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九阴真经作者的生平事迹考证

[复制链接]

229

主题

5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2007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9 13: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九阴真经的作者是黄裳。这一点清清楚楚,地球人都只知道。
       但是黄裳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谁知道呢?---对于这个问题,或许有人不以为然:有鸡蛋吃就行了,何必管下蛋的母鸡长成什么样呢,再说了,在射雕英雄传里,周伯通已经解释的明明白白了,何必多此一问。

      周伯通道:“徽宗皇帝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皇帝委派刻书之人,叫做黄裳……他生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杀他的头,因此上一卷一卷的细心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他居然便精通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那黄裳练成了一身武功,还是做他的官儿。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希奇古怪的教门,叫作甚么‘明教’…… 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射雕英雄传的第十六回[九阴真经]摘选)
     
      不错,周伯通的解释看似明白无误,但是联系史实,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宋朝其实存在两个黄裳!这就令人产生疑问:哪一个黄裳才是九阴真经的作者?根据史料记载,一个黄裳在北宋,一个黄裳在南宋:

     北宋: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中状元,宋徽宗时访求天下道教遗书,黄棠负责刊印道藏,称为《政和万寿道藏》,政和间(1111~1118)知福州。历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他对道家的玄秘之书,颇有研究,自号紫玄翁,连说话都常带道家腔。建炎四年(1130年)卒。赠少傅。

      南宋:黄裳(1146-1194年),字文叔,号兼山, 四川隆庆府普城人(今广元市剑阁县)。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中进士,曾辅佐过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先后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侍讲、礼部尚书等职。黄裳是南宋时期制图学家,精通天文、地理,绍熙二年,黄裳绘制八幅图呈送皇帝观看。这八幅图是:太极图、三才本性图、皇帝王伯学术图、九流学术图、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百官图。绍熙五年(1194年)病卒任上。

       从以上两点史料来看,撰写九阴真经的作者应该是北宋的黄裳,如果再联系到北宋1120年明教的方腊起义,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周伯通口中的刊印道藏,攻打明教的黄裳必然是北宋的黄裳。
      
      杨逍沉吟半晌,说道:“但盼真能有这么一天。宋朝本教方腊方教主起事,也只不过是为了想叫官府不敢欺压良民。”他翻开那本书来,指到明教教主方腊在浙东起事、震动天下的记载。张无忌看得悠然神往,掩卷说道:“大丈夫固当如是。虽然方教主殉难身死,却终是轰轰烈烈的干了一番事业。”两人心意相通,都不禁血热如沸。(《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摘选)
       但是,盼望已久的但是出来了。稍微考虑一下周伯通的后半段叙述,我们就发现一个很大的疑点:时间。
   
    《政和万寿道藏》成书在1118年或者略晚于1118年,而明教的方腊起义是在1120年开始,1121年失败。由此推算,黄裳率军攻打明教,后来凭个人武功打死了几个魔教什么法王,什么使者,接着又引起了武林的众多城管的愤怒围攻,这些破事儿应该是在1120年以后发生的。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黄裳死于建炎四年(1130年),就算他在1130年临死前找到了当年围攻中年岁最小的女城管,1120年到1130年,光阴似箭也仅仅流逝了10年而已,这跟周伯通说的闭关40多年才出来寻仇的说法相去甚远。

      周伯通哈哈大笑,说道:“你越猜越乱了。那黄裳找遍四方,终于给他找到了一个仇人。这人是个女子,当年跟他动手之时,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但黄裳找到她时,见她已变成了个六十来岁的老婆婆…… 不是乔装改扮。你想,黄裳的几十个仇人,个个都是好手,武功包含诸家各派,何等深奥,何等繁复?他要破解每一人的绝招,可得耗费多少时候心血?原来他独自躲在深山之中钻研武功,日思夜想的就只是武功,别的甚么也不想,不知不觉竟已过了四十多年。” (射雕英雄传的第十六回[九阴真经]摘选)

      黄裳从负伤逃亡到武功大成,九阴真经武学体系逐渐形成的40多年啊,哪里去了?

      难道是周伯通的叙述有误?仔细推想不该如此。周伯通是王重阳的师弟,作为武林重要的参与者和当年九阴真经的持有者,我们不能怀疑王重阳和全真派掌握的情报线索,周伯通本人确实不靠谱,但是作为王重阳的师弟,周伯通有着可靠的情报来源,不可能存在年代久远,以讹传讹的错误。
   
      难道不是北宋的黄裳,而是南宋的黄裳?那也不对,南宋黄裳的生平事迹与周伯通的叙述差别更大,仅刊印道藏,攻打明教两点就无法对号入座。

      真相啊真相,就在解开历史面纱的一刹那,又悄然隐藏了起来。

      当问题的分析陷进了困境,再回到问题的起点,确立正确的思考角度,采用大胆推测,科学论证的方法,或许能够有意外的发现。于是带着这样的想法,重新分析了现有的武林历史资料之后,我们可以断定正确无疑的事实是:黄裳在1118年左右完成了《政和万寿道藏》,在1120年左右率兵攻打明教,并引起了武林围攻。

      在这个事实基础之上,因为周伯通说黄裳躲在深山练了40多年的武功,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黄裳的出山时间应该在1160年到1169年之间。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有一个的发现:南宋的黄裳在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中的进士。难道是巧合?

      不,不是巧合。经过重新缜密地科学分析,我们发现,南宋的黄裳和北宋的黄裳是同一个人!

      我们知道,1120年前后,黄裳受到围攻,并在与独孤求败的打斗中,受到了重伤,一路逃亡,用周伯通的话说就是“逃到了一处穷荒绝地”“独自躲在深山之中钻研武功”,那么黄裳到底逃到了什么地方呢?看了南宋黄裳的出身资料就知道答案:四川隆庆府普城,当今的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完全符合周伯通的叙述。(关于独孤求败打伤黄裳一事,长江三侠在‘黄裳与独孤求败’一文中有详细考证,文末附录链接,此处不赘述)

      当然了,为了减轻逃亡隐蔽的压力,黄裳没有忘记秘密放出风声,在1130年对外宣布自己已经死亡。
   
      多年以后,身处剑阁的黄裳出山寻仇,结果只找到了一名硕果仅存的女城管,才恍然感叹人生。周伯通这样说的:“黄裳见那小姑娘已变成了老太婆,心中很是感慨,但见那老婆婆病骨支离,躺在床上只是喘气,也不用他动手,过不了几天她自己就会死了。他数十年积在心底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射雕英雄传的第十六回[九阴真经]摘选)黄裳放下了武林仇恨,自然要回归做官的正途,于是当初的北宋文状元又在南宋1169年考中了进士。从1120年到1169年,历经49年,这也和周伯通的叙述相符。
   
      走上做官正途的黄裳,虽然姓名不改,但为了遮人耳目,避免惊世骇俗,不再是字勉仲,而是改字文叔,并且号兼山。一般来说,古代文人的号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情怀。兼山,语出《易渠》:“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形容静止,比喻应安于所处的地位。这充分表达了黄裳放下武林仇恨,一心一意做官的志向。
   
      黄裳虽然重新做了官,但是几十年的心血不愿白费,写下了九阴真经。关于此事,周伯通是这样描述的:“那黄裳心想:‘原来我也老了,可也没几年好活啦。’他花了这几十年心血,想出了包含普天下各家各派功夫的武学,过得几年,也染上了那谁也逃不过的瘟疫,这番心血岂不是就此湮没?于是他将所想到的法门写成了上下两卷书”…… “撰述《九阴真经》的原由,那黄裳写在经书的序文之中,我师哥因此得知。黄裳将经书藏于一处极秘密的所在,数十年来从未有人见到。那一年不知怎样,此书忽在世间出现,天下学武之人自然个个都想得到,大家你抢我夺,一塌里胡涂。”(射雕英雄传的第十六回[九阴真经]摘选)
   
       由此推算,九阴真经的成书应当在1169年之后。而且从射雕英雄传我们可以知道,第二次华山论剑时间是郭靖20岁出头的时候发生的,而郭靖的生年是南宋庆元5年,再算上第一次华山论剑和第二次华山论剑相隔25年,我们可以推算出第一次华山论剑发生在1200年。从1169年到1200年,相隔31年,这个也和周伯通的叙述相符,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九阴真经的成书年代应当在1170年左右
   
       但是,黄裳专心致志做官,他放弃了武林仇恨,是否放弃了武学上的钻研呢?答案是没有放弃。黄裳是一名儒生,本着忠君爱国的基本思想,从打击一切妄图颠覆大宋统治的邪恶势力的立场出发,持之以恒地进行着武学开发研究,与皇宫内的葵花宝典作者以及传人进行过亲切友好的武学上的学术交流,为宋代的人体基因改造工程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为再次清剿反动邪恶势力明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关于黄裳以及九阴真经的考证,本文不是第一篇。早在九十年代,加州的“长江三侠”在“黄裳与独孤求败”一文中论证过二人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推断:撰写葵花宝典的宦官,有可能与黄裳同期。但关于宦官“是否与黄裳切磋的高手,而令双方都武功大进呢?”这一点,“长江三侠”的回答是“可惜现时资料太少,无从查考。”到了2009年,龙空的“青铜大立人”在“《葵花宝典》考证”一文中,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点出发,论证了葵花宝典的前生今世以及后续发展,明确提出了黄裳跟从太监学习武功的论断,并认为:“《九阴真经》可以说是《葵花宝典》的威力缩减版。”(青铜大立人的“《葵花宝典》考证”一文,文末附链接,本处不赘述)
   
      本文赞同撰写葵花宝典的宦官与黄裳有过学习交流的观点,但本文认为九阴真经和葵花宝典不是减缩继承关系,而是借鉴影响关系,实际上九阴真经的内功根基另有渊源。
   
      周伯通说黄裳“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他居然便精通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自然感悟并且无师自通这一点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考证原理,是不科学的,不足以采信。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明白,如果没有一个诱发的外因,一个文弱儒生,特别是一个傲气的文状元是不会向宦官讨教武学的。那么就剩下一个解释了:黄裳偶然发现了一部混入道经的顶尖武学内功著作。类似于九阳真经被发现的经过。
   
      毫无武功根基的黄裳虽然手持顶尖的内功心法,但是不懂如何修炼,他在武林中没有相识的朋友,结果只能向大内高手请教。当时大内有一位撰写了葵花宝典的宦官,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对黄裳进行了指点,因为葵花宝典涉及了历代皇宫大内的安全保卫机密,不可能倾囊相授,武功招式教的或许多一些,内功心法就只能做到点到而止了,因此九阴真经具有部分葵花宝典的特点。

      众所周知,九阴真经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内功心法,下卷是武功招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上卷的内功心法是以黄裳发现的心法为基础,揉进了一点葵花宝典的皮毛内容,而下卷武功招式虽然博取众家,但葵花宝典的底色挥之不去。关于上卷特点,九阴真经虽然偏向阴柔,但不需要“挥刀自宫”,也没有“最艰难的第一步”,与葵花宝典有着根本上的区别,而关于下卷特点,射雕里铜尸铁尸的行若鬼魅的表现就是下卷招式的明证。
     
      分析到此,我们发现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一个是黄裳发现的内功心法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另一个是撰写葵花宝典的宦官到底是谁?
   
      其实,我们只要知道黄裳曾经绘制了八幅图呈送皇帝观看,就能推导出他发现的内功心法来源何处。绍熙二年,黄裳绘制了八幅图呈送皇帝观看。这八幅图是:太极图、三才本性图、皇帝王伯学术图、九流学术图、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百官图。实际上其他的七幅图都无关紧要,只有太极图才泄露了黄裳内功心法的来源:华山派。
   
      根据历史记载,太极图由陈抟所创,而陈抟恰恰是华山派的师祖。说起陈抟在道门中的地位,当真是非同小可,由他所创的太极图已经成为全天下道门的标志,就算张三丰,王重阳这样开宗立派的大牛,跟陈抟相比也要逊色三分。而且陈抟尤擅内丹,号称“睡仙”,可见在内功心法方面的造诣精妙绝伦。但尽管有这样一个天才师祖,华山派后辈的表现却实在差强人意,不仅出现了偷阅葵花宝典的丢脸事,造成了剑宗和气宗的分裂,甚至出现了华山派掌门挥刀自宫,偷练辟邪剑法的骇人听闻的丑事。由此可见,基于某种变故,华山派在传承方面,曾经出现过严重的武学失传。
   
      黄裳虽然得到了华山派遗失的内功心法,但始终没有承认自己武学的来历,一则是他的武功曾受过宦官的指点,二则宋代崇文抑武,黄裳的出身是文状元,对武林一点也不感兴趣,对他而言,武林中人也不比明教好到哪儿去,都是些以武犯禁的破坏分子。一群武林城管围住他,口口声声追问他的师承,这不仅仅是玷污他的名教身份,更是逼他做出阶级立场的选择。一个纯洁坚定的五毛岂能和一帮义愤填膺的五美分同流合污?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黄裳大义凛然地宣布他的武功没有师承。
   
      实际上,黄裳的内功根基立足于华山派失传已久的心法,尽管有葵花宝典作掩护“武功古里古怪,对方谁都没见过”,但当时黄裳的武功刚刚捏合成型,远远没有达到混元大成的地步,举手投足之间难免有泄漏武功根基的破绽,肯定有明眼人能看出几分,这也是为什么能引来独孤求败的参战的原因。独孤求败创独孤九剑,后来传给了华山剑宗弟子风清扬,由此可知独孤求败即使不是华山派弟子,也和华山派有着莫大的渊源。当江湖上出现了疑似华山派失传武学的时候,他岂能袖手旁观?至于二人交手后带来的相互影响,“长江三侠”有详细的论证,此处略过。
   
      后来,1170年九阴真经写成之后,又过了几十年研究,黄裳在1191年,把名为太极图,实为九阴真经加强版的武学秘籍送进了皇宫。
   
      一直以来,对葵花宝典的内容考证较多,特别是2009年龙空的青铜大立人的“《葵花宝典》考证”最为详细,论证出葵花宝典乃是皇宫内宦官世代相传的绝世武功。并指出独特的炼丹方式是该武功的关键。对此笔者完全赞同。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点来看,葵花宝典不可能凭空出世,应该是世代武学发展的结果,积累到了宋代,终于出现了一个集大成者,写出了一个划时代的武功宝典。那么这个宦官是谁?其实答案很简单,是童贯。

      首先,童贯和黄裳在徽宗年间同朝为官,其次,童贯武功绝伦,战功赫赫,被封为广阳郡王。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根据史书记载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正是这种不类阉人的相貌,证明了他的宦官武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正常男人在阉割之后,体内阴阳失调,胡须尽落,声音尖细,总体向女性化方向发展,东方不败和岳不群就是现成的例子。但是,“状魁梧,伟观视”说明童贯看起来不像女人,很有男人味道,“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说明童贯作为男人,而不是作为阉人,他的雄性分泌非常旺盛。到了这里,答案已经清晰无比:童贯在他的宦官武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候,终于实现了断肢重生这一历代太监们的终极梦想!
   
      葵花宝典武功的关键之处在于炼丹。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的人体基因改造工程学—炼丹术。人类的自然寿命很短,“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100岁更加少见了,因此怀有长生梦想的人们在很早就开始了人体基因改造的各种尝试,并形成了一套绵延不绝的科学理论体系。有服食丹药的外丹派,试图练成仙丹,用药物来诱发人体基因突变,从而达到长生的目的。也有注重自我调整的内丹派,试图用意念控制人体生理机能,实现逐步改造人体基因的效果,从而达到长生的目的。
     
      但是葵花宝典的丹法则与以上的丹法是不同的。普通的人炼丹是为了终极梦想长生,而宦官的终极梦想是断肢重生,因此,葵花宝典的丹法具有从基因的层面诱发人体器官的再次生长的特点。目标的不同也就决定了科学理论以及实践方法的迥异。想必丹法中的“取坎填离”原理在宦官丹法中应当有独特的理论解译和实践经验。总之,经过历代宦官孜孜不倦的努力,到了宋代徽宗年间,童贯终于取得成功,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写出了葵花宝典。
   
      但可悲的是,尽管童贯实现了宦官们的终极梦想,但这也极大地增加了皇帝戴绿帽子的机率。因此童贯的最后的下场是被杀,葵花宝典的丹法自然也被改变。从此以后历代的太监再也没有出现“不类阉人”的现象了。不过每个太监都有一颗渴望的心,终究会有人偷尝葵花宝典的禁果,因此我们在淫乱宫闱的野史传闻中,听到了魏忠贤,安德海……
   
      野史传说或许不足采信,但中原的正统丹法受到葵花宝典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毕竟葵花宝典曾经流落民间许多年,给武林,特别是丹法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当我们百度“降白虎”,“斩赤龙”“马阴藏相”这些丹术名词,就会发现这些生理现象的源头都一致地指向了葵花宝典。
   
     其实不但葵花宝典,宋代的人体基因改造工程学的总体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王重阳生于1112年,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后过了数年而亡,由此可知他年龄应当在90以上。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过百岁生宴的情节大家肯定不会忘怀,而黄裳到了1191年献图的时候,竟然达到了147岁!
   
     另外,不但中原武林,西域武林的人体基因改造工程学水平也不可小觑。在天龙八部里,逍遥派的李秋水,90岁上下的人了,看上只有40多岁,而天山童姥更加厉害,每36年就要返老还童一次,出现了“逆生长”的现象。96岁的老人,看上去与女孩无异。我们不得不承认,宋代西域武林的基因改造水平确实有独到的地方。
   
      正如中原武林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一样,西域武林各派相互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这些有着外域背景的政治反动势力,因为共同的利益,逐渐地形成了对抗大宋统治的联合群体。比如天山童姥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在返老还童的阶段,需要吸食血液来提供能量,这就隐隐透出了西方血族的影子。而同属逍遥派的李秋水本身就是西夏皇太妃,她的外孙女的表哥,就是灭国的皇家遗族慕容复,擅长“斗转星移”,为了大燕复国终生奋斗。屡屡造反的明教,虽然在中原发展,但是它的源头却远在波斯,乃是外族向中原渗透的桥头堡。
   
      这些反动势力的蠢蠢欲动,当然引起了黄裳以及大宋朝廷有识之士的警惕。比如著名词人陆游在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写的一个关于明教的条陈(奏折)。全文如下:“……淮南谓之二襘子,两浙谓之牟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揭谛斋之类。名号不一,明教尤盛。至有秀才、吏人、军兵亦相传习。其神号曰明使,又有肉佛、骨佛、血佛等号。白衣乌帽,所在成社。伪经妖像,至於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等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近岁之方腊皆是类也。务加以严惩,多张晓示,限期自首,限满悬赏搜捕,焚毁经文版印,流放传写刊印明教等妖妄经文者。”
   
     而黄裳,本着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从打击一切妄图颠覆大宋统治的邪恶势力的立场出发,在写下九阴真经之后,更是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钻研武学,在绍熙二年(1191年)又完成了加强版的九阴真经,这标志着黄裳的武功达到了个人巅峰,也预示了黄裳和明教之间,再次决战的时间到了。
           
送黄文叔守福州
黄公天下士,遇立绍熙年。
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
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
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
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
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
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
病叟难为别,临期一怅然。

      这首诗也是北宋陆游所做。显而易见,诗是在黄裳再次奔赴福州时候所做。想必黄裳再度进入福州,再度着手清剿明教的时候,他的心中一定会有诸多的感慨,不管怎样,黄裳和明教的再度决战在1194年爆发了。正史记载,黄裳在绍熙五年(1194年)病卒任上。鉴于黄裳有过一次假死遁世的经历,他是否真正死亡还有待商榷,不过此次福州之战中,黄裳身负重伤应该是毫无疑问。

      明教方面遭受此次打击,明教教主被杀,骨干教众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导致明教在以后近百年间人才凋零,不得不蛰伏起来,直到元末阳顶天时代,才重振声威。然而这一切都深埋在武林历史中,我们只有通过蛛丝马迹才能推导还原当年的真相。
明教在北宋1120年方腊教主领导起义以后,遭到镇压力量受挫,不得不偃旗息鼓,因此在武林中很少有明显的动作,在论述南宋武林历史发展的专著里,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很少提及这一时期的明教发展动态。这充分地说明了明教在收缩势力,积蓄力量,意图卷土重来。我们通过陆游的奏折就可以知道,明教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一度有死灰复燃的苗头,只是在黄裳再度奔赴福州后,明教受到雷霆打击,再度瓦解。

      另外,我们从明教的武学的发展变迁中,也能得知明教教主被杀,骨干教众损失惨重的事实。在倚天屠龙记里我们可以了解到,阳顶天以前数代教主,倾力于修炼乾坤大挪移,但直到阳顶天这一代才大放异彩,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来看,数代教主应该一直不断的修改完善这门武功,可见这门武功的初始蓝本不会太过高明。而且在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也就是明教的教主任我行,施展的武功是吸星大法,这个吸星大法脱胎于北宋的北冥神功,却有着重大的功法缺陷。由此可知,明教历史上,当有一次重大的变故,明教教主身死,骨干教徒损失惨重,由此在武功传承上出现了断层。

      所幸明教圣物圣火令还在,明教教徒从西域武林吸收了北冥神功,化功大法,斗转星移等武功,配合圣火令的法门不断加强完善,最终变成了明教武功。斗转星移虽然精妙,与北冥神功这样最上层武功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也正因为如此,反而比较容易出效果,经过几代教主不懈努力,斗转星移摇身一变,成了乾坤大挪移。而逍遥派的武功精妙绝伦,在只有武功毛皮,不知核心秘法的情况下,与圣火令的法门相配合,始终效果不大,这就是吸星大法为什么没有在倚天屠龙记中出现的原因。到了笑傲江湖的时代,吸星大法终于成型,但功法上还是不完善。

      全文论述到此,就剩下一个问题了。黄裳在1194年与明教激战之后,身负重伤,到底是死没死?答案是没死,只不过再度出山之后,已不是大宋的江山,从此淡出武林和官场,遁入道门,专心研究人体基因改造工程学了。根据道门记载,元代有一名道士叫黄元吉(1271年-1325年),十二岁入西山玉隆万寿宫师事清逸堂朱尊师,朱尊师死后,又得朱师王月航之教。王卒,复得刘玉器重。黄元吉毕生以阐扬刘玉学说为己任,阐释发挥净明道的净明忠孝学说的言论。

      显而易见,元代的净明道的道士黄元吉就是黄裳。易经中《坤》卦:“六五,黄裳元吉。”这就清晰地表明了,黄元吉这个名字不过是黄裳的另一种说法,而西山玉隆万寿宫则隐隐地点出了他与万寿道藏的关联,至于拜入净明道,宣扬净明忠孝学说,则是不忘自己儒生出身的一种表现。

      到了明朝,因为明朝乃是朱元璋篡夺明教才开创的江山,黄裳不愿再跟明教沾惹关联,就此避世不出。为什么我们能肯定黄裳到了明代还活着?因为到了清代,道士黄裳又出现了。

      黄裳,字元吉,江西省丰城县人,生平不详,清朝时曾在四川富顺乐育堂传授内丹诀法,由门下弟子笔录并编纂成《道德经注释》、《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三书留传于世。据传尚有《玄宗口诀》、《醒心经注》、《求心经注》等书,惜已难于搜求。在黄裳的《道德经注释》的自序中,黄裳在落款处写下了“光绪十年孟冬月 谷旦 元吉黄裳自序”的字样,于是我们可以得知,黄裳在1884年还仍然健在,他至少活了840岁。可见我国古代的人体基因改造工程学的博大精深!
     沧海桑田,朝代更迭,多少英雄大浪淘沙,宛如日月升落,唯有黄裳恰如不变的青山,始终屹立。

你在,或者不在
我都在那里
不离不弃
你走,或者不走
心都在那里
不远不近
你爱,或者不爱
爱都在那里
不增不减

全文完
附录1:长江三侠的“黄裳与独孤求败”链接
http://www.lkong.net/thread-365999-1-1.html

附录2:青铜大立人的“《葵花宝典》考证”链接
http://www.lkong.net/thread-224815-1-1.html

207

主题

1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2
发表于 2013-9-9 13:30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都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32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战队
[S.lian]
种族
Zerg

2012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中国少年先锋队八达支队副总队

3
发表于 2013-9-9 13: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现在还活着,就在八达
,是谁我就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138

积分

机枪兵

4
发表于 2013-9-9 13:34 |只看该作者
沙发应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9

主题

9

好友

762

积分

龙骑士

5
发表于 2013-9-9 13: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小狗

6
发表于 2013-9-9 13:4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8

主题

1

好友

3086

积分

飞龙

7
发表于 2013-9-9 14:27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现在还活着,就在八达
,是谁我就不说了
早晨起来看微博,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國镓大事潮水般涌来,需要迅速作出各种判断,提出各种建议,各种转发,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披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5

好友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013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2011年度八达十大水友

8
发表于 2013-9-9 14:38 |只看该作者
此文尚有缺漏。
为何不提现代文学家黄裳? 其卒于去年
黄裳(夏历1919年6月15日—公历2012年9月5日)。  
黄裳
原名容鼎昌,祖籍山东益都。生于河北井陉。[1-3]
满洲镶红旗;笔名黄裳、勉仲、赵会仪,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文联委员。
黄裳是一位学识渊博又很富有情趣的人,在戏剧、新闻、出版领域均有建树,与梅兰芳、盖叫天、巴金、吴晗等文化名人相交甚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7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