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43
- 帖子
- 23643
- 积分
- 54859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5-7-10
- 最后登录
- 2015-6-18
- 在线时间
- 13063 小时
  
|
我说的“格局”是指层次的意思
麦凯恩和他的支持者们在悲情期待逆转胜的时候,奥巴马早就以准领导人的姿态出国访问,造访驻伊美军等等,所关注的也是未来政策走向的问题。这让我想起马英九和谢长廷选战前夕,谢长廷的竞选办公室和他的支持者们都打着“逆转胜”的标语来遊行,有一种弱者苦苦期待翻盘的感觉,而马英九打出的则是“马上就会好(指台塆经济)”的口号,以及在全台塆各地到处访问、演说、拉票,对内对外都信心满满地提出一些政策保证。可以说二者的格局高下已经一目了然了。
麦凯恩如今也如此。虽然说美国的总统大选从来都差距极小,麦凯恩落后奥巴马也不太多(相比谢长廷之落后马英九20个点) , 但这主要靠的是美国的40%vs40%效应,也就是不管你有一个候选人多么优秀、出色、比对方强,也一定有40%的人会出于各种心理去投另一个人的票。这是一个复杂的效应,既包含了党派偏向,也包含了故意支持弱者甚至单纯的叛逆心理。
而从格局上来看,我认为麦凯恩现在已经只是作为奥巴马的对手而存在了,他只有政治存在;而奥巴马同时已经成为文化存在,他的T恤衫、面具、纪念品卖得比麦凯恩多得多(在这方面麦凯恩的搭档佩林也比麦凯恩受欢迎),人们在文化意义和其他政治与非政治意义上赋予他的期望也比麦凯恩多得多。2008年美国大选是美国史上关注度最高的大选,时期长,范围广,全世界的人在近半年的时间内都关注着奥巴马vs希拉里、奥巴马vs麦凯恩的选战。如果不是奥巴马而是个传统WASP(W=white=白种人,AS=盎格鲁撒克逊后裔,P=新教徒)与麦凯恩竞选,那么很难想象这次大选会有这么广泛的关注度。
ps1: 奥巴马在与希拉里进行党内竞选的时候只以微弱优势领先,倘若是她打败了奥巴马,美国大选也会很好看
ps2: 美国大选并不是全民直选,而是选举人制度。4年前小布什的绝对票数比克里少几十万票,但是小布什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