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评论』 【热】香港电影人之七宗罪(有些长,不喜勿进)

[复制链接]

1442

主题

8

好友

7万

积分

仲裁者

luaTeRran

2012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3 15: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禁止发言

2
发表于 2012-2-23 15:4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2

好友

6700

积分

大象

3
发表于 2012-2-23 15:44 |只看该作者
第一段:文化上的
他举例说邵氏,说邵氏发扬了传统文化,其实这个结论下得太简单,可以补充一下

中国的电影是从文明戏、戏曲过渡来的,比如定军山
然后是文明戏,演员穿上现代的衣服,演老戏曲的内容
那时候好莱坞电影公司垂直垄断了中国电影市场,有文化的人是不看国产电影的
国产电影的观众都是那些比较底层和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
这些人恰恰受传统文化——不论是糟粕还是精华——影响最深,所以这一类的电影比较多

而邵氏,那时基本都是靠跟风、模仿来拍片,
武侠电影兴起之后,疯狂压低成本模仿跟拍,搞得其他几大电影公司联合起来抵制邵氏
旧中国的电影审查,和现在不一样,那时是哪些主流的电影公司要求炡椨审查
对付的就是邵氏这种跟风、把一个类型拍坏、拍烂、拍得大家都没得做的公司

邵氏转移到香港之后一样拍这些东西比较多,一个是香港下层人民也爱看这种电影
另外一个是邵氏的成功之道——东南亚电影市场
那时候的英炡椨对东南亚殖民地管制比较严,不希望有什么比较进步革命的意识形态
而邵氏就专门拍君臣父子尽忠尽义传统美德一类的电影
在几大电影公司的围剿下就靠海外市场存活,到了香港依然是这个路子

传统的继承不是香港人有意识去做的,是生存和现实决定的,是内地电影人在抗战之后环境变化后的地域转移
这点作者说的不错,后来的嘉禾,举个例子,成龙的A计划续集,革命党、清炡椨打手、香港
成龙是在前2者之外,以一个“香港”的身份参与其中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7万

积分

主区版主

处是一种生活态度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2006年度八达十大杰出青年 2007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4
发表于 2012-2-23 16:29 |只看该作者
拉便便寄给楼主闻
It's the best day of times,it's the worst day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7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