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339
- 帖子
- 469
- 积分
- 6891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6-12-25
- 最后登录
- 2015-6-19
- 在线时间
- 2343 小时
|
据纽约时报的报道是西班牙赞成商李宁公司叫他们们对参与北京澳运使一个‘眼色’,一个东方眼睛的表情。
------
澳运男篮西中对决前夕,西班牙《马卡报》出现一幅有西班牙男篮的广告,该广告中运动员的姿势被英国报纸指责为种族歧视。《纽约时报》进行及时报道和对该事件进行了深入了解后发现,制造这起“种族歧视”的竟然是……
8月11日,西班牙和中国男篮之战,中国以75比80败北。《纽约时报》的澳运博客上随即更新了一篇关于这个比赛的文章。美国时间12号上午9:33分,文章第一个评论来自一个叫“Will”的网友,他说:“有人看到西班牙篮球队的广告了吗?太不可思议了,西班牙依旧是一个荒谬的种族歧视之地!”然后他给出了一条网址。该评论引起了纽约时报的注意。
网址是英国《卫报》本月11日的一篇报道——《西班牙引人注目的失礼》。讲的是西班牙《马卡报》上近来有一版广告,西班牙男篮队员都用手指将眼皮拉后,装得像个亚洲人。《卫报》说:“在广告中没有人觉得这么做是不恰当的,也没有考虑到这种行为在中国或其他它地方会被作出的解释”文章最后还提起过去西班牙种族歧视的经典例子——“Monkey Chants”(关于“Monkey Chants”是西班牙和英格兰两支国家队,于国际足联的比赛日在马德里进行的一场友谊赛。当英格兰队的阿什利•科尔被换上场时,全场的西班牙球迷对这位黑人球员发出了如大猩猩般(也有人形容是猴叫)的吼声,后来更兼恶语秽言和猥亵下流的手势。事后英足总已就此事向欧足联和FIFA(国际足联)提出了申诉。据悉西班牙足联已向英足总公开道歉。)
英国《The Spoiler》网站上也做出了类似的报道,题目是《篮球队用微妙的手段冒犯主办国》,文中尖锐地说:“毫无疑问地,西班牙的营销主管们认为推销商品和服务的最好手段是通过公然地歧视”
相关报道通过网友评论被纽约时报获知。中午12:13分立即出了新报道——《西班牙广告激起种族歧视》,文章开头对报料网友表示感谢,并对事情作出了简单叙述。报道立即引来网友愤怒回应,说西班牙种族歧视早有前科。有人嘲笑西班牙人近百年被亚洲人(阿拉伯)人占领;有人嘲笑西班牙的眼睛也是黑的。“这没什么大惊小怪,西班牙很排外,甚至排斥拉丁美洲的人们”一位叫“ed”的网友评论到。
下午1:45分,该文章更新,说:记者访问了西班牙男篮新闻发言人,当被问及西班牙男篮是努力作出道歉时,该发言人告诉记者,你去找李宁吧,西班牙的参赛队伍都是由李宁牌赞助。原来制造这起“种族歧视”的竟然是中国人自己的企业?
纽约时报继续更新,最后从《马德里日报》网站上找到关于为这张照片澄清的新闻《种族主义还是Causal Wink?》关于这张被欧洲媒体广泛散布的相片,只是西班牙国家队为北京澳运做准备时拍照的。西班牙国家队中效力于NBA多伦多猛龙的球星卡尔德隆说:“在我们队伍提交申请的拍照中,其中一个赞助商让我们对参与北京澳运使一个‘眼色’,一个东方眼睛的表情。我们觉得这很合适,并且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可爱的手势。”卡尔德隆否认在手中有任何种族歧视色彩,而只是表达“对东方人民的一种强烈的尊敬”。
卡尔德隆所说的“其中一个赞助商”就是中国李宁牌。从开幕式西班牙运动员进场时也可以看到,运动员红黄相间的队服,正是标着李宁牌的标志。李宁牌赞助西班牙篮球队并非今年之事,而是始于2002年,即6年之前了。上李宁网站查看,不仅西班牙,李宁还是瑞典澳运代表团队服的赞助商。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关于种族主义的指控只是英国报道的主观偏见。英国报纸唯恐天下不乱作出那样的报道很可能只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故意小题大作,上纲上线,从而引发争议。所谓的种族歧视手势不过是一个单纯的广告创意。
纽约时报反应之迅速,并且追踪报道的十分彻底,对读者来说实在是件幸运的事。要不然,世界网民们只偏信那些英国报纸,对西班牙口诛笔伐,将凭添多少与事实违背的误会。可以看到,到真相出来之后,评论从之前的一致的批评变得有所缓和,有人幽默地说:“有趣的是为什么没人把照片解释成‘我希望我们都是中国人!’”。但关注西班牙人是否更歧视外族这个话题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古时科技底下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是缺乏的,现在科技发达,面对海量的信息时,我们又无法逐一考证其来源的真实性。往往错误的信息令人们彼此产生偏见彼此排斥而隔绝。当我们受到媒体愚弄唆摆时可能浑然不知,享受着现代科技却活得和古人无异。一个媒体的良知是多么地重要。希望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新闻时也能这么正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