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3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

[复制链接]

447

主题

3

好友

4140

积分

飞龙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1 21: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这就是姜文在此电影里内藏的政治隐喻。 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 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 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谢绝联想,请勿跨省)。
07452297048770843351.jpg

3

主题

0

好友

3633

积分

飞龙

2
发表于 2014-12-1 21:18 |只看该作者
1920年以前的内容是怎么意淫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2

好友

6917

积分

大象

3
发表于 2014-12-3 12: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2013年夜饭

4
发表于 2014-12-3 14:25 |只看该作者
“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

一直很想,去裸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2013年夜饭

5
发表于 2014-12-3 14:26 |只看该作者
肖邦?在哪里

他离我们很远

一直很想,去裸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好友

470

积分

机枪兵

6
发表于 2014-12-3 14:27 |只看该作者
鹅城=俄罗斯,是社会主义, 康城=communis 共产主义,康城是目的地,由于还在革命,所以只好先学习俄罗斯,进入社会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2013年夜饭

7
发表于 2014-12-3 14:40 |只看该作者
theSentinel 发表于 2014-12-3 14:27
鹅城=俄罗斯,是社会主义, 康城=communis 共产主义,康城是目的地,由于还在革命,所以只好先学习俄罗斯, ...

我看的时候认为鹅城=鸡国=中国的缩影

一直很想,去裸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8
发表于 2014-12-3 17:39 |只看该作者
没事还会看两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3 09:1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