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5
- 帖子
- 47650
- 积分
- 64740
- 阅读权限
- 90
- 注册时间
- 2005-7-9
- 最后登录
- 2013-6-16
- 在线时间
- 15565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红狼 于 2012-9-13 17:37 编辑
2011年8月30日 稻城—日瓦—亚丁
终于还是高原反应了。
稻城县城海拔3740米。昨天来稻城的路上,大半天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颠簸,再之前住的新都桥海拔3300米,喜欢刨根究底的我总是想搞清楚为什么一起床就高原反应了。头微微疼,呼吸急促,有点心慌。 度娘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高原反应的发生率、恢复的快慢与个体代偿适应能力有关,个体差异很大,这次没有高原反应的人也未必在下一次登上高原时就没有反应。”
本来就头痛的我看到度娘的解释就愈发头痛欲裂了,这种陈述性的汉字貌似是在阐述一种事实,其实逻辑上一点都不严谨,也经不起推敲。看着阴森的紫红色慢慢侵蚀着自己的指甲与双唇,我祭出了我的必杀之一:精神胜利法——大概是因为我反应比较慢吧。
就是这种阿Q精神持续激励着我,于是早餐后1个小时,我恢复了。
早上在稻城县城溜达了一小会,感觉很好,这里比云南迪庆自治州的中甸县城干净多了,藏族房子特有的红色迎着朝阳星星点点地洒满整个县城,人们三三俩俩在街道上聚着,聊天,晒太阳,喝酥油茶,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但看他们的眼神都很干净。这里同样受到钢筋混凝土文明的侵袭,按当地藏人的话说,人人都想着如何赚钱。但毕竟这里已经算是藏区腹地了吧,与外界的深度交流还是十分不便的,后来我们在丽江了解到,这里一天的接待能力只有1000多人,这个数据十分有趣,即使每天稻城都达到接待上限,一年到头也就30来万人次,这差不多才等于丽江或者香格里拉一个黄金周的接待量,所以稻城亚丁被评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也不无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