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7
- 帖子
- 10191
- 积分
- 21211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5-6-14
- 最后登录
- 2015-4-1
- 在线时间
- 3258 小时
- 战队
- The.
- 种族
- Terran
- 战队
- The.
- 种族
- Terran
|
本帖最后由 BabyV.O.X 于 2014-12-5 00:29 编辑
谨以此文纪念吴清源先生。
濑越宪作( 1888-1972 ,日本围棋棋手)40岁左右时写给13岁吴清源的信,这年濑越宪作七段。吴清源还没有段位。内容:
谨启,前几日,通过山崎氏收到了你的来函,谢谢!我虽未有与你直接见面的机会,但过去从岩本氏那里听说你年纪虽幼,但棋力高强。这次,我又看了你与井上氏对弈的三局棋谱,更加敬服你的非凡器量。若是鄙人的健康与时间允许的话,我真想去拜访贵地,与你亲切切磋棋艺。然而事情可能不允许,我深感遗憾。
我急切盼望你身体强健,完成大礼后,到日本留学,从而共同不断地研究。愿你能在不久的将来荣升为名人。我的拙劣之作一、二册已寄到了山崎氏那里,在你来日之前,若肯为我研究一下,我将感到十分荣幸。你和刘氏下的二局棋谱,加上我妄下雌黄式的评论,已在《棋道》六月号上登载,同时综述贵国棋界现状的文章也冒昧登载于上。因此,务必请你谅解!
搁笔之时,谨拜托你向贵国的棋伯诸贤们转达我的问候。遥祝你身体健康!
濑越宪作谨具
当时山崎有民将13岁吴清源与井上对局的棋谱寄给了日本著名棋士濑越宪作七段,濑越看了用“愕然”来形容心情,称吴清源的棋“与秀策少年时代的棋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堪称完美无缺”。秀策是日本幕府时代末期的天才棋士。 山崎致信濑越就是询问送吴清源赴日留学之事,濑越的回复让人鼓舞,“为了棋道,我决心要促成这位少年前来日本,使他成为名留史册的棋士。”山崎有民和濑越宪作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东京,前后为此通信有50封之多。
在两人的推动下,日本政界、财界各方人士都动起来。政界里有后来成为首相的犬养毅、担任过邮政相和内相的望月圭介,财界里有日本棋院创始人大仓喜七郎。
濑越找亲中派的犬养毅是请他给女婿、日本驻中国公使芳泽谦吉写信,请芳泽劝说吴家同意吴清源来日,当时吴家对来日本一事顾虑重重。
犬养毅沉思片刻后说,“如果真把这么出色的少年接到日本来,以后他打败所有日本人怎么办?”
“这正是我的愿望所在。”濑越回答,“为了围棋,也为了促进日中和睦,我愿意这样。”
这是1927年日本围棋名宿濑越宪作写给吴清源的信,热情邀请吴赴日学棋。它以绝妙的言辞,写出了一篇显示执笔人的文采与卓识的名文,简直难以想象这封信出自于一位棋士之手,并且,是发给一名岁的异国围棋少年!日本围棋曾经是中国、韩国追赶的对象。时至今日,从围棋竞技的角度而言,日本围棋已被中国、韩国超越。不过,仅凭此信,我始终对日本围棋充满敬意。
金庸曾说他最佩服的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
武宫正树说:吴先生富于独创性,他创造的新手、新定式不胜枚举,说我们现在的职业棋手的光彩中一半是托了吴先生的福也不为过。对于我来说,不,对于几乎所有的棋手来说,吴先生犹如苍天在上。
已故的日本著名作家江崎诚致说:如果说今天的高手棋艺是一次元的话,那300年前的道策是二次元,而吴清源的棋艺是三次元。
杨振宁教授说他父亲是吴清源的崇拜者:“]抗战时父亲从西南联大图书馆借来《读卖新闻》研究上边刊登的棋谱,称吴清源是神。”
川端康成正执笔《吴清源棋谈》时,曾访问吴清源。吴对他说:]我认为,围棋是一种和谐的状态。它的重点不在于竞技或争胜负,而是调和。由一枚一枚讲究均衡的棋子构成的一盘棋,便是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其实围棋之道就像中国的阴阳五行,做得不好就会相克,做得好就相生相容,世纪围棋就是要相生相容。
一位日本作家说:吴清源大师有着雄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所以他面对胜负时稳得住。因为他有着这种精神的力量,所以才能在当时的十番棋上战无不胜。
吴清源不愿意让全体华侨和华人跟着他受到新的迫害。有人对吴的师父濑越说,还是让吴输掉的好,至少不会死。吴清源回忆当时的场景时描述道:濑越先生一时进退维谷,大伤脑筋。最后,先生毅然决定对局继续进行,并热情激励我说:即使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身为棋手,死于盘上,也应心甘情愿、在所不辞。振作起来继续打下去吧。“
原帖:http://bbs.ly.shangdu.com/read-htm-tid-4547575.html
http://bbs.8da.com/thread-1449225-1-1.html
看此贴有感,查了下吴清源的师傅资料,发现也是个了不起的棋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