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75
- 帖子
- 26660
- 积分
- 20619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5-7-9
- 最后登录
- 2015-2-14
- 在线时间
- 2939 小时
  
|
今年的电子竞技比赛很多,最近GTV也和几项主要的大赛有不同程度的合作,非常有趣的是,我个人认为最近转播的几项比赛分别代表了中国,韩国,欧美所不同的赛事运作的模式,就以WEF,PGL,WSVG,IEF这几个比赛为切入点来谈谈吧。
首先来说说电子竞技王国——韩国的电子竞技赛事主要的运作模式。韩国模式是中国铁杆的星际魔兽玩家最为喜欢的模式,因为追求极致的观赏性,也是在各种比赛的组织模式当中,对于普通玩家的吸引力最大的模式。
韩国模式的核心在于——“电视转播”。
韩国是星际争霸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电视产业异常发达的国家,国内的OSL,MSL,sky pro league等星际比赛,把电视转播的要素运用到了极致。华丽的演播室,耀眼的明星,精彩的比赛,专业的节目包装,严谨的电视直播,都让无数的fans为之疯狂。韩国的星际也因此创造了奇迹,使得自己在收入、影响力、受关注程度上,成为现如今世界上所有的电子竞技项目中,最接近足球,篮球等传统主流体育项目的电子竞技项目。
游戏比赛转播的核心在于——“游戏电视台”。
韩国主要的两家游戏电视台分别是ongamenet和MBC game。本人曾经作为WEG的解说员,和OGN的工作人员有过大量的接触,对于OGN的情况有着较多的了解。由于近段时间,WEF,IEF等赛事的关系,和MBC game也有了较多的工作交叉。整体上来说,我个人认为韩国的游戏电视台充当了韩国电子竞技产业链当中最为关键的角色。韩国的游戏电视台,作为一个成熟媒体,拥有强大的项目运作能力,集前期策划、招商,到中后期比赛承办,组织,转播于一身。电视台既是比赛转播方,同时也是整个或者半个比赛主办方,因此让比赛合乎自己的要求,呈现最大的效果,也就很容易了。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赞助韩国电子竞技赛事的企业,基本上是把投到比赛的资金按照电视广告的方式来进行投放的,这种做法,和欧美企业有着理念上的明显不同(这个不同我会在欧美篇当中讲到)。OGN和MBC game本身,在电视行业里面,并不是多大的实体,OGN本身是个规模不大的民营电视台,MBC game虽然靠山较大但本身实力一般。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实力,中国和欧美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有相似实力的电视台出现。
韩国式游戏电视台的催生条件以及中国与韩国的差距:
(1)拥有自由的媒体环境。
自由的媒体环境是游戏类电视台发展的根本所在。只要本身不触犯法律,游戏电视台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存在,然而在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媒体本身是要充当舆论导向的作用,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当然在韩国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在我国,游戏行业,本身是一个包含了大量争论和背负了沉重的舆论压力的行业,容易让青少年沉迷其中的特点,也确实是让我国政府在让游戏内容存在于主流媒体的态度上慎之又慎。在我国,游戏行业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规范,解决不好自己本身在盗版问题、分级问题、内容控制等一系列问题的话,想让国家相关部门放开对游戏内容的限制,是非常困难的。
(2)拥有发达的电视产业。
韩国模式之所以无法照搬中国,更大的原因还不是国家限制的问题,而是市场的发展还没能达到足够发达的程度。韩国多数电视台以付费为主,韩国的游戏电视台只需要在举办比赛上维持基本的收支平衡就可以了,主要以广告和电视收视费作为本身的主要收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在中国,网络视频媒体基本上没有自身的盈利模式,只能以赛养赛,资金的捉襟见肘,可见一斑,即使是拥有国家支持,作为电视主流媒体的GTV,在中国的数字电视尚未完全推广以前,也只能维持低成本运营,甚至于半烧钱的状况,根本没有余力和资金来运作韩国式的电视联赛。
(3)国内厂商对于电视模式的认可。
韩国厂商对于韩国的电子竞技赛事模式已完全认同,大部分的资金集中投入在几个经典赛事上面,这就促成了几个品牌赛事的质量的提高,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中国,赛事品牌众多不说,赛事品质良莠不齐,大大小小的比赛看似不少,真正能够给厂商带来回报的却不多,这使得中国电子竞技行业一次又一次的在伤害自己的衣食父母,而赛事组委会的急功近利,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也使得这个行业的发展,虽然历经了很长时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电视模式的比赛在中国,即使是想发展,也需要首先让赞助商重拾信心,然后再拉回一再失望的主要受众,难度颇高,在资金投入不大的情况下更加是异常的艰难。
韩国模式的缺点:
从最近和韩国游戏电视台的合作可以看出,韩国人的专业也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诚然,以现今的发展速度,中国想要追上韩国在2006年的赛事转播水准,至少需要2-4年时间,这在游戏行业里已经是一个产品换代的周期,时间并不算短。但是中国也有中国的优势,中国在运作选手众多,规模较大的赛会制比赛方面的经验和组织水平,已经可以说是超过了韩国。韩国模式基本是维持一个长时间演播室——大型现场决赛的联赛模式,每次参与人数较少,赛程较长,而在进行运作时间短,人数多的赛会比赛的时候,韩国人的缺陷就显示出来了,这个问题,在和韩国MBC game电视台合作的青岛WEF项目上,体现的尤为明显。MBC game的专业程度,勿庸置疑,然而在WEF上,韩方导演在舞台上仅仅安排了少量比赛,同样的时间,我们中国的组委会和转播方可以安排更多的比赛,虽然没有韩国人那么细腻,但至少能让观众看的更多,更舒服。即使是在台下进行的赛事,开始的计划居然是单局决胜?!这样的结果就可能直接导致花大代价请来的moon或者grubby这样的选手远涉重洋,没上舞台,打20分钟比赛直接走人的情况。这不是偶尔赛事执行的问题,而是理念问题,因为对于韩国游戏电视台来说,他们根本不做这样两三天,请一堆选手来打的比赛,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就直接乱搞了。这之后的IEF,也是同样状况,我的记忆是,WEF和IEF这两个比赛,moon都根本没在舞台上亮相过!当然moon只是个代表,其他有很多选手也是这样情况。我的观点是,这种表演性质的比赛,没有顶级高手在舞台亮相,那么花路费请他们来干什么??最后得出个结论,除了运作WCG的团队外,韩国人搞联赛专业,搞赛会制比赛,中国人才是王道。
其实说了那么多,也是希望国内包括GTV的赛事运作的组织能够从韩国模式中得到一些灵感和经验吧,对于GTV来说,虽然是个电视台,转播是主业,但如果想要把转播真的搞好的话,从韩国人那里学点东西是必须的。
清朝的先人都知道“师夷长技以自强”,我们现在处于婴儿期的电子竞技产业,也应该向列强们多学习了。在最近,我们很高兴看到了和韩国比赛的长相已经很相似的PGL,虽然有些小问题,但和PGL的兄弟姐妹们的合作真的很愉快,大家都很努力,相信会越来越好。此外,还有很多在用自己的青春建立民族赛事品牌的同仁们,真的要对他们表示敬意。
韩国篇之后,会针对WSVG分析欧美的赛事运作模式,再根据最近几个比赛分析下中国的赛事运作模式,因为我个人是搞电视的,做转播的,所以在转播方面的切入点会多一些,希望大家能够多提意见,谢谢。
最后想说一句话:“韩国人等着吧,中国来了!”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