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6
- 帖子
- 10548
- 积分
- 80246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5-7-10
- 最后登录
- 2015-6-20
- 在线时间
- 20167 小时
  
|
明朝侠士
起
嘉靖三十四年春的某一天,一队人马在临海郊外停下来休息,这队人马属于浙江总督张经旗下效
义营战兵二营,带头的是练勇参将孙诚,这只部队本应该由军户贡献人数约四百人,但是军户经年流失,
实际人数不足两百,他们在临海驻留的任务是寻找流窜的小股倭寇。
两百人对于流窜的倭寇来说,实在是个大数字,包括孙诚在内的所有兵官都认为这是一次安全的
任务,但是很快,孙诚就不这么想了。他看见一只二十人左右的小股倭寇,其中还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
,以奇特的阵型飞奔杀来,。孙诚大叫一声:"兄弟们抄家伙”。但是已经迟了,那二十人余转瞬杀到眼前
,以奇异的跳跃姿势前进。孙诚的手下军士,或者刚提起武器即被砍成两段,或者过不了一招,长枪刚递
出手,被倭寇一个跳跃闪过,近身就是一刀,手断脚断,身体变成两截不一而足。
孙诚自持力大,一杆梨花枪舞的滴水不漏,冲入阵中。刚一个来回,忽然被人用刀面以力制力压
住,似有千斤之中动弹不得,仔细看时,但见一个日本刀客,用一柄软刀制住,孙诚大骇,这刀软且薄,
如何使力?但是没等他弄明白怎么回事,已经人首分离。
嘉靖三十四年春,效义营战兵二营,突遇二十余人流寇,全军覆灭。
出鞘
陈学亮一
陈学亮从地上爬起来了。
我们在工作忙忙碌碌中常常忘记自己是谁,想干什么,为什么在这里奋斗。等工作稍有喘息,
从茫然懵懂中忽然清醒过来时,已经离自己的青春年少十分遥远,想追赶也来不及了,让人惆怅不已。
不过陈学亮不同,他是真的忘了自己是谁。他也没什么可惆怅的,因为他正年轻。
他环顾四周,感到头疼如裂,头晕目眩,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于是望了一会儿太阳。
那太阳正射出柔和的光影。他想了想,根据阳光的柔和度,周围的植物,太阳挂的角度周围的温度,他猜测自己是在江南,现在是春天。
头不那么疼了,他站起来四处走走,打算找出自己在那里,四周是一片雾山云海,目光不能极远,他从东走到西走了几十里,从西往东走了几十里,如此反复几次,走到四面的尽头看到尽是悬崖峭壁,才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巨大的山顶平原之上。
这样的地方在南方不多,他很有自信的相信接下来会找到一个平台,果然,他找到了一个山顶小坡天然而成的平台----那么这里应该就是大明山了。
位于临安之西的大明山,山顶上有巅广平地千余亩,朱元章曾经屯军,故有点将台,又称之千亩田,山顶如平地清溪蜿蜒,游鱼细长如竹,而整座山又是奇峰叠峦,飞瀑有百丈之高。
自己竟然来到这么一个地方失去记忆,他摸着山路下去,果然看见许多奇峰远景,山林茂密。越往下走越越有人气,逐渐有了行人,不到一炷香时间,他走到了山脚下,不到一柱香时间,就到了山脚,在路边看到了茶馆,方才感到自己口干唇裂,于是向茶馆走去。
那茶馆外表破破烂烂,一走进去竟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他找了个靠边的座位做了下来。小二竟不过来问话。于是他叫来小二,道:“给我砌一壶明前茶”
小二冷道:“明前茶小店存货不多了,客官请先付钱后喝茶。”
陈学亮试从口袋里摸出碎银子,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破破烂烂,已经不知道在山顶躺了几日。
小二一看碎银子眼睛就亮了,粗略一看,起码有七、八两。
陈学亮拿出一小块碎银子放在桌上,问:“够了吧。”
小二问:“客官要不要尝尝本地的一本地的白条鱼,肉嫩而鲜美,只需要水里一滚,撒上盐,即可上
桌,再配上点本地的野菜,别处再吃不到."
这么一说,才想到肚子十分饥饿,应该有几天没吃饭了,只是头疼的冲淡了饥饿感,于是点了点
头。
茶水先到,少年对准壶嘴一口喝下去。头疼似乎稍微减轻了点,渐渐听到周围的议论声。
茶博士正在和客人闲聊,“说到陈学亮,我曾经亲见他追捕僧盗。”众人来了兴趣,于是茶博士
顿了顿又继续说:
“ 那日我们几个去江西跑些货物,支船过江的时候,忽然上来一个高大僧人,人高八尺,生的甚为是凶悍。央求我们让他上船。老船板不许,僧人苦求半天,又劝人慈悲为怀,说救助出家人,佛祖会保佑。老板终究让他上了船。
“刚要撑船,又见一个少年赶来,剑眉方脸,也要上船,老板应允了,僧人却大发脾气不许,众人甚怪之。”
少年脑海渐渐浮现出当时的画面,隐隐约约感到那个陈学亮就是自己。
那个僧人是带着一个七八岁的童子上船,外面下着朦胧的雨,大家都呆在在船仓里,僧人直盯
着他,浑身不断的颤抖。顶的众人心里发毛,均想,僧人还在生气,也不知为何,然而大家也都倦了,纵使有人想出来说话缓和气氛,也懒得言语,出门在外辛苦,谁没点怨气呢?
只有少年本身清楚:
那僧人并非是生气的发抖而是战栗,而是透骨寒心的战栗。
少年为此感到很得意,僧人在战栗,是因为不久后,他皮会被自己剥掉,他的心会被自己挖掉
。虽然自己只是表情冰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内心却很愉快---他在静静的欣赏着僧人的惶恐。
至于自己为什么要杀这个僧人,却想不起来了,只记住自己当时兴奋快乐的感觉。茶博士说陈
学亮在追捕僧盗,那么自己或许是个捕快,或许侠客。
既然这个故事是自己的故事,那么茶博士的话不再重要了,少年张开双手放到面前,看到手上
粗茧陈伤,确认自己确实是练家子。于是他开始回忆那个僧盗。
好像是受什么皇族郡王所托去追杀僧盗?可是要想起来太难了,因为皇族太多了。明嘉靖三十
四年,皇族中国活活有上万人。
他想起那个刺杀那个僧盗的时候的感觉了。他用利器一次又一次的刺穿僧盗。心中充满了快乐
。用的什么武器?对了,是剑,一把好剑。刺穿后拔出来一点力道都不费。一把好剑,保养起来一定花费
不少钱。他刺了几十剑,剑剑都不在要害上,他刺断了那个僧人的手筋,挑断了僧人的脚筋,他刺断了僧
人所有经脉。
僧人倒在河边岸上上,无法动弹,口中大口吐气,可是他不惨叫。如武士刀般的弯月挂在空中
撒出一丝诡异的光线。
那个童子呢?那个童子呢?在自己刺他的时候,那个童子似乎就在旁边看着,那个静静的在
的旁边看着,什么也没干。但是自己忘不了那双眼睛,镇定的面对面前的惨状十分,冷静的看着自己带着
快意,慢慢把最后的一件刺进僧人的心脏。
后来那个童子怎么样了?他想把整件事想起来,但是想多了他就头痛,他又想问茶博士,可是
感觉浑身乏力,连问话的力气都没。
终于他挤出一点力气问茶博士:“那个童子怎么样了?那个僧人带着的童子?”
可是茶博士一脸错愕,“什么童子?我不知道什么童子?”
这句话又让少年失去了自信,仿佛那个故事也不在是自己的故事了,一下萎顿了回去。
他又翻身上的口袋,想翻出点其他能证明自己是谁的东西。他翻出一张卷起的纸条,以及细小的宋楷写道
“今日又有小队倭贼从台州登陆往南奔行,一路劫杀,贼武艺高强却擅隐匿,大队官兵追之不
及,小队又拼杀不过,望各位侠士援手。 胡忠宪”
这时候忽然茶馆内帘掀开,由许多丫鬟簇拥着,从中走出个丽人来,随团摇扇影,影动一身
香,肌肤胜雪,清丽绝伦,眼波流转。霎时间人声顿止,悄无声息,有走动者自然的让出一条道来。
那丽人轻移莲步,飘然坐到台前,十指葱葱,拨了几声琴弦。
丽人此时才开口,声如黄莺初啼,婉转动听:“小女子王翘翠,十分感谢各位客官厚爱。明日起
小女子即将离开临安,愿与各位一尽余欢”
于是她开口唱道:
朝织锦绣段,暮成龙凤章。
投杼忽长吁,惄焉中自伤。
绵绵忆远道,悠悠恨河梁,
远道不可见,泪下何浪浪!
春风卷罗幔,明月照流黄,
山川一何阻,云树一何长。
安得随长风,翩翻来君傍,
愿将云锦丝,为君补华裳。
虽然乃是新词,听过的人不多,但茶馆内任是一片叫好声,人声鼎沸
少年却没有心思欣赏,他有两件更重要的事要做,一是找出自己是谁,二是找出那把剑在何处,于
是他决定顺着倭寇的线索追下去。
出鞘
小马一
林文兵的外号叫小马。
可是他并不小,也不姓马。
嘉靖三十四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安大地震,象山大火灾,清兵入塞侵明, 徽王府为少林寺修建牌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
如果你问岳阳知府,他就会十分得意的说,三十四年我交足了岁纳,如果再问他为什么缴足了岁纳这么得意,他就会告诉你嘉靖三十四年岳阳大地震,不比西安的死的人少,他压了下来,顶着巨大的压力把岁纳缴足了。
如果你问他那些死了的人收场,他就会把脸拉下来,觉得你不是自己人,忿忿的说:“那我就管不着了。”
嘉靖三十四年对小马来说只有一件大事,就是他的养的小马生产了。但是大家就不这么看
大家认为他一个人从三十四名大盗手中救出了剑塚主人,保住了剑塚的秘密。剑塚主人赠与小马曲刃剑一把,这是一件大事。
传说这把剑长三尺,名曰照胆,取乌山千古赤铁胚而造,铁胚分天、地、人三块,天胚刚而韧,为剑锋,地胚厚而重,为剑身,人胚柔且稳,为剑柄,寒光四射,天下再无法铸造第二把。
然后这并不稀奇。
稀奇的是大家都在猜这把剑小马最后会怎么处理这把剑的时候,他把它送人了,他说:“我又不用剑,我留着干什么。”
大家认为,他得到了当时已经成名的医圣李时珍为武林人士专门调配的神药,活脉再造丸。这是一件大事。
传说这药物可以治疗严重的内伤,无伤时可以补肾滋阴壮阳,冷热皆宜。传说这药物由千年血参,西域七彩蜈蚣,神木血竭,五华散,和第一次交配成对蛤蜊制成。材料及其难得,造成一丸,再无第二颗。
然而这并不稀奇
稀奇的是大家都在猜他怎么处理这颗药丸的时候,他已经把药丸配在饲料里喂马安胎了。
他说,“我们在江湖上混的,死了就死了,伤了就伤了,有什么好讲究的。怕死怕伤不要混江湖嘛,倒是我的马儿可怜,它又不想混江湖。”
据小马自己说,即使他一点武功都不会,就凭着这匹马照样闯荡江湖。
看过他那匹马的人说,这匹马完全不像一批神骏的名马,反而瘦小苗条,如战国时代的美人,棕红色的皮肤有泛出异样的光彩,眼睛大,睫毛长,静静的站在那里脉脉的不嘶不叫,真是我见尤可怜,至于神骏,则看不出神在何处,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可能是德兰矮种马,或者蒙古矮种马,然而已经也无法再考。
可是懂行的人不这么想,比如死去了的三十四名大盗
三十四名大盗全死了。
世界上武功再高的人,也没办法一人面对三十四名来自不同省份,武功流派各异,江湖经验丰富的他们。剑塚主人虽然练剑多年,神兵在握,但是那些大盗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没有想错,一个人干掉他们武功,武器再再好是不够的,但是马好就够了。
林文兵骑着他的小马带着剑塚主人从云南开始逃往中原,一直跑了千余里,一路上盗贼越来越少,等追到南京时候已经死了十一人。等这群盗贼发现追击是没有意义,开始散伙放弃追击的时候已经迟了。
反追击开始了,速度比追进时更快。
三十天时间,小马和剑塚主人把放弃追击解散回去的所有大盗追杀光了。
事实上,从追杀的一开始,群盗们就搞不清楚到底是他们在追杀小马,还是小马在追杀他们。小马永远在他们眼前晃着,一旦开始追击,小马就跑,他的马不但快而且耐长,怎么追都只差一步。那些盗贼中也有些骑着上等好马,脚程快,眼见着就要追上了,可是他的马只消轻轻巧巧的扭几下,又拉开了的距离,仿佛会上层轻功一般。
众盗刚开始会放暗器,剑塚主人就会把一把玄铁盾牌举起,暗器尚远还没及身,就已经被盾牌吸走了。一但有人落单从众人视野中消失不见,立刻就闭气死亡,浑身上下一点伤痕都没,也没有中毒的迹象,众盗追了许久,可是连一起追的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后来大家发现小马的武器的时候已经迟了。
曾经有人在南京街头看见小马用绳子套圈甩上墙头,他的马儿拉绳力借势一跃,跳上城墙。小马借着高,飞舞他的武器,把三名大盗杀死了。
他的武器也不是什么难得武器,只是随处可见的麻绳而已。但是三名盗贼在绳子挥舞所组成的圈子里进退两难,想要斩断绳子跳出圈去,可是绳子一紧一缩,围城一个又一个圈子,忽大忽小,忽有忽无,连绵不绝,无从琢磨,三个也算是名震一方的大盗,竟然被绳子舞的力竭吐血,那绳子忽然就挽了几个花,迅速收缩,直接卡在三人的脖子上,然后小马一头使力,这三人便无法呼吸,渐渐的三人就骨头一软,倒将在地,竟然活活被勒死在街头。
小马费尽千辛万苦才给他的马找到同样品种的马配种,他的马生产的时候,他眼泪也留下来了
。他的马也在默默的流泪。
就这样一个人一匹马,接到胡宗宪的江湖救急书的时候,想了想就出发了,他觉得,不过是杀死几个流寇而已,毫无危险。
出鞘.史炎平
我在无聊的时候,常常梦起明朝的山水,梦见明朝的故事,可是醒来的时候却感到十分无趣,懊悔不已,觉得还不如做个春梦,因为我梦见的不过是些电视剧里的山水而已。
然而史炎平不同,
嘉靖三十四年,他也常常梦起四十多年前正德十二年,他在应州的往事,作为王旭手下神机营的一名新兵,他创造了很多记录。
在城外五里寨的一战,他用他的枪杀死了44名蒙古人。
再五里寨的第二站,他用借着大雾他的枪杀死了75名蒙古人。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终于率部和王旭回合时,史炎平趁乱又杀死了70余人。
每当站到战场上的时候他就和猫儿闻到了腥味一样开心。他用他独特的步法和神乎其技的枪法消灭每一个对手,他还融合了刀法独创了一套枪杆的使法,即使蒙古兵及进,他也显得不慌不忙。
从他从伍到正德皇帝打败蒙古小王子为止,他总共杀近千人,他觉得他是个英雄,可是历史不这么认为,史官门为了打击不让正德皇帝胡闹被视为榜样,坚决的否定了正德皇帝的指挥,史官们说,应州大捷只杀了几十个人,正德皇帝也不以为意,只是强调:我亲手杀了一个,这一定要写上。
史炎平到退伍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谁也不再记得他当年的神勇,嘉靖三十四年,他已经六十岁了,他很瘦,完全看不出他当年还是个胖子,曾经被称为军中第一胖。他也很穷,房子里什么都没。从东往西数,有五样家具,从西往东数,还是五样。
难怪儿子从来不看他,老史叹了口气。
老伴也走了。
不过他还有枪。
老人有时候握着枪睡觉,就想起当年应山的山山水水和故事,他神乎其技的枪法,面对万人阵仗临危不乱的威风来。
这个时候他的儿子进来了。
“爹,你还有钱没有,我和王公子赌钱,输了没钱还了。”
“放屁,什么王公子。不过是个土财主,想当年我在应州的时候,巡抚见了我都得客客气气的”
他儿子讨了个老大没趣,悻悻的说:“你威风嘛,就听你一个人说,谁还认啊。”
老人道:“想当年我射杀蒙古人的时候..”
儿子听的烦了,挥手不等他说,“你现在也可以杀嘛,现在四处战乱不断,北边有满人,南边有倭寇,西边还是有蒙古人啊,在这里和我斗什么威风。”
[ 本帖最后由 [STAR]@heaven 于 2007-12-6 12:2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