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740
- 帖子
- 7571
- 积分
- 28092
- 阅读权限
- 255
- 注册时间
- 2011-2-18
- 最后登录
- 2025-11-17
- 在线时间
- 9722 小时
- 战队
- 无
- 种族
- Protoss
    
- 战队
- 无
- 种族
- Protoss
|
上周我在博客里做了一个投票调查,原因是我看到了一个行业知名人士写的一句话:“高善文: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至少需要把大家都逼得快疯了,比如股市跌到1500点,跌到1300点。极度承压后,制度的完善才能驶入正轨。但毕竟中国股市是个大盘子,制度问题的解决至少也得两三年,到那时,市场才会重新起来。现在看,这还早着呢。”
这句话里我们不难看出两个事情。
第一,制度的完善需要市场“极度承压”,这几乎成为了市场专业人士的共识了,2453点以来的下跌,出现了多个黑色星期一,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广泛认为管理层会在“承压”之后救市,如果周末消息面没什么救市动作,失望情绪就会再周一体现出来,大家可以观察这个下跌过程中,黑色星期一有多少(中阴线),而且大多数黑色星期一都直接低开。为什么,因为不出利好便是利空已经成为了共识和做空者排除担心的市场反应。现在就连专家也,必须“极度承压”才会进行制度完善,这点我之前也说过,要是真到了出政策救市的时候,股市早跌到不像样子了。可是没办法,高先生说的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得经过极度承压,这是一个过程和结果的对应,就像得有911,美国才会反恐;动车出事,才反思高铁;股市大跌,才停止国有股减持。其实这是一个悲催的逻辑。
第二,该专业人士认为,跌到1300点,把大家都逼疯,市场才算极度承压。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到“逼的出政策”的压力。对此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共有15000人参与。参与的结果是:10016 人认为“早疯了,还用到1300点?”占了绝大多数67%,还有3921人占26%的认为“到1300点也不疯”,只有1063人,只有不到7%的人认为“还疯到1300点再疯”。这个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认为现在已经是“极度承压”了;第二大群体认为再怎么跌也不会疯,即不会“极度承压”;只有极少数的人认可高先生的言论,到那时候再疯,所以高先生恐怕要失望了。那么从高先生说的面临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市场从业人士不得交易股票,政策的制定者和经济专家智囊团都不做交易,让我们这些做交易的给他们修改政策营造一个“极度承压”的环境,嗯,这个逻辑更悲催。不让从业人士炒股,是怕市场不公平、不公正,但本人不炒,家人可以炒,这规定没意义。我是极度欢迎郭主席,及各位副主席们,以及智囊团们都来炒股。数字太抽象了,拿着一堆报表和数字定政策的,恐怕永远都难以“极度承压”哦。
目前股市被股指期货带领作用已经非常明显,拿上周五来讲,早盘急涨,然后突然掉头,大幅杀跌,中午再突然掉头,反弹至下午收盘。以前股票市场大涨大跌都是某个板块的或某只权重股大幅上涨或下跌才会出现,而现在都不用看,绝大多数都是股指期货带的。股指期货在带领股指现货,这越来越明显。
因为股指期货比股指现货(指数)更快。
如果股市的涨跌根源在于股指期货了,那么找到了股指期货为什么跌,不就找到了股市为什么下跌的“真正原因”了么?自推出股指期货以来,股票市场都不知道怎么涨了的这个事实,还不够让我们去研究股指期货下跌真正的原因在什么地方么?
我最近持续再说,股指期货下跌的最大原因,也就是罪魁祸首为其中的一个制度:机构交易股指期货被严格的限制为套期保值,结果中金所就发了一个公告,说欢迎更多的机构参与股指期货。全文有多个地方明显有争议的。
中金所文章如下:
http://cffex.com.cn/gyjys/jysdt/201210/t20121007_16743.html
我认为的争议
1、文章里指出大家所说的机构做多无门,没有这回事,机构套期保值股指期货即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那为什么不能公开进行套期保值机构账户里,有多少是空单,有多少是多单?只要这个数据一公布,机构做多无门是否是“事实存在”就一目了然了,股指期货为什么跌跌不休也就一目了然了。拿中金所公布的上周五10月12日公开数据中证期货持仓为例,其期货公司开空单11487张单,开多才2240张单,整整多出近1万张(周五收盘一共持仓才57024)。套保既然是双向的,为什么会空头比多头多出这么多?而且这是该证券公司全部仓位(机构+个人),如果我们单纯的公布机构之间的多空数据,我认为会远远远远的超过这个比例。
2、文章并没有公布这个数据,却解释说,撮合交易是有多少空仓就有多少多仓,有空必有多,撮合交易是平衡的。撮合交易的本身的确是平衡的,但市场有两大交易主体,机构和个人。如果他们本身之间出现博弈,这个市场就是平衡的。而目前的股指期货市场,机构绝大多数在开空,那么对应的,就是个人绝大多数在开多。机构和个人对弈,这平衡何在啊? 机构集中而个人分散,分散导致心不齐,容易临阵倒戈,所以股指期货的撮合交易本身不是真正的平衡,解决让机构之间也形成博弈才是平衡。
3、文章指出,机构的空仓仓位没有超过股票的市值60%,即机构不是净空头,没有增加整体的做空能力。亲,咱不能用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两个市场一起说,机构不是净空头么。股票市场做多那是之前就有的,股指期货机构在做空可是新出现的情况。两个市场整体平衡,可害了机构在股指期货市场严重失衡,导致股指期货市场下跌有了“原动力”,期指又带领股指,至股市自股指期货推出以来就没怎么涨过。所以罪魁就是一个,股指期货其他的所有交易制度和股指期货本身都是很好的,坏就坏在了机构交易必须严格限制为套期保值这个细节制度上。
4、文章指出,限制期货做空,是对市场人为的扭曲。谈了一翻大道理,就为了说这一个结论。其实单就这个结论而言,都不用谈大道理,凡是对这个问题看的深的人,都知道限制做空是错的,我本人更是完全认可人为扭曲多空,对市场是绝对的错误。所以我从来没建议过限制做空,我的建议不会影响任何现有的交易制度。
我的建议是取消现在不平衡的机构的套期保值制度,只是审核他们的交易额度,让机构更自由的选择做多还是做空。套期保值是方法,而不是制度,股票做多那是历史形成的,股票开多同时股指期货开空这个行为就是套期保值,机构可以自由的选择开多或开空,就是机构可以自由的去选择是否套期保值,而不是要求必须套期保值。因为这个制度导致了机构几乎清一色的开空,这才是对市场最人为的扭曲。
虽然我的建议管理层不一定会看,但从曾经停止国有股减持的这个事上来讲,管理层还是有对错误政策纠错的勇气和决心的。凭心而论,勿以善小而不为,起不起到作用我也得写,至少在我不断的写机构交易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这个制度是罪魁祸首之后,中金所发文解释了。尽管有点避重就轻,不肯公布“机构”持有的仓单多空比例,但出发点是好的,说明他们注意到了市场在反应这个问题,并且在积极回应。
大家也别骂管理层了,你要是当领导难道不希望股市长牛不衰么?在这一点我并不怀疑大家都在希望股市好,郭主席上任做了一系列的举措,比方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严格打击内幕交易、鼓励上升公司分红,这些都是股市顽疾。但现在好像不是治病的时候,该救命了。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说的很好,现在关键是把股市搞上去,恢复市场信心。那些顽疾慢慢处理,而我认为,就现在目前的情况,新股停发和降低印花税,我敢说出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08年就是很好的例子。唯独认识到了下跌的罪魁祸首,取消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制度,才会消除下跌的“原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