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这次国家的反应比76年快多了
[打印本页]
作者:
nighter
时间:
2008-5-14 14:22
标题:
这次国家的反应比76年快多了
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作者:
6个点
时间:
2008-5-14 14:23
白天。而且比较发达了吧。
作者:
tezhlp44
时间:
2008-5-14 14:24
进步是应该的
作者:
spionkop
时间:
2008-5-14 14:39
76年你知道个JB
作者:
nighter
时间:
2008-5-14 14:41
今天(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年祭日。
当年地震发生后,没有人知道真实的死亡人数,而官方的24万死亡人数是3年后才披露出来的。唐山作家张庆洲先生今年初出版的长篇调查报告《唐山警世录》,揭开了唐山大地震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但被中共列为禁书。
唐山大地震的灾难本不至于那么惨烈。中共在这次灾难中犯下两桩大罪:封锁新闻和拒绝外援。如果公开事实真相并接受外国援助,那可以挽救更多生命,更早结束苦难。
郑义先生指出,每一个生命都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中共在巨大的灾难中表现得非常没有人性、非常残忍。因为他们的革命意识形态,鼓吹自力更生,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拒绝外国善意的援助,使那么多生命遭受损失,这个罪行是不可饶恕的。
他认为,30年以后的今天,中共根本没有吸取当年的教训。说真话要想一想,而说假话是张口即来,已经成习惯了。类似的恶劣行径在现实中不仅重演而且尤甚,比在极盛时期的**还要坏,因为垂死挣扎的时候总是最坏的时候。
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唐山市民游客自发向纪念墙献花,悼念30年前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Getty Images)
亲人遇难
在唐山地震中,胡平先生的二舅、二舅妈及其小儿子,一家三口不幸遇难。
胡平说,当时的房子非常简陋,绝大多数都是平房,墙很厚,都是用石灰、泥土、煤渣、石头之类的混在一起建造的,房顶有一尺多厚,所以砸下来是非常要命的。
震后第二天,官方媒体有一个很简单的报导,当时我在四川成都,看到消息非常担心,那时一般人没有电话,我只得跑到成都市邮电总局发电报,但是人挤得满满的,排很长队最终发了一个电报,但一直没有任何回音,不知二舅一家是死是活。
那几天,中共的报导很简略,就是一行字,然后马上大书特书党中央、毛主席怎么样关怀灾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等等,但是对于具体灾情、伤亡程度以及灾民的实际困难等等都只字不提。
当时心急如焚的我看到官方“形势一片大好”的报导,非常生气。
后来知道消息是通过二舅的大儿子,他当时在北京工作,闻讯后赶去了解情况,然后写信告诉我们。
但是对于地震的具体情况,最先是从当时在美国的四舅那里知道的,因为地震一发生,西方媒体马上报导。四舅在信中提到是8.2级地震,而中共官方报的却是7.8级。
救援缓慢
胡平说,后来听当时住在唐山郊区的几个幸存的表哥表妹讲,整个救援工作非常滞后。解放军是震后一两天才去的。而且重建工作也很缓慢。
三年之后我到北大念书,冬天我去唐山看望他们,那里还是一片废墟,他们都住在临时搭起来的简陋房子里,屋里屋外一样冷,屋里的水都是结冰的。
很多地方都还是一大堆废墟堆在那儿,有的被砸死的人还埋在底下。
三年多了,还是那个样子。
隐瞒灾情
郑义指出,中共封锁新闻是它的老毛病。唐山地震的惨烈情况,我们是多少年后才知道的。中共不是帮助人民知道所遭受的灾难以更好的解决困境,而是想尽办法隐瞒事实真相。
如果当时海内外的人们对这个灾情了解得更多,那么对于及时援救肯定会有很多好处。
他指出,**从来都是这样,所有对他不利的,甚至对他没有什么不利的,他们都一概封锁。唐山地震本来是一个自然灾害,它照样隐瞒。
它已经形成习惯了:说真话要想一想,而说假话是张口即来。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怎么编个谎话对它最为有利,它们的信用已经丧失尽了。
胡平认为,对于中共来说,垄断信息、不让人们了解情况是它们的基本原则。因此处理具体问题时都是宁左勿右,哪怕是和政治没有什么关系的消息也要封锁。
不能公布的必定不公布,可公布的可不公布的他也不公布。这已经成了它们的一种思维定势。
作者:
nighter
时间:
2008-5-14 14:42
确实有进步啊
作者:
马勒·格碧德
时间:
2008-5-14 14:45
76年lz连受精卵还不是呢吧?
作者:
微笑就幸福
时间:
2008-5-14 14:49
····················
作者:
怪大爷
时间:
2008-5-14 15:03
LZ总算没发2B帖了
作者:
Los`angels
时间:
2008-5-14 15:09
作者:
=A.G=L.C.Y
时间:
2008-5-14 15:15
不错,很震撼
作者:
无欲则刚
时间:
2008-5-14 16:13
对比76看ZF的变与没变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