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55
- 帖子
- 7739
- 积分
- 20888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5-7-10
- 最后登录
- 2015-3-2
- 在线时间
- 6550 小时
|
当下,“吊丝”一词大行其道,“吊丝”群体日益扩充,从贴吧到微博直至传统媒体之上,以“吊丝”自居者越来越多。有人比之:“‘吊丝’火爆‘忽如一夜春风来’”;有人断之:“‘吊丝’代表了最广大年轻人的精神面貌”;有人呼之:“庶民文化的胜利”。2012年11月3日“吊丝”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2013年3月1日,17K小说网正式开通“吊丝”大类,下设吊丝生涯/吊丝情缘/吊丝逆袭/吊丝幻想四个小类。并宣称:“我们支持‘吊丝文化’,我们做好‘吊丝小说’,娱乐大众,让世界多点不同,少点装X,不好么?”
有央视著名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自称“吊丝”;导演陈凯歌自命“我撑死了是‘吊丝’逆袭成功”;东山再起的史玉柱发微:“我就喜欢自称吊丝。是自贱吗?本吊丝也不知。反正我以后继续以吊丝自居。据说我的部下去注册‘吊丝’商标了,为我保驾护航。以后谁自称吊丝,向本吊丝交一分钱。”作家兼赛车手韩寒承认,我是纯正的上海郊区农村“吊丝”;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朱崇科说,若自己现在还是学生,在某个方面也是“穷吊丝”;性别教育论坛负责人柯倩婷女士坦言自己和朋友在某个方面也是“女吊丝”。可见,从表面符合吊丝定义的人,到与吊丝属性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在争相认领这一名号。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2013年2月27号,冯小刚导演在微博中发言,“吊丝是对境遇不堪者的蔑称,中国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称自己是草根是自嘲;称自己是吊丝那是自贱。分属两个不同群体:一个是弱势群体,一个是脑残群体……”
一时间,冯导祸从口出,甚至引来了人身攻击。据称,每年的2月27号为吊丝文化节,也被网友调侃称为白癜风康复日,源于冯导对“吊丝”一词的炮轰。在这一天里,全国自认为是吊丝的男性将可以自发的组织参加各地吊丝文化节展览,同时也以关爱白癜风患者为目的做宣传,希望那些忍受病痛折磨的长期患者能够能到良心和身体上的康复。
我们知道,文化包括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近一年多来的“吊丝”文化现象也不例外。有专家指出,“吊丝”的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由下而上地对主流话语、价值观进行反抗。“吊丝”所反映的集体焦虑,不仅是文化问题,更是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折射。因此,它绝不只是“一场语言的狂欢”,不是简单的青春情绪,而是现实社会矛盾不断堆积的征兆。
复杂的社会现实之下,在当前的中国,吊丝群体真实地甚至是数量庞大地存在。吊丝们以无奈地自嘲来自我设障,降低成功期望,缓解巨大的社会压力,直面现实境况,集体发声,表现存在,无可厚非。
令人深思的是,定义之外的吊丝们与日俱增。试想,如果一个國镓的绝大多数公民都以“吊丝”自居,这将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未来,这个民族和國镓将会具有怎样的国际形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对此,国际社会的元芳们会怎么看?
当然,诸事不容回避。顺便举几个实例:一段时期以来,各电视台抗日大戏接二连三,日本鬼子一律地残忍兼弱智和不堪一击。如若不然,剧本就不能通过。面对审查,风光无限的编剧、导演就是吊丝。有人说,到了医院,白骨精、高富帅、白富美都是吊丝。领导在上级领导面前也是吊丝。还有,房哥、房姐、房叔、房婶曝光不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迅速通过。虽然藉此网络信息安全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障,但还是引起了人们的丰富联想和种种解读……
但这就是人们包括那些成功人士争领“吊丝”的充要理由吗?这是对社会以及吊丝们负责任的表现吗?在此,我特别希望有能力有能量的成功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给吊丝们以实实在在地帮助,而不只是昂首站在吊丝队伍当中以示理解、安慰和声援,或者没事偷着乐。
近日,《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谈及“吊丝”一词时说:“我赞赏吊丝们的豁达,但并不赞赏吊丝一词的流行。亚当夏娃时代,人类尚且知道树叶遮身,可见羞耻感是文明的标志。吊丝一词泛滥,男男女女吊字不离口,正是语言生活粗俗化的表现。”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专家梅志罡也认为,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语言的确越来越丰富,但诸如“吊丝”这样的粗鄙化语言,确实不太适合频繁在严肃、公开的场合使用。否则,中国文化有走向粗俗化的可能。
窃以为,此说中肯。
好吧,所有定论留给时间,留给人民和历史。
最后,只想声明,我,赵云霞,不是“吊丝”。
因为,我,不爱网游,不是蓬头垢面和黑白颠倒。我有理想,且没有丧失行动力。我不认同非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就必然是生活当中的失意者或失败者。
结语:“吊丝”不装不饰,有着透明的可爱,“吊丝”本该拥有与地球上所有的人在人格上平等的权利。
但是,全民领称“吊丝”,无疑将是社会的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