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4661
- 帖子
- 8190
- 积分
- 2805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8-10-29
- 最后登录
- 2015-6-18
- 在线时间
- 1679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ascfdq 于 2014-11-17 10:00 编辑
公式 Rs=2GM/Vc^2
天体的史瓦西半径即为逃逸速度等于光速时候所得出的R的值。
所以Rs=2GM/Vc^2;(Rs为天体的史瓦西半径)
Rs为天体史瓦西半径,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天体质量。
M:太阳的质量大约1.989×10^30 kg(一般取2.0×10^30 kg)。
黑洞质量是1亿太阳质量。
G:代表万有引力常数,即 6.67 × 10^11 N m^2 / kg^2;
Vc^2;: 代表光速的平方值,即 (299,792,458 m/s)^2; = 8.98755 × 1016 m^2;/s^2;。
Rs的单位是米,m的单位是千克,结果我不想算了,数值太多,不知道是什么。谁勤快算一下。看看和楼主得出的是否一致
超大质量黑洞:假如一个天体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水在普通条件下的密度),而其质量约为1.5亿个太阳质量的话,它的史瓦西半径会超过它的自然半径,这样的黑洞被称为是超大质量黑洞。绝大多数今天观察到的黑洞的迹象来自于这样的黑洞。一般认为它们不是由星群收缩碰撞造成的,而是从一个恒星黑洞开始不断增长、与其它黑洞合并而形成的。一个星系越大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也越大。
*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公式能计算出准确数值,但需透过广义相对论才能够正确推导出史瓦西半径。有人认为牛顿力学及广义相对论能导出相同结果,纯粹是巧合而已,但也有人认为这暗示着尚未被发现的理论。
以上内容摘自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F%E5%8D%8A%E5%BE%91
也就是说人类现在的理论知识还无法准确推导出史瓦西半径。你计算出的数据未必就是真实的半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