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的盟主会是大众吗?

[复制链接]

696

主题

0

好友

1818

积分

坦克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8 16: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年2月,大众汽车的管理委员会通过2018年计划:到2018年实现汽车销量增长近60%,达到1000万辆,并进一步提升公司利润,最终夺取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商的宝座。



    大众汽车2009年汽车销量为630万,占全球11.4%的市场份额,原来预计在2014年左右实现800万辆的全球销量目标,然而,2011年大众的全球销量达到816万辆,2012年大众全球销量首次突破900万辆大关,达到907万辆,同比增长11.1%。

   





    2012年丰田全球汽车销量为974.8万辆,通用汽车为928.60万辆,大众居第三位。大众与通用只有21万辆的差距,2013年有的一拼。有的媒体认为其实应该算大众第二,因为该数字未包含斯堪尼亚和曼恩商用车销量。(作为参考2011年这两大商用车全球销量约25万辆。)



    2012年,大众旗下各品牌除西雅特外,全面增长。



    大众乘用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为574万辆,同比增长12.7%,其中在华销量为215万辆,同比增长24.8%。在亚太地区销量为237万辆,同比增长幅度达到23.2%。在欧洲市场销量为170万辆,同比下滑1.2%。美国销量为43.81万辆,同比增幅高达35.1%。

   





    奥迪品牌2012年全年总销量为145.51万辆,创造历史新高,同比增幅为11.7%。在华销量达到40.59万辆,同比大涨29.6%。亚太地区销量为47.89万辆,同比增长28.1%。欧洲市场销量为73.90万辆,同比增长1.8%。在美国销量为12.45万辆,同比增长18.6%。



    保时捷品牌2012年全球销量达到14.11万辆,同比增长18.7%。过去3年中,保时捷全球销量提高了83.9%,2012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首次突破3万辆年销量大关。在美国的销量是3.50万辆。



    斯柯达品牌全球范围的销量达到93.92万辆,同比增长6.8%。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23.57万辆,同比增长7.1%,占其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



    西雅特品牌去年在全球范围内销量为32.10万辆,同比下滑8.3%。



    大众商用车2012年在全球范围的销量达到55万辆,同比增长4.1%。



    2012年宾利在全球销售了8510辆汽车,同比增长21.5%。其中美国销量2457辆,中国销量2253辆。



    2012年,大众销量的增长主要靠亚太区域、美洲和中东欧拉动,西欧地区则是扯后腿的市场。



    201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销量达到281万辆,同比增长24.5%。



    其中上海大众128万辆,同比增长9.79%。一汽-大众136.87万辆,同比增长30.71%。据说上海大众将部分销量转移到2013年1月,因此两个大众销量可能不相上下。



    2012年大众在亚太市场销量为317万辆,同比提高23.3%,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印度市场的销量只有11.41万辆。



    大众在北美的销量为84.15万辆,同比提高26.2%,其中美国市场的销量为59.61万辆。在南美销量突破100万辆,为101万辆,同比增长8.2%,其中巴西市场贡献最大,销售了78.02万辆,同比增长10.7%。



    2012年大众在车市低迷的欧洲销售了367万辆,同比下跌0.3%。在德国本土,大众2012年销量为118万辆,同比增长幅度仅有1.9%,在德国以外的西欧销量同比下滑6.5%。



    修筑通往世界第一宝座的道路

  

    2010年,大众汽车在一份名为2018年计划的声明中对外界表示:“大众集团正在寻求成为全球汽车业中经济实力最强,在环保领域作用最突出的汽车制造商。”



    2012年2月大众汽车生产总监麦恺德用一组关键数字描述了公司未来扩产规划:2018年将全球产销量提升到1000万辆是大众汽车的核心战略目标,在世界各地新建或扩建工厂成为关键内容。他预计到2018年大众汽车在全球工厂将达到100座。2011年9月大众CEO文德恩表示:“到2018年我们将拥有70座工厂(当时有62座)。”新控股的曼卡车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1座工厂,因此大众汽车到2018年的工厂总数达到100座左右。根据这个统计,今后5年大众还将建设8座工厂,新工厂建设将以中国、北美和东南亚为重点,包括大众中国的佛山、宁波、新疆三个新厂,此外大众还将在中国建立零部件工厂。上海大众及一汽-大众到2016年之前将投资140亿欧元用于产能扩张。大众中国CEO海兹曼曾表示:“到2018年,我们将大幅增加在中国的产能,使之达到400万辆/年。”目前大众在中国的产能不到300万辆。



    目前大众两大在华合资企业中,上海大众在安亭现有的三座工厂加上南京工厂,总产能突破110万辆/年,仪征工厂年产能为30万辆,预计2013年3月投产的宁波工厂规划30万辆年产能;新疆工厂到2015年将形成5万辆的产能,这样算下来,上海大众到2015年产能总计超过175万辆,如果乌鲁木齐工厂进一步扩建到30万辆/年规模,上海大众的产能正好是200万辆。

   





    一汽-大众在长春有两座工厂,合计年产能为66万辆,成都工厂产能30万辆/年,三期产能为45万辆/年;佛山南海工厂一期产能30万辆/年,远期规划为60万辆/年。预计到2015年,一汽-大众总产能达到165万辆/年,看来还需要至少新建一个厂。



    大众汽车还考虑在俄罗斯投资10亿欧元在卡卢加建造一座发动机生产厂,墨西哥锡劳也要兴建一座发动机工厂以供应北美市场,奥迪将在墨西哥设厂投产Q5,在东南亚可能扩建宝腾的工厂。



    麦恺德表示大众不会关闭欧洲工厂,“正相反,我们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工厂仍然是全球成功的支柱。这也是我们着重在欧洲投资开发新技术并扩张产能的原因。德国仍然是大众最前沿的制造中心,到2016年,大众将在德国投资280亿欧元。”



    2012年11月,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通过了2013至2017年投资方案,大众汽车未来5年内以中国等新兴市场为重点,在全球投资总额700亿欧元,用于开发新车和建设新工厂,推进实现跃居全球最大车企目标。这个投资额创下大众的历史新高。5年投资是一个滚动计划,2011至2015年投资总额为516亿欧元,2012年至2016年投资额度为624亿欧元,比上一个计划增幅比例为20.9%,2013至2017年的投资总额比2012-2016计划增长12%左右。这说明,大众在应对欧洲市场困境与全球扩张投资之间进行着谨慎的平衡,因为大众2018年计划还有一个指标是提高赢利率。有的评论说:“随着欧洲经济的低迷和业务范围的扩张,大众发现其现金流支撑其实现成为全球最大车企目标的难度与日俱增,因而必须在短期开支方面找到平衡,根据需求开发新产品。”



    根据大众汽车第3季度财报,净现金流为负13.95亿欧元,上年同期则为18.87亿欧元;前3季度净现金流为6.04亿欧元,上年前3季度为38.13亿欧元,同比骤降84.2%。第3季度营业利润也从28.91欧元下跌23.43亿欧元。到9月底,净现金总量为92.15亿欧元,而上年同期为211.61亿欧元,同比下降56.5%。



    大众奥迪工会领导人兼大众监事会董事皮特·莫西表示:“在当前艰难的时期,削减成本开支的压力显然是巨大的,不过我们必须保持投资的力度以确保达到扩张的目标。”



    史上最大规模高层人事变动

  

    2012年6月,大众汽车进行了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高层人事变动,共调整了31名高管职务。大众汽车此次高层变动,将调整重心放在中国业务、商用车业务和奥迪品牌业务上,主要原因在于CEO马丁·文德恩希望解决集团内部的架构问题。当前大众集团拥有大众乘用车、奥迪、斯柯达、西雅特、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大众商用车、曼、斯堪尼亚和新近收购的杜卡迪与保时捷总计12个品牌,必须对管理层进行理顺方能实现更加顺畅全面的管理。



    文德恩表示:“这是实施2018战略的重要一步,最近几年大众实现强劲增长。这次进行重大调整是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挑战。同时,我们还将为集团及旗下品牌做好准备,更强大的管理团队将带来强劲的增长。”“这次人事调整的一个特点是均在内部进行。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在合适的岗位上任命合适的人选,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德恩同时强调,大众汽车集团的管理原则保持不变:“多品牌战略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大众汽车成功的基础。所有品牌都高度自主运营,同时在集团范围内我们正在加强知识的分享和管理的合作。”



    管理委员会重组之后,中国业务管理职能被提升至集团层面,充分显示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大众中国CEO倪凯铭将离开公司。大众官方此次证实,当前负责大众商用车业务的管委会成员约赫姆·海兹曼将接替倪凯铭担纲中国市场业务。海兹曼在2007年到2010年间担任大众生产总监,负责推行灵活性工厂布局,该布局被广泛用于大众新工厂,例如印度浦那工厂和美国查塔努加工厂。



    大众官方未提及倪凯铭离职的原因以及去向。不过外界猜测其下位与中国市场大众DSG风波相关。倪凯铭在卸任大众中国CEO之后,拒绝了担任斯柯达CTO的安排;文德恩对外界称,正为倪凯铭寻找新的角色定位。后来此公跳槽到欧宝。

   





    近年来商用车业务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第二大支柱,进一步重构职能有利于推动实现曼、斯堪尼亚及大众商用车品牌之间的整合,这也表明大众商用车品牌将作为商用车业务的一部分推进发展。原任斯堪尼亚CEO Leif Oestling 将接任海兹曼的职位,担任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商用车业务,促进商用车品牌MAN、斯堪尼亚和大众汽车商用车之间的合作。



    除了集团层面的变化,品牌层面也进行了一些重要调整。



    Georg Pachta-Reyhofen除了继续担任MAN公司CEO,还成为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任集团工业发动机业务和MAN动力工程公司的负责人。



    原任斯堪尼亚执行委员会成员、生产物流负责人Anders Nielsen担任MAN卡车及公共汽车公司CEO,原任斯堪尼亚执行委员会成员、经销商和销售负责人Martin Lundstedt担任斯堪尼亚CEO。



    原任斯柯达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技术开发的Eckhard Scholz,被任命为大众汽车商用车管理董事会负责人,同时负责技术开发。



    原任大众汽车品牌车身开发负责人Frank Welsch担任斯柯达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技术开发。



    原任大众汽车商用车管理董事会负责人Wolfgang Schreiber, 被任命为宾利汽车总裁兼CEO、布加迪汽车总裁。


  原任宾利汽车CEO、布加迪汽车总裁杜翰墨调任奥迪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技术开发。


  原任大众汽车集团、大众汽车品牌市场负责人Luca de Meo调任奥迪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市场销售。



    原任大众汽车集团新产品采购负责人Bernd Martens,调任奥迪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采购。



    《欧洲汽车周报》采访了数位匿名大众汽车高管,其中一人表示:“此次人事洗牌规模巨大,又正当经济环境恶化之时,因而触发的不确定性甚巨。”另一名高管甚至声称:“我们有不少同事非常焦虑地问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



    为了打探员工的情绪状态,大众开展了一项名为“情绪晴雨表”(Mood Barometer)的调查活动,90%的员工都参与到其中。公司目的非常明确,旨在让每一名员工都安心投入工作。大众汽车人力资源总监霍斯特·纽曼表示:“对于团队而言,在必要的地方讨论结果、指出问题并会同各方努力改进,已经是当务之急。”



    对管理层洗牌之后,大众汽车于6月初再度重组了营销团队,任命尤根·斯塔克曼为集团新营销总监,作为重构高层动作的后续。尤根·斯塔克曼接替原任大众集团营销总监卢卡·德·梅奥的职务,负责大众集团和大众品牌乘用车营销业务,向大众集团管理委员会营销及销售执行董事克里斯蒂安·克林勒汇报工作。原大众品牌乘用车营销负责人安世豪将填补斯塔克曼调任后留下的空白,9月1日起成为新一任斯柯达管理委员会营销及销售执行董事。原任上海大众副总经理唐睿思担任大众品牌乘用车营销总监。



    MQB将创造激动人心的历史



    2012年3月,大众汽车生产总监迈克尔-麦恺德表示:“接下来两到三年对我们而言将是激动人心的,在这段时间我们将独享这些技术(MQB),我们不希望与他人分享我们出众的技术,但是就中长期来说,我们可能会出售这些技术,我们将根据出售的时机和买家的情况做出决定。”



    据德国《汽车周报》报道,大众汽车推行发动机横置模块化平台MQB覆盖大众、奥迪、斯柯达和西雅特等多个品牌,在此基础上可调整轮距、悬架和轴距,开发出不同车型;并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不同的车型,将在MQB平台基础上推出60多款车型,其中首款车为奥迪A3,在中国投产的第一个车型则可能是高尔夫7。



    MQB平台是大众提出的新一代造车理念,通过大量的数据模块支持来完成对车辆的 设计。经过MQB平台整合之后,未来大众的车型平台将由现在的PQ2、PQ3和PQ4整合为一个统一的MQB平台,该平台上将诞生A0级、A级、B级甚至A00级的车辆。

   





    该平台的发动机采用横向前置布局,在此基础上可调整轮距、轴距和悬架,开发出不同车型。不同车型可共线生产,从而大幅提高了生产灵活性并缩减了成本。



    MQB平台搭载的动力系统包括三大种类:1.传统汽柴油动力系统、2.电动系统、3.非传统动力系统。



    MQB平台的推出将对业界带来深远影响,将成为横置发动机车型研发制造模式的转折点。MQB将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实现标准化,令它们可以在不同品牌和不同级别的车型中实现共享,从而缩减研发和制造成本。与此同时,也为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预计到2018年时,大众集团将基于MQB平台制造600万辆新车。文德恩估计大众集团在MQB平台为期四年的研发期内总共约投入了600亿欧元,预计在2014年将看到利润。文德恩说:“相比现款高尔夫,第七代高尔夫将有质的飞跃。我们为新技术投入巨资,但是我们深信这些投资一定能令公司受益。打造MQB平台,并在2012年和2013年为基于MQB的新车做投产准备都需要投资,但在此之后将开始获得利润。”



    虽然MQB是横跨POLO到帕萨特的柔性平台,但其中最重要的车型,也是市场最关注的车型仍然是销量王——高尔夫。第七代高尔夫2013年8月在大众佛山工厂国产,新一代高尔夫相比现款拥有更多动力可选,其中包括243 bhp输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其燃油经济性将达到百公里5.8升,此外还有电动版和非常清洁的天然气版本。



    MQB平台的引入将为大众集团注入更大的竞争优势,因为无论是大批量还是小生境车型都将因为采用模块化平台而拥有高质量和最具竞争力的成本控制。大众也能够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对车型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在欧洲、中国和美国市场,以及像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与此同时,大众集团也将因为MQB平台而大幅降低新车的整备质量。



    在传统的汽车平台 上,因为考虑到多种车型使用的兼容性问题,设计时会受到很多限制。如大众PQ35平台,就限定了只能在A级车范围内演变,这样在研发上还是不够灵活的。比如要想占领多个细分市场的话,那么又得开发出更细分的平台,这样也就会增加成本。所以为了满足现在汽车市场个性化的需求,在传统的汽车平台上进一步进化 ——汽车设计生产的“模块化平台”。



    相对于传统的设计生产一体化,“模块化”是将汽车的各个子系统分成各个“模块”进行标准化设计和生产,最后在根据不同车型的定位进行“组装”。



    近年大众已开始转向模块化生产。在模块概念中,只定义了动力总成的布局,其他的参数和配置都可以灵活设计。目前大众主要应用了MQB横置发动机模块和MLB纵置发动机模块,这两个平台的诞生,预示着汽车生产进入模块化时代。

832

主题

3

好友

4万

积分

光明执政官

一盘回锅肉

2
发表于 2013-2-28 16:30 |只看该作者
大众有啥不好
叼丝只买得起大众
求轻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主题

0

好友

1818

积分

坦克

3
发表于 2013-2-28 16:31 |只看该作者
回锅肉 发表于 2013-2-28 16:30
大众有啥不好
叼丝只买得起大众
求轻喷

我也觉得大众挺好的,
这几年,也就大众会把新的技术拿到中国来,
那些日系车,用着几十年前老掉牙的东西,还敢自称稳定质量可靠,真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主题

0

好友

1818

积分

坦克

4
发表于 2013-2-28 16:32 |只看该作者
一月份奥迪销量涨35+%~

还是大众威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6 06:1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