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好奇上网百度下疆独的来历,居然有这么一段,求辟谣! [打印本页]

作者: yaoyuan777    时间: 2014-3-2 19:50
标题: 好奇上网百度下疆独的来历,居然有这么一段,求辟谣!
泛突厥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影响

    泛突厥主义是由19世纪的鞑靼民族主义者创造的,在20世纪由土耳其帝国接手。他的目的是把所有属于突厥语族的民族(土耳其族、乌兹别克族、维吾尔族、土库曼族、阿塞拜疆族、吉尔吉斯族、哈萨克族、鞑靼人、巴什基尔人等民族)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大土耳其國镓。泛突厥主义者的口号是“祖国不是土耳其,对土耳其人,突厥斯坦也不是祖国。祖国是广大的统一的“图兰”(Turan,即从天山到土耳其广大地域的统称)”。
    泛伊斯兰主义是19世纪后期由奥斯曼帝国的宗教学家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在土耳其苏丹兼宗教领袖哈里发的领导下,把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國镓和人民团结起来,成立一个跨民族的伊斯兰教大国。英国和德国都企图利用泛伊斯兰主义扩大其领地。英国试图通过控制英属印度的穆斯林精神领袖阿迦汗一世,利用泛伊斯兰主义把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埃及和法属北非(马格里布)都扩张到英国的殖民地范围中。德国则通过土耳其利用泛伊斯兰主义抵抗英国的扩张,同时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实现“从柏林到巴格达”的殖民梦想。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新疆派来了大批的教师和宗教人士,在喀什、伊犁的上层维吾尔族纷纷把子弟送到土耳其和德国留学。当时在新疆,学校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的宗教学校,只教授伊斯兰教经典,叫乌苏勒·卡德木(察合台文 اوسول قدیم);另外一种是新式学校,除伊斯兰教经典外,还教授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叫乌苏勒·加德(察合台文 اوسول جدیی)。泛伊斯兰主义者主要利用老式学校,泛突厥主义者主要利用新式学校,向新疆儿童灌输泛突厥主义思想。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新疆的泛突厥主义势力在1930至1940年代得到发展,发动了数次武装懪憅,并分别在英国和苏联的支持下,两次建立了分离政权。
    1931年,和加尼牙孜等人领导了哈密懪憅,反对新疆省主席金树仁的改革;甘肃军阀马仲英亦派兵入疆,与省炡椨展开激战。 1933年,穆罕默德·伊敏在和阗开展独立运动。在日本、土耳其、德国和英国等方面的支持下,沙比提大毛拉于1933年11月12日在疏附宣布成立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又称“东突厥斯坦第一共和国”。推举和加尼亚孜任总统。外交部长是和田人哈生木江阿吉,军政部长是喀什人乌拉孜拜克,教育部长是阿布都喀里木可汗,司法部长是喀什的知识分子扎里夫·哈里阿吉。军事首脑是玉素甫江。1934年,这个政权被败退南下的军阀马仲英的军队推翻,和加尼牙孜向省炡椨投降,沙比提大毛拉被俘处死,伊敏等人逃往英属印度。
    1944年11月12日,艾力汗·吐烈(苏联乌兹别克人)取得了分离运动(中共誉之为“三区革命”)初期的领导权,成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自任“主席”。
    1945年1月5日宣布“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脱离中华民国而独立。
    1945年期间,经南京国民炡椨与苏联交涉,双方同意派代表进行谈判。南京国民炡椨方面派出了张治中,三区派出了热黑木江(团长)、阿不都哈依尔·吐烈、阿合买提江三人代表团。苏联派出一位代表。经过八个月谈判后,制定了十一条和平条款,取消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名称,恢复伊犁、塔城、阿山三个专区的建制。

苏联及中国珙产黨的影响

    沙俄政权灭亡后,尤其是俄属突厥斯坦的苏维埃政权巩固后,苏俄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插手新疆,意图将其“外蒙古化”,建立一个脱离中国的、为苏俄控制的独立地区,或者一个像外蒙古那样的社会主义國镓。
    1933年,苏联在北疆的阿山地区策划了反新疆金树仁炡椨的政变,由阿山行政长沙里福汗策划宣布独立。但是被新疆主席金树仁及时派兵镇压下去。同年接受苏联资助和培训的和田人穆罕默德·伊敏靠着英国支持,成立了“和田临时炡椨”,自任“埃米尔”。随后任新疆省主席的盛世才曾经先后向苏联驻迪化总领事兹拉什金(Злащкин)和阿布列索夫(Априсюв)寻求军事支持,击败回族军阀马仲英的进攻。条件是苏联出兵帮助他击退马仲英部队对迪化等地的进攻。苏联派出“阿尔泰军”和“塔尔巴哈台军”伪装为白俄归化军,帮助盛世才战胜马仲英,盛世才控制了新疆省全境。但是苏联顾忌到国际社会的反对和干涉,没有贸然宣布吞并新疆。
    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苏联多次试图吞并新疆地区,为此扶植了很多新疆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团体,分化突厥语群体进而肢解中国,以阻止该地区出现认同中华民族的可能[原创研究?],期间获得中国珙产黨的支援,最有影响的是阿不杜力克木·阿巴索夫的“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1940年代由于抗战时期国民炡椨被迫西移,让炡椨军政力量进一步压制西部分离主义地区。
    1944年,在苏联的支持下,爆发了伊宁事变(中共誉之为三区革命),在伊犁、塔城、阿尔泰三个地区重建东突厥伊斯兰共和国。“三区革命”首领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包尔汉回忆说,“苏联方面大力援助了这个革命运动,使伊犁革命形势不断发展,一直扩大到塔城专区、阿山专区,成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这就是所谓三区革命。它的影响还扩展到了南疆和覀藏。
    此后苏联仍试图控制新疆地区,国民革命军与“三区”军队隔玛纳斯河而武装对峙。包尔汉称,“……以后尽管国民党不断破坏和平条款,企图派国民党占领三区,但是由于苏联的支持和各族人民的坚决斗争,这一企图始终没有得逞,直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整个新疆才完全统一,三区军队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

苏联扶植的东突厥斯坦分离主义政权

   在新疆北部、受苏联支持的东突厥斯坦第二共和国是并未获国际承认的短暂國镓
   位于新疆西部喀什噶尔的东突厥斯坦第一共和国,是从1932年到1934年期间成立,而后被苏联转支持的军阀盛世才所灭。
   位于新疆北部伊犁(包括阿勒泰)的东突厥斯坦第二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从1944年盛世才转而投奔蒋介石,镇压珙产黨,令斯大林非常恼火,由贝利亚亲自到阿拉木图坐镇,由苏联人彼得·罗曼诺维奇·阿列克山德洛夫带领苏联         正规军潜入伊犁支持懪憅。抗战结束后在苏联支持与中国珙产黨的努力下,分离主义运动获得一定的进展,1946年1月国民炡椨被迫与伊宁东突厥斯坦伊斯兰人民共和国临时炡椨签订和平协议,分离主义势力之军队得到保留并实质控制该地,国号取消,随后苏联将伊宁分离主义势力交由中国珙产黨运作。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边疆问题决议案》,支持新疆地方自治与平等参政。
两次运动虽然都是由苏联策划的,但苏联始终没有正式承认。在1945年7月5日中苏会谈时,蒋介石指示会谈代表宋子文提出承认外蒙古独立,但条件是苏联承认国民炡椨对东北和新疆的主权,不支持珙产黨与新疆内部事务[来源请求]。斯大林表面上同意此条件,将东突厥斯坦的领导人,从苏联潜回的艾力汗·吐列秘密解回苏联,但是对新疆懪憅势力和珙产黨的援助依然源源不断。
作者: SimoN    时间: 2014-3-2 21:59

作者: 投诚组    时间: 2014-3-2 22:18
有什么想问的?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