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吃午餐系列一 与法拉利主席共进午餐 [打印本页]

作者: 不啊    时间: 2013-3-5 20:09
标题: 吃午餐系列一 与法拉利主席共进午餐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理查德•米尔恩
开着时速200公里的红色经典款458 Italia跑车,风驰电掣在法拉利测试赛道的终点直道,我突然觉得自己不像是去赴午宴。位于意大利中部博洛尼亚(Bologna)附近的费奥拉诺赛道(the Fiorano track)并不算长,约3公里。但是,有点想给坐我身旁的试车员露一手本人过快速弯道的本领,(车开得太快),以至于在其中的一个险弯处,我就感觉胃里面翻江倒海般难受。过了好一会儿情况还未见好转,又出现了初夏并不常见的浓雾,于是我就把车慢慢驶离了赛道,沿着亚平宁(Apennines)蜿蜒曲折的山路,驶向附近马拉内罗(Maranello)法拉利公司的总部。

车开进停车场、一直开到了浑身优雅贵族气息的法拉利公司主席卢卡•克劳德洛•迪•蒙特泽莫罗(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lo)的身旁,此时我的肚子里还有点隐隐作痛。蒙特泽莫罗开着辆小型菲亚特车赶到,反倒显得有点不协调。他解释说他从罗马一路赶过来简直就是场恶梦:浓雾让他的直升机偏离了航道,迫使他先是坐火车,接着又开车赶过来——这就是眼下这辆菲亚特车的来历。然而,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精神抖擞。“我刚参加完在梵蒂冈举行的一场有关金融危机的会议。棒极了,”他解释道。“棒极了”是蒙氏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法拉利“棒极了”,意大利食物“棒极了”,他新成立的高铁公司NTV“棒极了”,我刚才开的458 Italia车也是“棒极了”。

在意大利, 62岁的蒙特泽莫罗个人声望如日中天。就在我们采访他的前几天,他从担任了6年之久的菲亚特公司(意大利最大的工业集团)董事长一职上退下来。但他目前仍是法拉利(菲亚特控股85%)的董事长,法拉利是意大利最知名的品牌,旗下的F1车队,也就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法拉利车队(Scuderia),是赛车界最成功的车队。的确,他在法拉利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对车队持之以恒地投入在意大利是家喻户晓(曾有一次,法拉利车队由于在最后一个弯道失误而丢掉了该年度的总冠军,他气得把电视机砸了),虽说他缺少从政经历,但大家都看好他将是未来意大利总理的人选。尽管他一再否认有从政的野心,但坊间的传闻一直不断,就在我们共进午餐那天,意大利的工业部长辞职下台。蒙特泽莫罗的新闻官就告诫我别对他提那档子事,因为他会极力回避回答这样的问题。

但不提这话题又很难做到。F1老板从政的想法在其它國镓可能有点怪。但一涉及到政治和经商,意大利就与别的國镓不太一样,这一点从现总理、媒体大王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身上就可一目了然。贝氏最近不断褒扬蒙特泽莫罗,这在许多观察人士看来是拉拢对手的举动,这样的事当然逃不过说三道四媒体的关注。

蒙特泽莫罗开着车穿过厂区送我去法拉利的餐厅,一路上想的全是营销的事。他对这个厂区特别自豪,2007年《金融时报》将它评为全欧洲最佳的工作场所。他把车停到标示“董事长专用”的区域。走进他的私人宴会厅,看到墙上挂着全是法拉利车队一次次夺冠的照片,服务员过来,称呼他“Avvocato”(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律师”的意思),颇具传奇色彩的前菲亚特老板吉亚尼•阿涅利(Gianni Agnelli)也是被人如此称呼(两人均是学法律出身,但都未真正执业)。

页 2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理查德•米尔恩
意大利小烤面包片(bruschetta)刚一端上来,蒙特泽莫罗就大加赞赏“意大利最美妙的组成部分:意大利的美食小餐馆”。看得出,他吃得津津有味,嘴里还说着:“我不喜欢新式烹调,太小儿科了。我喜欢喝好酒,吃正宗的意大利面,还有西红柿。”问清楚我不喜欢吃鱼后,他给我俩点的是:两份开胃干酪(mozzarella)、西红柿和茄子拌的烤宽面条(lasagne)、之后还有专为我点的小牛肉和芦笋以及他为自己点的马沙拉(marsala)料酒炖小牛肉。

菜上来后,我俩就聊起了最近几站F1大奖赛。作为一名从不服输的斗士,可以看出蒙特泽莫罗对车队本赛季差得离谱的成绩大为不满(法拉利目前在车队积分排名第三,一号车手总成绩排名第五,被第一名远远甩在身后)。他说话手舞足蹈,说到摩纳哥出了名的狭窄赛道时神情激动,差一点把我的黑莓手机从桌上给扫下去。“摩纳哥举世无双。我心仪的是它旅游胜地的身份,而绝不是它的身兼两职(摩纳哥同时也是F1的一站),因为有时你无法实现超车,简直荒唐透顶。”我就说起自己曾经开着1.4升排量的大众高尔夫(Volkswagen Golf)柴油车,在被喻为是全球最具挑战性的德国纽伦堡赛道上跑了一圈。当过拉力车手的蒙特泽莫罗同情地看着我,并向我讲述了在同一赛道参加过的一场历时三天的接力赛。它让我那一圈的赛道经历感觉有点羞于启齿。“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赛道,”他说,“不仅仅是出于它的传奇经历,而且是因为在这条赛道上比赛真得很艰难,极具挑战性。”

我抬起头来,注意到蒙特泽莫罗只用叉子,就已经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半盘烤面条。他还习惯性地看我身后的电视(我并未注意到),致使我们的谈话老被中断。“瞧,这是在希腊,”他说,手指着电视里街头骚乱者的画面。还没等我向他表达谈话思绪被打断的不满,他又接着刚才落下的话题继续往下说,咬了一小口粗面包卷,又美美地喝了一大口白葡萄酒。

我问他在菲亚特和法拉利工作有什么不同。2003年,菲亚特董事长吉亚尼•阿涅利离世,一年后,吉亚尼的弟弟昂贝托(Umberto)也撒手人寰,集团一下子群龙无首,他接掌了菲亚特的帅印。蒙特泽莫罗一直和阿涅利关系莫逆,就同意了家族的请求,出任公司董事长,直至阿涅利的孙子约翰•艾尔肯(John Elkann)能够顺利接班。公司的董事长由蒙特泽莫罗担任,但公司却是在快人快语的CEO塞尔吉奥•马尔基翁(Sergio Marchionne)执掌下摆脱了破产命运,并与步履艰难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Chrysler)组盟,进行着一场豪赌。蒙氏不习惯于久居幕后,也乐得把菲亚特的帅印交还给艾尔肯。

我问他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与在菲亚特相比,他更喜欢在法拉利工作。这时服务员过来取他的盘子,但盘子里还剩些东西,蒙特泽莫罗立刻把盘子里的东西叉起来吃掉,同时对我说:“法拉利,还有我的家庭就是我的全部。明年,我将庆祝自己担任法拉利董事长20周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家汽车生产商的董事长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呆这么长的时间。F1圈子内还没有人能像我一样赢得这么多的冠军头衔,这么多的赛段冠军。所以法拉利对我至关重要,根本不是‘重要’两字所能言尽。”
相关文章:

法拉利推出首款混合动力车 2010-03-03
理查德•米尔恩上一篇文章:

衡量银行风险的重要指标“存在缺陷” 2010-08-25
[查看评论 ]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页 3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理查德•米尔恩
蒙特泽莫罗为这家赛车制造商前前后后效犬马之劳临近40年,但当初入这一行纯属偶然。当他还是个拉力赛选手时,他参加了一场电台的听众热线电话直播节目,与一位听众就是否应该允许赛车运动展开了激烈争论。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刚好也在收听节目。“他对我印象深刻,”蒙特泽莫罗说。“所以他打电话过来问:‘那个胆量十足、回答问题如此强势的年轻人是谁?我想要见见他,想要了解了解他。’”两人的关系急速升温,上世纪70年代末,他接手了困境中的法拉利F1车队,带领车队三夺世界冠军。

1988年恩佐•法拉利去世,3年后蒙特泽莫罗接过法拉利董事长的帅印。在之后的岁月里,他重塑了赛车制造的辉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车手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领衔的法拉利F1车队王者归来,一路凯歌高奏,连夺了5届车手总冠军。

我俩越聊越投机,他说法拉利的魅力好比是“漂亮女人:首先,你想要得到她。然后,你带着她抛头露面,但有时可能会挺失望,因为她可能脑子挺笨,或许她不象我期望的那样出色。说到法拉利车本身,就是一旦你发动了车,就期望会有更多惊喜。”

这种谈吐是典型的蒙氏风格。“他是个营销天才,” 几天后另一位意大利大企业家这样对我说。“他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但我觉得他并没有真正掌控他生活中的一切。”这么说虽说有失公允,毕竟他是法拉利重回辉煌的功臣,但勿庸置疑,蒙特泽莫罗自我推销的本领则意味着他几乎无法摆脱报刊杂志的纠缠。

他说如今他的空余时间何其多,原因是他不但放手了菲亚特,而且在2008年,又放弃了意大利工业总联合会(Confindustria,为意国商业游说集团)会长的高位,这个职位几乎赋予了他天天批评炡椨的机会。(他行将结束在意大利第二大私立大学社会学国际大学(LUISS)的董事长任期)。对许多观察家来说,他辞去所有这些要职表明他加快了进军政界的步伐。

心里还记着新闻官不能直接提政治问题的忠告,于是我换了个提法问他:“难道你没准备干些别的什么?”就在此时,他的电话响了。接电话时,脸上略显不悦,说话也是简明扼要。挂断电话后,他告诉我:“是个记者打来的,说贝卢斯科尼刚说过我是工业部长的最佳人选。”我明白自己身处意大利这个政治阴谋层出不穷的國镓,我都能感觉到是他本人导演了这一出。

吃完牛肉后,又上了我要的蔬菜色拉,他又说起了预计明年投入运营的高铁公司。他坚信自己经营的米兰至罗马这条黄金高铁线路商机无限,完全可以与國镓垄断的国有铁路公司Trenitalia和航空公司相抗衡。“这就象是切尔西队对阵阿森纳队,切尔西的教练员是集教练和裁判于一身,”他解释说,举这个英国例子来说明问题明显是投我所好。“简直难以置信……典型的意大利做事风格,我会竭尽全力去反击垄断。”

他若从政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吗?他的回答是强调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很忙。尽管他也承认:“我是个名人,走在大街上,谁都认识我,都这么对我说:‘哦,你已经步入政坛了。’我想为将来做些正事。这并不是说我要当政党领袖。至少目前不是。”
相关文章:

法拉利推出首款混合动力车 2010-03-03
理查德•米尔恩上一篇文章:

衡量银行风险的重要指标“存在缺陷” 2010-08-25
[查看评论 ]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页 4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理查德•米尔恩
我问他一旦贝卢斯科尼下台,他是否更有步入政坛的冲动。他挪了挪椅子,正面对着我。但他刚一开口,就停下来,手指着电视里刚以天价卖出的一幅毕加索油画。然后,未停一刻,又言归正传:“我们需要重大的改革;我们也需要一个法规清晰的國镓,我们需要一个有道德担当的國镓,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将拭目以待。”

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是菲亚特新董事长艾尔肯打来的。我猜测他们聊的是贝卢斯科尼发表的相关言论。打完电话,他笑着对我说“贝卢斯科尼要升我职。”事实上,艾尔肯只是确认蒙特泽莫罗本周晚些时候是否还在都灵,以便阿涅利家族能够就他对菲亚特所做的贡献私下里向他致谢。

蒙特泽莫罗完全有从政的背景。他1947年出生于博洛尼亚皮埃蒙特(Piedmontese,Bologna)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家族一直效力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统治着统一意大利王国的萨伏依王朝(House of Savoy),他的正式称谓是Marchesi di Montezemolo。“我来自这个國镓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如今在皮德蒙特还有个叫Montezemolo的美丽小镇,”他说。

去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智库——意大利未来 (Italia Futura)。蒙特泽莫罗说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这个种种丑闻已经损害到意大利國镓形象的时代里,他把重塑國镓形象看成是自己的公民职责。我感觉他内心的从政欲望很强;他最终能否问鼎权力顶峰不得而知,但在这个如此注重形象的国度,他至少在这方面相当出色。

我们动身正准备离开,餐厅角落的电话响了,蒙特泽莫罗立马又喜形于色。这就是蒙特泽莫罗。如果他想要显示他从菲亚特卸任之后依旧很忙,就猛然让我有了这样的感觉:若一切都是他有意为之(就等贝卢斯科尼亲自给他打电话),那他导演的这出“三接电话”的戏做得实在是天衣无缝。在出厂的路上,他递给我一张白色的明信片。“这是我在法拉利时给所有新员工的东西,”他说。开着法拉利599回米兰的路上,我看了一下明信片,自我感觉是彻头彻尾的蒙特泽莫罗信条。上面写着:“成功的真正秘诀是热情。热情在,则万事成……做到此则功成名就,做不到则只能满世界找借口。”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