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色帝国的十字路口--转天涯萧哥的文章

[复制链接]

14

主题

0

好友

1219

积分

龙骑士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7 14: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相信中南海内部论坛应该已经有高人看过该文章,小弟也是大概3年前看过,一时佩服无比。萧哥乃天涯断鞭熊一样高人,本意是从8*9事*件一直写到第18届武林大会,可惜后来影响扩大后被当局夭折。该文章的内容深度和市面上那种名字都不用改仍不被删帖的野文不在一个层次,能读懂里面所有人名80%以上的就是高手,废话不多说,再回味一次:


---------------------------------------------------------------------------------------------------------------------------------------------
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经靖康之变,大宋江山已奄奄一息。岳武穆力挽狂澜,存宋于江南一隅,让赵宋江山得已苟延残喘一百多年。这个故事就从岳武穆后的一甲子,王重阳去高丽看金毛狮王那年开始。一直到其二十年后,这期间发生的那些大小事。以章回叙事,以飨众食者。

第一回:王重阳夜出高句丽 柯镇恶大败全真教
那一年临安城的许多儒生多因不满许多大臣贪脏枉法愤而举事,一起拥向南门校场。那时,王重阳率的全真七子与柯镇恶的江南七怪已成水火之式。王重阳的全真七子当时身处劣势,处处被动。这也是王重阳想就此机会杀一下江南七怪的锐气,于是把这个摊子朝柯镇恶那里一丢,自己跑高丽去看望故交金毛狮王去了,想要坐等柯镇恶出丑。

几天之后,王重阳从金毛狮王那里回来。只是没想到事情没什么太大变化,连柯镇恶的一根毛也没伤到。这一回来,一灯大师就将这些事交给了他来处理,一灯大师当时手握天下之神玺,掌控天下之兵符。那可是一言九鼎。一灯大师并对王重阳说:只要你处理得当,能够稳住阵脚,就别管我说过什么,还是一切的事都交与你办吧。然后自己只身去了夏都。十来天后,王重阳的柔性策略并没有收到什么成效果。反而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时正好波斯国酋长求见,一灯大师本是无心见他。只因对方再三请求。也没有办法,于是离开夏都回了临安。这一回来不大紧,正好翰林院的儒生都在骂他,加之这时禁膳的人也越来越多。一灯大师见了后,眉头紧锁,心里不禁火了起来,受人众儒生如此之辱,这也正是大师欲再做坑儒之人的缘由。

后来,翰林院儒生们开始禁膳,将整个事变推向上一个高潮。这个首先是临安太学院的儒生们发起的。并宣读了禁膳檄书,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它太学府也纷纷效仿,一起涌向南门校场,人数也越聚越多。这时,倒是江南七怪那边的人先乱了,儒生禁膳就像是一把钢刃刺向了他们。他们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愿意和他们对话。其实江南七怪愿意放下身段的原因也还是怕将事情扩大了,要是到那时,这个摊子就不好收拾了。也是想在事还没扩大时就将此化解,只是七怪里面的人也有分歧,有人就是怕放下身段后,儒生们会得寸进尺漫天要价。所以老是出尔反尔的,儒生们也视其没有诚意。认为江南七怪也是在故意愚弄他们。直到江南七怪派人去校场探视,那是起不到一点效果,还搞个满脸红回来也就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了。这时,翰林院这边对江南七怪也是不抱任何的希望了。江南七怪也陷入了被动局面,一下子没了办法。

这时主动权一下子就落到了全真派这里。王重阳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派出手下弟子颜明子去处理这件事。这些儒生们对颜明子伸来的橄榄枝毫不理睬,对话也是在混乱中进行。不得已,被迫中断。颜明子仍不死心,又去找士绅大儒们去商量,希望他们能从中斡旋。于是就有了临安十二士共去南门校场探望儒生们的事。谁知这时翰林院的儒生们正在亢奋期,也失去了理性。人一旦处在极度的亢奋中,加之也没有真正的核心运筹帷幄,失去了理智也就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颜明子一下子乱了,如果解决不好,这就等于将机会白白地送给了江南七怪。谁知这边的对话一失败,矛盾随之激化。全真派也因此失去一次绝好翻身机会,就此既渐渐地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包括亡命的儒生们后来也反省到这一次绝佳的良机,无不有切肤之痛。由此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其实这一切也还都是王重阳背后操作的,王道长本来是要亲自已去看的,可是柯镇恶是死活是不让去,王道长便犹豫了起来。当时正值蒙古大汗即将访宋,朝庭希望这事能早点结束,到时别让弄得太难堪。先是江南七怪让搞得灰头土脸,主动权一下子在全真七子这边。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当时儒生们能有一个核心点,能抓住这个机会,讨价还价。和全真派一唱一和,儒和道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但全真派化之前的被动为主动,那么对华夏道统必将是一个天赐良机,也将是万民的福址。只要全真派能安稳平息事变,一灯大师就会将大权交与全真派这边。历史很有可能为之重演。但是一切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一样,不能改变。最终全真派大败,清洗出局,儒生们个个弄得亡命天涯,大宋江山从此失去了一次绝好的自强机会。

全真派这次也碰了一鼻子的灰。儒生们这时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失去了方向,儒生们平时对一些比较尊重的大学士这时也是不肖一顾。在激情下开始自我膨胀了起来,是什么人的话也听不进去了。这时,天下的学府都让挑动了起来,各地的儒生们也纷纷加入,声援南门校场儒生们禁膳之义举。事态就此迅速逐渐扩大,越来越不好收拾。颜明子也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亲自去了校场,跟儒生们亮明了底牌。作出了承诺,保证不秋后算账。儒生们的要求也会分期兑现。儒生们的头头们倒是深为感动,也愿意配合。可是大部分的人是冲昏了头脑,不仅迷失了目标,而且更是不能冷静思考,看不清形势,分不出好歹。于是就有人开始围攻颜明子,幸好有人保护,才得已脱身。接着,儒生们开始议事,最后撤离被否决。儒生们这时已经找不到任何目标,只剩下面子了和一股冲劲了。

当然这其中还有柯镇恶这个老家伙的暗算在里面。本来儒生们就视柯镇恶为头号大敌,柯镇恶眼看全真七子这边已经让事态稍稍控制了点下来,他那边就开始煽风点火。柯镇恶就怕这事让全真派的人给平息了。要是这样,他们的日子主就没法过了。于是稍有安定,一下子又将儒生们的情绪一下子激化起来。让全真派的人疲于奔命。丝毫不能有片刻之闲。颜明子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此将大好机会付之东流。

这时,民间一下子谣言四起,甚至有传言说一灯大师要以二十万人换二十年的安稳。临安城上下是人心惶惶,百姓们是议论纷纷。临安府太学的大学士们再也坐不住了,儒生们禁膳已经好几天了。他们联署表示关注,临安城百姓也一下子情绪高涨,纷纷前来围观。这时的一灯大师,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已经开始调动大宋御林军严阵以待。只是一灯大师还没有将这一切并跟朝野上下说。可身居大位的王重阳跟军中的关系也是颇为密切,应该是不会不知道的,这时他也知道危险在一步步逼地近。

接着便是蒙古大汗访宋,此时大汗也在国内搞变法,而且也很快就要失控,他的情况也是好不到哪里去。于是在一片混乱之中与一灯大师见了面,又签了协议。自此宋蒙两朝议和,结束敌对状态。一灯大师也安排王重阳与大汗的见面,王道长也深知自己的江湖地位既将不保,也是也豁了出去。在议事厅的对外讲话中,大赞大师的功德。表面是赞美,其实正是在跟大师摊牌。王道长这时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是希望大师能改变初衷,回心转意。此时,王道长的底牌一亮,就等一灯大师表态了。话说这边一灯大师还没有急于表态,倒是那头的杨六郎开始先表态了,表示站在一灯大师和柯镇恶的一边。杨家将统领八十万禁军,那是非同小可。几乎就这一步棋就要将王道长将死。

最后,几位重臣就要交换意见。在王道长与蒙古大汗见面的当天晚上便议了事。问题就在之前礼部的那个官论上,二十天前的礼部的官论已经给儒生们的举动定了性,定为图谋造反。这时王重阳主张妥协。拆销礼部官论,肯定儒生们的行为是正面的,并会为此承担责任。柯镇针锋相对,决不姑息,一步也不能让。让下一小步便会后退下一大步。中枢五臣,这时倒要看看其它大臣的意见了。伏子立虽然是总体倾向于王重阳,但是又显得模棱两可,态度暧昧。肖一岭是和柯镇恶态度一样,完全支持柯镇恶。倒是石长老的态度最不明朗,也是最为重要,可他是哪一边人多就住哪边靠。石长老此时兼刑部尚书,对儒生们长期霸占南门校场也极为不满,关键时刻还是和柯镇恶站在了一起。这次议事的结果是柯镇恶占了先。此时,王重阳已经是无棋可走了,就在侥幸地等待变数了。

这边的议会刚一完,理宗也找来了几位旧臣议事。他们分别是:裘千丈,杨六郎,彭山真人,大胡子和鲁大班,最后还有白云长老。他们也一至认定,不能妥协,不能退让,礼部定调不能变。否则,大宋江山将为之不保。也合计通过准备要将王重阳拿下,送进大理寺。只是后来情势变化太快,只是将其打入冷宫幽禁起来。

再说说儒生这头,自打他们占下南门校场后。禁膳已有数天,已有不儒生倒下。朝野土大夫们实在也是看不下去了,也纷纷表示了看法和关切。天下的儒生们情绪也为之高涨,在大宋各地走出太学府,声援临安城。就连偏远川黔,远至大理国也争相效仿,几成天下大乱之式。这时,王重阳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实在无法苦撑下去。于是带上随从小保子,走上了南门校场。王道长去了南门后,校场上是人山人海,道长带着小保子走进了人群中,并且将心里想说的话也说了出来。并说出:“吾等朽骨已老矣,无所谓之”的话。不知这时的其它门派能不能嗅出点什么味道来。王道长看是在做深情表白,但也是暗藏玄机。当时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有想号召江湖各门派联手之意。只是欲掩又盖,没人响应。当时的情势是非常紧急,王道长也在想做最后一博,只是外人没能看懂,等有人看懂了机会也已经错过了。有道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再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好机会已经白白地擦肩而过。到这时,一场杯具注定要即将上演。这一天也是个分水岭,从这一天开始,全真派彻底失势,然后就是被清理出局。固执的儒生们活活地将全真派推向死地,反将机会送给了江南七怪,也将自己的命运断送。王道长也是深知这一切的,一灯大师在大宋江山生死存亡面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杀人。如果全真派一旦出局,这出戏就没法再唱下去。儒生们如果当时没有全真七子暗中怂恿和支持,也不可能玩起这么大的。现在全真派的失势已成定局,那些儒生今后也没法玩下去了。先是疯狂,最后等待他们的只有杀戮和死亡。打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人保护他们了,那就像是圈笼里等待宰杀的羔羊。王道长最后老泪纵横,也明知道这是见最后一面了。只是天真的学子们并没有这么想,他们已经冲昏了头,就连王道长亲自赤膊上阵,要下更大的赌注时,也没有人响应,儒生们更是不知所云。最后王道长只有黯然地离去。直到有一天,外面传来了阵阵貌似鞭炮的响声。王道长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

14

主题

0

好友

1219

积分

龙骑士

2
发表于 2014-3-7 14:56 |只看该作者
第二回:柯长老怒斥众儒生 禁军头软抗戡乱令



就在王重阳去校场前一天,儒生们得到消息,柯镇恶愿意代表朝廷与儒生议事,谁也没想到柯镇恶会突然来这么一手,于是儒生头头们磋商了一下。觉得还是去的好,于是一行首脑几人就进了议事厅。这时,柯镇恶他们已经在等着了,其中包括颜明子。至于谈那些的内容也已经是无关痛痒了,无非就是柯镇恶一上来就是盛气凌人,先教训了一下儒生们。儒生们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既然都是没有什么诚意,那结局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要说这一次的议事那是各打各的算盘,对于颜明子来讲,他是最希望儒生们能撤离校场的,这样便可以救活全真派。作为全真派的人,也是尽了最后一份力。如果站在一灯大师的立场上来讲,他也是希望这些儒生能自己走的。因为这样可以让他省下不少的事,也免得生灵涂炭。但作为柯镇恶来讲,他可是最不希望儒生们走的。儒生们一走,就等于给了全真派的一口气,就能让他们起死回生。他倒是希望闹得越大越好,就此机会将全真派一网打尽。从一开始就看出,柯镇恶是奔着将事情谈崩的从发点来的。一开始就说在坐的比他最小的儿子都要小。这摆明了就是挑事嘛,把血气方钢的儒生们情绪挑逗起来,让这帮人跟着他的拍子走。再到中间讲的那些套话那是讲给一灯大师听的。说明他也有诚意将这事谈好,要怪只能怪儒生们太不领情了。既然儒生们的情绪已经让挑起来了,后面再好听的话也就听不进去了。这也正是中了柯镇恶的圈套。到最后再等到颜明子说的那些实实在在的话,也就没有一个人在用心听了。这一次,柯镇恶的目的已经达到。这算是一个过场。是为后面的戡乱做好铺垫。既是如此,这次议和最大的赢家就是柯镇恶,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等后来的喝庆功酒了。

儒生这一头也暴露出了他们没有一个核心的重要缺点,几个儒生头领也都是各自为战,对自己的处境尚不清楚,中了柯镇恶的计还不知道。从一开始就掉进入了柯长老的节拍,跟着柯镇恶的节奏跳了起来。当时如果他们能够冷静一下,利用这一个最后一次机会,体体面面的找个台阶下来。不但救了自己,也救了全真派,更救了华夏道统。可是一错再错,机会一丢再丢。颜明子曾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他们,要再这样下去非得要把全真派置于死地,全真派一完,你们也就玩完了。只可惜没有一个人能听得进,更分不清敌和友,结果是帮了敌人的大忙。事到如此,儒生们不但没有醒悟,而且陷入了更加地疯狂,人被情绪牵着走。直至后来的那个杯具发生。

要说这一次议事,很有可能就是一灯大师要求的。他也明知戡乱不可能避免会流血,他也想在戡乱前做最后一次努力,通过议事的办法将这事解决。如这事没有他的点头也是没有人敢去做的。王重阳早就想这样干了,只是怕让柯镇恶抓到把柄,拆了后台,一直没有敢去。后来他之所以敢去,是因为他已经甩了官,也无所顾忌了。就在这个时候,王重阳实际上已经失势。柯镇恶掌握了朝廷大权,主导权一下子也就落到他这里来了,所以这天也是他主导了这次议事。要是这样,一灯大师这步棋明显也是错的。他不该让柯镇恶去,柯镇恶他是最不希望这件事成功的,只要不成功,也就为戡乱找到了最好的借口。这样他就是稳赚不赔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柯镇恶为什么说了那些不中听话的原由了。如果是换成王重阳去的话,这事就会好解决的多,至少天下的儒生对王道长是没有敌意的。也许是天数如此吧,也只能感叹造物弄人了。

儒生们坚决不撤离校场,也是导致全真派失势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王道长去校场看儒生的那天晚上,柯镇恶宣布临安实行戡乱。虽说王重阳的败势已定,但是全真派其它的弟兄却是不甘心,纷纷赤膊上阵,暗中把戡乱消息提前就传达给校场的儒生头领们。儒生们一时是大惊失色,没想到朝廷真的会来这么一手,也顺便告诉他们,王道长是坚决反对这么做的。无奈,一灯大师决心已下,也就谁也改变不了了。儒生头领们赶紧商议对策。最后达成共识,抢在柯镇恶宣布戡乱之前,儒生们宣布:停止禁膳,改为静坐。这为儒生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化被动为主动。仅仅在这后面不到半个时辰,柯镇恶那头也就宣布宵禁戡乱了。柯镇恶知道后是火冒三丈,让自己是如此地难堪。于是认定了王道长的弟子豹统领是这此事黑手,这也是豹统领日遭牢狱之灾的最大证据。

再说豹统领这边,由于王道长在去校场之前两天,感觉难撑困局,愤而辞官。这犹如在朝野丢了一颗旱地雷。王道长失势那是事实,大家都没有想到会在这时来这这么一手。他一甩袖走人到没有什么事。这等于让本来就很混乱的局面乱上加乱。王道长愤而辞官,这等于将朝廷不和的内幕公开了。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浮动。尚书部的人还好,基本态度变化不大。尚书部以下诸官那可是十之有八都同情儒生,不赞成戡乱。坊间黔首更是十之有十是站在儒生这边的。如果这时王道长把心一横,朝校长一站,发动黔首造反,那是不得的事。本来全真教的人就暗中与校场上的儒生有所互动。真要是到了鱼死网破的份上,谁赢谁输都不好说。加上王重阳那天清晨去了校场,一灯大师听后也颇为震动。柯镇恶怎么劝阻都没有用,只好尾随着。等到王道长把一席话说完,柯镇恶是脸色铁青,调头就走。自从王道长从校场回去后,实际上就被软禁了起来。怕的就是他把命豁出去,起来造反。全真派其它的党羽处境也便如此,只是心里还是不甘,仍想救王道长。仍去发表声明,只是收效甚微。就算到了这种境地,不少人不顾锦衣卫的监视,毅然走向了南门校场。

王重阳辞官,加之朝廷实行戡乱。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本来袖手旁观的黔首顿时沸腾了起来。整个临安城就像是快要爆炸了一般。各地的儒生纷纷赶往临安声援,一时间临安城是人满为患。各种流言四起。大宋江山各地凡是有儒生的地方几乎都起来了,一时间天下大乱。这时,摆在一灯大师面前的只有进路没有退路,柯镇恶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戡乱兵一下子就杀到校场。杨六郎和杨七郎率领杨家将众将帅表示效忠一灯大师。在这当口上,一灯大师有最担心的事,那就是——兵变!如果是摆在抗金,征大理国都好办。关健这是将矛头对准的是手无寸铁的儒生,不敢保证没有人丢矛不干。如果硬是赶鸭子上架,就怕将兵头们逼急了起了兵变,那可就不可收拾了。

真是越怕的事越会发生,首先问题就出在拱卫临安城的禁军头上。禁军接到戡乱令后,首先是禁军教头不干了,自称有疾患在身,躲进太医院不肯出来。这无疑是给了一灯大师当头一棒,杨六郎这时急了,先将禁军教头抓了起来。后又赶紧派七郎手持尚方宝剑就地任命禁军副军头为正,火速发兵临安城。这才将兵调出。其它的戡乱兵,有的走走停停,有的自打进了临安城后便止步不前。临安城百姓黔首,在儒生的带领下,纷纷在要道上设置障碍,两里地的路程有的戡乱兵竟走了一天。儒生们上前劝阻,讲明事实,劝诸军不要受奸臣诱骗。黔首们不论男女老幼,齐心胁力,有的全家出动。戡乱兵是寸步难行,有的甚至让愤怒的黔首偿围在街边,动弹不得。

初期的出师不利,这是一灯大师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杨六郎所没有料到的。种种迹像表明,起初一灯大师并没有下达格杀论。主要目的还是清场,将众儒生赶走而已。可没料到事情会如此变化,如今戡乱兵处境如此尴尬。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情况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糟糕。时间多一天,戡乱兵发生兵变的几率就会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一灯大师是如坐针毡。赶紧找来了杨六郎,说道:如今的事态已成骑虎验难下,绝对是没有任何退路了。戡乱令既下,就如发出去的箭一样,已经无法回头了。杨六郎说道:看来不杀人是没有用了,戡乱兵要如此下去,迟早会让瓦解的。要到那里,你我人头都将落地。一灯大师良久无语。沉思片刻后仰天感叹道:我都如此年经了,还要背负如此骂名。好吧!就依你的办吧!

这样,一灯大师的最后一步棋也走了。如果这一棋再将不死对方,也就会是无棋可走了。总之,一灯大师起初是没准备要开杀戒的。否则,初期刚进城的时候,黔首们是无论如何也是抵不住刀光火影的。最初的目也只是借戡乱兵威风镇下众儒生,让儒生们不战自退。最没想到的就是黔首们搅和进来了,这事就更难办更棘手了。一灯大师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只能胜,不能败。就在格杀论下达后,其实真正执行格杀论的戡乱兵也只是区区可数。多数则是在骑墙观虎斗,等着看哪边得势。到最后,校场的妈祖像一推倒。骑墙的戡乱兵纷纷跳下墙下,一起参与了最后的清理工作

话说王重阳一失势,全真派二号人物邱处机的态度主显得十分重要。邱处机与王重阳关系密切,犹如左右手一般。全真派在这次与江南七怪的斗法中犯了两个至命的错误,这个责任就在王重阳身上。王重阳去高丽看金毛狮王从表面上来看,的确是一步好棋。把这个乱盘交给江南七怪去处理,坐等看他们笑话。但这就是王重阳犯的第一个致命错误,他错误地认为这次儒生闹事和两前的一样,很容易就被淡化处理。如果在与儒生们矛盾还没有激化之前,全真派的人就完全插手,这事不难处理。但是就在这个最宝贵的时间里,王重阳去了高丽。等回来后,一拖再拖,等事态完全失控后,乱了方寸,毫无对策。这主要是他对这次儒生闹事的严重性估计不够,机会一错过再错过。

第二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从高丽回来后,又让全真派第二号人物邱处机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使东夷。而且一去就是半个多月,别说是半个月,就是两天都不行。当时邱处机向王重阳提出取消行程时,王道长并没有想到事态后来会那么严重,还是让他去了。要知道这时把全真派二号人物推出局外,无异于自断臂膀,只用一只手去和江南七怪搏斗,不败才怪。要说王重阳当时打的算盘也还是想让全真派的人远离乱局。让儒生们斗垮江南七怪,然后全真教坐得渔翁之利。这两步棋他全都走错了,特别第二步,那是致命的。在那样的火烧眉毛的时候,邱处机这位全真派大将不在,真是岂有此理。

等邱处机一回宋,首先坐不住的是一灯大师。这时,王重阳虽遭软禁,但邱处机的态度非常关键。如果他公开表态支持王重阳,那很有可能将整个事态逆转。于是,一灯大师并没有让他直接先回临安,而是将他放在欧阳克那里观察了一下。等邱处机得知临安近日才发生的事,不禁扼腕叹息,大恸而曰:王道长呀,是你真是害死了全真派了呀!这时,欧阳克也接到一灯大师的授意,将邱处机监视起来。邱处机明知道全真派已经彻底被清洗出局,一灯大师将他放这里是在逼他表态。一直等了三四天,邱道长眼看全真派大势已去,也不再做无谓的抗争。终于表态站在一灯大师这边,一灯大师这时才稍稍松口气。这时,一灯大师并没有急于让他回临安,而是先让欧阳克先来临安接掌大权,等到将欧阳克的局布好后才让邱道长回去。

要说欧阳克接了王重阳的位置,恐怕连他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王重阳一失势,一灯大师就表态:国不可一日无君,教不可一日无主,一灯大师赶紧临时货色人选。这时鲁大班与白云长老便向他推荐了欧阳克。欧阳克为西毒欧阳锋之侄,坊间有传言:欧阳克乃欧阳锋偷嫂之所生,欧阳克乃一花花公子,不学无术。只是朝廷现在急需用人,一时也实在找不更合适的了。之前,鲁大班经常去欧阳克府上作客。欧阳克对其是无微不至,端茶倒水是一点都不敢怠慢。加上欧阳克的阿谀奉承功夫非同一般,不消几个来回,鲁大班对他就很有好感。当场就明言:他日若有机会,一定重用!欧阳克听到后笑得更开心了。这时,白云长老也觉得奇货可居,便一起上荐一灯大师。大师本是不乐意的,只是看他立场明确,能与朝廷保持一至。加之外面风起云涌,又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迫不得已,也只便如此。

欧阳克本是淞江府知府,只因机缘巧合,时来运转。天上掉下个大陷饼,不偏不歪,正好砸在他头上。话说朝廷中枢五臣之首,国光先生仙逝。临安太学府儒生念其恩德,纷纷悼念。不料,国光先生为大宋废储。悼念一事,让朝廷左右为难。这时,坊间纸媒受朝廷掌控小。淞江府一纸媒更为出格,口径超前,与朝廷不一致。这时朝廷中全真派与江南七子正斗法,胜负不分。这时,天下的纸媒基本上都是向着全真派这一边的。欧阳克左右为难,不知所措,便去问他的老师一罔道长。一罔道长说:这是天赐良机,如果把握得好,日后你便飞黄腾达。欧阳克不解,问道:恩师此话怎讲?一罔道长将欧阳克拉得更近一点,面授机宜。欧阳克如梦初醒,连忙说:恩师一席话便让愚徒茅塞顿开,真是佩服佩服。只是谁也不敢保证江南七怪那边就一定能胜出。如此一来,犹如下了把赌注。一罔道长笑着说:吾夜观天像,天煞犯北斗,岁在己巳。北斗者,为今全真七子。天煞星乃大凶之兆,全真七子夏初之际必遭劫难。吾观天煞星乃为蟾蜍之状,今年小满前芒种后,必有蟾蜍大仙会反客为主入临安。吾又掐指一算,配渗汝八字,乃是绝配。欧阳克惊得半日无语,连忙说:恩师莫要消遣愚徒,愚徒哪有此等机缘呀。一罔道长起了身,回头对欧阳克说道:天命不可违之,切记万万不可泄露。后不消两日,就传出松江府欧阳克夜抄报馆,报揆移送法办。一时间欧阳克是名震天下。这时儒生对之是恨之入骨,倒是朝廷是另眼相看,特别是引起了一灯大师的注意。待到这边全真七子一败,鲁大班与白云长老一举荐,自然也便水到渠成。

 欧阳克接到朝廷诏令,不由地腿打起颤来。临安的事态,还不明朗。朝廷外的人,真还不知道现在究竟鹿死谁手。此一去,只怕是凶多极少。想到此,欧阳克便没有了主意。赶紧去找了一罔道长,一罔道长笑而不答,不置可否。无奈之下,又去找自己狗头军师——覃宏书生。覃宏书生听后是紧锁眉头,沉思了良久说道:此番进京只是来得太快,教人毫无准备。如今赌注既下,就要得见牌。还没见牌怎知输赢?欧阳克战战兢兢地说:按照你的意思,是要去了?覃宏书生答道:对!非去不可,如果是输了,就算你不去你以为你就能得以脱身?欧阳克说:那只有去了?覃宏书生坚定地说:对!非去不可,如果吾兄还有顾忌的话,小弟愿一同前往。欧阳克叹了口气说道:就依你的吧!就在这时,正好一罔道长派人送了封信过来。欧阳克赶紧打开一看:自古成大事者要胆大心细,尔却如此踌躇不决,实为妇人之所为。再不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欧阳克看完信后,大声说道:无惧矣!吾已经作好碎尸万段的准备,次日便带上覃宏书生起程!

 不消半日功夫,朝廷的快马就已经到了临安城。这时,欧阳克又不敢走了。城里城外,满是丘勇,都是为戡乱而来。在路上受黔首所阻挡,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覃宏书生说道:黔首赤手空拳,戡乱丘全副5装,实为以卵击石,不堪一击也。就这样,一步三推,进了城。进城后,很快就有兵部的人过来将欧阳克带走。这时,候欧阳克的心里莫名地涌上了一阵恐惧。也不知道要被带去哪里,难道是直接去刑场吗?一想此,不由地打了个冷颤。不一会儿,马便停了下来。又来了一个人来将他接至一处府院。这时,一灯大师出来了,欧阳克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见了一灯大师,欧阳克刚松下的心又紧上了。进了门,发现八大长老基本都在这里。这时,一灯大师便开门见山地说道: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召你来这里。欧阳克一脸惊恐,说:不知道。看到欧阳克如此紧张,白云大师便说到,我们几人研究了一下。看来只有你才能接替王重阳的位置,能胜任吗?欧阳克赶紧说道:我欧阳克无才不德,哪能胜任。请各位前辈不要再笑话我了。这时一灯大师说话了:不能胜任是吗?欧阳克吓坏了,赶紧回答:我只是个区区学童,没有这个能力。一灯大师慢呑呑地说:这是命令,你没有余地,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欧阳克赶紧匍匐在地,此时像是从地狱里一下子飞到了仙间,众仙女在边上左盼右唱,那个美的呀。就这样,欧阳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接替了王重阳的位置。要说这时最失落的莫过于柯镇恶了,眼睁睁地看着熟的桃子让这斯给摘了,心里自然是不是滋味。不过这是一灯大师和八元老们的意见,他也只能打掉牙咽肚里去了。

此时的临安城,像是煮开了的水一般。黔首们的情绪都让调动了,只要能走路的基本上都上了街。戡乱丘让堵在那里动弹不得,校场上的儒生们不旦连一点撤离的迹像都没有,而且人数是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朝廷官员也加入进来了,无论是临安戏院的生旦净丑,礼部的以司仪,还是刑部的审判官,该来的都来了。校场外围是戡乱丘,与围观的黔首们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军还是民。这时禁膳食已经停止,若大的南门校场,是一个连想插足的地方都找不到。这时,外面的戡乱丘正还源源不断地朝临安开进。先期开到南门校场的戡乱兵人数也不多,也没有带武器,有不少人干脆坐倒不管了。儒生们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哭诉。加之这时已经初入夏,天气有点燥热。戡乱兵的人心在浮动着,一点也看不出来他们是来执行什么命令的。

 这时,杨六郎仍在忙着调兵谴将。一灯大师召了杨六郎,问道:现在外面的情势怎么样了?杨六郎说:不容乐观,大部队堵在城外进不来,城里的兵并不可靠,他们军心不稳。大师问道:禁军现在在什么位置? 六郎:禁军现在在城西让堵在那里动不了。大师:禁军可靠吗?六郎:不敢保证,军头都敢带头违抗军命。大师:现在人还控制起来了?六郎:是的,已经下了兵部大牢。大师:这一次主要还是要靠禁军,外地的兵更靠不住,我看禁军还得要有人看着,不看着真是不能保证。我已经把彭城的嫡系调来了,禁军一个部让最少要让三个部盯着,如果一有轻举妄动,就地镇法。六郎:调这么多兵过来,不怕人多事多吗?大师:最后真正能执行命令的连三分之一都用不上。其它的是要盯防呀,这些兵谁能靠得住?兵变不是闹着玩的呀,只能让他们自己看自己。王重阳那边已经让我控制住了,邱处机也已经跟我表过态了。他那头生变的可能性不大了。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兵呀。我看流血是不可避免了,只是现在的布局还没有完成好,不能乱动。彭城的嫡系今天还没有到位。戡乱兵一律不许与外界接触,各部之间不充许有任何联系。各部要分开执行命令,要多多分散他们。只能听上级命令。进城时要多分几路,我看最少要得分七路,进城时,前面一路推进,后面两路要镇着。队形一定不能乱。前面的一倒戈,后面就将其解决!两个打一个,应该没有问题。一定要看好了。目标最终是南门校场,要在那里会师。

一灯大师这边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是,根本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不得不放弃第一套方案,实行第二套方案,第二套方案就是格杀无论。此方案牵涉面比大,兵员一时还没有到位,也就是局还没的布好。这时不禁让人们有了错觉,那就是戡乱兵这里一时没有太大的动静。至于有儒生的头领说:戡乱令已下达超过一天了,按照惯例,这就标志着朝廷已经倒台。他们哪能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平静。天真的儒生们已经忘记了一切的危险。从这时起,儒生的头领渐渐失去了作用,渐渐让四大天王所取代。而四大天王能将儒生们带出困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1219

积分

龙骑士

3
发表于 2014-3-7 15:01 |只看该作者
第四回:四大天王大闹校场 铁履流马横扫临安

话说一灯大师那边最后的布局还没有完成,儒生这边就开始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主张强硬路线,跟朝廷干到底。还有一部分主张撤退,静坐已经不能产生任何成果,还不如撤回去等待机会。退和留的问题也让儒生发生了内讧。也就在这时,南海九龙城百姓募得逾千万钱款和众多物资运抵临安。这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矛盾。但是好景不长,平日寒窗苦读的儒生们,在这么多的金钱面前,还是没能抵得住。财务较为混乱,让不少儒生怀疑一些捐款被头领们挪用或私自截留,甚至发生了儒生之间的小火拼。这下倒好,根本不用朝廷下多大的力,反倒自己解决自己了。头领在儒生中间的信服力随之也就越来越低。直到四大天王登场,众儒生们才渐渐安静下来。

在四大天王中,最有名的莫过箫波书圣,箫波书圣原是工部一名技工,做些抹灰粉墙的活。后因朝廷重启科举,考得秀才,从而成为一名教书先生。后又留洋,本来与这次儒生起事十杆子都搭不上。只是身在戎夷的箫波书圣得知儒生起事后,毅然回宋。决定也来掺和一把。还有一位就是背剑客,背剑客是东南夷州人。原来是名梨园名伶,只因唱反戏得罪夷州官府,潜逃至大宋。大宋儒生也多爱其音,在儒生中也是较有名气。其它两位,一位是邹舵主,为临安大儒。还有一位是皋荥书生,也同为临安名儒。

慢慢地,校场的主角就变成四大天王了。四大天王论年纪应为儒生师长,又得到儒生们的信任,自然而然地被儒生们推戴了统领了。此时的临安,空气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六月的太阳,显得格外炙热,整个临安城已经陷入歇斯底里地呐喊声中。四大天王也从开始的清醒渐渐被溶解在极度的亢奋之中,从而失去了理智。对即将而来的危险显得毫无对策,也是毫无察觉。四大天王的理性已经让儒生们的情绪所牵制,显得一点章法也没有,眼睁睁地看着赤热的火焰将自己无情地吞噬。而一灯大师那边,最终的布局已经完成。就等最后的命令了。四大天王一上位后,首先做的便是重启禁膳。这次禁膳在水平上要高于上一次,禁膳的檄文也较为震撼人心。只是已经没有时间了,并没有引起多大轰动。而后塑妈祖像更是将整个起事变推向了最高潮,妈祖像的树立的意义非常重大。已经将这一次本来单纯的反贪举事演变成推行共和制的高度,深深撼动着大宋帝制江山。校场上塑的妈祖像,与城门楼上宋太祖画像是遥相呼应。妈祖双手侧举一火把,身高一丈有余,目光遂远坚定,浑身通白。成为当时临安城一道独特的景色,也成为此次事变的象征。

那一边的一灯大师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了,他又一次单独召来杨六郎。说道:禁军什么时候可以推进?六郎:所布局都已完成,就等你一声令下。不过我还有个最担心的事,那就是路上一但受到黔首围堵怎么办?之前去的那一批已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了。此时,一灯大师闭上眼睛,像是累了。良久才说道:先还是要尽量避免流血,如果阻力太大,那就不惜一切代价,谁阻挡就杀谁。必须按规定时间到达校场,如果超过时间按军法处置。到时候,奇兵于地下通道出聚义厅,直接进入校场,直捣儒生大本营。禁军加奇兵主力清场,余部外围戒备,一来防止黔首作乱,二来防止内场戡乱兵生变。如有生变,就地围歼,决不手软。六郎说道:一旦黔首作乱,必将射杀,杀的人越多,这个名也就不好承担呀。一灯大师满眼血丝,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杨六郎说道:这个名,有我来承担,我不愿意看到太祖基业在我这里断送。我亲手废了两弟子,只因我对大宋江山一片赤胆忠心。而经此事变,大宋江山谁能知道还能挺多久?一旦宋亡,便是吾等身败之日。这一切,老夫已经没有时间顾及了,为的还是大宋江山得已喘息。六郎听令!各路大军开始进发。杨六郎立即起身受命。

军令一下,戡乱兵从不同的集结地一起开进。而他们在途经不同的地方都一样地受到了黔首们的抵抗。由西向东的禁军参拾捌部,由东向西的参拾玖部,从东北进城的肆拾部,从南而来的拾伍部,自北向南的廿参部,西南方向来的伍拾肆部,不论是从哪里来,都无一例外都遇到了数以万计的黔首的阻扰。黔首们一点都不怕死,谁也没有想到黔首们会使这如此玩命。这种情势均以战报的形式呈报到军机处。下午申时军机处下达的命令则是强力排除障碍,务必准时到达集结地点。可是围堵的黔首人数实在是太多。戡乱兵从傍晚直至深夜,进展很慢。各路指挥官纷纷向上级请示,应该如何处置。事关重大,不仅戡乱总督无法处理,就连军机处的主簿杨六郎也不敢拿定主意。最后的目光都盯在了一灯大师那里。只有他才能最后的裁决。也就是在最后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一灯大师下达了格杀令。

在格杀令还没下前,禁军正从西路推近。在途经帝姬坟时,遭到了数万名黔首阻挡。只因还没有接到最后的格杀命,所以并没有开火。但就在到了犀牛集前,禁军已经接到了格杀令。所以在接下来再遇到阻拦时,便毫不客气地开子火铳。也就在这时,黔首得知禁军要经过犀牛集,于是几千人赶紧设置路障,将路堵得死死的。禁军有了最新式的武器--铁履流马。铁履流马不但刀枪不入,而且力大无穷,黔首才设置好的路障,不消两三下,已经让铁履流马冲撞开。黔首们见状,于是又重新置起第二道。眼看禁军又要将第二道防线冲破。黔首们急了,有不少人拾起路边的石块像雨点般掷向禁军中。顿时,禁军手里的火铳冒起了火,几名黔首应声倒地。黔首见禁军开了火,不由地大骂起来。接着又是一阵火铳声,这一次又倒下了一大片黔首。路两边的楼上,实在看不去的黔首纷纷朝下投掷重物,破口大骂。迎来的也是一阵阵密集的火铳,火铳发出的铁丸射在坚硬的石墙上,冒着串串火星,在窗口的观望黔首当场又让撂下好几个。路边的黔首等火铳声停下后,又慢慢聚聚集上去,始终与之保持三十步的距离。禁军前面是铁履流马开道,紧接着的便是火铳队。黔首们并没有让火铳吓倒,反而是越骂越狠。最后,禁军火铳队只要看见人就开火。只要听见有骂声,就以火铳声以回应。禁军一路推进。手无寸铁的黔首始终尾随着,直至推到南门校场。这一路上的太医院,是人满为患。就连地面上都躺满了人,太医院的郎中们无不切齿痛骂。
  
禁军推到校场后,身后不知死伤了多少黔首。这时校场上的儒生加之黔首约有万人之多,人声鼎沸。只是其它路的大军还没有到,于是停下来等待命令。其它路的戡乱兵虽然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遭到黔首们的阻拦,损失也比较大。但是还是比较克制。在同样接到格杀论的情况下,选择开火器的却并不多。这也看出,禁军终究是禁军。与其它路的兵还是有区别的。一灯大师将主要的任务交给禁军,看来还是不无道理的。到了丑时,各路的戡乱兵基本在校场一带完成会师。就等最后时刻的到来。

寅时一到,几匹铁履流马率先冲入校场,一下子就将妈祖像冲倒。校场上的儒生们全都起立了,四大天王们也都慌了。死亡的恐惧在一步步地逼向他们,儒生们在头领的带动下唱起了歌,与清场的戡乱兵对峙着。校场上极为混乱,吵杂声,叫骂声,铁履流马的铁蹄声,更有戡乱兵的火铳声交织着。戡乱兵一步步地推进,儒生们一步步地后退。稍有一两个胆大的,还来不及喊出口号,便葬身铁履流马的蹄下,顿时血肉横飞。有的操起碎石,还来不及投出去,就让火铳一下子撂倒。直至将众儒生逼至南边上的大本营,实在是无路可退了。这时,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四大天王。而四大天王们又全看箫波书圣的。于是箫波书圣提议,紧急将各头领召来议事。儒生头领和四大王一起商议,决定议和。派背剑客与邹舵主为代表前去禁军营中谈判。   

背剑客和邹舵主也接受使命,拦了一辆拉伤员的马车径直向校场北边驶去。不一会,就到了禁军的大营。首先与背剑客接触的是禁军一兵头——郝团勃勃。背剑客表明来意后,郝团勃勃又将他引至季监军处,因为这里的实际指挥权在季监军这里。季监军得知来意后,不敢怠慢,赶紧上报。就在这时,校场上的篝火一下子全都灭了,沉痛的黑暗压向校场的每一个人,儒生们都不由地发出惊恐的嘘声,感觉到死神在黑暗中一步一步紧逼而来。不一会,季监军出来了,说道:上级同意你们的方案。我们留一条路让你们退出去,要有秩序,请不要做不必要的牺牲。背剑客还是不放心,又向季监军问道:你敢保证不向儒生开火?季监军立即答道:戡乱兵的目的是恢复临安的秩序,只要你们自己撤离,是不会开火的。背剑客也很镇定,拿出笔墨,将季监军说的话记录了一遍,随后便回去了。回去后将此行议和结果向儒生们说了一遍。不过仍有不少固执的儒生坚决不愿意撤,儒生们这时虽然已经听到外围的火铳声,但是他们这时并没有害怕。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生关领们只有用最原始的方法表决了。用喊声决定去留的问题,儒生们也没什么意见。最后结果还是要撤的人占多,于是箫波书圣下令全部撤退。就在准备撤退时,校场上的篝火又重新燃起。顿时,校场上像是白昼一般。每个儒生脸上惊恐的表情看得是一清二楚。这时,从议事厅冲出了事先埋伏好的奇兵,他们是天兵壹拾伍部的人马,全副武装,手持火铳。在刘姓兵头的指挥下,步步紧逼,与禁军一起围了上来。接着,太庙前的祭坛传出了阵阵火器的声音,有戡乱兵正朝祭坛的顶部开火,顿时火星四溅。此时,东方已经渐渐发白,儒生们朝指定方向缓缓撤离。口哨声,叫骂声,还有哭泣声交织着。等天色大亮,校场的儒生已经全部撤离出去,戡乱兵完全迅速占领了校场。

天亮以后,虽然校场上的儒生已经让赶走,但是其它的地方的抵抗仍在持续。特别是在六步集,不少从校场撤离的儒生在这里遭遇到了另一部禁军,双方起了冲突。几匹铁履流马冲向人群中,很多儒生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让流马铁履碾得不见人形。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边上的黔首无不破口痛骂,紧接着便是一阵火器的声音。叫骂声一下子便让火器声所掩盖,多名黔首也是应声倒下。论黔首的死伤,除了犀牛地,就数这里了。也就在这时的东街上,一队铁履流马奉命调防。行驶途中,突然从路边窜出一名白衣者上前阻拦。几匹铁履流马随之停下,欲从边上绕行,白衣者左堵右挡,最终还是将流马挡下。不一会儿,白衣让路边行人架走。此景恰好让夷人画师看到,并且留有画像。而此画像竟成为此次事变之经典。经此一夜,若大的一个临安城已经让戡乱兵所控制。虽有零星抵抗,也只是强弩之末,朝廷最终控制了事态。然后即将开始的一轮新的腥风血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1

好友

4万

积分

大和

4
发表于 2014-3-7 23:35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黑暗勇士全本?新浪只有到第5回,总感觉82-88年的没有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

好友

9781

积分

大象

5
发表于 2014-3-9 11: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样说来,南门校场并没死多少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

好友

9781

积分

大象

6
发表于 2014-3-9 11: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样说来,南门校场并没死多少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2

好友

9781

积分

大象

7
发表于 2014-3-9 11: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或者说,总的伤亡是不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0

好友

6万

积分

仲裁者

8
发表于 2014-3-9 12: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智商有限,看得太累,放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

好友

2169

积分

坦克

9
发表于 2014-3-9 13: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文盲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9

好友

6万

积分

仲裁者

战队
=A.G=
联赛ID
ilovewy
种族
Zerg
10
发表于 2014-3-9 13:36 |只看该作者
文中提到断鞭熊,写的还是好,就是随时都太监。
天涯写史的高人还是多,角度立论方向多有不同,多看看还是很有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且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
发表于 2014-3-9 14:0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9585

积分

大象

12
发表于 2014-3-9 14:53 |只看该作者
还没发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1219

积分

龙骑士

13
发表于 2014-3-10 10:34 |只看该作者
站在墙外等红杏 发表于 2014-3-9 11:28
或者说,总的伤亡是不大的。

根据后来四君子回忆,总体伤亡不大,而且在广场上基本没有,有死人也都是在坦克来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399

积分

龙骑士

14
发表于 2014-3-10 11:47 |只看该作者
路上拦TANK的市民死了人  广场叫嚣的傻逼愤青学生一个没死
高唱凯歌扬长而去 理由是 终于惹到家长打屁股了
影响已经够大的了 我们胜利了 撤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0

好友

1219

积分

龙骑士

15
发表于 2014-3-10 14:50 |只看该作者
copyright 发表于 2014-3-9 14:53
还没发完吧

这个文章快讲到远华案的时候被封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9585

积分

大象

16
发表于 2014-3-10 15:33 |只看该作者
wuxiaoyu12 发表于 2014-3-10 14:50
这个文章快讲到远华案的时候被封杀了

后面还有,讲走斤和水户帮,口才派,裘不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5 12:1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