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73
- 帖子
- 29470
- 积分
- 33335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5-7-10
- 最后登录
- 2025-11-18
- 在线时间
- 4540 小时
- 战队
- 无
- 种族
- Protoss
- 战队
- 无
- 种族
- Protoss
|
马里在凌晨下水。凌晨是黑夜已经退去、太阳却没出来的绝妙空隙。
望着静静的海面,马里心里在嘶嘶地冷笑,因为这个时候,城里所有的浑蛋们都在昏睡。马里所说的浑蛋是刀鱼头,是大龇牙,是三条腿,是所有能凭着一口气量潜进海里捕鱼捉蟹的家伙。也就是说现在没有人与马里竞争,他有着绝对收获的把握。
初冬季节,北方的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雄壮,有一种拒人千里的冷漠;但在凌晨,她静如处子,老老实实地躺在那里,任你随心所欲。此时,天底下只有马里一个人,所以马里脱得精光。潜入海底捕鱼捉蟹的人经常一丝不挂,因为光溜溜的身子往水里扎,会有一种奇妙的爽滑快感。但大白天很难享受这种爽滑,只有在这日夜交替的绝妙时刻,才能放心大胆地光屁股。马里首先是伸展四肢,以极尽舒适的姿势仰卧在沙滩上,面对高天摆出一个“大”字。刀鱼头说所有人摆出这种姿势都是“大”字,只有三条腿摆出的是“太”字。因为他两腿之间的那个玩意儿太大了,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三条腿”。以后的故事你可以看到,三条腿中间的那条腿确实厉害,厉害得让一个本不属于他的女人发了疯,厉害得差点要了三条腿的命。不过,你现在却要耐心地听我讲马里的故事,他是无数个故事中的第一个故事。
在冰凉的沙滩和冰冷的空气中,马里尽力地伸展着四肢,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获得力量的最好方式。突然,马里打了一个寒战,像中了渔枪似的浑身僵住。他发现在高高的礁石上有两只明亮的眼睛,随即他看到一张小巧的脸,那是女孩子的脸。马里四肢不动地摊在那里,这种姿势肯定很难看,所有的隐私都在恬不知耻地张扬。然而正是这种恬不知耻的姿势,却救了那个女孩。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对马里说,她当时被马里张扬的裸体吓坏了,所以把自杀的念头也吓跑了。
马里一动不动其实是一种侥幸的反应。马里想,也许她没看见我,因为马里那被烈日和海浪折腾得说不出什么颜色的皮肤,会与黄褐色的沙滩融为一体。为此,马里犹如装死的动物,甚至连眼球都不敢有一丝的转动——这也就等于马里对那个女孩目不转睛。所谓高高的礁石其实只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女孩子的影像很清晰,衬着渐渐发亮的天空,马里感到她那迷人的线条在礁石顶端越发迷人,真可谓亭亭玉立。马里绝对是没救了,即使在如此尴尬的时刻,还能不失时机地想入非非。
马里甚至有些兴奋,他不仅看清了她小巧的脸,而且还看清了她小巧的鼻子和小巧的嘴,这些都是在爱情的渴望中反复出现的美丽。让马里不明白的是,如此美丽的女孩,为什么两只明亮的眼睛会布满阴郁的浪花。其实他们之间的距离至少有三十米远,马里绝对地看不到女孩的眼睛里有浪花,他只是一种感觉。感觉往往更准确。
足足过了五分钟,马里就这样恬不知耻地仰卧着,女孩就那样迷人地玉立着。
猛然间,整个天地“刷”的亮堂起来。马里知道这是海平面闪出的第一丝阳光,这光线犹如一道闪电,贴着遥远的海面迅疾而来,漫过沙滩,又从马里的脑袋上掠过,并直射礁石,使礁石上的女孩一下子光彩灿烂。不幸的是马里眨了一下眼,那光彩灿烂的女孩像幻影一样突然消失。这使马里不由得愣怔了几秒钟,才恍然大悟地将四肢收拢,猛地从沙滩上跳将起来,用最快的速度穿上裤衩。有了裤衩的遮蔽,马里感到安全和从容,他使劲儿地揉了揉眼睛,有些理直气壮地再次向高处望去,但礁石上依然空空如也,仿佛马里刚刚是做了个荒唐和美妙的梦。
马里没有立即去攀登礁石寻找她,而是赶紧转身朝海里跑去,否则他将失去一次收获的机会。朝潮快似马。凌晨的潮水退得快,涨得快,浪涛回流得迅猛,稍一耽误,涨潮水流就把一切都淹没了。马里必须勇敢果断,而且还要速战速决,当晨曦闪出第一缕光亮时,他就得潜进半明半暗的水下暗礁丛里。问题是今天出现了美丽而奇妙的意外,使马里乱了方寸,马里甚至有点悔恨自己的轻浮。
按惯例,下水之前马里必须用冰冷的海水将头部和腹部打湿,让这两个部位首先适应海水的温度。这是经验,不给头部预冷,突然扎进海里会发昏;不给肚腹预冷,在冰冷的水下会过早地出现全身抽搐。但今天是来不及了,马里只能像饥饿的海豹一样蹿进凌晨平静的海湾里。浸进水里的裤衩鼓起了少许空气,这使他不快,这里的世界是他的,还他妈的怕什么?马里回头朝岸上扫了一眼,像月球一样死寂的礁石和沙滩上空无一人。马里又骂了一声,去他妈的!随即迅速地脱下裤衩,扔到沙滩上。光溜溜的马里轻快无比,箭一样地扎进深蓝色的水下。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在辽东半岛的海边上,有一个粗野的行当叫“海碰子”。这也许是堪称全国乃至世界一绝的行当,凭一口气量扎进浪涛里,在水下能睁着两眼捕鱼捉蟹。没人知道“海碰子”三个字是谁发明的,没人能理解这三个字的含意,但从马里出生以来,人们就是这样讲述着。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老人对他说,什么叫海碰子?就是把你的命抛进大海里碰大运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激烈的革命使人们眼珠子先是愤怒得发红,接着就因物质匮乏而饥饿得发绿,最后不得不扑向大海寻求营养。为此,海碰子这种“据说”又变成现实。不过,毕竟是二十世纪了,海碰子也开始有了现代化的形象,远远看去,还挺那么威武的:剃着短短的刺锅子头(北京称寸头),戴着亮晶晶的水镜,手持锋利的渔枪,脚穿橡皮鸭蹼,赤身裸体地潜进冰冷的海底,在犬牙交错的暗礁丛里捕捉海参、海胆、鲍鱼等各种海珍品。海浪在你周围狂轰滥炸,激流拼命地把你拖向死亡的深渊,冰冷的水下犹如钢针刺骨,尖锐的礁石和贝壳就是刀枪箭镞。在马里这个城市,海碰子给人们的感觉一分为二,既是英雄好汉,又是山狼海贼。
马里经历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激烈革命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人们被革命弄得兴高采烈又惊慌失措。没有战争,但城里到处响着武斗的枪炮声;没有敌人,但所有的人都在高喊“血战到底”的口号厮杀。人们在恐怖中兴奋,在混乱中激动。过去他们最怕最恨又最羡慕的什么股长、科长、处长、局长,什么县长、区长、市长、省长,连住在皇帝宫殿里的大臣宰相们,也就是國镓最大的一些官儿,都可以随时拖到大街上,或拖到台上批斗。这真是让小小老百姓大开眼界,用革命的语言说是“大快人心”。不过,整天管事的大官们都惶惶不可终日,世界就乱了套。最终,老百姓也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了。
为此,海边的世界显现出难以想象的自由,在这里你听不到枪炮声和喊杀声,你可以静静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清风和阳光,你可以像野人那样放纵地呼喊和蹦跳,你可以疯狂地宣泄着你心底下隐藏的胡言乱语,你甚至可以用狼一般的嗓门狂吼自编的海碰子歌曲——
我们都是穷光蛋,
口袋里没有一分钱;
我们都是阔大爷,
海参鲍鱼就干饭!
倘若在城市里,你的这种表现,一分钟之内你就会被“专政队”打断脊梁骨。
平静的海面不断地翻腾着浪花,那是马里不断地下潜,又不断地浮出。他正在为捕捉每一只海参拼命,他早就忘了岸边礁石上的那双美丽的眼睛,他现在凶恶得像一只大白鲨。
辽东半岛面对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深洋里永恒的寒冷以激流的形式长驱直入,使辽东半岛在夏季里也浸润着凉爽,何况在初冬的季节里下水,无疑是潜进冰窖。突袭而来的冰冷,俨然钢刀割遍全身,使马里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每下潜一米,就觉得锋利的钢刀更加锋利。潜到幽黑的暗礁深处时,灵魂也被冻得僵硬,因为你的意识开始模糊。然而,只要眼前出现海参的身影,马里立即就精神抖擞。
远处的城市传来汽车的第一声鸣叫,太阳终于从海平面之下轰然跳将出来,强烈的光亮穿透蓝色的水层,使马里整个身心感受到电击式的鼓舞。马里不敢怠慢,朝着幽黑的暗礁深处不断地扎下去。此时,他就像猛然发动的机器,眼睛开始放射着凶狠的光束,在暗礁丛里绕来闪去地捕猎。犹如恶狼冲进羊群一样,马里野蛮地抓住肉眼能看到的每一个海参。如果在气力用尽准备返回水面的关键之时又发现一个海参,马里就会拼了命地再向前冲刺,有时不得不吞一口苦咸的海水,将口腔空间里的空气压进肺里,在水下坚持最后一秒,这最后一秒就能多抓住一个海参。然后马里双脚使足力气地朝海底暗礁蹬了一下,反作用的力量把他的身体向上弹去,一旦嘴巴露出水面,马里就疯狂地大口喘气,那“呼哧呼哧”的绝不亚于蒸汽火车般的喘气声,使马里刚刚逼近绝境的生命再一次充电。
在水面上长长地吸足气之后,马里又动作敏捷地潜下去。
如此上上下下地拼了半个小时后,马里的身子开始冻得打起哆嗦来。然而马里早已练就了一番功夫,这时千万不能慌,但也不能上岸,要冷静并沉着地升到水面上,抓住装海参的橡皮圈,闭着双眼,稳稳地漂浮在那里,什么事也不要想。就像当今练功一样,屏息静气,排除万念,只是随浪波摆动即可。约十来分钟,身体的哆嗦就会渐渐消失,这时马里再潜下水底,就会感到奇特的舒服。因为此时他的表层肌肉已经冻得麻木,不但没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也没有疼痛的感觉,即使是被暗礁上锋利的牡蛎壳划破皮肉,也绝没有一丝一毫的疼感。只是突然看到胳膊或腿上冒出缕缕血花来,这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皮肉竟然剐开了那么大一个口子。这种麻木的舒适会使一个海碰子又能拼上半个小时,正是这种麻木舒适的半个小时,却是海碰子最能“拿货”的美好时刻。
马里的身体再次打哆嗦了,他明白,现在不能硬拼了,得赶快收兵,朝岸边撤退。因为这时,是几乎拼尽最后一口气力之时,所以要留有一点返回陆地的余力。游回岸边,也是另一种相当的艰难,特别是快游到接近岸边的浅水区时,失去浮力的身子犹如千斤重担压在肩,浑身痉挛着绝对地站不起来了,只能是狗一样地爬行,又像一条正在蠕动的海参。但拖着沉重的收获,却让海碰子不断地感到这是凯旋,有了凯旋感觉就能令你时时生出挣扎的气力。
马里绝对是一只受伤的动物,爬向岸边的动作可笑并可怜。他咬紧牙关,一步步向岸边准备好的柴堆接近。只要点燃柴堆,冰冷的生命就会重新加热。马里陡然地感到视力竟然模糊了,这才明白刀鱼头这帮家伙为什么不在凌晨下水,清晨的阳光在海碰子出水的关键时刻不起任何作用。模模糊糊之中,马里似乎看到前边有个人影在晃动,随之一团火苗“腾”的燃烧起来。马里为此有了前进动力,猛地向前蹿出数步,不顾一切地拥抱着燃烧的火苗。
马里压根儿感觉不到被火苗灼烫的疼痛,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他一会儿虾一样地弓着身子烤肚皮,一会儿反支着四肢烤脊背,完全像杂技演员一样,在火堆上反复地做着高难动作。火舌像千万枚炽热的针尖,穿透皮肤,扎进肉里,钻进骨缝,驱除这几乎要命的寒气,一直把僵硬的身子烤得柔软烤得发热烤得有了疼痛感觉。能感到疼痛就是恢复了知觉,为此马里乘胜前进更加拼命地拥抱火苗。火苗继续蛇一样地舞动并蛇一样地撕咬着马里的皮肤,渐渐地,冻得呈青灰色的皮肤上显出血青陆离的红光,这也许就是身体开始返回正常温度的血色来。用海碰子的行话说就是“烤出花来了”。
肉体的解冻使马里的灵魂也苏醒过来,这时马里才有了羞耻的意识,才看清眼前站着那个苗条的女孩。那个女孩也许刚刚在礁石上面看到过他的裸体,所以此时挺大方地站在那里,只是当马里抬眼看她的时候,才惊慌地跑开。
看到女孩子跑开,马里并没有多想什么,因为此时最重要的是他还要再次跳进冰冷的海里,再一次为捕捉海参而拼命。一般来说,海碰子一个潮流要下三次水,也就是说在水下冷冻三次,在岸边烤热三次。你就是块钢铁吧,不断地在火中烧红,又不断地扔进水里冷却,也会完蛋的。但就是这种超强的磨炼,才使辽东半岛的海碰子既有山狼海贼的绰号,又有英雄好汉的名声。
马里又一次像狗一样爬向岸,又一次像一条烤鱼,在火堆上翻转扭动。马里情不自禁地“啊啊”叫唤起来,他想起刀鱼头的话,这他妈绝对是女人叫床的声音。马里不懂女人叫床,他不能想象女人在那样的时候会叫唤,那可太不知羞耻了。
温暖过来的马里,又开始意识到那个女孩的存在,她此时肯定还躲在远处偷看自己的裸体。刀鱼头说女人在这方面其实比男人脸皮厚,而且比男人还流氓。不过,刚从冰冷中恢复过来的马里,智商等于三至五岁的孩子,也就是说羞耻的意识还没完全复苏,更不用说对女人的欲望了。再说,男人遭遇寒冷的最明显特征是下面那个玩意儿缩小,缩小得几乎就看不出是个男人了。就连三条腿爬出水面时,那个大家伙也被冻缩得像粒小花生仁儿。所以,此时就是有个漂亮女孩脱得一丝不挂,躺在身旁,遭遇冷冻的男人也不会有任何邪念。
马里终于又烤出花来了。他猛然发现那个女孩正站在眼前,而且并没有躲避他的意思,因为她怀里抱着一捆捡来的树枝。她大概怕火堆灭了冻坏马里,所以才如此大胆地靠近。马里赶紧跑回沙滩,找到裤衩迅速穿上。
女孩看到马里穿上裤衩,脸却开始红了。她愣怔了一会儿,才大大方方地走近马里,将树枝加在火堆上。
马里假装不去看那个女孩,而只是烤火。一直将身体烤得“熟透”了,便转身去干他的活。他将刚刚从海里捕捉到的海参从网兜里倒出来,一个个用刀去割开,然后将海参肠子挤出体外。海参有个奇怪的特点,只要出了水,腹中的肠子便发挥“化学”作用,会把海参整体溶化。这种奇妙的“自杀”本领,令海碰子不能怠慢,只要海参出水,就赶紧开刀取肠。
马里迅速地切割着,一嘟噜一嘟噜的肠子从刀口中流淌出来。海参痛得无声地蠕动着,但这残忍的情景马里视而不见。海参的肠肚从刀口中顺利地往外流淌,对海碰子来说,反而有一种收获到手的安定感。
干完了这一切,马里拿起水镜,准备第三次潜入水中。他转过身来,想对女孩说声谢谢,但那个女孩已经离开火堆,坐在较远一点的小礁石上。马里第一个感觉是女孩子坐着的姿势很动人,黑糊糊的礁石将她一身的灰军装衬托得犹如凝固的浪花。那是海军的灰军装,这远比陆军黄军装有档次。在这个激烈革命的年代,穿军装是最时髦的,但也只有在马里所住的靠海的城市,才能有这种高雅的灰军装。
由于女孩子是坐在那里,弯曲的腿使裤角上提,露出雪白的脚脖子。马里从来没看到过这样雪白的脚脖子,可想而知,她的整个身子会雪白到什么程度。马里还感到,女孩子的两只眼睛比刚刚在礁岩上更有神采,忧郁的浪花漂走了,剩下的只是柔润和俊美。看得出,她对马里充满难以置信的惊讶和同情,她不能相信一个人能在海水里冻到那种程度,又能在火里烤到这种程度。她的手里握着一盒火柴,那是马里在下海之前准备好的火柴,放在柴堆旁边,很显然,她两次给马里点燃了火堆。
马里用感激的目光去注视女孩,女孩的眼神与马里对接的一刹那,脸上又燃起了霞光,而且是比霞光还美丽的霞光。马里发现女孩总是不断地脸红,也许她的脸太白太嫩,掩盖不了羞涩的心灵。
马里当然明白,女孩反复的脸红就是因为他刚刚恬不知耻地光屁股,一个如此纯净的女孩,遭遇异性的裸体,不亚于遭遇魔鬼。但马里又想起刀鱼头“女人脸皮其实比男人厚”的理论,她们脸红只不过是假装害羞而已。比他大六岁的刀鱼头在女人方面绝对老练,马里几个海碰子总是受他的再教育。但面对这样白净并清纯的女孩,马里觉得刀鱼头这个观点太流氓了。
马里的脸不红,坦率地说,马里就是想红也红不起来。他手里还握着割海参的刀子,样子有些残忍,但也可能有些威武。
马里说,你怎么会到这儿来?
她大概没想到马里会这样随意地问她,所以顿了一下没吱声,只是继续脸红。
马里说,你胆量挺大呀!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并站起身来,在起伏不平的礁石上用蹒跚但矫健的步伐走过来。
马里一直看着她渐渐走近的身影,绝对标准,特别是胸部,高高地耸起,用三条腿的话说是“真枪实弹”。刀鱼头最喜欢真枪实弹的女人,他说,没见过世面的男人注意女人的脸形,见过世面的男人注意女人的体形。他所说的世面就是跟女人上过床。刀鱼头二十六岁,结婚快一年了,当然就是无数次上过床。他说女人最美的是富有弹性的高耸乳房,再就是富有弹性的滚圆屁股,操作起来真他妈的妙不可言!
马里所居住的城市是半岛,整个城市在渤海和黄海的环抱之中,给人们的感觉是,朝任何一个方向走,最终都会走到海边。马里所居住的昌盛街其实是城市最边缘的一条街,所以离海最近,但奇妙的是在到达海边之前竟然有一条河。每年雨季,从山上奔流下来的洪水就沿着城市的边缘,浩浩荡荡地奔涌,气势简直犹如黄河和长江。彻夜的轰鸣使街上的孩子心花怒放睡不着觉。站在河边望着滚滚激流,令马里确实想起黄河和长江,甚至想起雅鲁藏布江……总之,马里在地理课本上学到的所有河流,都会在这里找到它的风景。昌盛街的年轻人要想成为海碰子,首先得在这条大河里“热身”。
必须练就到这种程度,像跳水运动员那样从高高的河岸上一跃而下,扎进滚滚奔涌的河水里,就算“考试”过关,也就等于拿到了“海碰子”的“文凭”。刀鱼头就是在这条大河边的高坡上,凌空飞掠,被过路的一个体育教练发现。因为刀鱼头不仅仅是凌空飞掠,关键是他的身子在空中还做了个九十度的弯曲,形状似一把镰刀,只是在入水的一瞬间伸展开,像一支箭般地笔直扎进河里。这个优美并惊险的动作使体育教练着迷,他大喊一声,太棒了!就破格将刀鱼头从低矮破烂的昌盛中学,带到省城的体校。当时,昌盛街所有的人都羡慕地说刀鱼头“一步登天”。
昌盛街的男孩子为什么会有凌空飞越的勇敢,这还要感谢河边众多的洗衣女。昌盛街包括城市其他街道的所有漂亮女孩子,都愿意到河边洗衣服。清清流水的两旁,红的绿的和花色的衣服闪动,很有些惹眼。特别是洗衣女两条白光光的大腿,浸在冰凉的河水里渐渐变成粉红色,令马里他们激动得打战却又兴奋得心疼。很多妇女还用棒槌敲打衣服,嘭嘭嘭的很有节奏感,这就像给马里他们擂鼓助威。
每当一个男孩子从高高的堤坝上凌空飞跃,“扑通”一声栽进水湾时,洗衣女们就发出一声尖叫。这刺耳并优美的尖叫,绝对就是最高的奖赏和激励。马里就是因为这五彩缤纷的洗衣女的尖叫,才一阵阵热血沸腾,不顾死活地飞跳下去。马里跳下水后,在翻腾着浪花的大河里畅快地游动,假装被水花呛着似的大声咳嗽,其实是要洗衣女们多看他几眼。
马里并不像三条腿那样,朝洗衣女闪着流氓的眼神,相反,他连一眼都不看那些红花绿叶,但他知道,此时洗衣女肯定会用敬佩的眼神看他。因此,马里游到河边,从洗衣女的身旁经过时,故意鼻孔朝天,心下却涌出美好的骄傲。
就像当今电视剧里演的武林高手一样,海碰子队伍中,也有名震全城的碰海高手。刀鱼头当然是全城第一,大龇牙和三条腿等一些家伙也相当出色。可是在胆量上,马里却名列前茅。从表面看起来,海碰子似乎都是亡命之徒,都是为了生存而把生命押在汹涌海浪里的赌徒。其实不然,海碰子和常人一样地珍惜生命,有时比常人还要胆小。他们虽然敢于潜进深深的海底,敢于在犬牙交错的暗礁里穿行,但必须像非洲鬣狗狩猎那样,依靠群体的力量壮胆。为此,海碰子一般是两个以上,更多的是结成小群体下海。在暗绿色的浪涛下面,尽管有短暂的恐惧,可一旦升出水面,看到同伴们的身影,一切恐惧就瞬间消失。特别是当海碰子下水时,岸上最好有点活动的景象,或是有辆车在跑,或是有个人影在走动;倘若岸上荒无人烟,那么海里有个船影在晃动,甚至有只海鸟在飞翔也行。倘若这一切都没有,岸边和海里一片苍凉空白,单个的海碰子是绝不敢下水的。而马里却毫不在乎,常常是独胆闯海单打一。
当一个海碰子潜进海底暗礁里,难免不遇到危险,这种危险一般是身体扭曲在错综复杂的暗礁洞里动弹不得,或是被暗礁上尖锐的海蛎子壳勾住而游不出来。一旦遭遇这种危险时,憋着一口气量的海碰子无法叫喊,离死亡只是几秒钟。无声的挣扎之时,即使是伙伴近在咫尺,也无济于事,伙伴们甚至都意识不到你是在垂死挣扎。如果你要是撞到鲨鱼,那就更没用了。反而,人多了目标大,散发出的体味多,还会引起鲨鱼前来攻击的兴趣呢。马里敢于视死如归单打一的胆量,就是想到这一点。马里为此还挺骄傲,经常站在礁石上大声吼唱: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谁也不怕谁!……
我们还得回到海边讲故事。开始,马里很有些自豪,因为他发现那个女孩对他手中的渔刀、渔枪和水镜等海碰子武器有些惊讶并惊恐。女人的惊恐会使男人感受到一种柔弱的可爱,马里更加神气十足,抡起粗壮的胳膊,作了两下伸展运动。但他很快就沮丧地看出,女孩的惊恐眼神里其实含有可怜和同情。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可怜和同情,这使马里高傲的心气顿时跌落下来。
世界还是静悄悄的,灰蓝色的海,褐黄色的沙滩,铁黑色的礁石:平坦的,起伏的,动感的,凝固的。其间,一个文静并优雅的女孩,一个粗野并粗糙的男孩,这真是一幅绝妙的画面。
马里站在那里,脚下稀溜溜地躺着一堆挨过刀的海参,失去了肠子的海参还在默默地蠕动,刀口处叽叽咕咕地冒着泡泡。
女孩说,你太残忍了。
马里说,杀人不残忍?
女孩低下脑袋,停了一会儿,她把脸转向远处。马里从侧面看她,有一滴晶莹的泪珠,挂在女孩迷人曲线的脸颊上。
马里有些尴尬,他戴上水镜,套上橡皮鸭蹼,攥着亮闪闪的渔枪,由于脚上套着长长的鸭蹼,他只好倒退着往海里走。
女孩抬起头,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马里笑笑说,谢谢你。
女孩还是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马里一直退到海边,这才转过身,用很威武也很优美的姿势,一个猛子扎进蓝色的波涛里。他必须完成第三水儿,一个海碰子在一个潮汐中不能下三次水,那是耻辱。
女孩向前跑了几步,直到水花翻滚的边缘才不得不停下脚步。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马里潜下去的地方,那儿,一股浪花涌动后,海面又平静如故。
马里一潜进水里,就知道潮水回流了,本来只有三四个人深的暗礁,现在变成四五个人深,这使他不得不费更多的气力了。他暗暗地有些恨那个女孩,却又感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愉快。一条大黑鱼竟然游过来,可能是回流的潮水扬起泥沙,把它爱吃的鱼虫也翻腾出来,所以就不顾一切地游到马里身前来。
马里将渔枪瞄准那条黑鱼,其实也用不着这么认真地瞄准,因为海里最傻的莫过黑鱼了,这家伙完全像城里挨斗的“臭老九”,瞪着大大的眼睛像戴着大近视眼镜,其实什么也看不清楚。它甚至对闪亮的渔枪好奇,摇头晃脑地游上前,似乎要研究一番。马里一勾扳机,锋利的枪刺射进黑鱼的身体里,一缕血花在淡蓝色的水层中飘逸开,这让马里感到赏心悦目。
马里冲出水面,故意高高地举着渔枪,让枪刺上扭动的黑鱼更加痛苦地扭动。他这是表演给岸边女孩看的。
女孩当然看到了,她张着可爱的小嘴,更加目瞪口呆。
马里猛然用力一甩,黑鱼从枪尖上飞出去,在空中划了一条弧线,“啪”地摔到沙滩上,在那里拼命地蹦跳着。
女孩激动地看着在沙滩上蹦跳的黑鱼,又回过头来看马里。但这时马里已经再一次潜进水下,他的目的不是黑鱼,而是海参。在这个绝对禁止私人买卖交易的革命年代,只有海参能偷偷卖钱。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向更深的暗礁丛里扎下去。又是一阵冰冷的钢针刺骨,又是灵魂被冻得昏眩。然而,又是精神抖擞地捕猎,又是充满喜悦地收获。
马里一次次浮出水面,一次次大口地呼吸,拼命地吸足新鲜空气后,再度扎进波涛里。
当马里的身影在蓝色的海面消失后,岸边只剩下女孩发呆的倩影。
终于,马里不得不爬向岸边,又一次表演了狗一样的尴尬动作。但也许因为岸上有个女孩,马里的第三水少扎了几个猛子,这样至少能维持一点上岸的尊严。他没爬几步就能站起来,但就在他站起来的同时,却感觉到一只手在扶他,那只手相当白净相当柔软,令马里感受到一种异性的温暖和亲切。他本来能自己走,可不知怎么身不由己地要跌倒,女孩更结实地扶着他,几乎就要搂抱马里了。
烤完火之后,马里才发现那个女孩的裤腿湿了,而且雪白的脚脖子变成了粉红色。这让他想起河边洗衣女那裸露的大腿,马里要女孩靠近火堆取暖。
女孩不敢太靠近,她怕烧着军装。
马里把那条黑鱼送给女孩,她摇摇头不要,说学校宿舍里没做饭的设备。
马里说,你是大学生?
女孩点头。
马里说,大学生跑这儿干吗?
女孩不说话,只是把脸又转向遥远的海平面,眼睛里又浮上来忧郁的浪花。
马里像英雄凯旋一样回到家里,他骑着自行车犹如竞赛冲刺那样,冲进他所住的昌盛街道。一旦驶进这不太宽敞的小街,马里就放慢速度,而且还有意按响几下车铃。因为他总觉得,那些从来都瞧不起他这个反动家庭的邻居们,看到他这个海碰子的丰收,就会眼馋和眼热,进而就会羡慕他的勇敢。无论多么革命的家庭,都得凭户口本或粮本到商店买分配的那么几斤鱼,而且都是隔潮多日的臭鱼。要想吃海参,那简直等于想登天,连街道革委会葛主任也干瞪眼没辙。
自行车从刀鱼头家的门前驶过去,马里看到刀鱼头的老婆张素英正在洗衣服,她用手搓洗一大盆衣服,两个硕大的乳房在搓洗中抖动。
刀鱼头眼尖,马里从他的窗前一闪而过,但他却一眼就看到马里的身影,并很及时地叫喊一声,你小子一个人下海吃独食呀!
马里得意地按了一下车铃,一掠而去。
马里提着沉甸甸的网兜,迈着雄壮的步伐走进家门。妹妹马云立即将锅加水烧开,准备煮海参。海参这个玩意儿之所以能成为高级补品,还因为它的加工程序挺麻烦。用刀迅速将刚出海的海参肠子剐出来,仅仅是预防溶化的第一步,如果不抓紧时间下锅沸煮,它还是要顽固地溶化。沸煮之后的海参还要用盐渍上几天,将海参肉里的水分杀出来。杀出水的海参再用草木灰培上,然后放到烈日下面晒,一直晒到硬如石块为止。这样吃的时候再度沸煮,才能将海参牛筋般的韧性物质化解,变得又软又嫩地像豆腐。否则你只能像嚼又苦又咸的硬牛筋,即使是强吞下去,也无法消化吸收。
锅里的水烧开了,马云从灶口站起来,她不敢动海参,因为她明白,海参高贵,女人不能动。海边人全都知道这个严格的规矩,刚从海里捕捉上来的海参,女人是不能动的。只要女人用手动了海参,那就全完蛋了。你即使是将肠子去掉,你即使是将水烧得沸滚,海参照样会溶化得像糨糊一样的一塌糊涂,令你前功尽弃。
为什么只要女人用手动了,海参就会迅速溶化掉呢?谁也说不清,尽管街道最革命的葛主任批判说这是封建迷信,是歧视妇女,但他偷偷找海碰子买鲜海参滋补身体时,也绝不让家里的女人动一指头。
马里将海参倒进滚开的水里,刚煮了一会儿,却只见一阵泡沫翻腾,所有的海参立即像中了邪似的,变成一锅黏黏糊糊的疙瘩汤。
马里首先是傻了眼,接着就绝望地喊,完了!
这时,刀鱼头走进来,他还是重复着刚刚叫喊过的话,好啊你他妈的马里,一大早就自己下海吃独食!
看到马里愣怔在那里,刀鱼头朝锅里看了看,也愣住了,说肯定被女人动过。
马云将手背在身后,急切地说,我可没动呀!
马里垂头丧气地坐下来,拍了一下大腿,肯定是她动了!
刀鱼头说,她是谁?
马里摇着脑袋说,我也不知道她是谁。
刀鱼头冷笑着说,你这是怎么了,拼命拼的成果被人家糟蹋了,却他妈的还不生气。
马里立即就把在海边遇到漂亮女孩的事说了。刀鱼头听得眼睛发亮,他嘻嘻地问,她的胸部怎样?
马里说,绝对真枪实弹。
刀鱼头说,这更不能饶她,至少要她赔点什么。他把“赔”字咬得很重,露出一脸的坏笑。
马里说那个女孩本来是到海边自杀的,我们可不能太流氓了。
刀鱼头说,这就更应该去找她了。马里看出刀鱼头是刚刚喝了点酒,这小子只要喝酒,对什么事都兴致勃勃。
马里说,我们到哪儿去找呀?
刀鱼头说,全市才三所大学,一所辽东工学院,一所辽东财经学院,都在城市西面渤海湾边上,那里的大学生要是自杀,只能是去投渤海湾;城市东部的辽东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才能到东面的黄海边上自杀。
马里吃了点饭后,就和刀鱼头骑着自行车,气势汹汹地朝辽东师范学院驶去。
辽东师范学院的大门被戴红袖标的学生把守着,刀鱼头和马里不敢贸然进去,只好站在大门旁,注目走来走去的女大学生,看能不能有海边的那个。
学校里面两个大广播喇叭都在轰响,一个喇叭的声音强大,男播音员正用黄钟大吕之声,响亮地宣告,人民大众开心之日,就是反革命分子难受之时!……另一个喇叭声音弱一些,而且是女播音员,她正用令人可怜的哭音朗诵,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刀鱼头很内行地说,你那个漂亮的女大学生肯定属于国际悲歌这一派的,她们失败了,所以才去自杀。刀鱼头又说,回去吧,你在海边见到的那个,绝对没有。
马里说,你又没见过她的模样,怎么这样肯定?
刀鱼头说,我只看胸部就可以断定了。他指着前面来来往往的瘦弱女大学生,用不屑的口气说,你看现在这些,全是干瘪的排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