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特混舰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毛 你的评价是?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61
发表于 2013-7-10 11:03 |只看该作者
2000.jpg

你们感受一下,然后投案自首吧

還記得你輸完ID和密碼敲擊回車迫不及待進入戰網時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62
发表于 2013-7-10 11:07 |只看该作者
奇迹涵涵 发表于 2013-7-10 10:55
这种路边文学你也信?还饿死20亿。。。那我可以拿出老毛在边区整死五千万农民的文章你承认不
民国号称成 ...

那肉也经历了对印自卫反击,对俄珍宝岛,对美抗美援朝
我不是说服你,我只是指出来不要象鸵鸟一样把头埋沙子里把屁股对外面
那肉再不好也维持住了稳定,社会太平安定,人口从4.5亿增长到8亿
常凯申再好他维持不住统治,社会动荡,死的人也不少,
他统治22年,人口一点都没增长,更别提人均寿命
腊肉顶住了美俄,常凯申顶不住毛日
还有人想当乱世人我就不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1

好友

3292

积分

飞龙

63
发表于 2013-7-10 11:10 |只看该作者
大剑游侠阿豹 发表于 2013-7-10 10:44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96&id=8703759

先不说你懂不懂什么叫和平年代,就象你提供的文献里说的,那几年可真的是自然灾害,而且是罕见的自然灾害,在那个年代,兵荒马乱,自然灾害面前能不死人吗,而那三年呢,哪来的自然灾害?都是人祸造成的,有地不让种,有牲畜不让养,什么他妈的走资派路线,活活的把老百姓给饿死了,更残忍的是竟然不让出走,民兵堵路,机关枪封锁。最最可气的是,我们敬爱的伟人,竟然还要用粮食支援欧洲、非洲,不是说社会主义都是兄弟吗?我们有困难了,别的社会主义國镓怎么不见援助,倒是我们眼里敌对的國镓,援助粮食援助钱物,可惜伟人就是伟人,做了人做不到是事,大手一挥——拒绝。真有领袖风采啊,真有大国风范啊!——呸服 呸服
美国代购,欢迎访问http://shop65145635.taobao.comQQ:5422554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9585

积分

大象

64
发表于 2013-7-10 11:11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说几句,想想毛黑的智商,还是算了
ps:我不是毛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9585

积分

大象

65
发表于 2013-7-10 11:13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说几句,想想毛黑的智商,还是算了
ps:我不是毛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9585

积分

大象

66
发表于 2013-7-10 11:17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说几句,想想毛黑的智商,还是算了
ps:我不是毛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67
发表于 2013-7-10 11:17 |只看该作者
落红不是无情物 发表于 2013-7-10 11:10
先不说你懂不懂什么叫和平年代,就象你提供的文献里说的,那几年可真的是自然灾害,而且是罕见的自然灾害 ...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关于其主要成因,1978年前一直错误地完全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但近年来国内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认为这三年“风调两顺”,根本没有自然灾害,“人祸”即决策错误是唯一的原因。本文根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  同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國镓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本文的结论是: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因素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关键词]灾害经济学  三年困难时期  自然灾害  决策错误 [中图分类号]136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04)01—0083—11 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洪水以后,一门新兴的经济研究学科一一灾害经济学得到了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校开设了专门课程,并有相关专著问世。2003年出现SARS疫情以后,这门学科成为热点。关于灾害经济学的定义,有人认为:“灾害经济学首先研究的课题是灾害对经济的直接负面效应与间接正面效应,并探讨如何充分挖掘其间接正面效应,降低直接负面效应。”[1]有人认为:“灾害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再局限于自然灾害,而应对人为灾害以及人与自然交互作用下的各种灾害予以高度重视”,“人灾互制、害利互变是灾害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或规律”。[2]总的来说,灾害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灾害的关系的学科。用这门新兴学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发生过的灾害,不仅对于国史、经济史研究有着跨学科的创新意义,而且对粗具规模的灾害经济学本身也有奠基作用。建国以来对经济影响最大的灾害,人所共知的是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有没有“三年自然灾害” 有没有“三年自然灾害”?这本来不成其为问题,只是在人与灾害的关系(即“人祸”与“天灾”)上,不同时期的说法有别。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湖南农民有一句话,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总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从全国范围来讲,有些地方,天灾是主要原因,但这恐怕不是大多数;在大多数地方,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是主要原因。”[3]但是,1962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严厉批评了所谓“黑暗风”之后,“人祸”的原因被绝口不提。直到1978年以前,“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直成为这三年历史的代名词。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炡椨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困难,國镓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这与刘少奇1961年的判断是基本相同的。 但引人注目的是,近几年来,根本否定存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文章又不断出现,开始成为辗转引证的热点。 例如,金辉的《风调雨顺的三年一一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一文,利用气象专家编制的1895—1979年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中的120个水文站资料得出全国平均指数,认为:“不论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1959—1961年三年灾难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甚或‘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左’倾狂热及其指挥下的9000万人去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和‘共产风’使人们无心收割庄稼、‘大兵团作战’和瞎指挥的穷折腾,以及农业劳动力大量死亡和患病等等。正是这些人为因素直接和决定性地造成了三年灾难。它显然不是什么‘自然灾害’。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神话该结束了。”[4] 王维洛的《天问一一“三年自然灾害”》一文认为:“随着官方文件、领导人讲话和新闻媒介众口一词地宣传‘自然灾害’,再加上强制性的思想‘教育’,‘三年自然灾害’这个被反复重复的谎言,终于变成了民众心目中习惯成自然的关于那个困苦年代的代名词。”“根据《中国水旱灾害》一书中1959年至1961年全国各省市干燥度距离平均值图,可以发现:1959年全国各省市干燥度距离平均值在正常变化范围之内;1960年全国干燥度略大于平均值,干旱范围比1959年略大,但干旱的程度减轻;1961年从全国来看属正常年份。因此,从干燥度距离平均值的分析中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59年到1961年期间中国经历了一场非常严重的全国性、持续性旱灾。”[5] 本文无意于论证需要气象学家研究的问题,只想引用國镓统计局、民政部编的《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以下简称《灾情报告》)中的史实进行说明。 中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包括旱灾、雨涝等灾害)灾害、洪水、地震等,1958年以前,自然灾害的程度基本为中等或以下。其中1954年的洪水灾害较大,但从受灾面积看仍“属中等水平”[6]。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6](p.378)。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的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的影响十分严重。 1959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卑,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的生长,黑龙江受旱达4寸—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等地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进入夏季,旱灾、洪涝情况开始对移。6—8月,出现以江淮流域为主的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已达821.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龙江地区突降暴雨,山洪骤发,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7—9月,东南沿海遭到5次台风侵袭,最高达12级,使120万公顷农田受灾。 1959年灾害种类繁多,在部分地区轮番发生。除旱灾、霜冻、洪涝、风雹外,还出现了建国以来并不多见的蝗灾、粘虫灾、鼠灾。 1960年,继1959年大灾害后,全国大陆除覀藏外又发生了建国后最严重的灾害,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50年来首位[7]。主要灾害是北方为主的持续特大旱灾和东部沿海省区的严重台风洪水灾害。 1960年1—9月,从1959秋季开始就缺少雨水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华北、西北地区持续大旱,有些地区甚至300天一400天未下雨,受灾面积达2319.1万公顷,成灾1420万公顷。其中,山东、河南、河北三个主要粮区合计受灾1598.6万公顷,成灾808.5万公顷,分别达整个旱灾地区的68.9%和56.9%。流经山东、河南的黄河等河流都长期断流,济南地区的800万人生活用水告急。进入夏秋,旱灾扩展到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南方地区。整个大陆地区除覀藏外旱灾面积达3812.46万公顷,是建国50年来最高记录。 1960年6—10月,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的台风和洪水灾害。5个月里台风登陆达11次,高于以往平均数近两倍。台风过境时间长达10小时—20小时,高于往年平均数三倍以上[6](p.379)。台风造成暴雨频繁、洪水泛滥,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11省受灾面积达993.3万公顷,直接死亡5000余人。山东部分地区30多天内降暴雨19次,平地积水3米—4米。东北辽河、太子河泛滥,流量为有史以来最大,淹没辽宁、吉林等地143.7万公顷,“鞍山、本溪等地区农田、村庄受到毁灭性打击”[6](pp.378,379)。 1960年3—5月、9月,东部和西北部发生严重霜冻灾害,波及11个省区,受灾面积138.1万公顷。3—9月,还发生了由南向北推进、波及21个省区的风雹灾害,受灾面积达392.26万公顷。 1960年大灾害不仅成灾面积超过以往,而且是在1959年受灾的基础上连续发生,危害更大。另一个特点是早、洪灾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泛滥,部分地区则持续干旱,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1961年,全国连续第三年发生特大灾害,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仅次于1960年,为建国50年来的第2位。成灾面积达2883万公顷,为1994年以前最高[7](p.35),其中1/4面积绝收(减产80%以上为绝收)。成灾人口16300万,也超过了1960年。 从1960年冬季持续到1961年3月下旬,黄河、淮河流域1300万公顷的农田遭受大旱,4—6月,旱情扩大到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年内全国旱区受灾面积达3784.6万公顷,成灾面积1865.4万公顷。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比1960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湖北省有67万公顷土地未能播种,河南省有73万公顷农田基本失收。4—5月,淮河流域遭受霜冻、大风灾害,淮北地区有375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损毁房屋504万间。 1961年4—6月,江南珠江、湘江、赣江、闽江流域两次普降暴雨,洪水决口,泛滥成灾,水淹10个县市城。7—8月,海河、黄河平原连降暴雨,发生严重水涝灾害,其中河北、山东部分地区灾情是百年未遇的,受灾面积达16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4%,近100万公顷农田没有收成。到9月,灾区有60万公顷土地积水未退,聊城、沧州有3500个村庄被水包围,280万人断粮,沧州专区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4.9%。7月下旬至8月,东北局部地区遭受暴风雨侵袭,山洪暴发冲人伊春市,交通、电讯中断,工厂停产。松花江流域7万公顷农田绝收。 1961年8—10月,东南地区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遭受台风袭击11次,其中12级以上的占9次,是建国50年里最多的[6](p.82)。淹没180万公顷农田,造成的如渔船损坏、房屋倒塌、海堤被冲毁、人口死亡等损失都超过了1960年。 1949  1998年受灾成灾面积曲线表    单位:千公顷   资料来源:据國镓统计局综合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1966—1969年统计数字原缺。 图1     由图1可见,1959—1961年确实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出现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已经多次提到这个判断,并不像金、王二文所断言的是后来才编造的。1960年10月29日,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这样大的灾荒那是我们开国十一年所未有的,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二十世纪记事起,也没有听说过。”[8]1961年9月,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一个“特别的理由”就是了解是否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他在分别会见毝澤崬、刘少奇时,几次问到这个问题。刘少奇认为:当前的“一连三年大灾”是80年来没有的。毝澤崬也同意说:“过去局部性旱灾有过,但全国性的没有。”他还指出,中国水利灌溉抵御旱灾的作用“还差得很远。中国几千年来,加上我们十二年的工作,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耕地有灌溉。其他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要逐步来。”[9]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生产力十分低下,综合国力很弱,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遇到持续三年特大严重自然灾害,出现经济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当时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68
发表于 2013-7-10 11:21 |只看该作者
[JXSA].Joffre 发表于 2013-7-8 08:27
7功3过
建国有功:推翻外国势力的干扰、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工业体系等
治国有过:谁都知道、还有为了一 ...

不平等条约都是在蒋介石手上废除的好么,没毝澤崬什么事

还有外国势力的干扰,二战打完中国还有什么干扰?如果说有美国充其量也就是和英法和美国一样的合作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1

好友

3292

积分

飞龙

69
发表于 2013-7-10 11:23 |只看该作者
大剑游侠阿豹 发表于 2013-7-10 11:07
那肉也经历了对印自卫反击,对俄珍宝岛,对美抗美援朝
我不是说服你,我只是指出来不要象鸵鸟一样把头埋 ...

8年抗战、4年内战。你给抹杀了?? 你用战乱时的人口增长率和寿命去对比和平时期的人口增长率的和寿命?
美国代购,欢迎访问http://shop65145635.taobao.comQQ:5422554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70
发表于 2013-7-10 11:25 |只看该作者
st_cuo 发表于 2013-7-10 11:21
不平等条约都是在蒋介石手上废除的好么,没毝澤崬什么事

还有外国势力的干扰,二战打完中国还有什么干 ...

转一个拆穿蒋介石“废除不平等条约”谎言的重量级文章给大家参考。

蒋介石评传 (作者:(美)汪荣祖、李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三节 谁废除不平等条约

一九七八年暑假前,一群台塆高中学生对高中历史课本第三册第九十八页及三民主义课本上册第三十二页有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时间,提出质疑。他们说:历史课本叙述废约时间为“三十一年十月十日”,三民主义课本叙述废约时间为“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两个时间不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九七八年六月八日,国立编译馆在各报公开答复,说:“‘三十一年十月十日’美、英‘宣布’撤销不平等条约,而正式与我签订平等互惠新约则为‘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故两书所述均正确。”这种答复,是很有问题的。因为“三十一年十月十日”只是美英两国通知废约的时间,尚未完成法律手续,又怎么能算呢?至于“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的新约,照国民党教科书和历史写法,认为是空前绝后的废除不平等条约“光荣纪录”,而且把这光荣纪录的功勋归之于蒋介石。不平等条约是蒋介石废除的吗?就让我们用公开的史料,检查检查吧。

先看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照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 出身的张其昀《党史概要》所抄,内容如下:

一、领事裁判权 美国与英国人民或社团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撤销,今后美英在中国领土内的人民或社团,应依照国际公法的原则及国际惯例,受中华民国炡椨的管辖。

二、使馆界及驻兵区域 美国与英国依辛丑和约所取得的特权,如使馆界、北宁路驻兵权等,一律撤销。使馆界的行政与管理,连同使馆界一切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均移交中华民国炡椨。

三、租界 美国与英国在中国的租界一律撤销,其行政与管理及一切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均移交中华民国炡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四、特别法庭 美国及英国在租界内的特别法庭,一律撤销。

五、外籍引水人等特权 美国及英国在中国各口岸使用外国引水人等特权,一律撤销。

六、军舰行驶之特权 美英军舰驶入中国领水之特权撤销。以后中国与它们两国之间,军舰互相访问时,均依通常国际惯例相互给予优礼。

七、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英国放弃其要求中国任用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八、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 美英两国人民在中国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权,一律撤销。

九、影响中国主权之其他问题 此次新约未涉及的问题,如有影响于中国主权者,应由中国与美英各国之间,依照普通承认的国际公法原则及近代国际惯例解决之。(页一七一〇至一七一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张其昀又综合写道:

自从三十一年双十节,美英二友邦自动对我声明,愿放弃在华特权,另订平等新约,历数月之商讨,中美中英新约于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正式签字。佳音广播,中外腾欢,当新约签订之日,我国民炡椨特颁明令,激励全国人民,淬砺奋发。……民心士气为之一振。(页一七二〇)

如果张其昀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我们自然要“淬砺奋发”,“民心士气为之一振”。但问题是,在我们又发又振的同时,是不是还要看看真相呢?真相是不是真的同条约一致呢?

照国民党的宣传,当然认为是一致的,所以一九七八年十月三十一日台北《中央日报》上说是“完全废除”,并且“从此,解除了中国近百年不平等条约的枷锁,而立于世界平等地位。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其光荣地位,即在世界史上亦有其光荣地位”。

但是,如果我们拿出九龙的地位出来,国民党又怎么解释呢?九龙明明是中国的领土,它在一八九八年被订了九十九年的租约,国民党怎么不要回来呢?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日,英国各报登出英国炡椨声明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帝国炡椨曾于一九三九年一月十四日、一九四〇年七月十八日,及一九四一年六月十一日公开宣布,准备于远东军事行动结束后,与中华民国炡椨进行谈判,以废除英国人民迄今仍在华享受之治外法权。帝国所与咨询之美国,亦曾发表相似之声明。帝国炡椨兹为强调其对中国盟友之友谊与联系计,决定就此事做更进一步之表示。……愿于最近将来与中国炡椨进行谈判……

但是声明归声明,在谈判时,九龙地位英国却不算在内,拒绝谈判。

蒋介石当时也摆姿态,暗示九龙如不在内,“则谈判可能破裂”。不料姿态刚摆好,陶百川主持的重庆《中央日报》就先泄了底,在社论《向罗斯福致敬》中,透露了中美、中英即将签约的消息,于是姿态就摆不成了。陶百川在《关于重庆中央日报一篇社论问题的更正与补充》(《传记文学》第二十八卷第一期)中,承认蒋介石“对该社论确表不满”,“认为泄漏外交秘密,饬将该报总编辑袁业裕先生交付军事审判,但并未罪及他人。袁君旋经叶楚伦先生保释,不了了之”。不过卜少夫在《布雷先生对一个新闻界后辈的关顾》(《传记文学》第二十八卷第四期)中,透露蒋介石发了大脾气,因中英美三国炡椨原约好在元旦同时公布,故有违信约,而且此事说明重庆的外交部不能保密。卜少夫说,陶百川“因此丢掉中央日报的社长”,董霖在《中英平等新约与收回九龙问题的补充》(《传记文学》第三十八卷第三期)则写道:

其实,中美、中英新约,虽有拟议定于一九四三年元旦在重庆、华盛顿及伦敦三地同时公布,当时中国炡椨因收回九龙问题与英国炡椨屡经交涉而不得结果,曾予英国驻华公使一印象,若九龙问题不解决,则谈判可能破裂。兹由一富有权威的中国国民党党报提早发表元旦签约消息,不啻使炡椨失去所谓“讨价还价的力量”,此亦为引起当局震怒的重要原因。当时驻英大使顾维钧奉召返国,参与其事,曾于所撰回忆录中提及此点,可供参考。

在英国坚持不谈九龙地位以后,蒋介石就屈服了。硬不起来的原因是:“不宜为九龙局部问题而致破坏全局,且于同盟国之形势亦多不利,故决定退让。”(见董显光《蒋总统传》)但是难以理解的是:英国租借地,北有威海卫,南有九龙。一九二二年华盛顿会议,“军阀”曾经要求收回各国租借地。当时英国允许退还威海卫租借地,至一九三〇年正式收回。所以还九龙的理由,已因威海卫一例而不能成立。蒋介石的“屈服”,再一次说明他“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本质。于是,九龙地位问题,就成了平等新约的一个最大讽刺。九龙收不回来,还叫什么收回租界呢?还叫什么“解除了中国近百年来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呢?所谓“光荣纪录”、“完全废除”,真相竟原来如此。

而且就谁首先废除不平等条约而言,无论事实上或形式上,蒋介石都无法不面对一项挑战,那就是汪精卫南京伪政权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行动。这项行动,发生在“三十二年一月九日”,正好比蒋介石早两天。早两天还只是就这次废除不平等条约而说的,其实,若照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三日汪精卫与日本人阿部在南京签的协定,明明“已有平等条约的形式”,那就早的不止两天而是两年了。(见傅启学《中国外交史》第二十四章)国民党的国立编译馆“不愿汉奸废除不平等条约废得比国民党早”,就只好篡改历史,硬把没签约的“三十一年十月十日”,张冠李戴起来,这当然是煞费苦心的,难怪高中学生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但是,就便是“三十一年十月十日”,还是落在汉奸后面,因为早在“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在“江宁条约百年纪念会”上,汪精卫就率先演说已将英美驱逐,已取消领事裁判权,已废除不平等条约了。因为汉奸都先发制人如此,所以十月六日的重庆《大公报》上,就趁美国总统特别代表威尔基 (Wendell L.Willkie)来中国时候,呼吁赶快跟进。于是十月十日,才有了宣布。但是宣布不是签约,当国民党赶到“三十二年一月十一日”与美英两国签约的时候,汉奸早就于“三十二年一月九日”向日本要回这些权利了。同年六月三十日,汉奸与日本再订了“日本交还上海公共租界行政权实施细则条款”,八月一日,正式从日本人手里收回租界,并把这一天作为“复兴节”。

汉奸的这一行动,使蒋介石大感遗憾。在日记上说:“日汪先行发表伪废除不平等条约,殊为遗憾。一般人士虽明知伪约为儿戏,然而中美新约继其后发表,未免因之减色。”(《蒋总统秘录》第十三册)英美拖到这年才放弃不平等条约,其实做的,只是顺水人情、空头人情而已。傅启学《中国外交史》中曾有论列,他说:“是时英美在华的势力和地位,已完全被日本侵占。在三十一年的太平洋战争,是英美的惨败年。香港、新加坡、马来半岛、菲律宾、荷印、越南、泰国、缅甸等地,都被日本侵占。英美当时放弃的在华特权,是已经丧失了的特权,对中国是‘惠而不费’,所以英美这项措施,是最贤明的措施。”剑桥中国史的作者亦认为一九四三年初,西方國镓与蒋介石炡椨签订废除不平等条约,是一象征性的举措,以反制日本反英美帝国主义之宣传。(见Cambridge Hist〇ry 〇f China,V〇l.13, Pt.2,P.533)
但是,汉奸的快马加鞭又不止此。他们不但跟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并且跟意大利也废除了。王世杰、胡庆育在《中国不平等条约之废除》一书里说:

民国三十二年一月九日,日本炡椨与南京伪组织签订协定,规定将北平使馆界之一切行政权与所有公共及日本租界早日交还伪组织,日本人民所享受之治外法权,则予取消。同月十四日,意大利炡椨亦发表同样之声明。

但是,汉奸的快马加鞭还不止此。他们不但跟日本、意大利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并且跟法国也废除了。维希炡椨于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宣布放弃治外法权、交还租界,并将宣言同时通知重庆与南京,且于五月中旬与南京汪政权签订协定,将平、津、沪、汉口、广州等地租界移交给汪精卫。蒋介石抗议无效,法国维希炡椨更于一九四三年七月二十二日与汪政权签订“法还沪租界协定”,交出上海法租界。蒋介石一怒之下,于八月一日与维希炡椨断交,并于八月二十七日承认戴高乐的流亡炡椨。但戴高乐并不承认蒋介石单方面宣布取消法国在华不平等权利,不过同意以订立新约的方式废除之。于是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底,蒋介石还要与法国商谈这个问题,更拖到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八日,中法新约才正式签字。可见汉奸的爱国戏,演得比蒋介石又早又快。在中法关系上,蒋介石同法国签平等新约,远落汉奸三年之后,国民党的“光荣纪录”、“完全废除”,真相竟原来如此?。

蒋介石废除不平等条约不但落在汉奸后面,并且落在“军阀”后面。前面说到日本、意大利、法国的废除不平等条约是汉奸完成的,比蒋介石要早得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以德国、奥国为例。“军阀”在一九一七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国民党在南方极力反对,但是参战可以把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最后证明了“军阀”比国民党判断正确,与德国、奥国的不平等条约,就因此作废了。不但废除不平等条约是由“军阀”开始的,即使订立平等新约,也是由“军阀”开始的,那就是“中德平等新约”,于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日订立。德国声明放弃在华一切特权。可见自一八四二年来,第一次缔结平等新约的是北洋军阀,而非蒋介石的国民党,要比国民党的中美、中英平等新约早十一年。

再以苏联为例。苏联早在一九一八年七月四日,由外交部长齐采林(G.V.Chicherin)对苏维埃第五次会议提出报告,说将对中国撤废沙皇炡椨对东北的各种压迫,和它在中国和蒙古的治外法权,放弃沙皇炡椨以各种口实对中国人民所加的负担,撤回沙皇炡椨对于驻在国的领事馆所设的武装部队,并将中国各种赔款中的俄国赔款交还中国。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加拉罕(Le〇 Karakhan)签署的宣言,就是根据齐采林这个报告。其中说:“苏维埃炡椨不要求任何补偿,而交还中东铁路,以及一切采矿权、伐木、开采金矿,及其他为沙皇炡椨、俄国军人、商人和资本家从中国取得的权利。”接着就是中苏两国的谈判,而主其事者,就是顾维钧。董霖在《顾维钧与中国战时外交》(《传记文学》第三十一卷第二期)写道:

关于废除不平等条约,顾氏屡将中国之愿望诉诸一九一九年之巴黎和会及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之华府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奥两国因战败而丧失在华特权。惟最早由外交途径而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由顾氏主持。彼以中国外长资格与苏联特使加拉罕于一九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签订中苏协定,附有宣言、换文,同意解决两国有关问题之普遍原则。该协定包括事项甚多,其最重要者为取消中国与帝俄签订之各项条约合同等:“依一九一九及一九二〇年苏联炡椨所发宣言之精神,以平等、互惠及公道为基础”,另订新约;苏联炡椨承诺废除所有帝俄与第三國镓签订有碍中国权益之条约等,并相互保证不与他国签约有损中苏两国任何一方之权益。日后中苏关系虽多变化,但“顾加协定”确开中外平等订约之新纪元。

再以比利时为例。董霖写道:

顾氏在外交上另一果敢举动乃为宣告一八六五年十一月二日之中比条约失效。比国曾凭此约,援引最惠国条款,得于中国拥有片面权益,但约期将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日届满。中国炡椨因而通知比国议订新约以代旧者,但对方则以该约第四十六条为根据,认为只有比国有权要求修改。当顾氏于一九二六年十月重主外交时,亲自处理此事,建议比方在议订新约期间,商订一临时协定,不意未被采纳。中国炡椨嗣因此案久悬不决,毅然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六日颁发明令,宣布一八六五年之中比条约失效。

后来,国民党在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日与比利时签中比新约的时候,已经晚于“军阀”十七年;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与苏联签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时候,已经晚于“军阀”二十一年,并且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绝非平等新约,是典型的卖国条约。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由此可见,整天被国民党骂的“军阀”,他们并没像蒋介石那样丧权辱国;他们废除不平等条约,也远在蒋介石之前。上面所说他们与德国、奥国、苏联、比利时的关系,就是铁证。其实,这些还只是荦荦大者,至于细节就不必细表了。(详阅李敖《蒋介石研究五集》,页二〇一)如果一一探讨起来,我们会发现“军阀”的苦心,可真令我们起敬。以收回上海会审公廨为例,便可见一斑了。

外国领事的会审权,始于一八五八年中英天津条约。普通华洋间民事案件,大都由知县与领事会商了结。至于华人在租界内犯罪,由租界警察送交知县审理,由领事会审。但租界设有会审公堂的,情形就比较复杂。一八六九年四月二十日,上海道与英、美领事缔结《洋泾浜设官章程》。开始设立公共租界会审公堂,不久法租界也成立会审公厅,分别专理上海租界内华洋诉讼,华人为被告案件,概由外国领事派员会审;至于纯粹华人民刑案件,仍由中国厅员自理。辛亥革命发生,上海道不能执行职务,领事团乘机于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十日,接管会审公堂,中国厅员亦由领事团委派。从此不但涉外案件要会审,就是租界内的纯粹华人案件,也要会审了。外国领事握审判大权,虽经中国多次抗议,也没结果。

直到一九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在“军阀”孙传芳的主持下,才订了《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暂行章程》,将上海公共租界原有的会审公廨改设临时法院,凡界内民刑诉讼案件除属于各国领事裁判权者外,均由临时法院审理,法官也由江苏省公署任命。上海关系各国领事同江苏省公署缔结这一章程,同意在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起生效,曾实施了三年。法院中任命的推事像徐谟、像吴经熊,都是同国民党挂钩的人,蒋介石可有这种“军阀”的度量吗?

何况,蒋介石后来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也得利于“军阀”所用人才的余荫。早在一九三三年,波拉德(R〇bert T. p〇llard)在《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一年的中国外交关系》(China’s F〇reign Relati〇ns l917—1931)里就指出:

在军阀主义流行的时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差不多完全只由一小部分很熟悉国际公法有外交经验及通晓国际情形的相当人物所定夺。这些外交官员中,有许多曾在中国教会学校毕业的。有几位是曾在美国英国或其他欧洲國镓大学里得到高等学位的。实际上他们都能操一国或几国语言。所以内阁和党系可往复调动,各省也可任由以前的土匪去当政,可是外交部同外交官员,却始终是在这种留学阶级的青年们手里。他们曾在巴黎与华盛顿会议里,声诉本国的怨嫌。他们决心要努力达到中国应受主权国待遇的原则。因此,在南京炡椨一部分所成功的事业中,他们曾培植其基础。

正因为“军阀”有度量让职业外交家去办外交,所以中国能以弱国办外交,办得并不逊色,并且为国民党“培植其基础”。最后,当国民党的局面愈来愈小的时候,蒋介石发明了以军人或党棍当大使、办外交的菜事。终于,就连“军阀”培植的一点点基础,也被蒋介石给糟蹋掉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综合上面这些真相,我们便看出来,国民党口口声声说他们最早废除不平等条约、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只有他们废除不平等条约、别人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等等,是完全与历史不符的;相反的,蒋介石自己订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像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等等,其丧权辱国的程度,连清王朝、“军阀”、汉奸都干不出来?选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光荣纪录归之于蒋介石、归之于国民党,乃是歪曲历史。

我们还要指出的是,蒋介石炡椨与西方國镓“象征性”地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之后,又另订不平等条约,岂仅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而已。蒋介石为了打内战,于一九四六年就与美国签订各类条约、协定、谅解达十三项之多,以换取美方的军援与经援。这些新的不平等条约,包括中国全境对美开放、允许美军驻扎和使用中国基地与设施、美商在华享有与中国人相同的经济利益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个商约事实上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方面的权利允诺与最惠国待遇,实际上恢复了美国人在中国沿海以及内河航行权利、破坏了关税自主,而且还新增了允许美国军舰任意行驶的特权。类此皆以法律的形式,使美国在华特权合法化。蒋介石居然说是“采取平等互惠的原则来签订的”。(见《苏俄在中国》)当然从文字层面来看,双方好像是互惠的,但实际上,当时中国不可能占有美国市场,更不可能派军舰去美国,所以本质上绝对是让美国片面独惠的、丧权辱国的。而《中美商约》之后,又签订了包括《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在内的一连串不平等协定。蒋介石又何以自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71
发表于 2013-7-10 11:32 |只看该作者
落红不是无情物 发表于 2013-7-10 11:23
8年抗战、4年内战。你给抹杀了?? 你用战乱时的人口增长率和寿命去对比和平时期的人口增长率的和寿命?

三年抗美援朝被你抹杀了?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被你抹杀了
主要问题是那肉HOLD住了,
常凯申没有HOLD住,能力不行,比不上那肉
三次围剿那肉失败你能怪谁
那肉为什么能带来和平时期,常凯申为什么不行
和平时期是那肉带来的,怎么不能比常凯申的战乱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0

好友

4150

积分

飞龙

72
发表于 2013-7-10 11: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剑游侠阿豹 发表于 2013-7-10 11:32
三年抗美援朝被你抹杀了?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被你抹杀了
主要问题是那肉HOLD住了,

这就是你无理取闹了
对印自卫反击完全是局部战争。不牵扯到内地的。和日本人全面入侵不可同日而语。你不会意淫阿三打进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0

好友

4150

积分

飞龙

73
发表于 2013-7-10 11: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剑游侠阿豹 发表于 2013-7-10 11:32
三年抗美援朝被你抹杀了?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被你抹杀了
主要问题是那肉HOLD住了,

还有围剿已经成功了。红军最后只剩3000人
要不是日本人帮忙张学良这个逆贼肯定没老毛什么事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74
发表于 2013-7-10 11:49 |只看该作者
奇迹涵涵 发表于 2013-7-10 11:36
这就是你无理取闹了
对印自卫反击完全是局部战争。不牵扯到内地的。和日本人全面入侵不可同日而语。你不 ...

我无理取闹什么
同样是战争啊
TG3个月就差点干到新德里了
战争一样需要动员,腊肉怕遭受MD干涉才退了
我说常凯申怎么那么无能呢,手持中央大义名
连群叫化子都打不过,38年日军侵华之前,
整个國镓还不是稀巴烂一样,
偏偏还有那么多舔肛吃屎的假装看不到
5次围剿都剿不掉
还把这归结到战乱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75
发表于 2013-7-10 12:00 |只看该作者
奇迹涵涵 发表于 2013-7-10 11:38
还有围剿已经成功了。红军最后只剩3000人
要不是日本人帮忙张学良这个逆贼肯定没老毛什么事情的

红军长征出发时,各路军总数近三十万人(约二十八万多人,含中途招收的),到达陕北不到三万人(约二万八千人)。四方面军人枪最多,有一万余人。中央台说到达陕北有五万多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节目主持人的历史知识严重示足,不知道他听的是那个专家说的?以四方面军为例,张国涛挥军南下进攻四川时有八万多人,失败后再次北上时只有四万多人,(奉军委命令)组成西路军入宁夏,损失二万五千多人(从新疆回陕北----由李先念指挥有七百多人,国共合作后,从宁夏马军中要回几百人),只剩余一万多人。毛指挥的八千多人先行出发北上的红军,到达陕北时只剩下四千多人。总起来说一、四方面军会合时近十万红军,到达陕北时不到二万人(有一种回忆说是一万五六千多人)。各位可以参照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出的各种回忆录,也可以参照各位高级将领(文化水平较高的--他们记录的数据较可信)。回写历史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查,现在有一些人不肯遵循历史事实,喜欢随便按自己愿望来写,把历史事实给搞乱了,这很不好。中央台说的到达陕北红军有五万多人,这种说法错在哪里?是把到了陕北后的红军经过不断扩军后的数据当成了长征的红军,即使这样也不正确,因为红军改变成八路军时的人数也不过四万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76
发表于 2013-7-10 12: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蒋公当政的中国是动荡的中国
31年日本人就进来了,然后军阀互相打了几年,然后共匪又成立了个瑞金政权捣乱
和49之后的没可比性
毛在49到76完全是灾难,看看这几年周边國镓的发展就知道有多失败,还饿死几千万,一个中国被女人玩得团团转,还不给人家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77
发表于 2013-7-10 13:01 |只看该作者
songboss 发表于 2013-7-10 12:41
蒋公当政的中国是动荡的中国
31年日本人就进来了,然后军阀互相打了几年,然后共匪又成立了个瑞金政权捣乱 ...

别扯什么动荡了,老毛那时候不动荡
外有俄美台塆,内有特务土匪
你就扯扯5次围剿,
第一次10W对4W;
第二次20W对3W+;
第三次30W对3W+;
第四次50W对5W;
第五次100W对10W;
你说你要无能到何种地步
猪都能上树了你还剿不了共
一群废物点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78
发表于 2013-7-10 13:05 |只看该作者
songboss 发表于 2013-7-10 12:41
蒋公当政的中国是动荡的中国
31年日本人就进来了,然后军阀互相打了几年,然后共匪又成立了个瑞金政权捣乱 ...

常凯申就是无能,废物,蠢货
心狠手辣才能做皇帝
常凯申这种
经济不行
军事不行
整天靠美帝贷款过日子
从来不为老百姓考虑问题
被尼玛一群渣捧成了救国之主
遭不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4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79
发表于 2013-7-10 13: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对铁了心要黑一个人来说,你跟他说什么都是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6

好友

1413

积分

龙骑士

80
发表于 2013-7-11 11:16 |只看该作者
大剑游侠阿豹 发表于 2013-7-8 15:20
把你放蒋毛日混战的时候呢

同意 Berush
放蒋毛混战还有机会去香港
当然,信息未必能到底层民众那
http://ally1818.taobao.com  时尚女装淘宝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589

积分

坦克

81
发表于 2013-7-11 11:20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站在西方人权视角看待,那肯定过错打。如果是从國镓长久治安的角度来说,肯定功大于过。从很多地方能看出来,毛是有很重的帝王思想的,他觉得为了大局牺牲一部分人是能接受的。功大家都知道,主要是领土和政治格局,要说玩战略历史上还没几个人达到这程度。过也很明显,大跃进导致饥荒,文革等,基本上建国20年都是白玩。功过各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589

积分

坦克

82
发表于 2013-7-11 11:22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人觉得常凯申这种无能,废物,蠢货是中国救世主的话,那真是无语。换一个人中国好不好不知道,但毛肯定比常凯申这废物好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66

积分

机枪兵

83
发表于 2013-7-11 11:45 |只看该作者
SC_Neo 发表于 2013-7-11 11:16
同意 Berush
放蒋毛混战还有机会去香港
当然,信息未必能到底层民众那

当时的香港可不是现在的香港
你要熬到1970年才能享点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

84
发表于 2013-7-11 12:01 |只看该作者
非灌水機,純正手動輸入,管理員明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85
发表于 2013-10-10 08:20 |只看该作者
毛粉逆袭了啊,毛粉不趁机会来句毛主席万岁吗?

本来想投个五五开的,看这个形势,还是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86
发表于 2013-10-10 08:44 |只看该作者
奇了怪了,这个帖子居然没人报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0

好友

7万

积分

仲裁者

悠闲ing

87
发表于 2013-10-10 08: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你们这是要做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88
发表于 2013-10-10 09:30 |只看该作者
对党而言7攻3过
对國镓而言0攻10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9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2013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89
发表于 2013-10-10 09:46 |只看该作者
客观的说,TG在如果敢于承认历史错误,我就不会sir this way了。主要老鸡吧隐着藏着怕别人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

好友

8万

积分

仲裁者

gg复gg,只为日ziyi

90
发表于 2013-10-10 09:47 |只看该作者
各种转帖各种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7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