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可以判断对手开地图了呢?我想作为一场VS或是HF的路人战,到第四步为止就可以下结论了,但是所谓的下结论并不是说到处去宣扬某某某作弊了,仅仅是让你心中有数——哦,原来我不是实力不如对手,输掉比赛是有其他原因的。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bwchart这个软件对rep中记录的操作进行解析的时候没有错误的大前提下进行的。Bwchart的作者自己也提到——there are small differences between when things happened in a game and when they happen in the replay, which means the sequencing of events is strictly equal, but the timing might differ slightly due to lagging, conversion errors, etc。当然,作者说这两句话最大的目的在于给自己留下转圜的余地。作为应用bwchart这一功能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作者这两句话:首先,由于网络延迟的情况,可能会使得rep中记录的时间与真实游戏时间不同——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在网络非常卡的时候,我们一场比赛打下来可能要打30分钟,但是观看rep的时候rep记录的时间却不到30分钟,时间减少的程度由网络延迟的情况决定。但是比赛中的延迟情况是否足以干扰我们判断作弊,有这样一个鉴别方法,就是对比本场比赛的APM值与选手一贯的APM平均值。如果网络延迟十分严重的话,APM是会比平时高出很多的;其次,bwchart软件设计的缺陷导致对rep中记录事件还原时发生错误——这一点以我的水平无法通过bwchart的源代码进行论证,但是我们可以引入另外一个软件进行旁证,就是俄国人写的eapm分析软件Bwrepinfo。察看bwchart中可疑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到Bwrepinfo中查找是否在那一时刻具有此操作。如果两种权威的rep分析软件都记录了那一时刻确实存在此操作,我想转换错误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就很低了,因为Bwrepinfo 与Bwchart并不是同一个作者,一个来自法国一个来自俄国。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用企鹅插件呢?我是这样理解的——从PGT开始,企鹅插件具有一定的反开图分析能力就已经被熟知了。一个人如果要去开图,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几盘之后用企鹅插件分析,以检验他的作弊方法。换句话说,一个人敢于作弊首先要过的就是企鹅插件这一关,这一关都过不了的话就不要出来现了,结果只能是瞬间被识破。而且企鹅插件也不具备列出双方选手在此rep中所有操作的功能,只能是他怎么“演”我们就怎么看,这一点对于我们去分析一个rep显得十分不方便。
最后引用bwchart作者的一段话作为本一小节的结束:if you think you found a replay where some famous player (or not) seems to map-hack, think twice before posting about it on every forum you know. Make 110% sure the player didn't have vision at the time he did the suspicious move. Try to use more than one replay to confirm。嗯,是的,举报和心中有数对于分析的严密性要求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