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124
- 帖子
- 3380
- 积分
- 13641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6-1-6
- 最后登录
- 2015-6-12
- 在线时间
- 2232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PNZ=Ipxzerg 于 2014-5-4 20:30 编辑
这些年草根的那些事
写此文章之第一卷, 作者自觉年近而立, 在今虽不以为然, 而在古,常曰七十古来稀, 三十一过, 人生美好年华已逝一半, 岂不该自重自勉,好好地思量思量,计较一番,而观我三十之努力宛如竹篮打水一般, 行动是n个零,结果却少一个1,痛定思痛,为前半生祭.故作此文,希翼完成那个1,以致于不辜负了自我。细细一想, 国之大,我游历也日久,书之巨,我阅读也年久,遇的人也多了,遭的事也有一二,却总有不知足之处,恍然落失,几经周折,直落得个情殇意懒,沉了数年,又可谓不破不立,这一年里忽意兴大发 才转念欲成此一文。既想撰文把世情记录一番,便想写出个名堂,倘若也能启迪一两个人,也是一番文字的造化。
此文读来,较不得真,需知真真假假本就是这个世间的真相,奈何以为这个真就是世情的唯一答案,需知这个假字也是世情的另外一个答案,宛如善与恶一般,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如果要想凭一己之力,去伪存真,惩恶扬善,大概不能成功,即便集了众人之力,经历百代,也只能完成一二罢了。假如坚守不住,少不得多绕了些远路,又到了远处。而是否单凭环境左右我们,宛如草儿随风舞动,由不得自己?我想我们要学了草的根,它扎在土里不被风所动,我们便要凭着这扎在土里的慧根,晓得慧因慧果,包括那没有因果的,能够辨得清真假,分得出善恶,也是一番造化。
郑尅卓,祖籍山东,曾祖迁居南京,曾祖生一男五女,祖父生三男四女,待到其父,炡椨实施一胎的政策,他便没有了兄长姐妹,独子一人。他的祖父早年经营着一家化工企业,经营二十多年后,五十多岁害了病,便离世而去,而他的父亲接过家业,业务也从国内做到了国外。母亲与他人合伙经营一家儿童品牌服装,市内直营加连锁店已达到二十多家。其母性恬然,又因家境殷实,也不逼儿子像其他孩子一般去下力读书,常对其父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苦的,没有了兄弟姐妹小时便少了乐趣,大了也少了帮衬,倘若没有了靠得住的父母,也是要被逼读书的,我儿幸得我们,所以我们不要逼他,只管供他。只要做了一个踏实的人,知道好歹,他爱怎样便怎样。其父本就爱子心切,经他母亲这般一说,愈发不去逼他读书,且对他的母亲说,你说的对,只是这个化工有害于身体,将来也不能给他去做。他的父母便是如此心情,因此只是一空闲下来,便带着他各处游山玩水,看一看当地风光,尝一尝当地美食,顺便知晓一下当地风俗,他的日子倒也快活。
郑尅卓自小便由了自己的性子,不学了些无术,交了些狐朋狗友,懂了些江湖义气。后来在他父亲的主张下,学了些武术之类的国粹,又拜了一个南京大学教国文的教授从小教了些国文,没有大成,大学里习了英文,研究生阶段又读了MBA,像是个杂烩出来的人物,要说什么也不懂,也不尽然;要说什么也懂,却也样样稀松。好在读的大学牌子还算硬气,是江苏省数一数二的学校,找工作也不费力气,又托了家里的关系,在一个师范大学当了名教师,人生轨迹在平稳中直线度过。数学上学过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如果把两点分别看作一个起点和终点,那么要想尽快地到达终点,无疑是选择走直线, 而事实上多数人都是想去走这样的种种直线。郑尅卓却不在意这样的直线,他觉得生活的直线给不了他需要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他更喜欢去陌生的地方游走,想在游走中体会生活的深度,于是一有空闲他便去了國镓各地行走,有了很多的故事。
2014/4/11)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