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740
- 帖子
- 7571
- 积分
- 28092
- 阅读权限
- 255
- 注册时间
- 2011-2-18
- 最后登录
- 2025-11-17
- 在线时间
- 9722 小时
- 战队
- 无
- 种族
- Protoss
    
- 战队
- 无
- 种族
- Protoss
|
8DA很多人都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青春小伙子
不太能体会终日与病相伴人的苦恼
我记得我丈母娘上次患病,我带着老婆和她一起去医院的时候
她们俩对医院的各种手续毫不熟悉
这种毫不熟悉和陌生,背后是健康者的幸福
我在医院里反而驾轻就熟,实在是来过太多次
有句话叫久病成良医,此话为真
生病这东西,是典型的“多因一果”
就是一个症状,往往有很多起因。这就像电脑突然死机
是偶发性死机还是CPU坏了还是内存、主板、硬盘、显卡坏了呢?
解决的办法就是挨个排除,这也是现今医学的常用手法。
只是现在的医院太忙了,病人太多了,认真辩症受到时间、物质条件、医生水平等等的制约
我举个例子,很多癌症患者,进了医院就给打白蛋白
其实这白蛋白是有讲究的
它是一种营养物质,用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体力水平
可是,很多患者当时已经虚不受补,白蛋白打进去,吸收最快的是年轻的癌细胞
这好药,反而成为加速病人死亡的元凶
哪有空管这么多呢?有过照顾人经验的朋友一定知道,病房里那个主治医师,除了早上如走马观花般闪现一下,平时根本见不到人
那些面容俏丽,态度冰冷的白衣天使,有很多甚至连吊瓶的滴速都不晓得要良好控制
有多少人知道点滴太快会直接损坏心脏呢?
损害了心脏能有几个马上反应出来?
她们也许在卫校的只言片语上看到过,但病人那么多,事情那么多,睡眠质量那么差,有多少能耐心的真正的服务?
13亿的人口,换来的其实不是巨大的生产力,反而是对这种恐怖数量生命的漠视
这也不能怪谁
这就是个现状
我个人认为,如今过了30的朋友,多少应该开始了解一些医学知识
平时就要多留心
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自己的亲人
父母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注意这些病是常常会遗传的
自己就要注意饮食,有必要的话,40岁就要开始服用软化血管的药物
父母有一些不同于往常的症状时
一定要警惕,先上网搜索,做最坏的打算,但抱着最积极的心态
多结识一些懂医的朋友,这个投资比赚钱更重要
平时多多锻炼身体,但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不能让他们再参与任何剧烈的运动,不管他以前多么强壮
最后祝福大家身体康健。
这篇不关播放器的事儿!!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