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726
- 帖子
- 19521
- 积分
- 50954
- 阅读权限
- 90
- 注册时间
- 2005-9-23
- 最后登录
- 2015-6-19
- 在线时间
- 13406 小时
|
你想的只是一方面,也是千人一面的说法,没什么新意。
我觉得,现在抛开举国体制、金牌至上的弊端不谈,单说对于中国人,或者说黄种人来说,如果没有举国体制,不以国家的名义,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黄种人的身体素质,除了那些比较适合黄种人体质的项目比如跳水,乒乓球,体操,举重等技巧类较强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中国运动员基本没有任何优势,澳运会能拿7 8块金牌就不错了。其实国外的很多运动员也都很羡慕中国的举国体制,什么都不用管,国家都包了,自己只要努力训练就可以了,这样当然容易出成绩。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和国外一样,边读边练,是不可能出得了什么成绩的。在中国还不够发达的今天,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尚未建立的今天,在中国的体育产业还严重发育不良的今天,你所想的都是乌托邦。
西方发达国家那一套为什么可以成功,因为他们的国家福利和社会保障可以支持他们退役后过上衣食不愁的生活,而且他们自身白种人或黑种人的身体素质决定了他们不一定要付出像中国运动员那样的大训练量才能出成绩。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因为中国的体育产业比美国还差的很远,所以中国仅有靠俱乐部资方输血,投入远大于产出的女排职业联赛(乒乓球联赛也是如此)保持运动员日常的训练和比赛水准,遇到像澳运会,世锦赛这样的大赛,女排姑娘往往在赛前2 3个月就开始集训,以及飞到国外打热身赛。而美国女排大部分的队员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一年都只集训4 5次,每次持续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平常基本上她们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的生活学习,只是自己加入学校的排球协会什么的,训练保持状态。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居然会出现北京澳运会上小组赛中国女排输给美国女排,其中的缘由,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身体素质的不同。
[ 本帖最后由 NeVeRGoNe 于 2008-8-16 02:4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