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李嘉诚跑路是不是意味着清朝到了末年 [打印本页]

作者: scq207    时间: 2015-1-11 1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今晚打老虎    时间: 2015-1-11 18:10
蛤蟆失势了,所以要撤了
作者: coatex    时间: 2015-1-11 18:18
是吗
问一下,我这个id啥分数才可以发帖
作者: pangolin123    时间: 2015-1-11 1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oatex    时间: 2015-1-11 18:21
pangolin123 发表于 2015-1-11 18:20
早着呢,慢慢灌水吧

我曰
想批个马甲问点事情,不能够啊
作者: 深藏功与名    时间: 2015-1-11 18: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笑蛤蛤    时间: 2015-1-11 19:04

作者: 笑蛤蛤    时间: 2015-1-11 19:04
笑蛤蛤 上缴中南海内部论坛管理费7 水晶.
作者: 笑蛤蛤    时间: 2015-1-11 19:05
笑蛤蛤 上缴中南海内部论坛管理费7 水晶.
作者: 笑蛤蛤    时间: 2015-1-11 19:05
笑蛤蛤 上缴中南海内部论坛管理费7 水晶.
作者: 笑蛤蛤    时间: 2015-1-11 19:05

作者: 深藏功与名    时间: 2015-1-11 19: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笑蛤蛤    时间: 2015-1-11 19:09
深藏功与名 发表于 2015-1-11 19:09
我研究出这蛤蟆的规律了 每次被扣费 都要狂回复找回来


作者: ascfdq    时间: 2015-1-11 19:56
coatex 发表于 2015-1-11 18:21
我曰
想批个马甲问点事情,不能够啊

从大号转点水晶就可以了。
作者: adunadam    时间: 2015-1-11 20:32
清朝的贷款民国还要还吗?不用的话妥妥的贷个几百万先!
作者: SimoN    时间: 2015-1-12 09:21

作者: 刁总书记    时间: 2015-1-12 09:32
笑蛤蛤 上缴中南海内部论坛管理费7 水晶.
作者: 寒冰小CHU男    时间: 2015-1-12 09:37
...........
作者: happycher1234    时间: 2015-1-12 10:26
我看看这个ID要什么时候才能发帖
作者: 龙帅    时间: 2015-1-12 21:01
笑蛤蛤 上缴中南海内部论坛管理费7 水晶.
作者: adark    时间: 2015-1-12 23:40

笑蛤蛤 上缴中南海内部论坛管理费7 水晶.
作者: 注册    时间: 2015-1-14 01:24
一个公会老大跑了剩下的小兵也还是会继续玩下去的
作者: 再来我就打你哟    时间: 2015-1-14 01:35

作者: [ESP]の哈哥    时间: 2015-1-14 13:07
清朝统治持续了差不多300年呢
慢慢等待吧,我们这辈子估计是看不到头了
作者: winway    时间: 2015-1-14 13:49
中国从49年就开始崩溃中,一直没正常,战略忽悠局的同志辛苦了。
无论如何,中恐输
作者: winway    时间: 2015-1-14 15:05
中国从49年就开始崩溃中,一直没正常,战略忽悠局的同志辛苦了。
无论如何,中恐输
作者: llyyll    时间: 2015-1-14 16: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湿兄    时间: 2015-1-15 11:24
李嘉诚万亿资产腾挪信号:房地产投资临天花板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拉开“世纪重组”序幕 李嘉诚万亿资产腾挪信号
  华人首富李嘉诚重组旗下“长和系”帝国已成定局。而在万亿资产的重组背后,透露出李氏两家老牌港资房企对房地产业务的调整逻辑,以及李嘉诚面对运营商机做出的大胆选择。
  近日,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董事会公布,将对资产进行合并、重组、再分拆,成为两家新的香港上市公司,分别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长和”)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简称“长地”)。其中,长和将持有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长地将持有两家集团的房地产业务。
  “这场重组只是‘长和系’资产分工、重塑投资板块的序幕,可以反映李氏对于传统投资和符合新趋势的新领域投资的布局,以及多方的均衡发展均有所考虑,可以判断接下来仍有动作。”香港某私募机构一名投资经理如此分析。
  改变业务交叉弊端
  与以往分拆港灯、港口业务等资本运作不同,在本轮有“世纪重组”之称的议案中,房地产业务成为“长和系”业务重新归类、简化结构的关键。重组后,长地持有原来两家集团在香港、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成为香港最大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之一。
  “长实与和黄在房地产业务方面从最初分工明确,到后期业务相互交叉,更联手进军内地,这是早期发展的必要。”曾在和记黄埔内地房地产事业部任管理职务的人士向记者分析,随着集团在内地房地产的策略和业绩发生变化,相应调整也是必要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长实负责香港地产业务,而和记黄埔则自1992年涉足内地房地产业务,成为李氏商业帝国进军内地业务的先锋队。
  据上述人士了解,长实与和黄大概从2008年前后以合作的形式开拓内地市场,主要采取共同投资成立项目公司的模式,长实主要为出资方,而项目运作则主要依靠和黄。“李氏在内地房地产的业务增长放缓,双方合作的优势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的人力、资本投入出现交叉、重合,有时候会拉低团队的效率,因此需要调整。”他表示。
  近几年来,这两家企业在房地产方面的业绩与以往相比已暗淡不少。其中,内地楼市和香港楼市因受到炡椨调控政策的影响,对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房地产业绩造成冲击。
  同时,“长和系”在过去两年更为频繁地使出其惯用的财务策略,即通过出售商业地产回笼资金。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间,“长和系”抛售旗下的物业高达300亿元。
  房地产投资“天花板”
  上述受访人士认为,房地产投资的天花板效应是李氏在“长和系”重组中以房地产作为切入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近日公开表示,“长和系”两年前知道国内有宏观调控,房地产可能受到影响,所以放慢买地。现在回头看,那时的决定比较正确,刚好避过了低潮。
  与不少同时布局内地、香港两地房地产的港资房企相似,长江实业高管曾多次公开表示,未来将放缓在内地的拓展步伐,专心发展现有项目。
  “从经营方面来看,此举更多是在不同商业时机的投资选择。”在和记黄埔旗下零售板块一位管理层人士看来,这几年不管是零售,还是地产、港口等领域的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不少变化,是调整的合适时机。
  事实上,由于旗下子公司众多,上市公司除长江实业、和黄外还有长江基建等,李嘉诚几年前就表示可能重组旗下子公司以及联营公司,并在分拆港口业务等方面频频进行资本运作。
  据悉,“长和系”旗下涵盖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酒店、零售、基建、能源、电讯、财务及投资等其他业务,近年来,在房地产投资出现低迷的同时,李氏在其他领域的投资也出现变化。
  其中,零售业务对和记黄埔的收益贡献从2009年以来一直下降,“长和系”货架王国整体收益规模正在收缩,其零售业务下的明星品牌屈臣氏和百佳也屡屡传出抛售传言。今年,和黄转售屈臣氏24.95%权益予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套现440亿港元,用作派息。
  除了践行减持高位资产的投资理念外,“长和系”的全球多元化布局也逐步扩张。其早于3年前便开始布局欧洲并购业务。有媒体统计称,李嘉诚近3年累计海外并购金额超过1400亿港元,约半数公司资产已经转移至欧洲,新增投资包括废物管理、货柜码头、废物能源转化等领域。
作者: BeRush    时间: 2015-1-15 11:39
不是在崩溃,就是在崩溃的途中,一直如此,从未被超越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