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驳举重影响人身体发育 崔文华:举重世界的一位奇才 大块头演绎大智慧
[打印本页]
作者:
孤独咕嘟
时间:
2008-8-15 15:57
标题:
驳举重影响人身体发育 崔文华:举重世界的一位奇才 大块头演绎大智慧
1993年北京第七届全运会,他年仅19岁血气方刚,一战成名;1997年上海八运会,他23岁,正值事业巅峰;2001年广东九运会,连他自己都承认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在昨天下午,南京第十届全运会,男子105公斤级举重再次夺魁,完成了举重史上的第一个四连冠,创造这一历史的就是我国著名的举重名将崔文华。最后一个出场的他一上来就要了180公斤的挺举,而这个成绩超过第二位足足10公斤。
身高1米91,体重102公斤,年龄31岁,崔文华,把这个年龄段该有的刚毅和成熟都写在了脸上。昨天下午的扬州体育馆,热闹非凡,而绝大部分的观众都是冲着昔日的三连冠的他去的。6次试举,5次成功,而每当举起杠铃,他总是习惯地把舌头伸一伸,然后潇洒地向左右转头冲观众点头示意。
赛后,就连崔文华自己也承认夺得105公斤级的冠军实在太不容易了,他天生神力,14年来战遍国内大江南北未遇对手,似乎更像一名独孤求败的勇士。然而,年复一年超强度、超负荷的训练,用教练李顺柱的形象比喻来说,就是:“崔文华就像一匹高速运转了14年的机器,再好的齿轮也被磨平了。”
举重界的中坚和核心
崔文华这块金牌含金量很高,全运会四连冠开创的不仅是历史,并且在举重界精神上面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金牌本身。南京体育学院院长华洪兴西服笔挺,领带系胸地向记者解释道:“今天是刻意穿的,在赛场上我从来都不穿西装的,记得上次穿还是在南通,国际奥委会委员过来的时候。”事实上,16年来,身为院长的华洪兴也是看着崔文华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从1993年全运会预赛第一次熟悉崔文华以来,算起来认识他已经有了十几年了,一直以来他都是我们举重界的中坚和核心。”
夺冠后的崔文华早已是泪流满面:“最后一次的试举失败,我心里还没有足够的把握,但真到了夺冠的那一刻我实在太激动了,比19岁第一次获得全运会冠军还要激动。”的确,作为一名31岁的老将,在承受着腰伤的巨大痛苦下坚持作战,并连续第四次获得冠军确实不容易。“作为一名老队员,崔文华要比常人承受更大的压力,尽管我们赛前再三地为他减压,但是我知道崔文华是很要强的,他自己也多次表示105公斤级志在必得。”华洪兴介绍说,“我觉得那眼泪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击剑比赛肖爱华开了一个好头,举重比赛崔文华又有了一个很好的收尾,彼此都是老队员,都不容易。”
举重界的奇才
在举重界,崔文华算得上是个奇才,事实上1米91的大个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并没有优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高个凭借巨大的毅力,超乎常人的训练硬是在重量级的举重界闯出了一番开阔的天地。
或许李顺柱接连喊了三声的不容易更能证明崔文华的不易。“大崔这孩子绝对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李顺柱亲切的称爱徒为大崔,“举重是按体重来划分的这样比较科学,按照他1米91的身高,应该分在105公斤级以上,但是就靠平时的这个训练量,所以你看他的肌肉质量非常好,皮下脂肪也很少,线条很美。”
在赛前介绍参赛队员时,1米91的崔文华在15名队员中显得鹤立鸡群,而在抓举比赛中,崔文华第一把更是以超过第二名10公斤的巨大优势让对手望而却步,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获得银牌的云南名将张崇喜透露说:“我三次全运会,两次拿了第二,听说崔大哥要退役了,我只有争取下一届。”张崇喜似乎很是郁闷:“八年来都做第二,也是没有办法的,抓举是我的先天限制。”事实上,对于重量级的举重运动员来说,个子高尽管有做功上面的劣势,但是对于抓举来说,个子瘦长型的人在稳定性上自有优势。本次的铜牌得主李铁俊也承认:“崔文华在抓举上面是一支独秀,我们都是第二阵营的,相信通过以后更科学的训练,应该能够靠近崔文华。”
http://tieba.baidu.com/f?kz=112291122
作者:
蝎子
时间:
2008-8-15 16:01
作者:
大兔
时间:
2008-8-15 16:05
这人确实很猛
作者:
rookiestyle
时间:
2008-8-15 16:05
作者:
孤独咕嘟
时间:
2008-8-15 16:21
作者:
悲剧小公主
时间:
2008-8-15 16:38
...
作者:
opos
时间:
2008-8-15 16: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