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身体资本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
[打印本页]
作者:
luya0002
时间:
2009-6-6 09:25
标题:
身体资本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
进城的打工妹是没有城市生活历史的“异乡人”。她们要通过与城市社会发生密切的互动才能融入城市。这需要她们掌握特定城市社会环境中进行日常社会互动的文化符号和背景知识。这些符号和知识在A.舒茨那里是指“手头知识”或 “库存知识”,反映到身体、语言和观念、思想和品位上的呈现则是布尔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普通人正是通过这些“手头的库存知识”,才能理解世界,通过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展示才能获得阶层与身份的接纳和认同。一个人的既有知识是在个人的生活史中通过社会化过程获得的。打工妹由于进城前没有城市社会的生活实践史,手头缺少关于城市社会的“库存知识”,因而自打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通过城市社会化,积累城市社会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符号,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对城市身体的认知和改造,是打工妹扮演城市人角色的开始,也是她们试图获得城市社会接纳的最初尝试。
社会学意义的身体不同于人们通常所指的进行新陈代谢的生物机体,也不仅仅是我们拥有的物理实体。社会身体是社会秩序与社会价值的象征“身体”,并构成内在于公共生活的深层交往结构,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身体嵌入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互动之中,是维持社会认同感的基本途径;身体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作为价值承载者的资本,聚集着社会权力和社会不平等的差异性。所以,身体的延伸和成长能够通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习性以及场域所形成的文化圈而体现出阶层或阶级的痕迹。社会身体包括通过躯体表达的身体结构、姿态和面部表情,延伸到附着在身体上的穿戴品。
我们已经看到,长期存续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中国社会的城里人与乡下人在视觉上呈现出显著的象征社会等级差异的身体图式,比如“洋气”与“土气”、“苗条” 与“健壮”、“白晰”和“黝黑”等等不同的身体特征。几乎从进城的第一天起,打工妹们就开始了自己身体的城市化历程,如何掩饰农村人的土气、打扮得像城里人一样,是他们建构自己的城市生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职业培训、同辈群体、城市人和大众传媒等途径,打工妹们像积攒每一分钱一样,一点点地积累起自己的身体资本,逐步完成身体的城市化过程。有鉴于巨大的城乡差异和各种高不可攀的制度性门槛,“做个城市人”对大多数打工妹来说还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但通过改变身体这样的微观策略,起码“像个城市人”还是一个能够争取的现实。
在对打工妹身体的塑造中,我们看到了工业主义的规训和消费主义的享乐的双重作用,尽管前者要求的是对“内在的身体”的克制,后者要求的是对“外在的身体”的张扬。费瑟斯通(2003:324)注意到一般情况下这种规训与享乐的相容性,“通过常规的身体维护而实现的对身体欲望的征服,在消费文化中被认为是成功拥有人们普遍接受的外表以及释放身体表现能力的前提条件”。在中国这个特殊的个案中,乡村的身体同时成为规训与享乐的对象,不过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同时降临造就的独特景观。这样一来,一个身体就可能同时面临三种社会或文化结构的宰制:前工业(乡村)的身体需要的是生理上的健壮,工业的身体需要的是内在的规训,而后工业的身体需要的则是外在的张扬。对打工妹来说,规训与享乐间的相容性可能表现在:通过对身体的规训而实现的对工业文明的屈从是她们能够成为消费时代的城市人所接受的外表及表现力的前提。
作者简介:朱虹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博士
*本文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进城农民的城市适应性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者:
sy.81woaisisi
时间:
2009-6-6 09:26
消灭零回复
兰州大烧饼
作者:
[Y.H]LION
时间:
2009-6-6 09:29
兰州大烧饼
作者:
BeRush
时间:
2009-6-6 09:39
博士写的文章似乎简单了点啊
作者:
razor-fantasy
时间:
2009-6-6 09:53
最多算个摘要或者前言章节吧~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