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整治雾霾 个体又有多少责任

[复制链接]

519

主题

9

好友

762

积分

龙骑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4 15: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可恶的雾霾如今已经成了中国大地常见的一种气候现象,成为万民心中之堵。所以当日前國镓环保部与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國镓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启动之后,不少人舒了一口气,似乎炡椨出面,问题顺利解决就指日可待了。

  可整治雾霾,仅靠國镓出面就可根治了吗?在网上,众多对雾霾的指责目标指向可谓各式各类,排污的企业、取暖的北方、扬尘的工地、甚至万恶的土豪都被推上风口浪尖。当然,认为炡椨该负主要责任是第一位的。但是目标指向中,却常常缺少了对每一个个体,即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该负多少责任的指责。在这场雾霾中,我们,國镓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又该为此负什么责任,又该做点什么呢?

  的确,雾霾的形成,最多的是来自于工业和民用能源的污染。但是,每一个社会的个体该为之负责的比例又有多少呢?据一般的估计,城市空气中的PM2.5,机动车尾气排放大约占到20%,也有专家的估计实际上可能高很多。在这20%多的“雾霾贡献率”中,私家车的尾气排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加上其他的生活中产生的PM2.5污染,就是说,个人的责任不容小觑,远不是“不过是放了个屁”般轻松。

  或许大部分的人要争辩,相对于20%的个人责任,企业的排放仍然是占了大头,为什么要舍大取小,找我们“弱者”开刀?的确雾霾的形成,大概更多地来自于工业和民用能源的污染。如果能够把周边工业及民用能源全部改成天然气、杜绝煤炭,或许我们立马能重见蓝天。但是,这涉及到众多的公共设施和工业设施的改造,甚至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假以时日。在这样的工程完成之前,难道我们就只能坐等雾霾肆虐?

  曾看到一则报道,说几年前当雾霾影响美国波士顿近郊时,那里的居民之间展开了无车日竞赛,看谁能在一个月之间积攒出更多不开车的日子。这完全是自发组织的行动,大家在挂历上认真记录。那里的居民,并非不知道企业或公共团体产生污染更严重、更需要炡椨的规章治理。但是,他们觉得如果每一个个体也都能约束自己的行为,那治污效果岂不更好?

  这样的方法放到我们中国可行吗?的确,每个人都想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便捷的交通,这是我们的权利。但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有没有波士顿居民的意识?肯不肯约束自己的个人行为,比如少开车多骑车、或夏天把空调温度上调点、冬天把空调温度下调些,下班前关掉电脑?

  但我估计,大部分人会摆出不同“合理”的理由做出否定的回答。事实上,他们清楚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对雾霾、对环境的影响。但是他们期待的是别人对此做出的牺牲,甚至,只把批评炡椨作为逃避自身责任的最后挡箭牌。

  当下中国人的心态是,每个人都想在幸福的大蛋糕里分到尽可能大的一份。但是幸福的大蛋糕在有限的时间段里是不可能无限做大的。放任自己的贪欲不肯做个人牺牲让步的结果是,这块“幸福”的大蛋糕终于承受不了庞大的自重而崩塌了,而芸芸众生,在雾霾笼罩的废气中,顶着两叶被染黑的肺,开着节衣缩食重金买来的豪车,但在红绿灯前却寸步难行,谁也享受不到蛋糕带来的幸福,无论是速度,时间,空气等等。

1796

主题

1

好友

6158

积分

大象

2
发表于 2014-1-14 16: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扯蛋油品上去 就好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

好友

7万

积分

仲裁者

3
发表于 2014-1-14 16:39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
社会公德从我做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2

好友

10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4
发表于 2014-1-14 20:46 |只看该作者
少开车,多走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verrr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14-1-14 20:5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6 00:1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