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3838
- 帖子
- 4654
- 积分
- 3034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12-6-4
- 最后登录
- 2015-6-13
- 在线时间
- 1697 小时
|
“五毛党”是“网络阅评员”的俗称,带有蔑视的意味。网络阅评员是一群真实存在的从业者,受雇于各地宣传部门,以各种身份出现在网络上,佯装普通网民,按照宣传部门的指令发表官方意见,用来影响和引导舆论。
尽管网络阅评员隐身活动,但是这个职业并不是秘密,有些地方的宣传部门还当作政绩来高调张扬。最近,甘肃省委宣传部宣布,将逐步形成一个网评队伍体系,由网络“高手”、“好手”、“写手”组成,共650人。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他们将“及时发帖跟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从这个消息着手,对“五毛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报道中说,一份官方文件透露,几年前长沙市委外宣办选聘网评员,底薪600元,每发一帖给五毛钱。这就是“五毛党”的来历。最近,衡阳党建网又自曝其网评员奖励为每帖一毛钱,每月不超过100元。有人戏称,“五毛党”贬值了——不知道是因为工作更容易了,还是求职者更多了?可以确定的是,这几年各地宣传部门都或多或少地雇佣网评员来引导舆论。一些炡椨机构、新闻倳件主角甚至企业也纷纷效仿,雇佣枪手冒充普通网民,企图操纵网络舆论。
“五毛党”为什么受到蔑视和厌恶呢?不是因为他们为官方工作——并非所有的公务员都得不到尊敬;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收入低——如果是一份正当的工作,收入低得到的应该是同情,而不是嘲讽。
我看到很多批评网评员的意见,重点都在谈它的效果。比如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炡椨部门应该公开身份直接回应、直接解决问题,比暗中派一批人,用些虚拟网名在网络上发言要好得多。”而那些独立意见分子,更是认为“五毛党”不仅帮不了党和炡椨,反而损害党和炡椨的公信力。
从长期看,这些批评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一个具体的舆论场中,你很难否认网评员的作用。引导舆论可能是痴人说梦,但是他们至少搅乱了意见,影响人们的分析和判断。从甘肃等地宣传部门的举动看,官方认为“五毛党”大有作为。在一些网络争论中,人们互相攻击对方是“五毛党”或“五美分党”,也可以反证“五毛党”在讨论中的作用。
在我看来,无论“五毛党”的效果如何,他们都没有存在的理由,因为这项工作缺乏正当性。现代政治中,即便是敌国之间,秘密情报组织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派遣大量的人员乔装打扮,冒充对方人员发表意见,恐怕也极为罕见。何况是面对本国公民,炡椨发布任何公开信息,亮明身份都是一个基本的政治伦理要求。“五毛党”的实质,就是炡椨雇人造假——而造假的目的,是为了欺骗本国民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