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43
- 帖子
- 23643
- 积分
- 54859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5-7-10
- 最后登录
- 2015-6-18
- 在线时间
- 13063 小时
  
|
原创。
本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国王的演讲》成为大赢家,导演汤姆·霍珀在拿起小金人时心里一定会暗叫一声侥幸。
作为一部题材讨巧,英伦王室范儿触到奥斯卡G点的影片,《国王的演讲》也太四平八稳了,太寡淡了,看它的过程中你不会肾上腺加速,不会有意外惊喜(从一开始你就知道,结尾必定是口吃的国王战胜了自我),甚至也不会像看一部精致文艺片那样虽然节奏缓慢、但是镜头跟人物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流一样散漫铺开在你心里,使你萌发某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动。
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今年申奥的其他几部电影更寡淡,《国王的演讲》压过了它们也不会太让人不服气。问题是导演自己本来对这个电影抱有更大的野心,可他没拍出来。
电影的前半段有一段插曲:医生是个票友,业余爱好是演话剧,他去面试莎士比亚的话剧中的国王,面试官说他演技不行,不像个国王。这令医生很沮丧。
这里导演有个意图,那就是想把这部电影的主角设为两个,重心也有两个。国王只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医生。不但国王战胜了自我,医生也在对国王的帮助中,使自己的缺憾也得到了弥补。他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个自信满满的强者,他不但在自己业余喜爱的话剧领域是个拙劣的演员,对莎士比亚剧中那些伟大而纠结的人物的内心不太理解,而且也没有行医执照。
导演本应该最后给医生一段交代,讲他在接触中受到国王的感染,理解到那种高贵而纠结的精神痛苦,了解了一个高高在上的、跟医生原先的生活毫无交集的国王的内心,不管他还去不去演话剧,他也拥有了那样的精神维度。并且对医生性格的完整塑造也能使得国王更加有血有肉一些。
当电影的最后我没有看到这样的交代时,我觉得很诧异。我猜可能是导演自己感觉功力不够,掌控不了双主角的戏剧结构,所以把原本拍好的某些段落给删掉了。这样前面医生去试演话剧的那段剧情就显得突兀,前后没有呼应,前面那段插曲加进来不知道有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假如导演真的驾驭得了这样的双主角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的电影结构,那么《国王的演讲》将会具有不一样的文本意义,电影的内涵将会提升一个层次,要窥视经典之门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一个口吃的国王战胜自我,在二战期间鼓舞全英人民起来抗击纳粹德国的故事也具有一定的传奇性,假如拍成一部像《勇敢的心》那么煽情那么鼓舞的电影,也是很有可能的吧!
可是导演最终放弃了这种尝试,而且没把这个意图在整部电影中删除干净,当导演拿到最佳导演奖、编剧也拿到最佳编剧奖时,他们想必会觉得若有憾焉。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