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网

标题: 伊战十年,中国受益最大 [打印本页]

作者: r868    时间: 2013-3-20 09:14
标题: 伊战十年,中国受益最大
本帖最后由 r868 于 2013-3-20 09:17 编辑

美国前线打仗,中国后方收割
网易 03-20 02:41

  点击查看原图

  2003年3月20日,以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宣布对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正式开战。仅20天之后,联合部队就占领了首都巴格达,宣告萨达姆对伊独裁统治结束。同年底萨达姆被联军抓获,并于2006年被处死。

  这场战争的性质始终存在争议,尤其是主导者美国被指责公器私用,通过战争建立在伊拉克的强势地位,掠取伊石油资源。一些美国政要和情报工作人员在战后也承认了这个说法。不过2003年至今美国在伊拉克重建工作中已经投入超过600亿美元,却并没有从战后新秩序中获得许多人预期的好处:战前5年美国平均每年从伊拉克进口原油约2亿1千万桶,战后10年间这一数字却下降到约1亿9千万,年进口量下降两千多万桶。另一方面,伊战前后几年中,伊拉克所产原油其实从未超过美国原油供应量的5%,在美国的能源供应结构中地位并不显著。如果石油真的是美国策动这场战争的唯一目的,那对他们来说这场耗资不菲、难于善后的战争,实在称不上划算。

  无论如何,这场战争的确为国际公司参与伊拉克石油开发铺就了管道。萨达姆执政时期伊拉克的石油开发全部由国有公司进行,战后则由过渡炡椨通过投标的方式开放给外国公司,自己拿取分成。

  曾经坚决反战的中国在这时候出手阔绰,以极为低廉的开采服务费报价(中石油在第二轮竞标中报价低至1.39美元/桶),抢得巨大的油田开采份额。中石油成为伊拉克石油开发商中的龙头。公司高层称,目前中国在伊拉克参与生产的石油每天就有1600万桶。

  伊战结束之后,中国就不断向伊新炡椨示好。2010年中国炡椨还免除了伊拉克68亿美金的债务。自2003年到2012年,中伊两国的贸易额翻了30多倍,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就会超越美国成为伊拉克最大的贸易对象,交易的主要商品自然就是石油。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20年伊拉克生产的石油将有80%出口到亚洲,而其中大部分都会流入中国。

  这场战争十年之后,反战者中国笑的最开心。

image.png (345.25 KB, 下载次数: 5)

image.png


作者: Ending    时间: 2013-3-20 09:15
网易是要逆天啊~
作者: hysteria    时间: 2013-3-20 09:16
有请美分辩手发言。  不对 说错 是五毛方发言。
作者: xiaos    时间: 2013-3-20 09:3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半支烟    时间: 2013-3-20 09:31
央视水均益好像在搞一个一战十年的节目,今早吃早饭看电视还看到了,讲了一个上面世界第三大油田,名字没记住。
作者: r868    时间: 2013-3-20 09:34
4楼以为版主全家死绝了吗,白天敢发广告
作者: faye2500    时间: 2013-3-20 09:35
一盘大棋贴
作者: =s.s=anshuren    时间: 2013-3-20 09:42
原来我大美利坚和天朝是基友关系啊……隐藏的够深的
作者: langyun200    时间: 2013-3-20 10:05

美国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完美样本,它的内外政策完全服务于其盈利性资本理念。那种老式的掠夺式战争美国人是从来不打的,即便是侵略中国它也很伪善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因为资本要的是市场,而资本的生命力在于其流动性。美国打下伊拉克在中东核心位置巩固了其美元资本的绝对市场地位。周边的阿拉伯通用货币,北方的俄罗斯卢布,离岸金融的欧元英镑全部被挤占到一边。因此它非但不会很简单地拉一根管道直接抢油,相反会疯狂地在当地兑现美元业务。伊拉克的生命血液是黑色的石油,美国人想让它变成墨绿色而已。
作者: r868    时间: 2013-3-20 15:04
langyun200 发表于 2013-3-20 10:05  美国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完美样本,它的内外政策完全服务于其盈利性资本理念。那种老式的掠夺式战争美国 ...

本位货币不是这么解释的吧
作者: ruffe    时间: 2013-3-20 15: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P).Cafetiere    时间: 2013-3-20 15:42
ruffe 发表于 2013-3-20 15:14
五毛真鸡巴奇葩,打之前说美帝为了石油,现在石油大部分来了中国,现在说人家为了美元

那怎么解释 美帝为了中国打伊拉克?
作者: adark    时间: 2013-3-20 15:43

作者: xuwude    时间: 2013-3-20 15:47
美国控制价格,中国控制生产。
作者: SimoN    时间: 2013-3-20 15:50

作者: 笑三烽    时间: 2013-3-20 16:01
呵呵,中国在伊是个作苦力的, 没有几滴油留回国内了。

美帝作老板,打了十年伊战争,中国受益。以为天上掉陷饼了吧
作者: 雪舟神无月    时间: 2013-3-20 16:04
那是因为老美已经不需要海湾了,老美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液态能源生产国了,这也是当初没想到的,所以战争真不能带来多大收益,辛苦了10来年还不如自己后方的科学家们 给力。
作者: =PNZ=Milan    时间: 2013-3-20 16:34
美国费那么大劲打了一仗,最后却吃亏了,还便宜了中国?你信吗
作者: 怪大爷    时间: 2013-3-20 16:37
胡扯,美国从来都是正义之师,目标是消灭恐怖分子,维护地球和平
作者: [JXSA].Joffre    时间: 2013-3-20 16:38
我不信那有人能给个合理的解释么
作者: xin_fangke    时间: 2013-3-20 17:00
能独立思考吗?美国打伊拉克,中国最后获利?
作者: r868    时间: 2013-3-20 17:05
ls这么多不认识字的?天朝的新闻稿都看不懂啦
作者: atom    时间: 2013-3-20 17:05
卧槽。。意思是。。美国白打了?
作者: atom    时间: 2013-3-20 17:09
但中国真的是最大的受益国吗?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顾问杨富强的回答是否定的。
杨富强对新京报记者指出,伊拉克石油产业的繁荣,受益的是整个石油市场。再加上,发达國镓现在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国际油价市场的价格稳定并趋于下降趋势。
他强调,中国在伊拉克只有开采石油的权益,而不是将伊拉克的石油直接拉到中国来,伊拉克的石油还是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中国从国际市场的其他地方购买石油,而不是从伊拉克进口石油。
“如果说获益的话,现在发展中國镓可能会获益很多,他们对石油依赖性较大。”杨富强说,不过伊拉克局势稳定,石油供应充分,对整个石油市场都是有益处的。
杨富强认为,欧美公司在伊拉克的谨慎表现,既不排除有价格的因素在里面,也是出于对伊拉克社会安全问题的担忧。
同时,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石油收益并非如外界猜测。研究中国能源的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教授姜闻然曾说,中国开发油田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中方经理和工程师的薪资水平也低于西方企业

这意思是。。赚钱的只是两桶油,老百姓没收益?
作者: Springsun    时间: 2013-3-20 17:44
伊拉克只有这些油田?
作者: SakuraF.king    时间: 2013-3-20 20:23
美帝每年的进口量   中国只要开采一个月不到?
作者: BeRush    时间: 2013-3-20 20:34
本帖最后由 BeRush 于 2013-3-20 20:36 编辑

中国绝对是受益很大,先不说在伊的石油投资,单单美国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减轻中国这10年的多大的压力啊。
这不美国清醒过来了,在中国周边乱搞马上不好受了,傻蛋们只能思考到那么一点油。

作者: langyun200    时间: 2013-3-20 22:17
ruffe 发表于 2013-3-20 15:14
五毛真鸡巴奇葩,打之前说美帝为了石油,现在石油大部分来了中国,现在说人家为了美元

哈哈哈,美帝自己死4500人花费2W亿美金原来是为了中国啊,哈哈哈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3-3-20 22:28
上面说中石油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实际上在70年代之后产油国的石油政策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那一波发展中國镓没收外国资本的浪潮中,绝大部分产油国的石油资源都被收归国有,外国公司提供产油服务,然后收取固定价格的服务费用,而不是拥有该油田。

中石油在伊拉克的油田没有所有权,专业术语叫不是份额油,一桶油固定2.3美元还是多少,主要是中国公司成本低,这个价格没有人愿意干,所以伊拉克的很多油田都被中石油承包了。

只是中石化倒是在伊拉克的库尔德地区搞了不少份额油油田,但是也是从外国公司买来的,库尔德地区处于自治状态,伊拉克炡椨管不到,但是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拥有油田的石油公司一律被伊拉克炡椨逐出了伊拉克市场,不允许参与伊拉克油田的经营。

另外,其实美国人多年来一直很少从中东买油,主要就是中国日本欧洲在哪里买
作者: langyun200    时间: 2013-3-20 22:30
@ruffe
作者: puro    时间: 2013-3-20 22:48
都说了ZF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你们还不信胸大
作者: gaochen    时间: 2013-3-20 22:52
美国都自己说了,是因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是为了石油,更不是中国




欢迎光临 八达网 (https://www.8-da.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