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李承鹏对作秀质疑的回应 [打印本页]

作者: 峤    时间: 2013-5-4 17:35
标题: 李承鹏对作秀质疑的回应
前几天的晚上23时47分,有微博发布了一条内容对比——“李承鹏:昨晚23时,我们把498顶帐蓬运送到龙门乡五星村、王家村;北京晚报特派记者赵喜斌4月23日:从村子中穿过,没有发现村中有专业的救援帐篷,罗用几根树枝搭了一个简易帐篷,上面盖了一块彩色防水布,在整座村子中,几乎家家都在门前搭了这样简易的帐篷。

这个ID又发出新微博:“人民网说五星村23日也没有【基本上是三五家人住在用防雨的彩条布和塑料布等搭起的简易帐篷里,共度难关】五星村党支书袁康华告诉记者急需的帐篷和大米还没完全到位”。另外,24日即首先透露五星村全村只有几十顶帐蓬的无锡电视台记者李兴远再次发布:“我刚刚给五星村委袁书记打了个电话,反复询问他,在我们之前,有没有民间救援队送去过帐篷?袁书记没听说过李承鹏,他只是表示‘之前民间送来的帐篷,非常非常少’。他没签收过大批帐篷物资。”

北京晚报、人民网、无锡电视台记者披露灾区帐蓬安置状况后,一些人开始质疑我和我们救援队在撒谎。三家党媒分别写“没有发现村中有专业救援帐蓬”“基本住在简易帐蓬里”“袁书记说23日之前民间救援队送去的帐蓬非常非常少,他没签收过大批帐蓬”;而我的微博却声称“我们21日晚23时左右把498顶帐蓬运送到龙门乡五星村、王家村”。

不是所有事都要回应,但此事涉及到如地震救援这种重大公益领域,所以我不能回避。

我决定前往雅安救援时就做出以下决定,并成为团队纪律:1、绝不沾钱,只负责运送物资,当一个搬运工头目,账单也由别人负责记录和保管;2、有效进行监督,通过肉唐僧网上抽取的网民(之前我一个都不认识)作为第三方现场监督;3、程序上,我们运送物资时,必须在村民监督下,由村干部确定数量和品种后,签字画押、填上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便于回访)、盖上公章以及拍照如条件允许使用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

声明一下,并非因为我多高尚,而是我想自保,江湖险恶,唯有小心。好了,现在正式开始最近年很流行的自证清白,如下:

一、我在微博原文写的是“我们把498顶帐蓬运送到龙门乡五星村、王家村”,而记者李兴远后来也承认他主要拍摄内容地在“五星村高车三组”。大家知道,中国的很多村是分成若干个村小组聚居的,特别四川雅安地处山区,组与组之间的距离,有时比村还远。五星村有七个村小组,加上王家村就有十余个村小组。用甲分之一没有看到帐蓬,就说甲的其余部分也没帐蓬,是逻辑失误。

这个道理很易懂。后来无锡电视台记者为了寻求真相又给五星村委会袁书记打去电话,袁称“之前民间送来的帐篷,非常非常少,他没签收过大批帐篷物资”。这又是以甲分之一代替甲。中国官场机构庞大,一个村也有不少村官。事实是,我们21日23时送去时,由一位骆姓村长验收帐蓬的。

21日晚23时左右直至22日凌晨,这位骆村长亲自验收、签字画押、留下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盖了村委会公章,证明了我们运送的帐蓬数量以及其它物资数量。那晚村委会还有一个唐姓女副乡长现场见证分给五星村的帐蓬和其它物资。我们还特意和她一起合了影(背景后面可以看到物资,我的微博上也有从卡车上卸下物资的照片。那地点是村委会,做不了假)。收条和照片如下(注:遮蔽了手机号码的三尾数是因为怕他们在震后又天天被电话骚扰,形成二次伤害,但我已把完整手机号码和其它号码私信给了李兴远,他是引发这次质疑的记者,传给他监督是最好选择):
(下图为收条一,五星新村骆村长签收:293顶帐篷)



(下图为图片一,后排内穿红毛衣者为女副乡长,那晚她不断感谢我,觉得293顶帐蓬少了,还问我们能不能再运来一些。)



二、帐蓬数量为293顶。此时一定会有朋友问“不是498顶,怎会成了293顶了呢”。原因很简单:五星村本来就只领了293顶。我的原文写的是“把498帐蓬送到五星村、王家村”,这两个村离得很近。有的朋友又被“被甲分之一”带跑了。剩下的205顶在哪里呢?王家村。等会儿列出王家村205顶帐蓬的证据。

肯定此时有细心的人注意到收条上的签收日期本来写的是4月22日,后来改为4月21日。不必多虑,既然记者李兴远已说“我的第一篇报道,摄制于24日”,我们要是做贼心虚地把22日改成21日,没意义。改成24日之后倒是能应付一下李兴远“五星村看不到什么帐蓬”,可是我没这条路了,我早在微博上写过“21日晚23时送抵五星村、王家村”。

我微博明确写着“21日晚23时送五星村、王家村,经过三个小时装卸”,证明我们是在21、22日子夜时分运送分发物资的。这收条由一名男性村民清点物资品种、数量,书写好各种信息后,交由骆村长签上名字。他开始填写的是22日,后来觉得还是该按帐蓬送达的时间写成21日。

四、不管是21日深夜还是22日凌晨,我们的团队是否真的运送了293顶帐蓬才是实质。我们有什么证据自证293吗?下面是为了确认帐蓬数量,救援队的多吉与五星村骆村长对话时的音频(带通话画面,轻易可技术鉴定音质是否骆本人),他在电话里证明我们运送了293顶帐蓬(抱歉,多吉因过度疲劳声音哑得不行了)。这个音频还证明了女乡长也在现场。当然,如果你怀疑这名骆村长是请来的配音演员,好吧,其实就可以让李兴远打电话向骆村长核实:我们在21日晚至22日凌晨是否送过293顶帐蓬)。
《骆村长证实五星村接到293顶帐篷》更详细见下视频窗


五、这么多年路数基本是,别人质疑,你解决了他的疑惑,别人一定会再找出新的疑点,然后在这个永动机式的互动中,后者被累死不说,对解开公众疑惑并无用处。所以得拿出直接证据,五星村的直接证据是什么呢:

1、收条,只要把此收条拿去给五星村骆村长看看就知,这是否是他的笔迹,还可以顺便在村委会验证是否萝卜章……2、五星村村委会还有物资单记录,这个我们做不了假。昨晚一开始骆村长也不太记得清了,是查了物资单后才打回来向我们确认了293顶帐蓬的,这证明在五星村委会里有一个证明我们运送293顶帐蓬的证据;3、骆村长那段音频,可以对比他前几天接受记者的讲话,轻易验证。3、现场除一些村民和摩托青年外,一直忘说了,这批帐蓬的三位捐赠者,也在现场监督他们买来的帐蓬发送,其中有一位女性来自清华同学会,她亲自点清了帐蓬数量。这是个直接证据,我们团队究其实质只是探路者、信息搜集者、搬运工。捐赠者清点293顶帐蓬,当面告知了唐姓女副乡长。

当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证据,因为好奇心强的朋友还可以说这是我们下了很大的一盘棋,为了沽名钓誉,窜通女乡长、村长、村民、搜狐记者、南方人物周刊、网民监督人老丁和小李、清华同学会在内的捐赠人及其随行甚至运送的司机和仓库出货员,摆拍了一些照片并盗用了公章……我觉得这个难度高了点,性价比也低。我得花多少钱才请得动这些群众演员呵,不如直接买五百顶帐蓬吧。

六、现在来说王家村的205顶帐蓬。首先展示一张只有3顶帐蓬的收条,这就是之前我微博上写过的“因没有帐蓬,家里百岁老人还在淋雨”的那女子签的,为保护个体隐私抹去她手机号的尾数,以及身份证号中间数,因为她只是普通村民,不想让很多人打去电话骚扰她,造成二度创伤。下面不仅有她的收条,还有她证明当时情景的音频(更详细见下视频窗)。
(下图为那个领走三顶帐篷的收条,更详细见下视频窗)

(对了,那晚领走三顶帐篷不止这个女子,还有四五个妇女来为老人申领帐篷,地点在路边,很多人作证。)
七、再展示王家村簸箕坝组一张45+7的收条,也就是52顶帐蓬的收条。

(收条三)


此时一定有人会问为什么收条上开始写了个45+20,之后又改成45+7。我真得承认,这个真是我们自己人修改的,因为开始以为给村民发放了45+20顶帐蓬,后来才发现我们并没给人家发那么多,赶紧抱歉地改回来。请数学好一点的帮忙给还不明白的朋友讲解一下,这更证明着我们的诚实:我们主动往少了改,而不是把+7改成+20,我们没有占村民的便宜以报花账。

至于为什么要写成45+7,而不直接写成52,因为:本来只答应给王家村簸箕坝组45个,收条都签好了,又有村民希望我们再多给几个。那天的情况是这样的:22日凌晨两点多了(两个分发组,王家村比五星村晚结束),路口,天下着雨冷,村民们看着我们。大家一致决定再添7个。年轻村民表示可以作证。理论上,上面的解释还不算绝对证据,因为他只证明我们冒雨来发物资,没证明我们发帐蓬,而且即使我们发了帐蓬理论上也存在窜通村民合谋骗取5个帐蓬的可能。虽然十几个人骗5个小帐蓬,性价比也很低。还是说说直接证据吧,下面是昨晚我们前往王家村簸箕坝组发放点找到队长作证的视频,他证明,那张收条确实是他的笔迹,并和我一起向大家展示:(更详细见下视频窗)。

(视频党员队长)

八、现在让我们算一个帐蓬账:五星村293顶+女村民3顶+王家村A52顶=348顶。离498顶,还差150顶。下面是收条:

(那150顶帐篷的收条)


应当看得明白,这名村支书证实了我们运送150帐蓬,但是他那个帐蓬写得太那个了(?棚,同音字)。所以我们为了证据更直接,必须在视频里追问了一句“你这两个字是指帐蓬吗”。村支书再次证实这收条是他写的。下面是他确认我们的视频:(更详细见下视频窗)。

最后总结一下:1、物证方面,五星村有收条、公章、村长身份证、手机号码,村委会也有记录存底,我们也在声明自证的前提下取得骆村长录音帮助,和他293顶帐蓬的明确回答;2、人证方面,除骆村长还有龙门乡一位唐姓女副乡长,摩托少年、男性村代表、很多围观村民,捐赠者本人、网民监督代表老丁、小李,搜狐记者张帆等。3、王家村在物证方面,有女子为她家百岁老人领3顶帐蓬的录音,有她的收条,有村队长的视频,视频中村队长确认这45+7的收条出自他的笔迹,有支书的视频,确认领取150顶帐蓬;人证方面,除了网民监督代表和上述拍了音频视频的证人愿意继续出面作证,帐蓬主要发送地的王家村簸箕坝组还有一些村民愿意出面作证。

我对首先曝出五星村全村没什么帐蓬消息的记者李兴远,没什么恶感,他不过说了自己眼睛看到的,只是犯了甲分之一等于甲的逻辑失误。他把村和组搞混了,但这个很特色的乡村建制并不怪他,我有时也试想,澳大利亚有没有维克镇五组、莎隆镇第八村支书……这么意境深远的地名。不过,他在采访袁书记之后也应该采访我,这才公平。我认为李兴远事实上并非真正引发这场质疑的人,他的一个不全面报道,被另外一些人变成了另一种东西。我已把女乡长、骆村长、那个领了三顶帐蓬女子、王家村两个村干部的电话用私信传给了他,我反而选择相信他,他可以随时去实地调查,建议最好别用电话,雅安话不好懂。请我的读者善待这个年轻记者。

今天因为一时调不到电脑高手,电脑白痴的我和一个二把刀哥们在捣鼓在上传视频自证清白,考虑怎样马赛克那些电话以免二次伤害花了很多时间。一方面,我不能回避关于重大公益话题的质疑,另一方面,这是七天以来我第一次缺席团队救援,有种可耻感。今天早上八点多,救援队员站在路边为遇难者的头七默哀,然后奔赴太平镇胜利村、祥和村。本来这两天要放缓行动以避免泥石流,但他们执意要去,我知道他们是想为那个被房子压倒遇难姑娘做个祭奠。

明天继续去紫云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Fl07FoIXNM/
作者: 110    时间: 2013-5-4 17:37
~~~~~~~~~~~~~~~`
作者: 仙剑下西山    时间: 2013-5-4 17:41
看看国见怎么说??
作者: hysteria    时间: 2013-5-4 17:43
呵呵  历来就是什么都不做的人可以各种挑毛病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3-5-4 18:20
hysteria 发表于 2013-5-4 17:43
呵呵  历来就是什么都不做的人可以各种挑毛病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那才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常态,现在利益不够大,别人只是分析质疑,未来陷害栽赃会越来越多,既然大眼走上了政治这条路现在只是餐前甜点,大餐还在后面。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3-5-4 18:21
hysteria 发表于 2013-5-4 17:43
呵呵  历来就是什么都不做的人可以各种挑毛病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那才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常态,现在利益不够大,别人只是分析质疑,未来陷害栽赃会越来越多,既然大眼走上了政治这条路现在只是餐前甜点,大餐还在后面。
作者: 天谬    时间: 2013-5-4 18:43
李承鹏以前不也是这样经常性的喷人吗
作者: 重新做人    时间: 2013-5-5 08:05
正常啊

如果大眼是清白的,方舟子只会让大眼更加有名望,而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救灾人员

如果你想获得多大的名气,你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没有人是善良的,也没有人是罪恶的
作者: 二爷威武    时间: 2013-5-5 09:06
重新做人 发表于 2013-5-5 08:05 正常啊 如果大眼是清白的,方舟子只会让大眼更加有名望,而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救灾人员

加10086
作者: [CUGL].eyeS`    时间: 2013-5-5 09:26
大眼以前喷倪萍的时候就说过,质疑不需要资格,不做事的还是照样可以质疑做事的   
所以现在人家质疑他,也很正常。
救灾这件事情上我觉得这番质疑和反质疑有点无聊,没怎么关注。我想李承鹏肯定是救了灾的,具体他们在吵什么,实在很无聊的样子  
作者: xiaoyingko    时间: 2013-5-5 10:35
其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老被盯着不放也确实挺烦的
作者: chongs    时间: 2013-5-5 12:18
李承鹏以前天天喷别人的时候想到过今天吗?
作者: NeVeRGoNe    时间: 2013-5-5 12:33
[CUGL].eyeS` 发表于 2013-5-5 09:26
大眼以前喷倪萍的时候就说过,质疑不需要资格,不做事的还是照样可以质疑做事的   
所以现在人家质疑他, ...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做事的人质疑做事的人的事情,倪萍和大眼这两件事性质也完全不一样。
倪萍行使的是公职,是人大代表,尽职尽责是义务,不广泛听取选民意见,不珍视自己的投票权从不投反对票就是渎职。
大眼救灾属于个人选择,不属于他的义务。当然他既然去救灾了,也就是参与了公共事务,他对他在公共事务中的表现有一定的责任,但这不是强制性的。
这两者无可比性。
并且,质疑确实不需要资格,但被质疑人是否有义务释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涉及公权公职的,你不回应就是错的。
作者: 峤    时间: 2013-5-5 13:52
NeVeRGoNe 发表于 2013-5-5 12:33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做事的人质疑做事的人的事情,倪萍和大眼这两件事性质也完全不一样。
倪萍行使的是公 ...

这个只是世界通行的理论,但中国实际社会运行时,这种对公职的定义并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起作用。所以用来比较两者的区别,我觉得并不合适。

李承鹏倳件不是孤立的,是在汶川地震之后,初始的悲痛感消散,必然会出现的反思。还有就是反公知情绪带来的事实期待。这种质疑存在,是李承鹏追求的体制的必然产物。

比较李承鹏和倪萍被质疑的区别,在于是否是基于事实的理性质疑,情绪所占比重,是否存在主观事实期待等等。

从这种评判的角度,李承鹏对倪萍的质疑是更为正确,理性的质疑方式。

作者: nvgfh    时间: 2013-5-5 13:58
影子 发表于 2013-5-4 18:21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那才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常态,现在利益不够大,别人只是分析质疑,未来陷害栽赃会越来越 ...

+1   
作者: [CUGL].eyeS`    时间: 2013-5-5 15:15
NeVeRGoNe 发表于 2013-5-5 12:33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做事的人质疑做事的人的事情,倪萍和大眼这两件事性质也完全不一样。
倪萍行使的是公 ...

你说得对,公职应该回应质疑
不过看来李承鹏也应该回应质疑,并且他实际上也回应了。因为他算是公众人物,而且他这回从事的是公益事业,比如假如有人公开质疑壹基金这个民营机构,壹基金有必要回应质疑吗?我想也是需要的
不回应不会带来法律上的问题,但会使他声誉受损吧。



作者: NeVeRGoNe    时间: 2013-5-5 15:31
本帖最后由 NeVeRGoNe 于 2013-5-5 15:35 编辑
[CUGL].eyeS` 发表于 2013-5-5 15:15
你说得对,公职应该回应质疑
不过看来李承鹏也应该回应质疑,并且他实际上也回应了。因为他算是公众人物 ...


就是一个声誉的问题,李承鹏这种公众人物,声誉也是一种资本,甚至可以说是他这样的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他们两者从法律角度来说只对物资捐助者或提供者负责。不过,壹基金是一个正式的法人,专业的慈善救助金融机构,相应的公共责任还是更大一点。
作者: zamble    时间: 2013-5-5 15:48
大眼自己送的都是村民不用的小帐篷,然后误导大家以为他送的专用救灾帐篷,等人质疑他,故意挖好坑,然后回头去补证据,补证据的时候也不和村民说我们是补证据来的,说什么是来检查帐篷漏不漏的,大嘴去救灾是没错啊,但是为什么这么心虚的感觉啊
作者: everrr    时间: 2013-5-5 16: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verrr    时间: 2013-5-5 16: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