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441
- 帖子
- 3933
- 积分
- 66660
- 阅读权限
- 90
- 注册时间
- 2005-7-26
- 最后登录
- 2015-5-31
- 在线时间
- 10371 小时
|
我觉得不那么简单。。
经济上抵制就是相互的。。 中国不买日本的,日本也不买中国的,而且必须长期的坚持。
也就意味着有中日优势的东西,双方都不能用,而只能用相对贵的或相对差的。
中国的优势应该制造成本低,但现在人民币升至和工人的工资一直在提高,所以未来趋势上我觉得优势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
日本主要靠出口,电子,机械,汽车,家电,零售业都在中国赚钱,而且资源也要从中国进口。
如果相互抵制那在经济上双方损失都是巨大的,中日两国应该没有人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吧。。。。
但具体谁损失大,我没见过谁能说清的。。。
我对汽车制造业比较熟悉,简单说下整体的供应链。
假如按LZ说的,一汽丰田 逐渐被抵制。
那作为汽车的主机厂的上游就是各个零部件的供应商(大部分都中国企业和在中国合资的企业),这些供应商生产零部件,制作模具等设备,供应商的上游是原材料企业,还有钢铁企业,再往上是煤炭企业。
主机厂自身需要大量员工生产、管理、销售,采购、开发等等。
主机厂下游就是销售环节,售后配件、4s店、维修店。
然后这个整个供应链里有的更重要的还有物流环节,每个零部件、到汽车,都要有运输,仓储。
而一汽丰田应该中、日各50%控股,也就是知识产权是日本的,中国人出地,出人。赚了钱对半分。
一个汽车厂简直解决了大量中国人的就业问题,也能让企业和地方挣到钱,这就是每个省都原意发展汽车业的原因。所以我觉得抵制日货的话在汽车业是不划算的。。
当然按照lz的计划,可以让大众或者国产品牌逐渐代替日本汽车。
但汽车工艺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新乘用车型从设计到量产快的也要2年的时间,有些水平高的同平台的1年多就行。不是那么中国自助品牌简单说把汽车厂买下来改造改造就可以生产汽车的,必然需要2-3年的时间来准备。
如果抵制的话,必然对中国人自己来说没什么好处,缺乏了市场竞争,最多是让欧洲和美国的汽车行业继续占领中国汽车市场。。
我还是希望是以后能靠产品本身来代替日本汽车或者其它商品,这应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靠爱国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