硝酸基本上可生产1吨火药,按照1吨火药可生产6吨炮弹计算,每年硝酸的供应量可生产480万吨弹药。以日军的标准,师规模兵力每天的攻击战斗消耗弹药约400-600吨,士兵年人均消耗弹药约0.8吨。由此,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日军年弹药产量足可以维持100个师600天的消耗。

  5、生产火箭和导弹的潜力

  二战后,日本很重视对战术导弹、火箭的研制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日本即着手国产导弹和火箭的研制工作,1965年开始批量生产反坦克导弹,1968年开始装备陆上自卫队。现在日本已能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种战术导弹。日本陆、海、空自卫队目前装备的导弹中有90%是国产战术导弹。同时,日本正在积极开展新型战术导弹的研制工作。日本从事导弹生产的企业主要有三菱重工、三菱电机、川崎重工、东芝等。在日本生产导弹的有关企业中,生产电机和洗衣机电机的厂家也有很大比例,这为战时转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受政治因素和宪法的制约,日本不允许拥有战略进攻武器,因而日本只能以和平利用的方式研制火箭。战后,日本先后研制成功了M,N,H等型火箭,并用自行研制的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试验卫星、科学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只要需要,日本完全有能力发展战略和战役导弹。

  6、核武器潜力

  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核动力与核武器扩散的专家们曾经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國镓要想制造一枚简单而适用的原子弹,应具备的条件是:①掌握核反应有关理论;②掌握核武器基本装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③具有制造核武器和试验核装置的技术设备;④拥有足够的核裂变材料;⑤愿意拿出必要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核武器。其中,头三条几乎是每一个具有一定工业能力的國镓都能够做到的。对日本来说后面两条也是容易做到的。截止2003年末,日本拥有多套原子能发电设备,发电量占日本总发电量的45%。日本还大量储备了核原料,据不完全统计,它目前拥有天然铀1300多吨,贫铀4000多吨钚54吨以及大量钍和浓缩铀等。可以说,日本的确有足以制造数千枚核弹头的原料。日本青森县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核燃料再处理工厂,年处理核废料达800吨,可提炼5吨钚。日本计划共储存1600吨核废料。此外,日本从事原子能研究的单位达到600多个,有着足够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日本还有发达的计算机产业,可以为模拟核试验提供超大型计算机。总之,像日本这样一个核门槛國镓,在短期内能够制造出一定数量的核武器,这是毫无疑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只要需要,日本完全具有进行战争的强大潜力。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警惕其军国主义复活。

旋转 DSC_0546.JPG
旋转 DSC_0548.JPG
旋转 DSC_0552.JPG
旋转 DSCF5548.jpg

旋转 DSC_0555.JPG
旋转 DSC_0559.JPG
旋转 DSC_0560.JPG
旋转 DSC_0562.JPG
   

4332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战队
[S.lian]
种族
Zerg

2012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中国少年先锋队八达支队副总队

2
发表于 2012-9-11 17:13 |只看该作者
世界军工前100强
1.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2. 美国波音公司
     The Boeing Company
3. 英国BAE系统公司
     BAE Systems plc
4. 美国雷西昂公司
     Raytheon Company
5.美国通用动力公司
      General Dynamic Corp.
6.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
      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se and Space Co.(EADS)
7.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8. 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
      Thomson-CSF
9.美国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公司
      Thompson-Ramo-Wooldridge Inc.(TRW)
10.美国联合技术公司
      United Technologies (UTC)
11. 美国利顿工业公司
      Litton Industries Inc.
12.俄罗斯國镓武器和军事装备进出口公司
      State Corporation for Export & Import of Armament and Equipment
13.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14.美国霍尼韦尔公司
      Honeywell Inc.
15. 科学应用国际公司
      Science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AIC)
16. 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
      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NNS))
17.英国GKN集团
      GKN     Group
18.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Ross-Royce PLC
19.法国海军造船公司
      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DCN)
20. 美国达信公司
   Textron Inc.
21.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GE)
22. 瑞典萨伯集团
      SAAB Group
23. 美国计算机科学公司
      Computer Science Corporation(CSC)
24. 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工业公司
      ITT Industries Inc.
25.德国莱茵金属集团
      Rheinmetall Group
26.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
27. 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
      Israel Aircraft Industies Ltd.(IAI)
28. 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
      Finmeccanica
29. 美国联合防务公司
      United Defense L.P.
30.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lco)
31. 美国休斯电子公司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32.台塆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公司(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
33.法国达索航空公司
      Dassault Aviation S.A.
34.美国L-3通信公司
      Levine     Lectronnics     and     Lectric     Company(L-3 Communication Corp.)
35.英国史密斯工业公司(又称韦里厄公司)
      Smiths Industries Plc(Verio Inc.)
36.瑞典爱立信公司
      Ericsson
37.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
      GIAT Industries (Groupement Industriel des Armements Terrestres)
38.英国亨廷防务公司
      Hunting Defence Ltd.
39.俄罗斯AVPK 苏霍伊航空公司
      AVPK Sukhoi Military-Industrial Aviation Complex
40.美国艾连特技术系统公司
      Alliant Techsystems Inc.
41.美国哈里斯公司
      Harris Corp.
42. 法国斯奈克玛集团
      SNECMA     Group

43.美国戴恩公司
      Dyn Corp
44.法国萨吉姆公司
      SAGEM SA
45.新加坡技术工程公司
      Singapore Technologies Eng. Ltd. (ST Engg)
46.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
      Lockwel     International     Corp.
47.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
      Krauss-Maffei-Wegmann     GmbH & Co. KG
48.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Hindustan     Aeronautics Ltd.
49. 美国通用公司
      Gen Corp Inc
50. 美国阿尔康工业零部件集团
      ALCOA Industrial Components Group
51.美国韦里迪安公司
      Veridian
52.瑞士鲁格-休斯公司
      Ruag Suisse
53.英国拉卡尔电子公司
      Racal electronics PLC
54.德国迪尔公司
      Diahl Stiftung & CO.
55.以色列拉法尔武器研制局
      Rafael Arma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56.日本东芝公司
      Toshiba     Corp.
57.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
      Ishikawajima-Harima Heavy Ind.Co.Ltd.(IHI)
58.美国西利康图解计算公司
      Silicon Graphics Inc.
59.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
      Israel Military Industries     Ltd. (IMI)
60.美国布兹·阿伦·哈密尔顿公司
      Booz-Allen & Hamilton Inc.
61.美国普利迈克斯技术公司
      Primex Technologies Inc.
62.美国朗讯技术公司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63. 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
      Elbit Systems Ltd.

64.美国米特里公司
      MITRE Corp.
65. 日本NEC电气公司
      NEC Corp
66. 澳大利亚特尼克斯集团
      The Tenix Group(Tenix Pey Limited)
67.印度巴拉特电子公司
      Bharat Electronics Ltd. (BEL)
68.美国航空航天公司
      The Aerospace Corp
69.美国EGG公司
      EG&G Inc.
70. 英国飞行加油有限公司
      COBHAM plc
71.美国DRS技术公司
      DRS Technologies Inc.
72. 英国阿尔维斯公司
      Alvis     PLC
73.日本小松制作所
      Komatsu, Ltd.
74.美国泰里达因技术公司
      Teledyne Technologies
75.美国列·谢格勒服务公司
      Lear Siegler Services,Inc. (LSI)
76.瑞士厄利空-康特拉夫斯公司
      Oerlikon Contraves AG
77.日本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日立造船公司)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78.俄罗斯西维尔纳亚-维尔普造船厂
      Severnaya     Verff
79.西班牙国营巴赞造船公司
      Empreca Nacional Bazán     SA
80.美国装备支援系统公司
      Equipment Support Systems
81.澳大利亚ADI国防工业公司
      ADI     Ltd.(Australia Defence Industries Ltd.)
82. 美国蒂坦公司
      Titan Corporation
83. 以色列EL-OP光电工业公司
      EL-OP Electro Optics Industries     Ltd
84. 西班牙茵德拉-西斯特玛斯公司
      Indra Sistemas S.A.
85. 美国安特翁公司
      Anteon Corp
86. 印度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
      Mazagon Dock Limited
87. 英国沃斯珀-桑尼克罗夫特公司
      Vosper Thornycroft (UK) Ltd
88.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
      Motorola, Inc.
89. 加拿大航空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CAE Inc.
90. 日本日产汽车公司
      Nissan Motor Corp.
91. 俄罗斯安泰公司
      Concern Antei
92. 中国國镓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
      China National Aerotech. Imp. Exp. C
93. 印度尼西亚航空航天工业公司
      Indonesian Aerospace Industries
94. 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
      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KAI)
95. 美国 AM通用公司
      AM General Corp.
96. 日本电子计算机公司
      Japan Electronic Computers
97. 美国电子数据系统公司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
98. 日本联合海事公司
      Marine United
99. 美国奥什科什卡车公司
      Oshkosh Truck Corporation
100. 美国库比克公司
      Cubic. Cor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exid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12-9-11 17:1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32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战队
[S.lian]
种族
Zerg

2012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中国少年先锋队八达支队副总队

4
发表于 2012-9-11 17:20 |只看该作者
hexid 发表于 2012-9-11 17:18
这个排行榜是排除了中国来排的吗

中国有2家上榜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

好友

7万

积分

仲裁者

5
发表于 2012-9-11 17:21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下
只看这些数据日本确实很强大啊
不过不知道中国的数据怎样
估计拿日本的这些数据再乘个十来倍就是中国的数据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爱淫民B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2-9-11 17:2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

好友

7万

积分

仲裁者

7
发表于 2012-9-11 17:23 |只看该作者
中国炮制日本威胁论
美国炮制中国威胁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8
发表于 2012-9-11 17:25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那些国企有能力跟世界的比?都是一群蛀虫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主题

12

好友

11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图样图森破

战队
SCI
种族
Terran
9
发表于 2012-9-11 17:32 |只看该作者
日本现在没法跟二战的时候比,那时候的日本真的是被洗脑,效忠天皇为国捐躯什么的。现在要是打仗,哪怕要灭国也动员不了那么多兵力和资金。
而且很多看上去很光鲜的武器都不是自己独立制造的,关键技术被爸爸国限制得死死的,就等哪天连爸爸也控制不住中国的时候给他松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战队
[CZ]
种族
Terran
10
发表于 2012-9-11 17:3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放注册留念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
发表于 2012-9-11 17:3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3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