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6853
- 帖子
- 5767
- 积分
- 15775
- 阅读权限
- 75
- 注册时间
- 2009-1-15
- 最后登录
- 2015-6-7
- 在线时间
- 6311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Damocles 于 2014-5-24 19:27 编辑
话说归来就是看陈道明和巩俐秀演技啊。电脑上看看得了,文艺片就那样了,买票算是支持国师总算出一部合格的好片吧
如果是非电影控,等网上高清出来吧,找个安静的时间看吧。感觉体验不会比影院差。我是5。20去看的,那天情侣多,我是下午6点半的场,人不是特别多,但看的过程中就觉得旁边老是JJYY的,也是烦躁。看电影还是得趁人少,体验会高很多
在影院里的最大感慨是文革真是我朝文艺工作者最后的遮羞布啊
给我的感觉现今国内文艺作品基本你一个所谓的大师的经典作品都要涉及点方面,好像不然就不能形成反思一样
其实20世纪以来,我国从辫子到共和,中间和复辟了一次,共和到抗日,再到TG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反右 饥荒 WG 改革开放 到25年前风波 到如今,中国人在这100年所面对的远远超出了其他國镓其他民族许多许多。
审查制度的存在,又只能打打擦边球,跪着赚钱。好似我们如今社会所有的悲剧归根究底是文革造成的。他的存在确实激发了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但貌似现在一弄个文艺片就扯到那时候,总觉得怪怪的。文革是个伤痕,深深的伤痕,会一直刻在民族骨子里,相信几百年后,回头看历史上的1949-1989肯定会有新的评价。
但我们应该能有更多的优秀的作品如让子弹飞一样,对时政对现今社会的思考,或者像辛德勒名单那样对曾经犯过错误的思考,或者似阿甘正传那样对自身的思考。
我实在厌烦了现在很多文艺作品,就这么个套路一家人在文革中被搞了,然后整个家庭都崩了,文革结束了,这个家庭在这个伤痕中慢慢恢复,但永远恢复不了,各种矛盾,各种问题,但归根到底就是TG的锅。
但还不好表明,就遮遮掩掩,文革描述只是点到即止。你要真像霸王别姬那样,老子就不到国内公映,老子就不跪着要钱,还真能成一代经典了。
说过了。我就说现在文艺工作者的现状,文革就是张遮羞布,搞什么创作都从里面提素材,我们20世纪经历的远远超过别的民族,非要打这个擦边球。
外国很多优秀的作品,国内来看也是很主旋律的,历史也是这么宣传的,为何不去创作。非得扯到文革,这样才高端大气深内涵,老子思考了,反思了,文艺了,这次大家满意了吧,评委得给奖了吧,文青们不喷了吧。
现在很多人把国内出不了好电影主要把锅放在审查制度上,我觉得审查制度确实限制了很多优秀作品的诞生,但绝对不会彻底扼杀一个产业几乎看不到一部可以说是经典传世的作品(霸王别姬算吧,涉及的内容也是WG,对我们民族这一百年所经历的其他痛苦磨难的反思还是不足)。
实际还是电影人自身的不作为,老谋子牌了20年烂片了,怪审查制度?外国很多优秀电影非常主旋律的。归根究底还是都掉钱眼子里去了,冯小刚尝试过,1942类似于斯皮尔伯格那样,我给你拍了那么多年的商业电影了,赚了那么多钱,我希望拍一部不为票房,只是为自己民族的电影。结果辛德勒名单一出,不照样火爆。
其实这也是中外文艺工作者的硬实力差距啊,1942被喷出翔了,小刚还忿忿不平,拍个私人订制恶心全国观众。
国内确实陷入个怪圈,小说电影的想获赞誉,大都偏爱把作品发生时间设定在WG,真的是,感觉这实在太好用了,轻车熟路,尺度好把握,妥妥好评啊。
以上只是我个人浅见啊,我是相当没文化的,看的东西不多,很多也不准确。只是个人的感受啊,轻点喷~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