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931
- 帖子
- 56000
- 积分
- 55062
- 阅读权限
- 90
- 注册时间
- 2005-11-24
- 最后登录
- 2015-6-20
- 在线时间
- 12728 小时
- 战队
- [S.lian]
- 种族
- Zerg
- 战队
- [S.lian]
- 种族
- Zerg
|
本帖最后由 别愁BloodBrood 于 2013-6-14 13:30 编辑
刚才手贱 看了下骆宾王的资料。
维基百科
骆宾王(640年-684年),字观光,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做。 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后,宾王不知所终,一说身殉,一说终身隐居。扶鸾的信众以骆宾王之忠肝义胆与文采昂扬,尊之为神,号称“南天骆恩师”,年年端午盛大奉祀。
http://baike.baidu.com/view/9950.htm
据说徐敬业兵败之后,骆宾王不知所终,一般认为他死了。
只是不知道怎么一开始写他卒年是687年。有点莫名其妙,如果是百度错了等下我去编辑下。
《旧唐书》与《资治通鉴》都说骆宾王被杀[1],《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郗云卿在《骆宾王文集》序中认为“文明中,与嗣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孟棨《本事诗》说骆宾王逃脱后削发为僧,“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反正是没有说到被擒获。
我所不能明白的是他之前的一首诗,在狱咏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武则天当政时期,曾经有一位叫徐敬业的起兵反对她,用骆宾王写的《讨武檄文》散布天下,揭露她的昏庸和暴行。不久,骆宾王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这首诗。此诗作于患难之中: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全篇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以托诗人遭受谗陷之忧。
反正骆宾王一定是坐过牢的,不然也写不出这首诗。可是什么时候坐的牢呢?如果是徐敬业兵败后他被抓,那时间对不上。
只能是在之前,要是采纳了678年的说法,那么在造反之前似乎已经下狱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到哪里能看到比较具体的资料,抓了他,又把他放出来造反?
我一百度 有了另外的结果(可见百度百科错误很多啊,等下我去更正吧)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
??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
??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有了这段说明,一切都对的上号了。
只是这家伙真是死性不改,出狱后还接着造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