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无图言锤,哥今天教你们怎么看苏德战争(不断更新中。第4页今日更新,完结篇!) [打印本页]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2 20:49
标题: 无图言锤,哥今天教你们怎么看苏德战争(不断更新中。第4页今日更新,完结篇!)
本帖最后由 GG69 于 2010-6-6 19:30 编辑

憨货们

1.jpg

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普在莫斯科签下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的秘密
议定书部分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希特勒对这份条约甚为满意。在他看来,这项
条约使得作为世界上最强大武装力量的红军宣告中立,从而使其可以方手发动战争了。

2.jpg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仅仅一周后,德军进攻波兰,二战爆发。此时的苏联急忙结束  它在诺门罕与关东军的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仅仅一周后,德军进攻波兰,二战爆发。此时的苏联急忙结束
它在诺门罕与关东军的战斗。9月16日,苏日双方宣布停战。第二天,红军开进波兰东部。
由于早有秘密议定书划清界限,所以苏联和德国军人能够心照不宣地达到自己的边界线,
然后握手言欢。此时的闪击英雄,脸上闪耀着自信的笑容,与他的苏联同行颇有默契。这
已经是波兰第四次被这两个强邻瓜分。历史恩怨有多了一分。

出于对弱小芬兰的蔑视,斯大林在1939年冬季贸然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但他遭到了意想  不到的顽强抵抗。当然 ...

出于对弱小芬兰的蔑视,斯大林在1939年冬季贸然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但他遭到了意想
不到的顽强抵抗。当然,由于实力悬殊,战争的最终结局早已注定。但是对苏联来说,其
所获得的土地,只够用来埋葬为获得这些土地所死去的士兵。

1940年秋季,斯大林的头号助手莫洛托夫访问柏林。这次访问堪称苏德关系史上的灾难。  其时,德国刚刚打败法 ...

1940年秋季,斯大林的头号助手莫洛托夫访问柏林。这次访问堪称苏德关系史上的灾难。
其时,德国刚刚打败法国,信心满满。而希特勒对于苏联趁德国出兵法国之际占领罗马尼
亚的部分领土深感不满。红军的坦克距离罗马尼亚的油田只有80公里距离。而后者对于德
国的战争机器至关重要。莫洛托夫不仅要求希特勒尊重苏联在巴尔干的利益,而且还要求
德国放弃对芬兰的支持。这对于德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希特勒正盘算着与苏联摊派。而
红军在芬兰的拙劣表现则给了他巨大信心。

在经历了与芬兰不光彩的战争和胜利之后,红军着手加强训练。假以时日,这支世界上规  模最大的军队必能从大 ...

在经历了与芬兰不光彩的战争和胜利之后,红军着手加强训练。假以时日,这支世界上规
模最大的军队必能从大清洗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图为红军元帅铁木辛哥和一颗冉冉升起的
新星朱可夫视察部队训练。

红军拥有超过20000辆坦克,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如图所示的轻型坦克  。它们防御和火力都难 ...

红军拥有超过20000辆坦克,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如图所示的轻型坦克
。它们防御和火力都难以适应高强度战争的需要。最大的问题在于,苏联缺乏可靠的无线
电设备,从而令指挥和协调成为无法逾越的难题。这使其数量优势大打折扣。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德军以坦克为核心的闪电战横扫苏联西部战场。这辆  坦克的炮塔上有一个独 ...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德军以坦克为核心的闪电战横扫苏联西部战场。这辆
坦克的炮塔上有一个独特的徽章,一个漂浮在水中的骷髅。这表明它隶属于德军第18装甲
师水下坦克部队。这些坦克原本是为了登陆英国而准备的。最终,它们在苏德交界处的布
格河发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9.jpg
10.jpg
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逃出生天的机会实在渺茫。红军士兵通常只有两条路。即便在被俘  之后,死亡也会随时到 ...

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逃出生天的机会实在渺茫。红军士兵通常只有两条路。即便在被俘
之后,死亡也会随时到来。如果他能熬到战争结束,古拉格群岛也会欢迎他。

12.jpg
1941年7月,在白俄罗斯境内,作为红军第14坦克师的一个坦克连长,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  俘虏。这成为德国人极 ...

1941年7月,在白俄罗斯境内,作为红军第14坦克师的一个坦克连长,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
俘虏。这成为德国人极好的宣传材料。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希特勒曾透过国际红十字
会与斯大林接洽,希望以其儿子换回被俘虏的包罗斯元帅。斯大林对此的回答是“我不能
拿一名元帅去换一名士兵”。不仅如此,斯大林还公开声明,苏联没有被俘虏军人,所有
被俘人员都属于叛徒。在听到其广播后,斯大林的儿子在绝望中以触摸电网的方式自杀。

布格河畔布列斯特要塞。从开战之日,这里就受到德军的连番攻击。但其抵抗一直持续到  7月份。守军显然希望以 ...

布格河畔布列斯特要塞。从开战之日,这里就受到德军的连番攻击。但其抵抗一直持续到
7月份。守军显然希望以此换来援军的支援。但他们最终明白,援军已经不可能赶来。在最
后的战斗中,幸存的士兵在要塞墙壁上写下了遗言“我正在死去,再见了,祖国!”
作者: 天命在弦    时间: 2010-6-2 20:51
hao de ,wang xi
作者: 章鱼漫步    时间: 2010-6-2 20:53
看了苏德的坦克,再看看小日本的就像是纸糊的玩具
作者: Springsun    时间: 2010-6-2 20:54
编辑一下说明吧,字数限制。
作者: seiya    时间: 2010-6-2 20:54

作者: tezhlp44    时间: 2010-6-2 20:55
苏德那点事儿看《卡廷惨案》挺有感触的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2 20:56
编辑一下说明吧,字数限制。
Springsun 发表于 2010-6-2 20:54

好的贴图帝
要不给哥加个图?
作者: jy_9cat    时间: 2010-6-2 21:01
jixu a
`
作者: 马勒·格碧德    时间: 2010-6-2 21:02

作者: MartiniBlanco    时间: 2010-6-2 21:02

作者: 怕娃落地    时间: 2010-6-2 21:03
Nice。。
作者: hysteria    时间: 2010-6-2 21:08
不错啊
作者: 灰灰    时间: 2010-6-2 21:11
本帖最后由 灰灰 于 2010-6-2 21:16 编辑

无论面对风暴或是雪花,
还是太阳对我们微笑;
火热的白天,
寒冷的夜晚,
扑面的灰尘,
但我们享受着这种乐趣,
我们享受着这种乐趣。
我们的坦克轰鸣向前,
伴随着阵阵尘沙。
当敌人的坦克露出踪影
我们加大油门全速向前!
我们生命的价值
就是为了我们光荣的军队而战!
为德国而死是至高的荣誉!
伴随着雷鸣般的引擎,
我们在坚实的装甲板后像闪电一般冲向敌人。
与同志们一起向前,
并肩战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深扎进敌人的(坦克)队列
面对敌人所谓的屏障
我们给予轻蔑的嘲笑
然后简单的绕过;
如果前面的黄砂之中,
隐藏的是那炮火的威胁,
我们就找寻自己的道路,
跃上那冲向胜利的通途!
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
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
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
如果我们在劫难逃,
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
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mp3]http://www.uyjd.com/DJMUSIC.mp3[/mp3]
作者: kkk1234486    时间: 2010-6-2 2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phia    时间: 2010-6-2 2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2 21:21
15.jpg

16.jpg

一些苏联人被突如其来的战争夺走了一切,一夜之间,他们沦为难民。而他们远在后方的
同胞则是通过苏联炡椨的公开通告才得知战争的消息。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焦虑。

17.jpg

18.jpg

19.jpg

战争迅速波及到每一个普通人头上。苏联男性公民中,年龄介于23至36岁的人口数达到21
00万。首批动员530万。当然,由于熟练技术工人无法被轻易替代,所以并非所有适龄人口
都需要上前线。缺口由年龄更大和更小的人予以补充。

20.jpg

21.jpg

22.jpg

妇女也在动员之列。根据苏联提供的数据,红军总共培训了1000名女狙击手。她们的总成
绩大约是12000个狙杀目标。此外还有女飞行员。注意那架飞机。这种老式民用飞机本来不
应该参战。苏联将其拥有夜间空袭。杀伤有限,但能够干扰德国人的睡眠,因而影响其士
气。德国人很快也学会了以牙还牙。

23.jpg

一队红军士兵通过标语牌开赴前线。牌子上是莫洛托夫在战争当天的广播讲话,“我们的
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必将失败,胜利属于我们。”这种重要讲话本应该由斯大林向全体人
民宣布,但是当时他尚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24.jpg

25.jpg

德军进展很快,到秋天,他们已经包围了列宁格勒。希特勒不想在夺取城市后再设法弄粮
食去养活里面的人,所以宁愿围而不攻。当然,每天的炮击是少不了的。总共有65000名平
民在这种炮击中丧失。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到冬季拉多加湖封冻之后,红军依靠卡车送
去少量补给。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在包围列宁格勒的同时,德军也发的了针对莫斯科的进攻。由于青壮年男性大多入伍,挖
掘工事的工作主要由妇女承担。苏联宣传机构不时也把军方的战果拿出来示众,这是鼓舞
士气的有效方式,使人们看到,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是值得的。在城内,市民躲入地铁以逃
避空袭。战前莫斯科的地铁站本来就是按照防空洞的标准修建的。据说朝鲜人吸取了这些
经验,因而建造了世界上最深的地铁。

30.jpg

31.jpg

根据斯大林下达的焦土抗战的命令,苏联在西部的工业设施大量迁往瓦拉尔山脉以东,为
此动用了大部分铁路车皮,甚至影响到军队的运输工作。而集体农庄的社员们,则只能赶
着牲口自己赶路了。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在德军占领区,德国人残酷对待苏联平民。这部分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动机,例如大规模屠
杀犹太人的行为。但也有一些是出于统治的需要。一些熟练工人被作为奴隶劳工送往德国
做工。剩下的则成为人质。德军规定,每当有一名德国士兵被游击队杀害以后,就会有50
-100名苏联平民被绞死。这是德国人在一战期间统治比利时的时候发明的法律。目的是恐
吓平民,防止其与游击队合作。事实上,这种政策极度失败。它只能把更多的人赶到森林
里,加入游击队。

37.jpg

卓娅。从其破烂的衣衫可以看出,这位年轻的女游击队员在死前受到过凌辱。据说,斯大
林在得知她的故事以后,下令红军对处决卓娅的德军197师332团的官兵格杀勿论,不接受
其投降。

38.jpg

39.jpg

11月7日,斯大林照常根据惯例在红场阅兵。此时德国人已经兵临城下。阅兵对于鼓舞军民
士气具有重大意义。受阅部队在通过红场之后直接开赴前线。也是从这时开始,斯大林开
始把这场战争民族爱国主义战争的外衣,而尽量淡化其原有的意识形态色彩。此举尤其有
助于鼓动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一代俄国人。

40.jpg

41.jpg

1941年的冬季来得特别早。德国人显然未对此做好准备。闪电战在莫斯科城下停了下来。
另一方面,苏联人也未能从最初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所以他们只能得到熟练有限的轻型坦
克发动第一次反攻。在很大程度上,红军引以自豪的骑兵又有了用武之地。它们比那些无
法开动的坦克更有价值。
作者: 无欲则刚    时间: 2010-6-2 21:23
最喜欢看带画的了
作者: Evangelion    时间: 2010-6-2 21:24
~_~ 这歌贴的很配合啊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2 21:24
本帖最后由 GG69 于 2010-6-3 19:54 编辑

42.jpg

截止1942年初莫斯科战役结束之际,德军自巴巴罗萨行动以来损失的总兵力已经超过100万
。陆军统帅布劳西奇直截了当的告诉希特勒,“在东线谋求军事胜利已无可能”,并且提
出辞职。希特勒随即批准,并亲自接管陆军。曾经充满独立精神的普鲁士陆军参谋机构逐
渐沦为疯狂元首的军事秘书处。

43.jpg

从1941年底开始,迁往乌拉尔山脉的苏联军工体系逐渐开始恢复生产。由于苏联武器设计
师坚持简单和耐用原则,苏联的技术兵器普遍可以在简陋的厂房里大量生产。诸如坦克之
类的武器甚至可以露天装配。图为生产线上的伊尔2型对地攻击机。德国空军嘲笑这种飞机
装备简陋,以至于尽管缴获了上百架,但从未被利用。但是德军士兵普遍惧怕这种武器,
称其为“黑死神”。它是德军坦克和战斗机的大敌。飞行员坐在一个四种遍布装甲的座舱
中,除非击中其润滑油的散热器,否则很难被击落。

44.jpg

一名14岁的少年正在从事军工生产。此类措施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无论抱有多么高的
爱国热情,精神力量无法取代工作技能。根据计算,如果一名熟练技术工人征召入伍,其
岗位需要至少三名生手接替。如果他们满怀热情的加班加点,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浪费更多
的原材料。

45.jpg

在经历了第一个残酷冬天之后,红军中的乐观情绪也在蔓延。普遍的观点是,德国人不比
当年的拿破仑强多少。5月1日,铁木辛哥元帅(中间那个)指挥西南方面军首先对德军南
方集团军发起了反攻。铁木辛哥是布尔什维克的内战英雄,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
需要。攻势在几天之内就演变为灾难。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德军被迫推迟了进军高加索的
时间表。从此之后,内战时代的老古董基本退出战场,让位给朱可夫等新一代将领。

46.jpg

到1942年春季,东线德军同样感到实力不足。在全部162个师当中,只有8个还具备进攻作
战的能力。为了弥补兵员短缺,德军开始征召苏联人加入德军。正如图中右侧的这名士兵
一样。他们被称为“HiWi”人。尽管这不符合纳粹的种族歧视政策,但是国防军将这些人
称为哥萨克,从而勉强避开了“斯拉夫劣等种族”问题。

47.jpg

由于遭到德军水雷封锁,苏联海军未能发挥其战略功能。大型军舰充当浮动炮台,用于支
援陆军的战斗。图中显示的是波罗的海舰队的战列舰,用于支援列宁格勒防御战。这艘战
列舰最终成就了一位名叫鲁德尔的德军飞行员。此人在整个战争中,不仅击沉了一艘战列
舰,还包括515辆坦克,700辆卡车和70艘小型舰船。战后,他逃亡阿根廷。由他培养的徒
子徒孙要等到数十年后才能有机会在福克兰群岛与英国佬对阵了。

48.jpg

大型舰艇尚可以作为重炮火力加以利用,轻型舰艇上的水兵只能上岸作为步兵作战了。这
是极大地战略浪费。图为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水兵。尽管勇气可嘉,但最终还是
成就了德军的战略天才曼施坦因的元帅梦。
作者: dskywhu    时间: 2010-6-2 21:31
WAN LE?
作者: 人贱人虐    时间: 2010-6-2 21:34
ding .
作者: jy_9cat    时间: 2010-6-2 21:34
继续继续~
作者: kkk1234486    时间: 2010-6-2 2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oocmd    时间: 2010-6-2 21:47
不要停。。
作者: Sophia    时间: 2010-6-2 2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卡卡zero    时间: 2010-6-2 21:52
[mp3]http://www2.cddc.vt.edu/marxists/history/ussr/sounds/mp3/Anthem.mp3[/mp3]

这贴明显要这歌
作者: kkk1234486    时间: 2010-6-2 2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iya    时间: 2010-6-2 21:56
苏德战争应该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冠军杯决赛了吧
作者: 不由分说    时间: 2010-6-2 21: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iyue    时间: 2010-6-2 21:57
继续啊。
作者: 雪舟神无月    时间: 2010-6-2 22:23
[mp3]http://mfiles.sohu.com/women/pandorazhong09090706/2kaqiusha.mp3[/mp3]
作者: iamahasd    时间: 2010-6-2 22:24
图不错啊
一次不要放这么多图吧
作者: rustytank    时间: 2010-6-2 22:47
继续啊,怎么没了
作者: xuwuya    时间: 2010-6-2 23:11
楼主继续啊,不要停
作者: s3klmin    时间: 2010-6-2 23:56
继续,不要停
作者: N.XG.Y    时间: 2010-6-3 00:26
继续,不要停
作者: 牌太小没人理    时间: 2010-6-3 11:04
继续不要停
作者: 站在墙外等红杏    时间: 2010-6-3 11:14
zheng sj
作者: =A.G=LoGoo    时间: 2010-6-3 11:34
我操,贴一个歌够了啊!
作者: 待业青年    时间: 2010-6-3 1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拉普拉多    时间: 2010-6-3 11:47
继续 不要停
作者: Sophia    时间: 2010-6-3 1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cGc_Koala    时间: 2010-6-3 14:10
正看得过瘾就没了
作者: 岁月无心    时间: 2010-6-3 14:20
我日,好多歌
作者: 灰灰    时间: 2010-6-3 14:22
日  你们自己找老照片网站 里面这样的图多的晃瞎你们的狗眼
作者: nejcnejc    时间: 2010-6-3 14:33
继续,不要停
作者: arthurx    时间: 2010-6-3 14:37
斯大林真他妈的狠啊 太祖对自己儿子远做不到这么绝
作者: 哥回来了    时间: 2010-6-3 1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911)_Andy    时间: 2010-6-3 14:48
贴锤子歌呀!!
作者: graces    时间: 2010-6-3 15:03

作者: nejcnejc    时间: 2010-6-3 15:36
怎么没有了,太监了?
作者: 站在墙外等红杏    时间: 2010-6-3 19:01
最恨太监了
作者: kkk1234486    时间: 2010-6-3 19: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tongxue    时间: 2010-6-3 19:13
2战帝?!
作者: SM_2v2gamer    时间: 2010-6-3 19:17

作者: delhwx    时间: 2010-6-3 19:19
继续继续
作者: eye    时间: 2010-6-3 1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汉推车    时间: 2010-6-3 19:53
继续不要停!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3 19:55
本帖最后由 GG69 于 2010-6-4 20:49 编辑

49.jpg

1942年夏季,东线战场迎来了它的最高潮。德军的先头部队早在7月就抵达了斯大林格勒的
近郊。但此时希特勒尚未打算真正夺取这座城市。一个月之后,希特勒开始对这座工业重
镇产生兴趣,8月23日,德军打响了攻城战斗。城内的工人们遂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50.jpg

由于组织混乱,苏军显然无法及时把所有平民撤往顿河东岸。人们只能在废墟上挣扎求存
。这张照片拍摄于战斗开始后不久,此时还是夏天。当冬天到来后,情况将会更糟。

51.jpg

52.jpg

在经过最初的战斗以后,德军迅速控制了城市的绝大部分地区。但是他们始终无法完全消
灭躲藏在废墟中的敌人。由崔可夫将军领导的红军第62集团军成为德军的大敌。崔可夫本
人在西班牙和中国都当过军事顾问,履历很辉煌,足以肩负重任。尽管他的部队人数有限
,他们仍顽强战斗。事实上,在城市战斗中,德军在飞机坦克等重武器方面的优势反而无
法发挥作用。最终,这座城市成为德军士兵的坟墓。据说在战斗高峰期,平均每6秒钟就有
一个德国人死在这里。战役结束之后,第62集团军被改编为第8近卫集团军。这不仅仅只是
荣誉,它还意味着士兵的军饷可以加倍,而军官增长50%。

53.jpg

11月19日,红军从两翼发动反攻。图片中最左边的就是红军将领罗科索夫斯基。注意他和
他的手下都有良好的冬装,足以保证在零下37度的低温下从事战斗活动。德军对此惊诧不
已。作为一名祖籍波兰的布尔什维克,战后罗科索夫斯基荣归故里,成为波兰国防部长。
难怪斯大林对于北约的成立显得无动于衷。他当然没有必要和自己手下人结盟,只需向他
们下达命令即可。】

54.jpg

根据斯大林下达的第227号命令,所有胆小鬼、懦夫和逃避都要被就地处决。在整个斯大林
格勒战役期间,大约有15000名红军官兵遭此厄运。看过《兵临城下》的人应该记得影片开
头那一幕。事实上,督战的NKVD部队并没有重机枪,处决主要还是使用较为传统的办法。

55.jpg

当遭遇包围以后,希特勒坚持不肯发布突围命令,作为东线最强大的战略兵团的第6军团于
1943年初被迫投降。图中这些人衣着整洁,且看上去还算精神。他们都属于这支降军中的
高层指挥官。大约有24名将军被俘虏。他们的代表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鲍罗斯元帅。他
是在投降前两天被授予元帅军衔的。表面上是因为希特勒希望他能继续坚持下去,哪怕希
望已经消失,希特勒仍然要求这支部队继续牵制红军,以便为他重整防线争取时间。事实
上,由于历史上从未有普鲁士元帅投降的先例,希特勒此举等于要求鲍罗斯自行了断。但
后者显然宁愿去莫斯科。这令元首颇为失望和鄙夷。

56.jpg

将军们可以吃饱穿暖,普通官兵就没有这份福气了。他们的惨状并不比集中营里的犹太人
强多少。注意有些人已经被剥去衣服。显然那些活着的同伴们认为,把御寒衣物留给死人
纯属浪费。在严酷的环境面前,一切人类的尊严都已经荡然无存。第6军团总共拥有33万名
官兵,至少有20万人身陷围城。当最后投降时,仅存91000人。尽管红军曾许诺保证他们的
医疗和温饱,但是这些俘虏们冒着严寒最终必须徒步走上两百公里的距离,才能搭乘上前
往西伯利亚的火车。其中一半的人倒在途中。剩下的人将在西伯利亚待上13年。最终只有
6000人得以回到德国。
作者: Ariza    时间: 2010-6-3 19:59
继续不要停
作者: kkk1234486    时间: 2010-6-3 20: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站在墙外等红杏    时间: 2010-6-3 21:29
hayaku hayaku
作者: 临空一刀    时间: 2010-6-4 01:57
[mp3]http://www.tznetsupport.com/lm/tj/swa.mp3[/mp3]

这个才给力啊
作者: tezhlp44    时间: 2010-6-4 02:02
http://www.tznetsupport.com/lm/tj/swa.mp3

这个才给力啊
临空一刀 发表于 2010-6-4 01:57

200811 Soviet March 苏维埃进行曲 红警3原声主题曲.mp3
作者: =st=100$    时间: 2010-6-4 04:46
。。。。。。。。。。。
作者: 8damonster    时间: 2010-6-4 09: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117    时间: 2010-6-4 09: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T_768    时间: 2010-6-4 09:40
支持一下
作者: NT_768    时间: 2010-6-4 10:40

作者: chikamar    时间: 2010-6-4 11:53
快 快 快 再快一点  不要停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4 20:50
60楼今日更新
作者: kkk1234486    时间: 2010-6-4 2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无欲则刚    时间: 2010-6-4 22:06
楼主请继续啊
作者: 大爷大爷    时间: 2010-6-4 22:40
好贴 不要停
作者: =A.G=CHT    时间: 2010-6-4 22:43
技术贴。。。MARK
作者: DIMAGA    时间: 2010-6-4 2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fh    时间: 2010-6-4 23:21
.........
更新太慢了
作者: 我擦咧    时间: 2010-6-4 23:32
好贴要顶
作者: xjzf    时间: 2010-6-4 23:45
继续,不要停
作者: ScGc_Koala    时间: 2010-6-5 00:15
等一天了就这么一点?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5 18:45
本帖最后由 GG69 于 2010-6-5 19:02 编辑

57.jpg

58.jpg

59.jpg

1943年2月15日,红军收复了乌克兰重镇哈尔科夫。但是仅仅几天之后,曼施坦因领导的德
军南方集团军就杀了一个回马枪。即便是在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之后,德军的实力仍然可观
。随着春季泥泞的开始,双方厉兵秣马,准备夏季的大战。

60.jpg

红军新招募的士兵,祖孙三代,真正是老弱妇孺。由此可见,俄国人的人力资源储备也已
经见底了。

61.jpg

红军的女兵。除了要参加战斗以外,她们还要负责做饭和看护伤员等工作。她们连统一的
军服都凑不齐。但其中两个人却手持波波沙冲锋枪,看样子应该有点来头。

62.jpg

红军在审问俘虏。这明显是宣传照片。那个德国人把铁十字勋章戴在了错误的位置。

63.jpg

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打响。德军战车驰骋在乌克兰草原上。注意照片左边有半个钢盔
的图案,表明这辆装甲车隶属于“大德意志”步兵师。作为精锐部队,它一向冲锋在前。

64.jpg

红军继承了沙俄大炮兵主义的思想,拥有各种大炮。但他们最喜爱的还是迫击炮。它简单
可靠,操作方便,几乎不需要维修,尤其容易大量生产。

65.jpg

红军配发到基层部队的14.5毫米反坦克枪。这种源自一战的武器已经过时,只能对轻型装
甲目标造成杀伤。

66.jpg

集结中的德军。注意士兵身上的迷彩服,表明他们都是党卫军,国防军是无权侵犯党卫军
的迷彩专利的。

67.jpg

68.jpg

两辆德国坦克。注意车身上都有两竖一横的标志。这说明它们都属于党卫军帝国师。上面
那辆更加威武的坦克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虎。

69.jpg

虎式坦克于1942年投入战场,由于机械故障,最初的战斗并不成功,甚至被苏军俘获。图
为朱可夫元帅正在视察一辆被缴获的老虎。俄国人就此了解了这种战车的种种特点,但如
果要研制出克制它的武器,还需要大量时间。

70.jpg

71.jpg

72.jpg

罗哲米斯特罗夫大将和他的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发挥了重要角色。将军
本人带着厚厚的眼镜,反映了他的学究气。但他在此战中的指挥并不出色。红军深知虎式
坦克装备有88毫米大炮,拥有射程上的优势。所以只装76毫米火炮的T34必须发挥速度优势
,以尽快与对手拉近距离。但是在普罗霍夫卡的战斗中,红军坦克不熟悉地形,且缺乏大
兵团作战经验,因而惨遭失败。在一天之内,拥有近500辆坦克的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损失
过半。为了掩饰失败,红军宣称他们遭遇了数量相当的德军坦克,从而诞生了库尔斯克坦
克大会战的神话。事实上,他们的对手仅包括两个党卫军装甲师,坦克数量不会超过300辆


73.jpg

74.jpg

德军的失败武器。由保时捷博士研制的斐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这种车辆拥有强大的火力
和防护能力,但速度缓慢,且没有配备机枪。这使其只能攻击远距离的敌方坦克,而对靠
近自己的敌方步兵无能为力。保时捷因为设计了大众牌轿车,因而和希特勒拉近了关系。
否则这种武器不可能装备部队。战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汽车天赋,其设计的跑车令人
向往。

75.jpg

尽管德国人拼命苦战,但是战局依然不乐观。眼神中的恐惧难以遮掩。

76.jpg

科涅夫元帅,朱可夫最有力的竞争者。由他指挥的草原方面军拥有50万兵力。而德国人是
没有预备队的。当盟军在西西里登陆以后,希特勒甚至要从库尔斯克战场上抽调兵力前去
救援。所以当科涅夫投入战斗以后,德国人失败的结局就不可能改变了。

77.jpg

78.jpg

德军遗弃在战场上的尸体、坦克。库尔斯克战役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实力。从此以后,甚至
在战役层面上,德军也无力发动闪电战了。

79.jpg

德军遗弃在战场上的火箭炮。这本来是防化兵用的。火箭炮只能对表面阵地造成毁伤,对
敌方的坚固工事则无能为力。所以西方军队普遍不喜欢这种武器。德国人的火箭炮当然也
不能和喀秋莎相比。
作者: kkk1234486    时间: 2010-6-5 1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pPlayer    时间: 2010-6-5 19:02
继续,不要停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5 19:03
楼主啊,有几个锤子挂了!
kkk1234486 发表于 2010-6-5 18:47

搞定
贴图真是体力活啊。。。
作者: woocmd    时间: 2010-6-5 19:06
不错,不错,期待进一步更新。。
作者: kkk1234486    时间: 2010-6-5 19: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重剑无锋    时间: 2010-6-5 19:08
好多图都在《大德意志师》这本书里看过
书店有卖的  上中下三册 属于资料类书籍 里面有大量的数据
作者: ScGc_Koala    时间: 2010-6-5 19:25
明天才有更新吗?
作者: ilovewy    时间: 2010-6-5 19:44
贴了这么久.
连喀秋莎的图都没贴过
你搞锤子?
作者: zealpaladin    时间: 2010-6-5 19:48
顶一顶
作者: 日日八达天天乐    时间: 2010-6-5 19:59
继续啊 不要停 不要停!!!!!!!!!!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5 20:06
贴了这么久.
连喀秋莎的图都没贴过
你搞锤子?
ilovewy 发表于 2010-6-5 19:44

年轻人,做事情要循序渐进
你见到美女就直接上去扒衣服,啊?
作者: Ariza    时间: 2010-6-5 22:19

作者: nejcnejc    时间: 2010-6-5 22:31
神贴再次留名
作者: 无欲则刚    时间: 2010-6-5 23:12
什么时候再更新?
作者: ilovewy    时间: 2010-6-5 23:15
年轻人,做事情要循序渐进
你见到美女就直接上去扒衣服,啊?
GG69 发表于 2010-6-5 20:06

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应该贴了吧.
这.我就怕你忘记了
速度
作者: virus_anti    时间: 2010-6-5 23:19
不要停!!!!!!!!!!
作者: 大爷大爷    时间: 2010-6-5 23:34
继续啊 跟新太慢了啊。
作者: 逼兽    时间: 2010-6-5 23:43
留个名 下次再看
作者: GG69    时间: 2010-6-6 19:21
本帖最后由 GG69 于 2010-6-6 19:29 编辑

80.jpg

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越来越习惯于撤退。当然,只要有可能,德国人在临走之前都要
进行彻底的破坏。此图中可以看到,富有机械天赋的德国人发明了一种用于破坏铁路的工
具。那把大铲刀可以轻易挖断枕木。

81.jpg

82.jpg

1944年2月,德军在乌克兰西部再次遭到惨败。大约10万德军遭到科涅夫的包围。曼施坦因
调动了东线半数以上的装甲部队试图救援,仍感到实力不济。被围德军被迫自行突围。德
军宣称有30000人突围成功,但所有车辆和重装备都被丢弃。另有估计55000人被杀,1800
0人被俘。据说在突围前,科涅夫曾派出军使劝降,遭到拒绝。所以当战场上的德军感到绝
望举手投降之际,迎接他们的是哥萨克的马刀。以至于战斗结束后,战场上满是断臂。
下图为曼施坦因看望突围官兵。其脸上的倦容一目了然。事实上,能够接受元帅的检阅已
经是不错的了。大约半数突围官兵在突围成功后需要立即入院接受治疗。曼施坦因本人也
因此战失利而被解职。

83.jpg

1944年6月,巴巴罗萨三周年之际,红军发动了针对中央集团军的进攻。短短几天之内,号
称德军最精锐的第9军团几乎全军覆灭。就在18个月之前,他们顶住了朱可夫发动的“火星
”攻势。去年秋天,他们也成功的挫败了苏军收复白俄罗斯的进攻计划。然而这一次,筋
疲力竭的德国人再也无法挡住红色狂潮。在经历了三年残酷战争之后,德国军事机器的效
能已经显著下降。图中显示的是66000名德军俘虏被押往莫斯科游街示众。两年多以前,他
们曾梦想征服这座城市。如今他们以另一种身份来到这里。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84.jpg

85.jpg

据苏联宣称,红军总共俘虏了357万德军战俘。尽管日内瓦公约规定不得强迫战俘劳动,但
是苏联并非签字国,所以他们当然不会让如此庞大的劳动力闲置。德国人对待红军战俘也
很残酷,所以他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这应该是一张宣传照片,实际上苏联人不
会只让德国人从事如此低强度的劳动。
至于那些与侵略者合作的苏联人,则连作为劳动力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的下场只能是被吊
死。

86.jpg

中央集团军覆灭以后,红军已经达到了东普鲁士和波兰的大门口。流亡伦敦的波兰流亡政
府发动了著名的华沙起义。其目的是在红军到来之前赶跑德国人,以便为将来与苏联打交
道捞取政治资本。虽然在过去两年中屡战屡败,希特勒的政治嗅觉依然灵敏。他很快意识
到红军不可能帮助一个资产阶级的波兰炡椨,所以势必按兵不动。德军迅速调集部队围剿
了波兰人的起义。而斯大林对此乐观其成。当流亡炡椨的根基被德国人挖掉以后,由他组
建的卢布林炡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着红军解放波兰了。
图为被德军俘虏的波兰地下军妇女服务部队。尽管没有军服,德军同意给予其战俘待遇,
而不是作为游击队立即枪毙。显然德国将领也认识到,战争即将失败。考虑到战后的战争
罪行审判,这个时候必须给自己留条后路。

87.jpg

奥斯维辛的大门。大门上面写着“Arbeit macht frei”。据我所知,应该被翻译为“通过
劳动获得自由”。截止1945年初这里被放弃,大约600万人在这里通过焚尸炉的烟囱获得了
自由。

88.jpg

89.jpg

随着红军深入到德国本土,德国老百姓也开始尝到了作为难民的滋味。东普鲁士的难民正
在朝西涌去。然而随着红军坦克的推进,他们最终会发现,海上撤退将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不过在苏联潜艇的威胁下,这同样要冒很大的风险。此时德军仍在竭力顽抗,而且打得
不错。那门大炮头上的标语牌写着“我们保卫科尼斯堡”。现在那里是俄国的加里宁格勒


90.jpg

战线很快推进到第三帝国的心脏——柏林。希特勒躲进了他的总理府地堡。据说在现在的
柏林旅游地图上是找不到这个地方的,以防止新纳粹分子来此地悼念。只有一家华人餐馆
提供了地图服务。

91.jpg

元首可以躲起来,普通人还得充当炮灰。几个上了年纪的老百姓被征召入伍。他们的武器
就是肩上的铁拳火箭筒。这是当代RPG的始祖。这类超口径武器最大的缺点在于精度有限,
只能在近距离发射。然而让这些老头冲到敌人坦克面前,实在是不太现实。

92.jpg

93.jpg

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将军(左起第二人)宣布投降。两个柏林老人坐在废墟前喘
息聊天。从年纪看,他们肯定目睹了27年前的故事。当时,德军也从前线溃败回来,第二
帝国宣布垮台。如今更加悲惨的境遇落在他们头上。而且,不会再有什么“背后一刀”的
阴谋论来为失败辩解。

94.jpg

95.jpg

战争结束了。但还有一些后续工作要做。首要的事情就是严惩叛徒。图为在军事法庭被告
席上的红军弗拉索夫将军(最左边的)。他1米91的个头显得甚为显眼。在战争初期的基辅
战役和莫斯科战役期间,弗拉索夫皆有出色表现,其才能甚至在战后的红军官方历史中得
到肯定。但他于1942年被俘,随即变节,组建俄罗斯解放军,协助德军。战后本想前往西
方,但盟国显然不会为了这几个瘪三跟俄国人翻脸。审判结束后,他和他的党羽随即在卢
比扬卡街的院子里被绞决。

96.jpg

97.jpg

莫斯科街头的老百姓在欢庆胜利。此时,一个名叫凯南的美国外交官从美国驻莫斯科使馆
的窗户前目睹了这一切。他转身对他的同僚说道“人们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战争才刚刚
开始。”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