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3826
- 帖子
- 11699
- 积分
- 15639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8-5-22
- 最后登录
- 2015-6-20
- 在线时间
- 4467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warbear 于 2013-6-13 11:55 编辑
回头重新看了一遍。开始有些许理解L的做法。将心比心,逐一分析:
1、虽然L和楼主毕业后多年没联系,但L通知楼主参加婚礼,楼主虽相隔千里仍一口答应,可见两人有交情的老朋友。从L的角度看,他很可能因此将家在南昌附近的楼主定位为两肋插刀型的好基友,所以9号时电话问楼主是否安排了其他同学的住处。这是平常的问话,安排了省心,没安排就L去办呗,事实也是这样。我结婚十天前,突然qq上叫5年没联系的高中同学做“兄弟”,他们也是一口答应,还问是否需要婚车。到结婚那天,几个做“兄弟”的都是坐了一个多钟车,7点半左右到我家门口的。这就叫兄弟。
2、结婚当天忙乱着,送客人离开的任务当然是交给知心朋友了。楼主送人回酒店很恰当。
3、从婚宴酒店远离市区猜测,L的婚庆经费不是很多,而请的客人未必少。同学的住房费用理应由L承担,但同学间也不必计较这点吧,才几个钱?又或许是L委托J订房,或L电话订房了,忙着办迎亲喜事来不及还给J而已。
4、看是各地风俗不同,L中午摆宴席不方便详谈,晚上到处招呼亲友的节奏。所以过来叙叙旧就往下一场去了。如果当地只是中午摆酒,没有安排晚宴,各人四散吃还得主人家逐个酒楼餐馆结账的习俗,那不能怪L。J付账是J豪爽。
5、当天晚上几个同学去夜总会、宵夜,当属这几人的小聚会,已经和婚宴一事无关。因为你们不是做伴郎做兄弟的,只来撑场面而已。所以楼主和J结账是你们豪爽罢了。
6、第二天,楼主一行人到学校怀旧。L带新婚妻子过来给大家打招呼,太正常了吧。人家两小口骑双人自行车,难不成还得载上楼主?
7、结婚后几天说不定有其他风俗事要忙,或者度蜜月去了。不送机情有可原。
综上,楼主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从整个婚事上看,这种相隔千里少联系的同学,只是众多宾客中不起眼的一员而已。楼主没做好自我定位,是兄弟不该计较,计较就别认兄弟。一边老大哥模样带同学happy,一边纳闷为啥L不来结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