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八达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给汪精卫翻案:曲线救国是可以理解的

[复制链接]

195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8 13: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被逮口占 》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 《北宫丸上作》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自嘲 》
最近看到汪精卫的几首诗,其意境与格调隽永雅致,雄浑大气,都说文见其人,言见其志,而具有如此胸怀与气度的人竟然与民族之败类、国之大汉奸联系在一起,死后还被炸坟劈棺、锉骨扬灰,让人感到十分的意外和惊讶。对于上个世纪的历史倳件,很多人可能并不关心与在意,或者少有盘根问底的执著和严谨,我以为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和态度,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我们的思维判断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如何做到明理与醒悟,又怎样去进步和发展。
 
政治从来就是肮脏的代名词,成者王候败者寇,而替罪羊和牺牲品一直就是历朝历代胜利者粉饰黑暗、装点伪善的鬼把戏。汪精卫在国难当头、生灵涂炭之时,其曲线救国的信念难道就没有一丁点可取之处?如果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追随者在其活着的时候不曾众判亲离,死后也没有树倒猴狲散,是否从侧面可以证明其人格的坦荡磊落。所谓物极必反,如果做错事做得如此坚决,只能说明另有所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做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蠢事,“利诱、胁迫、威逼和泄愤”?熟知历史的人可能会将其归咎于与蒋介石私人恩怨,这显然有失偏颇与公正,如果汪精卫是这样的人,他就不会做出激流勇退的选择,更不会做出以身绚国的壮举。在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史料中了解与分析汪精卫倒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历史的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这段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炡椨。“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所谓的盖棺定论,就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是非功过做出正确的评价与结论,但历史往往与我们认知与判断隔着十万八千里。什么是真相,历史的真相就是没有真相,什么是事实,历史的事实总能出人意料,比如说汪精卫其人其事。------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人对于卖国投降的行径向来是深恶痛绝的,这是传统思维所不能接受的,也是政治理念所不愿意赞赏的。无论是秦桧还是贾似道,或者是吴三桂和洪承畴,再加上疑似于卖国的袁崇焕、李鸿章与袁世凯,无不受到无情的谴责与指谪,唾骂及肉啖。由此可见,卖国求荣、屈膝投降的下场与命运是可耻而悲惨的,汪精卫孰能不知。奇怪的是,在当时的时局下,没有人逼他这样做,他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讳自甘堕落投敌卖国、背负千古骂名。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人的变化总是有限度和轨迹的,如此冰火两重天的落差,实在让人难圆其说,而合理的解释只有一种,汪精卫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行使着自己的人格与情志,“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汪先生才是一个真正怜悯天下苍生的崇高者,一个心怀民族大义的爱国者。虽然已无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但历史必竟是历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线索与痕迹走近那段历史,用我们的心眼而不是带着世俗的偏见看世界。
 
辛亥革命成功后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了蔡元培、宋教仁等多位南方炡椨人员组成临时炡椨。中华民国临时炡椨,曾邀请汪精卫这位全国著名的反清英雄出任广东省都督,这对于一个还不到30岁的青年来说,是极有诱惑力的官职,但汪精卫却婉言谢绝,实践了他革命成功后“不作官,不作议员”的承诺,于1912年9月携陈璧君一齐前往法国留学。“二次革命”失败后,汪精卫的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汪精卫以为中国的一切罪恶之源就是满清炡椨,只要打倒了满清炡椨,中国就一下会变成一个民主强盛的國镓。但是汪精卫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经为之献身的革命事业,竟然得到这样一个结局,革命不但没有使中国民主强盛起来,反而比以前清王朝的时代还要糟糕。一个人对一个事业投入的越多,对事业失败的悲痛和挫折感就越大。汪精卫曾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革命,却换来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使汪精卫的革命理想消失得无影无踪。汪精卫一下从一个狂热的革命青年,变成一个踌躇多疑的政治家。
 
汪精卫为人诚实、不贪钱财、特别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汪精卫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当时腐败的中国政界,是一种非常清高的存在,和他周围的污浊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中国有句格言说:“水至清则无鱼”,汪精卫品格过于清廉,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少。在中国善于玩弄权术的人总是以“封官许愿”等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召集网罗自己的跟随者。汪精卫不但不搞“封官许愿”,还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很严,由于在汪精卫身上捞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愿意跟随汪精卫的人就很少。另外汪精卫也不会用“结拜兄弟”等方法来拉拢有权势的人,蒋介石曾两次给汪精卫送去兰谱,希望和汪精卫结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精卫婉言谢绝。按照西方的标准,汪精卫这样有出色口才笔才,又有充分政治责任感和生活清廉的人,是非常理想的政治家。可是汪精卫这样西方型的政治家,却不适合于中国污浊的政治土壤,这也是汪精卫一生的悲剧所在。
 
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的抗战只剩下“焦土战”这条严酷的道路。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国,非常不利于打持久战,所以蒋介石就把希望寄托于用持久战来拖垮日军。当然日本也明白本国资源有限的弱点,提出了“以战养战”,用中国的资源打中国人的设想。蒋介石为了不让敌人利用中国的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中国各战场大搞烧光毁光的焦土战术。但焦土战的最大受害者并不是日军,而是中国的平民百姓,国民党内部对这种残酷的焦土战术也有不少反对之声。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军在没有预告的情况下,突然炸开黄河大堤,泛滥的黄河水并没有淹死一个日军,却淹死十多万中国老百姓,上百万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不久,国民党军又在预定撤退的长沙误放火,烧死平民数万。长沙大火后,汪精卫批评蒋介石说:“我们烧东西也许是怕自然物资变成‘自然汉奸’被敌人利用,但如果没有人出来做汉奸的话,国土又怎么会变成汉奸的呢?如果象长沙一样把每处每地都焦土化的话,我方抗战所需的物质又从何而来?如果把沦陷区内的物质全烧光,剩下的只有一大群无食无住的饥民,这些人怎么处理?带他们一起跑吧,他们又跑不动;将他们杀了吧,又于心不忍。如果把他们扔给敌人,他们必然要被敌人所用,必然要当汉奸。”
 
继《上海停战协定》之后又签订卖国之《塘沽协定》,面对全国一片讨骂汪精卫的气氛,陈公博有一次找汪精卫说:“签了这个协定,先生遭到各界纷纷批评,我真不知道汪先生为什么要背这个黑锅?”汪精卫说:“我们要复兴中国起码要三十年,不止我这年纪看不见,恐怕连你也看不见。我已年过半百,无其他报国之道,只要中国不再损失主权与领土,就可告慰平生了。”陈公博听后感动地说:“历代王朝危急之秋总有人站出来背黑锅的。其实南宋秦桧也是一个大好人,他看南宋已无力与金抗战,就挺身而出与金讲和。我想秦桧是一名状元出身的有学问的宰相,决不是傻爪。他当初何尝没有想过以后要被世人唾骂?但他还是以牺牲自己来换取南宋日后的中兴。李鸿章、袁世凯也都想复兴國镓,都不想卖国。可是李鸿章死了,袁世凯也死了,中国还是不振,到今日国难愈加沉重。”陈公博继续说:“现在有人说《上海停战协定》、《塘沽协定》是卖国,我看与其说是卖国,还不如说是送国。卖国的人还有代价可得,送国却是没有代价的。今日要送国的人大有人在,又何必要汪先生去送呢?”汪精卫听后说:“别人去送国还不如我汪某去送。别人送国是没有限度的,而我送国则有限度,不能让他们把国都送完。”陈公博又说:“不过我对于先生这种无代价的牺牲总觉得不值得。”汪精卫则说:“说到牺牲,都是无代价的,有代价便不算牺牲,我已五十出头了,我决意当牺牲品。”
 
“对于中国人来说,抗日论也好,和平论也好,都是爱国心的表现,都是以不同的形式热爱國镓。从另一方面来说,抗战论总容易让一般的中国人接受。与之相比,和平论几乎就等于卖国论,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从现在中国国民的心情来讲,哪怕是内地的一、两个省份因抗战而生存下来,人们也会确信,它将来必定成为國镓振兴的根据地。这种主张最容易使血气方刚的中国青年热血沸腾。但是倘若青年们没有这样旺盛的精神,中国的将来和亚洲的将来也就令人担心了。由于这些缘故,在我们和平运动的征途上会遭受到相当的责难,要经常不断地被骂为卖国贼、汉奸,但我已做好挨骂的思想准备。我所盼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日本的政策能按照与我们约定的那样在中国广泛宣传,到那时我们所经历的苦难,才会放射出异彩。我们在那个时候才能与抗日的青年们见面,互相笑著说明以前各自所走的不同的道路。”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宋庆龄与何香凝找到毝澤崬、周恩来为陈璧君说情。毝澤崬应允只要陈璧君写个认罪声明,人民炡椨就下个特赦令,将她释放。但陈璧君经过慎重的思考,表示了拒绝,她在给宋庆龄、何香凝回信中说:“共党要我悔过,无非还是持蒋政权的老观点,认为我是汉奸。汪先生和我都没有卖国,真正的卖国贼是蒋介石。这不用我历数事实,二位先生心中有数,共党心中有数。正由于二位知道我的性格,我愿意在监狱里送走我的最后岁月。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自由是如此可贵,而陈璧君却放弃了,是什么力量与信念使其有这样的诀择,我们应该可以做出判断!相对于“不是对不起啊,你们有功啊,要不是你们发动侵华战争的话,我们党怎么能够强大?我们怎么能够夺权?怎么能够把蒋介石打败呀?我们怎能不感谢你们?我们不要你们战争赔偿!”的言行,我个人以为汪精卫也需要尊重,虽然其所作所为尚有诸多商榷之处
高位止盈其疾如风,
低位回补其徐如林,
超跌抢筹侵掠如火,
股价横盘不动如山.

195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2
发表于 2012-9-18 13:53 |只看该作者
有理有据,令人性福.
高位止盈其疾如风,
低位回补其徐如林,
超跌抢筹侵掠如火,
股价横盘不动如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9

主题

6

好友

14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酸菜人族

3
发表于 2012-9-18 13:54 |只看该作者
哇。敢给卫座YY?您真行。。。
火のように熱い夏、火のように熱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4
发表于 2012-9-18 14:00 |只看该作者
H.o.T.SuMMeR 发表于 2012-9-18 13:54
哇。敢给卫座YY?您真行。。。

看到过一个历史材料,记录了汪精卫当汉奸时的一幕。汪精卫投靠了日本人,起初拿出了一套解决中日问题的方案,大意是:停止侵略、中日亲善、由他领导、共同发展。这也就是后来打出的旗帜——“曲线救国”。
高位止盈其疾如风,
低位回补其徐如林,
超跌抢筹侵掠如火,
股价横盘不动如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9

主题

6

好友

14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酸菜人族

5
发表于 2012-9-18 14:03 |只看该作者
一面之词。我不信卫座会这样
火のように熱い夏、火のように熱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6
发表于 2012-9-18 14:03 |只看该作者
汪先生有救国的真诚吗?有。他是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国民党的主要创始人,做过许多救国、救民的壮举。他为了革命,筹集金钱,是孙中山手下筹集金钱的第一干将。他提出,革命重点应该转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多做新军工作。他冒生命危险刺杀统治者,坐牢、杀头也不改其志。他认为袁世凯比孙中山更胜任当总统,就力促同志加朋友的孙中山交权。他投靠日本人的初衷,想救国;他的救国方案是建立在中国人民不行、中国人不行,得靠他汪精卫,靠日本人,才能救国。他汪精卫最英明,其他谁也不行;日本人真发达,能够帮助我们发展。他的“救国方案”的前提如此,其细节出于他自己“天才的构想”肯定“缜密”、“宏伟”,跟随他的人也不少啊
高位止盈其疾如风,
低位回补其徐如林,
超跌抢筹侵掠如火,
股价横盘不动如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7
发表于 2012-9-18 14:06 |只看该作者
H.o.T.SuMMeR 发表于 2012-9-18 14:03
一面之词。我不信卫座会这样

汪精卫曲线救国的成就

      汪精衛以攻為守或以守為攻的和平運動打亂了日本的速戰速決制勝戰略.

日本當時深深地明白:要殖民中國,首先必須消滅或征服權威的重慶抗战炡椨,而要武力消滅重庆炡椨则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无论如何支那事变是需要尽快解决的.汪精衛這一中國元老的'投敵',使日本有所乱阵进而痲痺大意.

在1939年10月30日,日本"审时度势"地制定了"以樹立新中央炡椨為中心事變處理最高指導方針"的新戰略.裡面設想了實現"汪蔣合流"的三種模式,一為"事前合流模式",二為"事後合流模式",三為"大持久戰模式".同時日本認為一方案優于二方案,而二方案優于三方案,最後一二方案先後失敗,因而與重慶炡椨進入持久戰階段.

孫子兵法有雲: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日本這一愚蠢的決定直接導致了他在二戰的慘敗!但要讓日本心甘情願地困在持久戰的死局,沒有汪精衛用心良苦,忍辱負重,堅持原則的與日鬥志鬥勇,又如何能有可能呢!

一次在款待日本要人時,汪精衛指著精心選出的酒,恭敬地說:"這酒是日本外務省情報部長須磨先生預先送來.今天請大家為酬謝須磨先生的好意,一起來喝一杯!."不料,有人把酒送到嘴邊一嘗,叫到:"酸的,這變質了!"這一叫聲讓人想起先前的南京毒酒倳件.

更有人恐懼地大叫:"不好了,怕是毒酒!"有的甚至嚇得失手把酒杯墮落在地上.汪精衛當時雖不知這酒是否有毒,但為了顧全大局,他立刻地拿起酒杯勸道:"
總之,是須磨先生的好意...

...諸位,請!"這一勇敢的賭命之舉,頓時緩解了緊張的氣氛,並博得了在場日本要人的讚賞.又有一次,日軍的板垣司令要令汪精衛組織軍隊,協助日軍進攻重慶,汪精衛立刻氣憤地嚴斥到:"如果參戰,我們軍隊會立刻掉轉槍口打日本軍!"

汪精衛高超果勇的外交技巧終于使日本迷途,將戰略重點轉到南進還是北上的爭論上,並最後終于以自衛為理由孤註一擲地發動珍珠港事變與美國宣戰!與美國交戰不久後,日頓然覺悟,知道自己已范了兵家大忌,於是傾全國之力,發起了"一號計劃".國軍隨即連連敗退,而重慶炡椨則不得不像狗一樣向美國乞求援助,最後還被英美蘇出賣自己的領土權益.

與汪精衛相比,重慶炡椨其實更像漢奸炡椨.

汪精衛炡椨在太平洋戰爭後,立刻向日本炡椨爭取對同盟國宣戰,乘此機會廢除種種不平等條約,並收回租界和驅逐日人,使國人在七七事變以來初次嘗到真正當家作主的滋味!事實上,至還都南京後,非抗戰區的人民生活水準得到了保證,日軍也再沒有發起屠殺行動,汪還同時不斷地收編國軍戰俘,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國家的有生力量.
汪精衛最後病重不治,他在名古屋醫院的最後一句話是:"我要回中國!".回國後,屍體披着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下土于南京陵的山旁,與為中國之和平崛起奮鬥一生的國父生死相隨了.

從歷史上看,先有精衛,後有屈原,再有蘇武,現從邏輯上觀之以上次序也是正確無誤的.如果大家可以選出一位抗日御侮功勣最大的民族英雄,那人一定超不過汪精衛.
高位止盈其疾如风,
低位回补其徐如林,
超跌抢筹侵掠如火,
股价横盘不动如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9

主题

6

好友

14万

积分

黑暗执政官

酸菜人族

8
发表于 2012-9-18 14:07 |只看该作者
我不信
火のように熱い夏、火のように熱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7

主题

3

好友

4140

积分

飞龙

9
发表于 2012-9-18 14:15 |只看该作者
说的是李鸿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主题

1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10
发表于 2012-9-18 14:18 |只看该作者
汪精卫比御用“爱国者”要崇高

在网络上,一些所谓爱国愤青、低档五毛总是喜欢拿汪精卫说事,动辄给人加上“汉奸”的污名,给人戴上“当代汪精卫”的帽子。似乎汪精卫的帽子给人一戴,自己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就可以居高临下的用“真理”的机关枪随便扫射,杀得对方人仰马翻。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在历史上,汪精卫比这些御用“爱国者”要崇高。


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被捕,其在狱中写有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也获释。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炡椨顾问、总参议。1924年1月的国民党“一大”上被孙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出任中央宣传部长;11月随孙北上入京,任秘书。1925年2月孙病危时受命记录孙的遗嘱。1925年7月1日,国民炡椨正式成立后,任国民炡椨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宣传部长等职。在南京召开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后,汪精卫历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国民炡椨委员、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等职。


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承认,在民主革命的初期,汪精卫是有功绩的。比如,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他是《民报》的主要撰稿人,写了《民族的国民》等多篇文章驳倒梁启超的保皇谬论,为革命大张舆论;在南洋各地发展组织和筹款;谋刺摄政王载沣,给满清朝廷震慑不小;1920年归队后做了很多组织和宣传工作,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筹备工作,1925年随孙中山北上,并成为中山“遗嘱”起草人;等等。问题是汪精卫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


不过,现在中国知识界已经有了不少关于汪精卫的正面评价。比如林思云的《真实的汪精卫》一书,就替汪精卫做了身后的平反。书中认为在汪统治的日占区,人民生活能较稳定,而且认为因为汪代表国民炡椨和日本求和,使得日本没有再大举进攻重庆和延安,这都是他的贡献;而且他站在日本一方蒋介石站在美国一方,那么战后无论同盟国胜利还是轴心国胜利,中国都是战胜国,那就避免了战败国割地赔款的损失,保存了中国文化的延续。


早在1940年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有评价汪精卫的律诗一首,诗云:“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阮瑀多才原不忝,褚渊迟死更堪悲。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局收枰胜属谁;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1944年12月17日吴宓到成都存仁医院看望正在因眼病住院治疗的陈寅恪先生,“寅恪口授其所作挽汪精卫诗,命宓录之,以示公权”。“公权”系指史学家萧公权。《吴宓日记》在记录此诗时,在诗行间有注,“阜昌”后注:“刘豫为齐帝年号”;“集选中州未肯遗”后注:“元遗山选《中州集》,列入齐曹王刘豫诗。”从“阜昌”诗中可以看出,陈寅恪先生提倡对汪精卫的评价,应站在当时历史的环境中去思考,实事求是。并认为汪精卫是“冤禽”。


历史事实是,日本侵华之始,在国民党内真正的主和派原是蒋介石,而汪精卫是对日主战派。1931年的9.18事变,1932年的12.8事变,1935年的古北口之役,他都主张和日本人打。倒是蒋介石,在考虑到当时国力不逮的实际,主张暂时的“不抵抗政策”,以积蓄国力。不料后来倒转过来,蒋介石成了抗战到底的英雄,汪精卫却走上主和的道路。据历史资料,汪始有主和倾向,实为长城古北口之役,前方将领回来报告,都说“官兵无法战争,官兵并非不愿战,实在不能战,因为我们的火力比敌人的火力距离太远了,我们官兵看不见敌人,只是受到敌人炮火的威胁。”及至1936年西安事变后,汪更加认为中日应寻出一条和平之路,否则一旦开战,只是便宜了苏联。


抗战的结局,事实上也说明是便宜了苏联。苏联的共产力量得以扩张,最终占据了整个中国大陆。在抗日战争中,被大陆宣传机构说成是“他领导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立了敌后根据地,他实现了民主好处多”的毝澤崬,却在整个抗战中要求自己的党“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


他说,“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对炡椨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


他说,为了发展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在战后夺取国政权。我们党必须严格遵循的总方针是“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违背这个总体方针。”


上述毝澤崬的言论,都来源于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的《毝澤崬选集》。


因此,在抗日这个问题上,汪精卫和毝澤崬如果说有区别,就是汪精卫开始坚决抗日,但在明显不能取胜的情况下,为免“亡国绝种”而对日本妥协,“曲线救国”;毝澤崬之所以“一份抗日”,主要是为了“七分发展”;“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


从这一点分析,汪精卫至少还是一个爱国者,尽管是“曲线救国”。


汪精卫统治下的北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老百姓的生活相对得到保证,没有出现发行粮票布票的限吃限穿,也没有“知青”市民下放农村的拆散家庭。若没有汪精卫炡椨和日本人争物资,保证敌占区人民的吃饭穿衣,敌占区人民就难以捱过8年的漫长岁月。假如当时没有汪精卫等人和日本人合作,日本兵把敌占区的物资全部抢光烧光,敌占区老百姓即使逃过日本兵的子弹,也逃不过饿死冻死的命运。汪精卫炡椨与日本人争物资,至少拯救了上千万中国老百姓的性命。而且汪建的炡椨,那些土地都是已经被日本打下来的,他把这些土地拿回来,就算是傀儡炡椨,也还在中国人手里治理,总比在日本人手里好。

客观地讲,如果二战是德意日阵营胜利的话,汪精卫就会把蒋介石作为美国走狗、汉奸推上审判台,中国人今天也要认真学习《汪主席文选》了。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客观地评判历史人物,最基本原则是“不以成败论英雄”,而要尊重历史。应该说,汪精卫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从他孤身刺杀摄政王的惊天举动就可看出;汪精卫也不是一个权欲熏心之辈,从他一再避免与蒋介石斗争即可看出。

1946年1月21日,南京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的汪精卫的坟墓被炸开,揭开棺盖,发现汪精卫的尸骸上覆盖着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尸身尚保持完整;军官检查尸身,除在马褂口袋内发现一张长约三寸的白纸条外,别无遗物。纸条上用毛笔写有“魂兮归来”四字,下款署名陈璧君。墓地残基当夜就被工兵夷平,在上面盖起了一座廊亭,即为现在的观梅轩。汪精卫的尸身连同棺材被全部焚化,骨灰随即扬散无踪。汪精卫生前诗词中,曾有“劫后残灰,战余弃骨”,“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等句,至此皆成谶语。

爱国是一种很高尚的情操,热爱自己的国土和土地上的老百姓。日本如果像德国那样顽抗到底,它受到的战争报复绝不止是两颗原子弹;但日本天皇在他的國镓、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作出了他平生或许是唯一的一个堪称英明的决定:无条件投降。按照中国的汉奸理论,他当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卖国贼、日奸;但正是这个“日奸”使日本逃过了本应严酷得多的战争惩罚,逃过了民族的浩劫,使犯下过滔天罪行的数百万日本侵略军安全地返回自己的国度,使日本这个几乎毫无自然资源可言的國镓获得了在战后迅速复苏、崛起的一线生机,至今受到日本人的尊崇。所以,后人可以对汪精卫唾弃,但不能否定他是一个爱国者。

那么,当代中国人究竟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祖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人现在实际处在怎样的一个地位。实际上,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已经处于精神上亡国奴的地位,成为苏联暴政的政治奴隶;反映在在经济和文化上,就只剩下斯大林的计划经济和专制文化。

1978年后,郰尒岼主导改革开放,被称为“解放运动”,就是将中国人从被斯大林奴役的计划经济下解放出来。但是至今,中国人仍旧处在苏联政治和文化的奴隶地位,没有得到解放。

苏联专制文化,在中国大陆生发了一次又一次政治大迫害和思想大迫害,锋芒首先都指向中国的文化和文化精神,它的理论基础和它在中国的大学、中学、小学里强行推行的教条和思想,全无传统中国的影子。郰尒岼将中国人从被斯大林奴役的计划经济下解放出来,是一个丰功伟绩;但现在却被官僚集团改换成权力贵族市场经济,而在哲学上、在政治上、在基本的思想上没有任何改变。在中国,只有权贵集团才能代表“真理和正义”,对人的心灵进行极端的控制,采取精神控制和國镓权力相结合的方式来压抑中国社会。

然而,一些所谓爱国愤青、低档五毛之类的御用“爱国者”,为了蝇头小利出卖灵魂,投靠权贵资本主义阶层,蒙昧心智,为虎作伥,甘愿充当苏联模式专制制度的亡国奴、吹鼓手和马前卒,居然还有脸面对外批发“汪精卫”的帽子。

历史上的汪精卫,作为青年,敢于冒死刺杀清廷摄政王,为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中年以后心存救国救民理念,甘冒“汉奸”污名而探求保存沦陷区国土仍在中国人治理之下、老百姓免受涂炭之灾的路径;最后虽然“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但却比现在的这些御用“爱国者”要崇高很多。
高位止盈其疾如风,
低位回补其徐如林,
超跌抢筹侵掠如火,
股价横盘不动如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6

主题

1

好友

6158

积分

大象

11
发表于 2012-9-18 14: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lz 我挺你 #如果凡都懂 #中国也不会乱成这个样子
http://ww4.sinaimg.cn/bmiddle/4019a263jw1dqddznaa8yg.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主题

4

好友

2万

积分

大和

12
发表于 2012-9-18 15:03 |只看该作者
LZ这个智商就别来发政治贴了,上次那个日本车该砸的贴被喷得还没吸取教训?又跳出来给汪精卫翻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0

好友

317

积分

机枪兵

13
发表于 2012-9-18 15:26 |只看该作者
楼主姓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航母

14
发表于 2012-9-18 15:41 |只看该作者
楼主,谈汪的事,现在还不是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好友

3万

积分

大和

15
发表于 2012-9-18 16:51 |只看该作者
按照这个说法,什么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好比强奸犯是因为他没老婆十年没日比了,按耐不住。
杀人犯是心中不满,就是要报复社会。

只是要别人理解他的时候,他也要能担得起他行为对应的责任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八达网    

GMT+8, 2025-11-24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