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55
- 帖子
- 7739
- 积分
- 20888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5-7-10
- 最后登录
- 2015-3-2
- 在线时间
- 6550 小时
|
切糕一下子火了,很多人都在议论,但是我看到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切糕,作为一个新齤疆人,我来告诉大家一些关于切糕的真相:
切糕也叫玛仁糖,这是我们新齤疆南疆维吾齤尔族人民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名族特色食品。其口味纯正,口感香醇,酸甜适度,清香袭人,甜而不腻,又营养丰富,无任何人工添加剂,是地道的纯天然无公害食品。在我们和田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其实关于核桃玛仁糖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两位夫妇,夫老多病,妇相貌丑陋,不能生育。突一夜做梦,梦见一老神仙告知:“向南有圣树,取果实与金谷同食。”夫妇俩寻找了三年找来和田的核桃,与玉米同食。妇面容娇丽,夫身健力强。不久生育一子,子考中状元。核桃玛仁糖以其神奇功效流传至今,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
因为成本高,工艺复杂,所以即使是在我们新齤疆本地也只是作为庆祝节日或者特殊日子里的食物,算是一种比较奢侈的食品。大家可以在网上看一下平牌的玛仁糕是怎样标价的,500g的标价一般在80-90元不等,也见过760g装180元的。
天价切糕倳件的估价为什么能在立案时成立,因为不管当事人卖的切糕是好是坏、这件事情性质是否恶劣,切糕本身的价值某种程度上是没办法改变的。
强买强卖和漫天要价这种行为实际上在中国各地都普遍存在,我和同学都曾经遭遇过这种事情,个人觉得这的确是一种恶劣的现象,也无法否认有新齤疆人卖玛仁糖强买强卖这一点而且既然发生了那就肯定存在这种事儿,但是我并不觉得现在一些极端的黑维吾齤尔族、新齤疆人这种行为是合适的,换句话说一件事情如果牵扯到地域歧视上本来就容易变得敏感,如果变成民族歧视,就会伤害民族感情。
这个倳件最初的报道就很有问题:“村民凌某在购买新齤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
这里用了“新齤疆人”这个词,其实很容易引起误会,在最初人们都对这件事有质疑的时候就罩上地域性、针对性的色彩。
我们抵制的应该是强买强卖的现象,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过度渲染、抹黑。
接下来解答一些大家的问题,很多人说切糕里掺水银来增重、防腐。其实这是谣言,汞可比神糕贵多了,切糕压秤是因为制作过程压的结实,坚果的缝隙里面灌满了糖稀。大部分人按照对沙琪玛和发糕密度的印象,想当然的去估算它的重量。切糕含糖量非常高,所以不容易变质。
切糕做的这么密实,这不是专门为了骗你才这么去设计,它是一种传统食品,西域人长途跋涉路途中的压缩干粮,携带方便,营养成分齐全(相对馕饼),单位体积热量高。
希望各位吧友能理智的看待这件事,强买强卖是不对的,但是不要模糊焦点,过度的去渲染和抹黑,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