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是基佬 发表于 2011-11-21 2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PS,你用电影物理原理的“假象”证明电影不是输出价值观,有一些让人误入歧义,
电影的假象本来就是反射 ...
你这就是硬抬杠了,如果我说纪录片呢?你是否会说也是经过编剧和导演加工。。
电影只是物理上的不真实,和价值观不真实不是一个概念,
主要说价值观,不要被电影抢太多“风头”
二爷威武 发表于 2011-11-21 2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就是硬抬杠了,如果我说纪录片呢?你是否会说也是经过编剧和导演加工。。
电影只是物理上的不真实, ...
纪录片从一开始就不真实,绝非抬扛
公认的纪录片的鼻祖【北方的那努克】,实际上很多镜头就是造假、而非记录
在当代,唯一算得上“真实”称号的纪录片,我觉得有且仅有商场里的摄像头拍的那些东西
只有那些没有在人的意识下进行改动,是真正的、纯粹的记录不全面的真实
关于上面关于阿甘正传的东西,我的一切核心分析都来自于戴锦华的【电影理论与批评】,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看,她的分析要完善得多
好多字不容易
对不起我是基佬 发表于 2011-11-21 22: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纪录片从一开始就不真实,绝非抬扛
公认的纪录片的鼻祖【北方的那努克】,实际上很多镜头就是造假、而 ...
首先我们都承认电影是最佳价值观输出的媒介,对吧?
我们也认同电影是折射导演叙述的故事,具有主管性的,对吧?
那我们就开始说电影输出大国价值观的问题吧。
我认同你的观点“电影是一种假象”
但是用电影物理原理去证明心理学范畴的东西,有一些偏颇。
光看电影掩盖了什么有什么意思呢?
这个世界谁能给你一个全貌?
楼主还是辛苦了。
是的,可以说有失偏颇
不过,这是在写作时的一种写作方法,一种简单的对应的类比,就好像蒙太奇一样
我要说明电影是不真实的,价值观是不真实的,我就可以用物理原理来铺垫
用物理的、电影的本质,来对应电影不真实的特点
我平时时间不是很多,有点耐心,我会慢慢写完的,张麻子和你的问题都在我的计划之内,肯定要写的
看个电影过分强调价值观输入输出我觉得没什么意思
价值观也是根据个体当前的环境优胜劣汰的 不是输入输出这么简单。
MSRDI 发表于 2011-11-21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个电影过分强调价值观输入输出我觉得没什么意思
价值观也是根据个体当前的环境优胜劣汰的 不是输入输出这 ...
你认为的可以说对,但是有的人感觉到了价值观的输入输出,既然事情存在,就可以说,可以强调
对不起我是基佬 发表于 2011-11-21 2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阿甘正传吧,我想阿甘正传的剧情无须赘述,大家一定都有印象
那么,由弱智阿甘串联的美国50~80年代的历史 ...
很难得你码这么多字,其实我还是要说,你还是低估了很多人的智商,电影的本质以及包装,粉饰甚至扭曲大这些对大家来说都是常识
你开始铺垫那么久然后谈到因为国情或者意识形态关系对“真实的”《阿甘正传》的扭曲,这种扭曲就如你再电影里剖析到的,实际上只是删减版或者阉割版的《阿甘正传》,电影并没有反应“真实”。对这部电影我其实并没有看过,记得要不是这部电影,就应该是《肖申克的救赎》拿小金人,那年是1995? 我记不清了。你说这么多实际上只想告诉我,我看到的都不是真的?对吗? 然后我被虚假宣传洗脑了,呵呵,请相信我,也请相信其他人,大家的智商其实并不低。
说到这里我还是想提醒一下,你并没有就中国输出何种价值观做阐述,而纠结在“前传”,电影能否输出价值观或者能否输出值得接受而非修饰过的价值观在做功课。那么我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你说的对,任何一部电影都是艺术再创造,而且脱不开时代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的桎梏。实际上你陷于了一种极端的辩论,即你若不是100%正确的,那么就是不可接受的,就好像8达很多人纠结于遣词造句上面的失误而对主体论调的忽略。你对电影也是这种态度,认为很大程度上都是阉割过的,美化的东西,从而只不过是洗脑的工具。在这里,我可以放心的告诉你,这点我非常清楚。就比如我在另外的帖子里提到的:“电影肯定是经过美化的,纹饰的,但电影是价值观输出的重要载体,一些普世的精神和民粹都能在电影里找到影子”
注意, 我对电影的要求并非要它像一部刻板的纪录片,它可以带上各种各样的烙印,但观看者是否能从中看到最普世的东西,这就是问题。那么,你说的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 如果我们都承认这世界是丛林法则的话,如果阿甘正传是一部彻头彻脑的洗脑电影的话,那么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至少他们输出了他们的价值观,即使是一部分人的价值观。
那么我们呢? 1,我们有没有中国化完美普世价值观输出?,2,抑或有没有如阿甘正传般阉割后的伪普世中国价值观在其他世界受追捧?无论是1或者2,作为一个中国人,其实我都乐于看到和接受。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圣人,甚至带有自私的名族色彩。这种感觉很好解释,你们在谈到成吉思汗(虽然他很可能是外国人)杀遍欧洲的时候,你们是为中国的疆域曾如此辽阔自豪,还是一本正经的思考,嗯,铁木真,你这么做不对啊,不能靠杀伐征服外族啊~~ 欧洲人口中的“黄祸”,在我心中,却是黄种人曾经称霸世界的最好奖励。这么说好像很过分,但你不可能脱掉民族色彩来谈世界大同,起码我做不到,但我肯定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这其中就是一个度的区别。
好,我能说出我看法了,中国式的非阉割版的价值输出,或者是阉割版的价值输出,只要能在其他國镓受到热烈欢迎,并且在其他族类类似的文化战场上不落下风,我都是乐于看见的。只要我们输出的不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价值观,比如乱伦,滥交,杀戮等等,我都是乐于看见的。
但是, 有木有啊?
本帖最后由 张麻子 于 2011-11-21 23:33 编辑
这个帖子还算认真的,我也打算认真回,但从论坛里看到的我真的很失望
实际还是局限在一点,电影是被意识形态化了的
这是连猪都懂的道理
1 你有没有不包装也能让别人接受的中国价值观? 有! 但我很少看到
2 你有没有经过马列包装过后再让别人接受的价值观? 有,但别人不喜欢
一说看到被刻意本国化的电影就说别人的电影只不过为本国服务的洗脑工具而全盘否定,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精神价值沉淀,我只能说,其实大家不在一个Level
其实我还想说一个辩论的方法的问题,对直接的主题回答不上,却找另外的地方敲敲打打,实际上他就是输了
以上这些话不是针对LZ, 泛泛而谈而已
码的辛苦,赞一个,虽然完全不同意lz的每一个观点。
二爷威武 发表于 2011-11-21 2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就是硬抬杠了,如果我说纪录片呢?你是否会说也是经过编剧和导演加工。。
电影只是物理上的不真实, ...
上班前回一贴
8da的争论经常由争论谁的胸大扯到谁的木耳比较黑
这种不能在有度的思维下引导讨论而在先论证绝对性的道路上纠缠的做法
是很多人的硬伤
慢慢看
我艹,qxx写得真心好! 阿甘正传你看过几次啊,这么详细
本帖最后由 .eyeS` 于 2011-11-22 09:16 编辑
二爷威武和张麻子你们搞错了
楼主是一个非常爱好电影的基佬,他是想借价值观这个由头谈谈对电影本质的理解,第一重点是电影,其次才是价值观。
而你们从自己前几天在8达辩论的角度出发、从自己想解决的价值观输出问题出发,以为楼主是在借电影讲价值观输出,所以你们会觉得楼主讲了半天没讲到重点。实际上对他来说他已经讲到重点了,只不过和你们的期待有错位。
对于张麻子的问题,我前天的回帖里讲得非常明白,中国输出的价值观只不过是比不上美国而已,和英法德日俄比并不落下风,有什么不能接受的?这跟中国的国际地位相符合
qxx还是继续讲电影,把你的重心叙述下去
白猪最后一句总结要把人笑死
顶基佬
基佬哥就是个电影迷, 讨论个鸡巴价值观
同样都是电影, 一种是润物细无声, 一种口号,教条,狂徒式的, 需要比较吗?
文化部,版署比纪检委卖力多了, 不是中国人不会讲, 是不能讲
.eyeS` 发表于 2011-11-22 0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爷威武和张麻子你们搞错了
楼主是一个非常爱好电影的基佬,他是想借价值观这个由头谈谈对电影本质的理解 ...
他电影迷,我知道
我只是在等他是讨论价值观输出?还是电影?
我也在我帖子里说过了,我们在传播上是软肋。
李叔说的对,中国人不是不会讲,很多不能讲。
二爷威武 发表于 2011-11-22 0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电影迷,我知道
我只是在等他是讨论价值观输出?还是电影?
我早就说了,他们会把讨论谁胸大的问题扯到谁的木耳比较黑
这种诡辩和偷梁换柱真是不值得一博
一些中庸者宣称 中国价值观只不过和一流的不能比,但和二流的还有一拼
就以一句话还算切了点题
各位觉得除了美国 日本, 中国的价值输出比欧洲,南美,甚至印度强吗?
这种刻意回避短板,为了给自己争气而嘴巴上不服输的作风,就好像一块遮羞布
被死死的捂住
中国有好的价值输出,但最近越来越少了,或者被外国文化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了
我只是要承认这个现实,然会对列祖列宗是否有愧疚,是不是还有底气高喊5000年的文明大国
任何一个真正热爱本国文化的人
都请思考下
这么多年
我们的文化输出 不管对内还是对外
是否和洋洋大国相称
本来还想就意识形态举更多的例子,比如拆弹部队里,仁爱、善良的美国大兵是怎样自愿回归战场的
比如第一滴血第一集,兰博这个肌肉男是如何以一个不被社会接受的越战老兵身份,来获得观众的认可与对越战的反思的
改变了以后的战争片的创作方式、然后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反苏英雄。。。
也有反面教材,比如决战以拉谷里,作为二战老兵的父亲,是如何在儿子被在伊战中泯灭人性的战友杀死并烧烤后
亲手降下从二战后一直珍视、引以为傲的美国国旗的。。。。
还是不举例了吧,通过阿甘正传的分析,(阿甘正传名气之大,足以胜任举例的任务)
其实可以了解到由电影而呈示在我面前的所谓“价值观”,实际上有几个特性
其一、
正如威武雄壮的熊大所言,美国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更多地是针对美国本土的
尤其是能拿奥斯卡 的电影,能拿奥斯卡的电影必然符合美国主流的意识形态,有美国学者做过统计
奥斯卡历史上有且仅有2次,在越战期间的两次奥斯卡,是颁发给非主流意识形态电影的
库布里克的电影如此牛逼,但他的电影从不符合他那个时代下的主流意识形态
他有且仅有2001太空漫游获了奖,还是个技术奖
其二、
美国人也是人,不是怪物,也同样是生活在一个父亲、母亲、孩子、朋友的社会关系中
美国人和世界人民一样,同样也会有亲情友情爱情,同样会有人类共通的感情与烦恼
那么,美国人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國镓的人的主流意识形态能有多大的不同?
不同的地方是会有的,比如皮克斯的汽车总动员,中国人看着觉得没多大意思,但美国人不同
美国人在前100年里发展起来的汽车文化、公路文化让他们觉得汽车总动员很有意思,比如那条只有美国人会怀旧的老公路
但除了一些特例之外,事实上,美国人和世界其他地方人的意识形态差别很小
即使有差别,为了利益,他们也会适当地作出取舍和改动
我几乎可以全部用一些褒义的词汇涵盖全部的所谓“价值观”
真诚、奋斗、自由、努力、执着、善良、坚韧、反思、爱情、亲情、环保、反抗。。。。
如果需要,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写到和窦唯的高级动物的歌词一样
这些东西,全部是世界各民族可以共有的、存在时间远超美国历史的、早已播种在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
美国人要做的,仅仅就是要保证,美国的电影能够有在世界范围内发行的渠道(发行),保证美国的电影新奇刺激(大片式创作)
这样一来,美国的电影就能在内容上行销世界,输出早已存在的所谓“价值观”,即、所谓普世的价值观
这种现实是不容反驳的,因为美国电影再牛逼,也不可能针对每个國镓拍针对当地情况的电影
美国一直宣扬的普世精神,其本质就必然是集合了各国已经存在的精神,如不符合必然被排斥
在输出普世“价值观”的同时,美国电影还会有意无意地强调美国的强大、美化美国式的生活,展示美国的商品
举例而言,我非常喜欢看的天煞-地球反击战中,人类反攻的号角吹响在7月4日这个神圣的日子
死了老婆的美国总统(参加过第一次海湾战争哟!)宣布今天不光是美国的独立日,还是他娘的整个人类的独立日
然后黑人、白人、犹太人、日本人、俄国人。。。。所有地球人联合起来,在美国总统的领导下
用不合情理的电脑病毒(windows和linux的病毒都不能兼容,外星人的电脑什么系统?)干死了外星人
美国人可以有这样的底气、拍这样赤裸的电影。因为毕竟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始终是美国,如果换成是意大利人、韩国人。观众会笑场的
这样一部明显有逻辑漏洞的电影,这样一部赤裸的电影,同样能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成功
为什么?先抛开价值观,这电影纯粹地好看,人类与外星人大战是每个少年心中都曾经幻想过的东西(又一次利用共通的、已有的基础)
在紧张激烈的特效之外,再加上人类争取生存争取自由的普世的“价值观”,还有起加花作用的爱情、友情之类的“价值观”
大多数人,在看美国电影时,会有赞同,会有惊叹
惊叹的是银幕上逼真的特效,想象力超人的奇观;而赞同的,是这些人的价值体系中已有的东西与电影重合,相互默认。(是认同、不是认识
)
套用一句很烂俗的话,“当时我一下子就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心口,裤子里湿湿的”。。。
再举一个日本电影的例子,黑泽明走向世界的电影是【罗生门】,这部电影在日本国内反应一般
后来是别人看中了这部电影,让日本送【罗生门】参加影展,由此奠定了黑泽明的地位
外国人是怎么看【罗生门】的?很简单,他们发现,【罗生门】这个异域的电影里
居然出现了类似于西方世界的法庭一样的景象(各犯人自辩,观众是陪审团)
这样一下子,就把东西方的距离拉近,西方人天然地就对【罗生门】有了认同感
阿甘正传的分析中,我已经说了,价值观这东西,很多都是建筑在“假象”之上的
在这一部分,大家同样可以看到,美国行销全球的电影里,有特有的“价值观”吗?
有,很少,少到这样的电影根本就无法行销世界而进入不了海外观众的视线
商人是不会把那种赤裸说教、不符合当地习俗、注定不能赚钱的电影投放到别国市场的
那么,给海外观众看他们已经有的东西,如何叫做价值观“输出”?
叫输出,不如叫利用
我赞同很多人说的,美国电影好看,非常赞同,因为特效确实好看,简直是眼球手淫一样爽
但我不赞同很多人说的,美国电影有深度。美国电影有深度的电影绝对是有的,大概一年最多1、2部吧
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公式化的电影,毫无深度
说到这里,我完成的是“价值观”的定义
首先,价值观可以是不真实的,是可以建筑在假象之上的
其次,在文化商品-电影中看到的美国的价值观,实际上是早已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纯粹的价值观输出的电影几乎不存在
(价值观输出可以不存在,但意识形态始终存在)
更具体的说,美国有2种电影,一种是想着要拿奥斯卡的,其意识形态必然是遵循于美国主流人群的电影,比如阿甘正传
第二种,全世界圈钱电影,这种电影的要求很简单,特效+一点点“价值观”,如果对特效格外有信心
可以连这点价值观都不要,剧情都可以不要。比如变形金刚
还有的一些可能是真正在于电影艺术上有价值的电影,淹没在商业味浓重的电影宣传中的中国观众是很难看到的
那么,美国所谓的价值观“输出”,中国能不能复制?
答案是可以的,但远不是现在。上面提到的公式化电影、大片电影等等一切都属于电影的创作领域
中国在创作领域上,连本国自身共有的意识形态都把握不住,更遑论世界了
我在张麻子最初的回帖中提到的:中国在技术上落后好莱坞30年,这个技术不是指电脑技术
而是指如何以商业为主导,用电影抓住观众的技术,是能拍出“普世”电影的技术理念落后好莱坞30年
但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中国虽然有钱,但没有美国在世界上地位,也不可能有美国在世界上推广文化商品-电影的决心和实力
美国的电影从来不是以一种单兵作战的姿态进入他国电影院的,在电影的背后,综合国力必不可少
即使少一点点,也注定不能达到美国的影响力,注定被压制
法国是电影的诞生国。从卢米埃尔兄弟开始、到梅里爱、到雷诺阿、到新浪潮、到现在的吕克贝松
法国电影人才辈出佳片辈出。法国电影在世界上曾经享有好莱坞望尘莫及的影响力
举个例子,美国导演昆汀,是法国人戈达尔的忠实粉丝,低俗小说里的辣身舞,是对戈达尔电影的致敬
落水狗里的片头,实际上也可以看成一个玩笑式的、戈达尔式的大跳切
新好莱坞的代表人物科波拉、卢卡斯、西科塞斯这些人,都是从电影学院毕业的,他们在电影学院里学习的是法国的、欧洲的电影理论
法国电影辉煌的余晖,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之后就垮掉了
法国电影的落寞,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恰恰是坚持所谓艺术电影,而下意识地忽视了商业电影
戈达尔的电影,根本就不是给普通观众看的,而美国在同时期,出了斯皮尔伯格这种“普世”电影的天才
即使不算斯皮尔伯格,其他的垃圾美国电影,也比法国艺术电影更适合进电影院去找乐子的观众的口味
不用动脑、乐呵一下刺激一下,吃完爆米花就走人,即愉快又休闲,最好还能被“输出的价值观”感动一下
法国人有文化、有钱,也有相应的实力,但综合起来根本比不上更有钱、更有实力、但没多少文化的美国人
法国一直在指望法国电影的复兴,炡椨制定了一些电影的优惠政策,法国人试图恢复他们文化大国的地位
指望用电影在世界上推广法语,以前法国在台塆的办事处,任何人都可以到哪里去借法国电影的拷贝
没有放映机的,他们还能借放映机,台塆人说,最好打交道的,就是法国和美国办事处
但饶是如此,中国观众能知道几部现在正在法国热映的本土电影?而电影爱好者对美国电影票房top榜单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了解程度?
再说德国,德国电影为了刺激更多的资金进入电影产业,推出了免税的政策,公民们只要有闲钱,就能减税地投资到电影业中(没有限定國镓
)
德国电影强不强?再见列宁、窃听风暴,都说明德国电影很强,可是德国电影再强,电影的市场有多大?有没有能力与美国竞争
既然是投资这样的商业行为,那么我把钱投资到看上去更能赚钱的美国电影上不是更符合实际?
数字说话,美国在2000年电影制作的总共150亿资金里,有20%是享受德国的电影政策的免税的德国资金。
意大利电影曾经也非常强大过,在莱昂内的西部面条片时代,意大利电影保持对美国电影的贸易顺差
意大利人用美国的类型片,返销到美国,疯赚美国佬的钱
但是现在。。。。
日本电影在6、70年代里,国产电影票房的比率一度占据到7、80%的地步,更有一大批在世界上响当当的导演
现在呢?现在的日本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电影市场,但这市场里最大的蛋糕是被美国人切走的
现在的日本电影不像有些人以为的很强大,反而是在过度的商业化之下,已经失去了电影创作的活力
最近正在准备向韩国学习。美国到日本拍个日本题材的艺妓回忆录,整个日本居然拿不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女明星
还要到电影落后地区中国来借章子怡。。。。
全世界的电影,没有谁能正面与美国电影竞争,正视事实吧
而美国电影的竞争力,除了上面说过的电影本身的因素(公式化的无脑电影,纯粹的娱乐加一点点的“价值观”)
更离不开美国炡椨的支持,美国炡椨的支持是多方位的
二战后,美国人从【我们为何而战】中再次体会到了电影这种文化载体,对于宣扬和美化國镓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战后,法国百废待兴,电影业暂时未能恢复,但电影院还在,观众要看电影却没有片源
不要急,你们没有片源,可你们的Uncle sam有,美国电影在二战后就找到了这样的契机大举进入盟国的电影市场
但这还不够,真正的改变来源于80年代,一系列由國镓和电影商一起主导的动作,让美国电影有效地进入到海外市场
1、1982年的【出口贸易公司法案】
这个法案允许和鼓励美国的电影商,在海外进行垄断经营(在国内当然是禁止的)
而国外在本国禁止垄断的比较分散的电影商,根本无法抵抗美国电影的攻势
2、外交手段
有的國镓会针对美国电影做出电影配额制度,比如放映4部本土电影才放一部美国电影
这时候美国炡椨就会展开谈判,如果你们要这样,那我们就增加进口你们的商品的关税(这招数是不是很熟悉?)
3、培养观众
中国在80年代最早看到的美国电影很少,美剧却很多,这些资源是以很小的代价购入进来的
神探亨特、大西洋底来的人。。。这种几乎是送的方式,实际上是在给美国培养潜在的电影观众
4、知识产权
1985年,美国的报告认为,在韩国的盗版给美国造成了一年1.5亿的损失,要求韩国更改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韩国以国情不同想赖掉,美国立即运用外交手段,威胁将撤销给予韩国的关税普惠制待遇,逼韩国与1986年修改宪法
(和3结合起来看,像不像微软?)
5、减税等各项针对国内电影的优惠政策
6、炡椨直接支持
也是一般人比较关心的,美国的战争片里,那些货真价实的飞机大炮甚至航母,几乎都是美国军方不花钱提供的
黑鹰计划里那么多灰机,整个在军事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过百来万
请记住,电影的强势绝非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那么简单,在软实力(电影制作)的背后
硬实力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不言而喻,和好莱坞比价值观输出?
不仅是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这些老牌的电影强国做不到,中国更做不到,这个星球上没有人能做到
能做到的,是借用电影改变國镓形象
(和价值观输出就完全是两码事了,同时这个形象同样是可以建筑在假象之上、获得的“认同”同样可以是在共同领域的关注上)
关于这一点,我也可以谈谈,不过看了上面的大多数回复我比较失望
我的写作思路很简单:张麻子提出了“电影的”价值观输出的问题,还要问,中国有什么能输出
既然切入点是电影,那我就从电影开始谈,那就必须电影多方面的特性(商业性、政治性、非真实性)入手
张麻子显然缺少电影的基础知识,什么叫论证绝对性?拜托,电影是否真实早就论证过100年了,还需要我来论证?
我想我这个帖子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电影的特性
要数据有数据,要例子有例子,要结论有结论
不过我很担忧的是,虽然我很明确地表示我是从电影上切入谈电影的价值观输出
但,很多人显然不是想看电影的讨论,想看政论。。。
这样一来,我的帖子就或多或少地成了一个玩笑,很没劲
请记住,电影的强势绝非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那么简单,在软实力(电影制作)的背后
硬实力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不言而喻,和好莱坞比价值观输出?
不仅是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这些老牌的电影强国做不到,中国更做不到,这个星球上没有人能做到
能做到的,是借用电影改变國镓形象
(和价值观输出就完全是两码事了,同时这个形象同样是可以建筑在假象之上、获得的“认同”同样可以是在共同领域的关注上)
关于这一点,我也可以谈谈,不过看了上面的大多数回复我比较失望
我的写作思路很简单:张麻子提出了“电影的”价值观输出的问题,还要问,中国有什么能输出
既然切入点是电影,那我就从电影开始谈,那就必须电影多方面的特性(商业性、政治性、非真实性)入手
张麻子显然缺少电影的基础知识,什么叫论证绝对性?拜托,电影是否真实早就论证过100年了,还需要我来论证?
我想我这个帖子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电影的特性
要数据有数据,要例子有例子,要结论有结论
不过我很担忧的是,虽然我很明确地表示我是从电影上切入谈电影的价值观输出
但,很多人显然不是想看电影的讨论,想看政论。。。
===================================================================
我也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不是针对LZ
S13总是会把他拖到熟悉的领域并击败对手,很显然LZ的分析带有很自负的学术化色彩,这在8da这个地方根本不需要。我们谈论的是通俗易懂的切身体验和感受,LZ码那么多字,如果是针对我最开始讨论议题的话,我也很遗憾,就好像你写作文洋洋洒洒几万言,结果是跑了题。我们不需要前情提要,不需要细节分析,我们谈的是身边的感受,只不过从电影这点入手而已,相信你都看到我和二爷都反复想把你拉到正轨上来,少谈电影本身,大家都基本上晓得怎么回事,你的所谓专业学术并不能为你在这次辩论中加分,如果你换一个电影评论论坛,或者版主会给你加分
花那么多时间和文字来开电影是什么的智是不必要的。我说过,即使美国所有的电影都是炡椨洗脑的工具,或者宣扬美国人万岁的工具,这都不是问题。很少有人会看了叫好叫座的电影之后再骂娘,妈的你美国人不就是阉割了事实来哄老百姓吗? 没关系,尽管哄,问题你得要人相信。有多少人在看了美国编造的电影之后会相信这就是真的? 或者这大致上是真的。我个人认为大致上是真的。我不着眼细节,比如美国人经常单骑救世界,救地球,这一看就是假的,但是影射到美国的宏观政策上,他也的确是扮演这世界警察的角色。可以说电影是虚假的,但与其國镓精神是基本一致的。
你最后提的很好,我从一开始就讨论的不是电影文学,而是通过这个载体进行的文化博弈,或者你说的政论。你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qxx说对了 二爷和张麻子想看的是政论
你在一个不凑巧的语境里发了个电影帖
不过这里也有不少要看电影评论的人
我感觉你这篇文章的中心还没表达完整,没有形成结论
如果你有空,可以写完整了发在天涯撒
张麻子 ,我靠,人家qxx本来就只是想发电影贴,跑错方向的不是他。
在码字方面,你们就是高帅富啊
本帖最后由 张麻子 于 2011-11-22 10:51 编辑
.eyeS` 发表于 2011-11-22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张麻子 ,我靠,人家qxx本来就只是想发电影贴,跑错方向的不是他。
你错了,他在我主贴里回复了的
并非单独谈论电影文学的
否则我们根本不相干
你看,结果就是这样了,变成电影文学开智了
二爷提醒了他
我也多次提醒了他。。。。。
[:13][:13]
码字的高富帅,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