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华早报:中国崛起与“元叙事”的终结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3

好友

7913

积分

大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7 05: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 南华早报7月3日刊发春秋研究院李世默的文章《中国崛起与“元叙事”的终结》。摘编如下:

  据“自由之家”的统计,全世界采用选举民主制的國镓,从1970年的45个已增至2010年的115个。近20多年来,西方的精英人士孜孜不倦地在全世界奔走,推荐选举民主这一救世良方。他们声称,实行多党选举是拯救发展中國镓于水火的唯一良药,只要吃下它,就一定会实现繁荣,否则,永无翻身之日。

  但这一次,中国敬谢不敏。

  历史是最好的裁判。仅仅30多年间,中国就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6.5亿人脱贫。实际上,这期间全世界80%的减贫任务是由中国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成绩,全世界的减贫成就不值一提。而取得这些成绩的中国,没有实行他们所谓的选举,也没有实行多党制。

  中国的确是个一党制的國镓,由中国珙产黨长期执政,不实行西方意义上的选举。按照当代主流的政治理论,人们据此可以生成三个判断,即这个体制一定是僵化的、封闭的、不具合法性的。但这些论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一党制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选贤任能的体制、深植于民心的政权合法性,这些是确保其成功的核心要素。

  大多数政治学家断言,一党制天生缺乏自我纠错能力,因此很难持久。但历史实践却证明这一断言过于自信。中共已经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國镓之一连续执政64年,其政策调整的幅度超过近代任何國镓。事实证明,中共具有超凡的与时俱进和自我纠错能力。

  最近很多人声称,相比于经济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严重滞后,因此当前亟需在政改中取得突破。这一论断实际上是隐藏着政治偏见的话语陷阱,这个话语陷阱预设了哪些变革才算所谓的政治改革,只有实行这些特定的变革才行。事实上,中国的政治改革从未停滞。与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前相比,中国从基层到高层,从社会各领域到國镓治理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政治改革,这一切变化都是不可能的。

  中共如何在一党制的基础上保证选贤任能呢?关键之一是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即组织部。对此西方鲜有人知。这套机制选贤任能的效力,恐怕最成功的商业公司都会自叹弗如。就职业生涯来看,一位干部要晋升到高层,期间一般要经过二三十年的工作历练。这过程中有任人唯亲的问题吗,当然有。但从根本上,干部是否德才兼备才是提拔的决定性因素。

  西方人总认为多党竞选和普选是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曾有人问我:“中共不经选举执政,其合法性从何而来?”我的回答是:“舍我其谁的执政能力。”

  我们都知道历史,1949年中共执政时,中国的国土四分五裂,满目疮痍。但今天,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人民生活迅速改善。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中国的民意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反映了中国的主流民意,其中大部分数据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稳定。高达85%的中国民众,对國镓未来方向表示满意;70%的民众认为在过去的五年生活得到改善;82%的民众对未来五年颇感乐观。《金融时报》刚刚公布的全球青年人民调结果显示:93%的中国90后年轻人对國镓的未来感到乐观。

  相比之下,全世界大部分选举民主制國镓都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况。关于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困境,无需再详述。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共产主义和选举民主制,都是基于普世价值的“元叙事”。在20世纪,我们见证了前者因极端教条而失败;到21世纪,后者正重蹈同样的覆辙。“元叙事”就像癌症一样,正在从内部吞噬民主。民主政治对西方的崛起和现代世界的诞生当然居功至伟。然而,很多西方精英把某一种民主形式模式化、普世化,这是西方当前各种病症的病灶所在。

  中国的政治模式不可能取代选举民主,因为中国从不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包装成普世通用的模式,也不热衷于对外输出。进一步说,中国模式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可以替代选举民主的新模式,而在于从实践上证明了良政的模式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各国都有可能找到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多元化正在取代普世化。一个更精彩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帷幕,我们有没有勇气拥抱它呢?

204

主题

2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2
发表于 2013-7-17 06:42 |只看该作者
元叙事

"元叙事" 英文:meta-narrative\ metanarrative
元叙事与后现代主义
元叙论通常被叫做“大叙事”。这一术语在批判理论,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理论中,指的是完整解释,即对历史的意义、经历和知识的叙述。它通过预期实现,对一个主导思想赋予社会合法性。
这一术语是由法国哲学家李欧塔(Jean-Fran漀椀猀 Lyotard)在1979年首次提出的。他说,社会现代性的最主要部分是大叙事构成的。但后现代主却是以怀疑大叙事(进步、启蒙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为特征的。
李欧塔提出大叙事应该让位于“小叙事”,或者说是更谦虚的、“地方化”的叙事。“小叙事”可以“把目光聚焦于单个的倳件上,从而把大叙事抛弃。”李欧塔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中借用了“话语模式”理论,构建了他自己的进步政治观。这种进步政治观基于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合理语言游戏的集合体。
后现代主义者企图以具体的倳件和人类的多样化经历来代替大叙事。他们说“多样性的理论观点要比宏大的,包罗万象的理论好得多。[1]
利奥塔称:“我将后现代一词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那么,何谓元叙事?利奥塔说:“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
"元叙事"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这里所谓的元叙事,是指启蒙运动关于“永恒真理”和“人类解救”的故事.这类元叙事在各种话语中占有一种优先和特权的地位,即成为所谓的权威话语 。
2、这些“元叙事”是指支撑西方文明的普遍真理与客观真理.“元叙事”的方法已经被大量的“语言游戏”所代替,每一游戏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殊的游戏规则,因而不存在什么客观真理与普遍的科学理性。
3、所谓元叙事是指黑格尔式的思想传统——“纯思辨理论叙事”即包罗万象的准则和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哈桑指出:“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断片。
4、所谓元叙事,是指黑格尔式的思想D功能造成的.这样,当代解释学就否认了传统的认传统——“纯思辩理论叙事”和法国大革命代表的思D识论及其所谓的“深层意义”或“真理”
5、元叙事也叫元虚构、元小说,它通过作家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过程,产生间离效果,进而让接受者明白,小说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这样,虚构在小说中也就获得了本体的意义。
元叙事的创作方法在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中,特别是马原的作品中得到了鲜活的体现。代表性的作品有《虚构》《冈底斯的诱惑》《枣树的故事》等等。
墨西哥:http://201.163.0.13/
保加利亚:http://95.158.130.211/
英国:http://213.242.89.101/
越南:http://222.255.120.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3
发表于 2013-7-17 07:49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读者心里很清楚
[url][/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131

主题

1

好友

3292

积分

飞龙

5
发表于 2013-7-17 11:21 |只看该作者
日本比中国还惨吧,无资源、人均土地更少还是二战战败国,还有韩国,结果呢?
美国代购,欢迎访问http://shop65145635.taobao.comQQ:5422554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6
发表于 2013-7-17 11:25 |只看该作者
这不就是那天那个华人演讲的内容吗    被谁整理了下又发出来了。。。
我已经看见   一出悲剧正上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

好友

4万

积分

大和

7
发表于 2013-7-17 14:48 |只看该作者
相比之下,全世界大部分选举民主制國镓都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况。关于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困境,无需再详述。
高下立判!
傻逼快叫蓝头发的安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8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