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CI)_Dp_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上次说现代中国人数学完爆西方人数学

[复制链接]

7

主题

1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31
发表于 2013-5-23 10:44 |只看该作者
说起这帮人的爱国热情,比国内愤青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32
发表于 2013-5-23 10:54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觉得这说明中国人的聪明!但不能说明中国教育体制成功,只能说有些先进的地方。比如中国现行的9年义务制教育我觉得很好。
不过高中三年确实有点问题,对普通同学来说科目过多过深,而对那些有一定资质的学生来说,又太浅太过费时。毕竟16-18是青春期,精力旺盛,吸收力极强的时候,却花费太多的时间在高考题海和一些基本的概念。
老美在中学时间就可以提供选修,帮助这方面有所特长有所追求的学生给予支持。除了这点,老美的教育还有一点比较重视人文艺术社科,这点DPR不会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主题

2

好友

4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administrator

33
发表于 2013-5-23 11: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nfeng1314 于 2013-5-23 11:24 编辑

http://news.sina.com.cn/o/2013-05-19/011927162342.shtml

张益唐是个对数字“极其敏感”的人,他能把大学同班同学的出生日期背得“滚瓜烂熟”,并在每个人过生日时发去一封祝福邮件。

  同为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数学系第一批学生,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沈捷就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但他发现,七八年前张益唐突然“消失”了。因为,从那时起,他再没收到过张的生日祝福,“给他发邮件也没再回过”。

  5月16日,张益唐的邮件突然来了,只有一个单词:“谢谢”。在接受报记者采访时,沈捷回忆说,此前一天,他和夫人就张益唐在孪生素数方面取得的突破向他发去邮件道贺。

  孪生素数猜想,有了重大突破

  5月14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报道张益唐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这一研究随即被认为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终极数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人认为其对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 1+2”证明。

  在此之前,“年近6旬”的张益唐在数学界可以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多年前曾与张益唐接触过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也以为“他早从数学圈消失”了,蔡说已经“近30年没他的消息了”,没曾想“他突然向孪生素数猜想走近了一大步”。

  素数是指正因数只有1和本身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正整数,“孪生素数”则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例如3和5,17和19等。而随着素数的增大,下一个素数离上一个素数应该越来越远,故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猜想,存在无穷多对素数,他们只相差 2,例如3和5,5和7,2003663613×2195000-1和2003663613×2195000+1等等。

  这就是所谓的孪生素数猜想,它与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让无数数论学者为之着迷。

  数学家需要做的,是一个证明!

  然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的“弱形式”是否成立,用《数学文化》主编、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院长汤涛的话说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正数,使得有无穷多对素数之差小于这个给定正数,在孪生素数猜想中,这个正数就是2。

  张益唐找到的正数是“7000万”。

  尽管从2到7000万是一段很大的距离,《自然》的报道还是称其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如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数论教授DanGoldston所言,“从7000万到2的距离(指猜想中尚未完成的工作)相比于从无穷到7000万的距离(指张益唐的工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此前,Goldston及其两位同事提出,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16的素数对,给这项猜想写下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该推论尚不知如何证明。

  5月13日,张益唐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了他的这项研究进展。《自然》的报道称,如果这个结果成立,就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换言之,张益唐将给孪生素数猜想证明开一个真正的“头”。

  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张所做的工作,相当于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9”,“开启”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接下来科学家们陆续证明了“7+7”、“6+6”……直到46年后的陈景润证明攻下离“1+1”一步之遥却或是最难的“1+2”。

  昨天,沈捷在武汉参加国际数学模型与计算研讨会时告诉记者,他从会上获悉的评价是“这可以说是华人数学家有史以来证明最好的结果。”

  任教美国无名大学,还是个“临时工”

  张益唐在北大的研究生导师、著名数学家潘承彪听闻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他随即给蔡天新发信并附上审稿人、美国科学院院士IWANICE的评价:证明无误、非常漂亮,相信不久会有很多人把“7000万”这个数字“变小”……

  根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与精算学系助理教授王若度的说法,世界顶级数学期刊《数学年刊》(AnnalsofMathematics)将准备接受张益唐作出证明的这篇文章,审稿人还评价“其证明是对的,并且是一流的数学工作”。

  学界沉浸在一场重大发现的狂欢中。

  与此同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除了这篇自然报道,不管是通过哪种搜索引擎,都很难找到有关“张益唐”个人的信息

  “张益唐,华人数学家。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攻读本科,1982年读硕,后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任教”。5月15日,也就是自然杂志报道发出的第二天,不知在哪位网友的编撰下,这位被称作“一夜成名”的科学家有了这样的百科介绍。

  当天,北京大学官网证实了这一信息,并称“北大数学科学学院78级校友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然而,针对张个人经历的介绍也是只言片语。

  很明显,张益唐从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在普渡攻读博士学位后,这位数学研究者去干了什么,则鲜为人知,甚至“连他现在是哪国国籍我都不知道”,沈捷说。

  即使是在衡量基础研究的论文阵地上,张益唐也显得异常“低调”,在国际数学领域重要的检索系统ZentralblattMATH数据库中,他名下只有两篇文章,一篇是1985年发表在国内的《数学学报》上,另一篇是张2001年在美国时发表在《DukeMath》上。

  这也被一些学者分析是“张益唐到目前仍然没有拿到美国大学终身教职”的原因。昨天,新罕布什尔大学向记者证实了张益唐的教职为“讲师”(lecturer),并已经在该校数学系“待了将近十年”。

  美国的“讲师”说白了就是临时教学职位,“收入比起同资历教授(包括助理教授)差很多,教学任务也远远比教授们重。”王若度说,“从科研上来说,则是完全得不到任何支持。例如我所在的学校,讲师往往由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来担任,教学任务是普通终身教职系统内教员的两三倍。”这意味着,张益唐的科研时间“很难得到保证”。

  要么沉寂,要么让学术界惊艳

  “他就是执着于攻大难题,不肯干小的。”张益唐的另一名同班同学、著名作家王小东说,“我认为他是唯一一个数学天分比我高的同学。曾十分坎坷,现在终于有了成就!”

  这一点与沈捷的印象一致,他和大学时住在其隔壁宿舍的张益唐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据他回忆,当时,不管是上课还是考试,年龄比他大4岁的张益唐总是“领先一截”,“他很爱自学,我们难题解不出来,都找他”。

  沈捷说,他虽然很有才华,但更靠自己的汗水,如果说一个天才做出这样一个成果,或许是碰巧,但他不一样,“他可是一直在做这个!”而且,“他读书很多,对历史很有见解”。

  至于经历上的“坎坷”,则是去美国以后的事了。

  沈捷回忆,在普渡大学攻读博士时,张益唐师从一位代数几何方面的华人学者,“他其实最感兴趣的还是‘纯数字’,就像数论,但他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我猜想多半是因为出国前不太懂国外(在专业上)的安排。”沈捷说。

  然而,在作博士论文时,“不服输”的张益唐还是选择了被称作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克比猜想”。

  最终,他做出一个“结果”来,但“并未发表”。沈捷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里,张益唐最终拿到了普渡大学的博士学位,但博士论文“因为自己不满意而没有发表”。

  那年是1992年,是沈捷眼中张益唐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找工作四处碰壁,就因为没做出短期的好成果来”。

  沈捷记得,张益唐毕业以后,把全部家当放到房车里,便开着车去多个大学一边求职,一边“讲这个结果(指雅克比猜想的成果)”。其中一段时间,张益唐还来到沈捷当时任教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他住我这边的那段时间,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追求‘完美’的性子,有一位教授评价他做出的是雅克比猜想证明中最好的一个,但因为其中一个细节未完全搞清楚,就被他看作是‘一般的成果’,死活不愿意发表。”

  当时,包括王小东、沈捷在内的同班同学还知道的一件事是,曾任他们数学系主任的著名数学家丁石孙“非常看重张益唐”,并“力邀他回北大”,但张最终还是没回来。

  沈捷后来了解,“有人说他是要面子,我觉得他是不甘心,自己觉得没做成一些成绩就回国,太不甘心。”

  他并非陈景润式“性格孤僻”的数学家,沈捷告诉记者:“他尽管有一点自负,毕竟很聪明,但是他待人很亲和。在我看来,他除了太痴迷于数字,其他和我们都一样。”

  事实上,在今年5月1日,新罕布什尔大学就在其官网登出了张益唐要发表孪生素数这一成果的消息,上面写着:经过多天数学界的持续关注,张益唐更愿意回到他此前“不为人所注意”的状态。

  “我其实是个害羞的人。”张益唐说。

  (中国青年报)
屌丝的店 http://1978bar.taobao.com/ 专营各类男士钱包 单肩包 冬天会上皮衣 手套等各类皮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2

好友

39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34
发表于 2013-5-23 12:40 |只看该作者
话题太高端,屌丝干捉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35
发表于 2013-5-23 13:32 |只看该作者
要是哪一天中国大学也这么牛b,那就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第三代火影

Rank: 7Rank: 7Rank: 7

36
发表于 2013-5-23 13:37 |只看该作者
术业有专攻!
天自苍茫云气重,山入飘渺烟水浓。
千古悠悠无一人,野鹤孤飞万象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爱新觉罗 该用户已被删除
37
发表于 2013-5-23 13:5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1

好友

5956

积分

飞龙

38
发表于 2013-5-23 14:18 |只看该作者
呵呵~恽之玮当年可是IMO金牌选手啊,对了,他有没有参加普特南比赛?
官方认证真心大熊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

39
发表于 2013-5-23 15:19 |只看该作者
非灌水機,純正手動輸入,管理員明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2

主题

5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40
发表于 2013-5-23 15:24 |只看该作者
顺便说一下,上次写了那篇科普文章之后,接到好几个民间科学家发我的什么猜想的证明,看收件人列表,他们同时还发给田刚、丘成桐等数学家,还有微博上比较火的两个数学科普健将蔡教授和汤教授,我真是无语了。

这是要说明田刚、丘成桐明显不如数学奇才DPR??????
齐B小短裙,齐B小短裤,齐奶小马甲我的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647

积分

坦克

41
发表于 2013-5-23 15:28 |只看该作者
厉害又能怎样,国内环境是劣币驱除良币!纵使你再优秀也不会有用武之地!纵使你再努力也比不上后台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G F Y

战队
=Y.J=
种族
Protoss
42
发表于 2013-5-23 15:31 |只看该作者
额。。数学不好的默默飘。。。
Frank !Go fuck yourself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

好友

180

积分

机枪兵

战队
Star.
联赛ID
neo
种族
Protoss
43
发表于 2013-5-23 15:34 |只看该作者
myths 发表于 2013-5-23 15:28
厉害又能怎样,国内环境是劣币驱除良币!纵使你再优秀也不会有用武之地!纵使你再努力也比不上后台硬!

至少个人厉害了,关国内什么事情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版主

大元帅

Rank: 7Rank: 7Rank: 7

战队
SCI
种族
Protoss

2009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44
发表于 2013-5-23 15:55 |只看该作者
怕娃落地 发表于 2013-5-23 10:24
在国内受教育 在国外搞科研。。
如果你的师兄最终拿了菲尔兹奖,提到最多的应该是他们目前所在的大学而不是 ...

这不好说,国人出去做学问目前来说是个暂时不好改变的势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版主

大元帅

Rank: 7Rank: 7Rank: 7

战队
SCI
种族
Protoss

2009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45
发表于 2013-5-23 15:58 |只看该作者
牛clear 发表于 2013-5-23 10:54
我倒是觉得这说明中国人的聪明!但不能说明中国教育体制成功,只能说有些先进的地方。比如中国现行的9年义务 ...

老美的中学价值观其实挺单一的 就是打橄榄球的最好(女生是拉拉队员)

其他运动次之

剩下的都是nerds,没性生活的。

这种模式里能出来什么好人文艺术社科科学人才是很罕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版主

大元帅

Rank: 7Rank: 7Rank: 7

战队
SCI
种族
Protoss

2009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46
发表于 2013-5-23 15:59 |只看该作者
u2-bono 发表于 2013-5-23 15:24
顺便说一下,上次写了那篇科普文章之后,接到好几个民间科学家发我的什么猜想的证明,看收件人列表,他们同 ...

当然不是,我是觉得民间科学家真是无的放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1081

积分

龙骑士

47
发表于 2013-5-23 16:11 |只看该作者
楼主水平怎么样不好评价,但是唯血统论的腔调怎么也算不上现代化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4

主题

5

好友

3078

积分

飞龙

48
发表于 2013-5-23 16:42 |只看该作者
现在所有专业都商业化了 数学也一样 没人专心搞学术   中国出不了顶级数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

好友

5194

积分

仲裁[复制]

49
发表于 2013-5-23 16:50 |只看该作者
还是DPR威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2

好友

4052

积分

飞龙

50
发表于 2013-10-28 16:45 |只看该作者
郁彬老师在概率论影响挺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9

好友

3366

积分

飞龙

51
发表于 2013-10-28 17:28 |只看该作者
额。。数学超不好的默默飘。。。
属于你的永远都在,如果可以此生都用我的好来偿还前世欠你的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1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大和

52
发表于 2013-10-28 17: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屌炸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53
发表于 2013-10-28 20:58 |只看该作者
能和DPR上同一个论坛真是深感荣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54
发表于 2013-10-28 21: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贴要不是dpr发的话,肯定会被喷成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55
发表于 2013-10-28 21:12 |只看该作者
我只想问一下楼猪如果说中国数学发展的已经比较牛逼了,出现了一批数学家,那想必数学最好的氛围和成长环境应该也在中国
为什么你提到的都在国外?
我爱你。。kiss y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56
发表于 2013-10-28 21:2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hbike.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57
发表于 2013-10-28 22: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楼上很多人语文不及格啊,先看懂黑猪的意思,再来发帖质疑好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4万

积分

大和

58
发表于 2013-10-28 22:3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73

积分

农民

59
发表于 2013-10-28 22:52 |只看该作者
楼主自己的成果呢,天天这个牛逼那个牛逼的,楼主就是杂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守护魔 该用户已被删除
60
发表于 2013-10-28 22:5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6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